農民60歲了為啥還要外出打工?不累嗎?老農:累也得挺著,沒招!

2021-01-09 山野說

說起奮鬥,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年輕人,沒錯,如今年輕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只有不斷的奮鬥才能減輕生活的壓力,奮鬥對於年輕人來說是無可厚非的,而中年人作為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壓力同樣也是非常的大,他們也同樣在為自己的家庭奮鬥著,而對於60歲的人來說,很少會有人把奮鬥和他們聯繫到一起,因為到了60歲,身體素質在下滑,而且60歲也是退休的年紀,不用再為事業奮鬥了,每個月都有退休金,可以安享晚年,輕鬆的享受天倫之樂了,城裡60歲的老人也的確就是這種生活狀態。

但是在農村就不一樣了,很多農民即便是到了60歲還在外出打工,即便不出去外出打工,在農村的地裡也經常會看到60多歲的老人在幹著農活,很多人都不太理解,60歲了,身體大不如前,體力也是越來越差,為啥還要外出打工?不累嗎?這個年紀不在家好好養老還到外面去幹體力活,萬一有個意外怎麼辦?其實對於這些人的不解,也有很多老農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那就是「累也得挺著,沒招!」,為啥這麼說?看看老農是咋解釋的。

首先就是為了給子女減輕壓力,不得不抓緊時間多幹幾年,對於六十歲的老農來說,如果子女成家了的話,基本都是在城裡工作生活,別看在城裡生活讓很多農民羨慕,其實生活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光是養孩子就讓這些年輕人吃不消了,作為老人,也都想著自己能幹動就多幹點,多掙點錢也能讓子女的壓力小一點。

其次就是家裡的兒子得娶媳婦,如今農村的大齡光棍不少,三十多歲沒結婚的也大有人在,作為老人能不愁自己兒子的婚事麼,特別是如今農村娶媳婦要花很多錢,單靠兒子一個人打工掙錢那這媳婦還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娶上,為了給兒子娶媳婦,老人即便到了六十歲,只要還能幹得動,為了多掙點錢也得幹,還有的老人雖說兒子已經結婚了,但娶媳婦的錢還是朝別人借的,老人外出打工掙錢也是希望能把這欠的錢早點還上。

最後就是自己的養老問題了,即便是手裡有點積蓄,孩子結婚也基本上都給孩子花完了,養老的錢都給孩子花了咋辦?農村老人到了六十歲也不像城裡人那樣有退休金能養活自己,農村老人養老也就是靠每個月那幾百塊的養老補貼和子女給自己養老,而且如今種地還不掙錢,老人安排好了子女也得考慮自己的養老問題,趁著六十歲還能幹得動就多幹幾年,也是為了多掙點錢等自己幹不動的那天好有錢來養老,這樣也不用總是麻煩子女。

人都得服老,到了六十歲還外出打工,即便是幹慣了農活的農民也會覺得累,但是如今農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農民也想享受一番天倫之樂,但是生活還得繼續,對於沒有錢的農民來說就得外出打工掙錢,正如很多老農說的那樣「累也得挺著,沒招!」,你們村有在外打工的老人嗎?你對農村這個現象有什麼看法嗎?

相關焦點

  • 農民如此勤勞,從二十歲打工到六十歲,幹了幾十年,為啥不能富?
    我自幼在農村長大,直到外出求學,才離開了村子。至今想起在農村的成長時光,老人說得最多的就是做人要腳踏實地,要本本分分,要吃苦耐勞。農民不僅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五六十年代的農民,在田間地頭揮汗如雨,耕耘在貧瘠的土地上,靠著並不先進的種植技術,產出了大量的糧食。
  • 之前初五就外出打工,如今初十已過,農民卻還呆在家,為啥?
    之前初五就外出打工,如今初十已過,農民卻還呆在家,為啥?做最用心的編輯,做最擅長的領域,我是老農,今天我們來談談,農村打工的事。大家都知道,現在農村的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來越美滿,這對於國家對於農村的補貼越來越大,而眼看著年就要過去了,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就要外出你打工來補貼家用,畢竟在很多人看來,可能在家裡一年的收入都抵不上在外面一個月的收入,所以說很多人,早早的就外出打工了,甚至有些人處就已經踏上了返程,但是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農民到了初十還呆在家裡.
  • 去日本打工累嗎?講述在日本打工的親身經歷
    有些想出國去日本打工的朋友,會擔心去日本打工累不累,怕花了出國勞務費結果到了那自己堅持不下去。其實一般在日本做研修生普工類的工作,就跟在國內的流水線廠工作一樣,而且日本在勞動法律方面規定是很明確的,第一年是不能加班的,每天工作時間也是固定的,工作都是雙休,並不會覺得特別累。
  • 農民六十歲以上別再出去打工了。不打工靠什麼生活?
    【現實問題】農民六十歲以上還該不該再去工地打工?如果不出去打工靠什麼生活?【農民工六十歲以上別再去工地打工】首先法律並沒有規定,超過60歲的農民工不能出去打工。勞動法規定,招用童工是違法行為。招用60歲以上有勞動能力的老年農民工並不違法。其次,60歲以上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不能籤訂勞動合同。
  • 農民沒有退休金,60歲後照樣外出打工,未來農村養老將何去何從?
    根據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報告預測,在十四五開始之後,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將迎來快速的增長期,未來5年每年平均增長大概在1,150萬左右,大大的高於前5年740萬的增速。根據數據模型顯示,2050年前後,我國老齡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40%左右,達到5億人。在這些數據的背後,都是一個個即將邁入老年的鮮活的生命,同時也標誌著我國將進入到深度老齡化社會。
  • 果農為啥這麼累?果農出路在哪裡
    俺務果三十多年,尤其近十多年來,感覺務果越來越難,越來越累,身累心累腦累,不掙錢! 之所以累?如果不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方面去調整,中國的果農可能將永遠累下去!
  • 為什麼農村60歲的老人還要外出打工?這三個原因「戳痛」心窩!
    人到了60歲,已是花甲之年,對於城市裡的老人來講,60歲都已退休,企事業單位的人一般在家頤養天年,養花餵狗,或者旅遊。過著幸福安逸的晚年生活。但對於大部分農村老人來講,60歲還是打拼的年紀,無論是田野裡,還是工地上,很多60歲,甚至60多的老年還在勞作著,為什麼農村老人到了60歲不能在家安享晚年,還要在外如此打拼呢?這三個原因戳痛心窩~一、給自己賺養老錢,不想連累孩子如今農村種地,除了產點糧食,一年到頭基本沒什麼收入。
  • 從缺衣少食到吃香喝辣,農村分明變好了,農民卻倍感心累,為啥?
    古人用「獨在異鄉為異客」來形容離家的人,在外生活沒有融入感,始終覺得不是家鄉,而這種感受,農民工感觸很深,因為按照平時的情況,農民工在外打工,很少能因為諸如中秋節之類的小假期回家的,不過今年卻不一樣,不少農民工在外邊來回的跳槽了好幾個地方之後,感覺找工作不是一兩天的事兒,所以就趁著過節回來了
  • 喜歡則不累
    同事揶揄:「你不嫌冷啊?」「嗯,一點都不冷,來回十公裡,我一身的汗呢。」喜歡則不冷,也不累。喜歡八大窪的風光,田野,樹木,村莊,河流,再配上藍藍的天,此處全佔了。路過很多次了,都因為有工作在身,遺憾不能停下。感覺八大窪這個名字自帶氣場,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氣勢。
  • 在工地上班很累,農民工為什麼要堅持?70後說的話,既無奈又現實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工地上班很累,農民工為何要堅持?70後說的話,既無奈又現實】如今的農村,正處於發展改革階段,雖然說這些年,農村的發展建設變好了,基礎設施也陸陸續續完善了,但卻存在著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現在的農村留不住人,很多外出打工的農民也想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但因為就業機會少,種地收益低等問題,不得不踏上打工的路途,過著和家人分居兩地的生活。
  • 50歲後的農民最怕什麼?苦、累、沒錢都不是事,他們最怕的是這個
    有人問我,50歲後的農民,最害怕的事情是什麼?他問對人了,我就是一個剛好50歲的農民,這個問題問得很現實,所以我來說說個人的看法。如果農民有很多的錢,無非就是把生活的品質提高一些、把生存環境弄得優美一些;但如果農民沒有多少錢,那也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勤儉節約、吃苦耐勞本來就是農民的本色,大不了吃得差一點、穿得舊一點、住得難看一點,僅此而已,沒得啥子關係,咱農村人扛得住。
  • 農村人十幾歲出去打工,勤勞能幹不怕吃苦,為何幾十年富不起來
    農村、農民、農業,更多三農資訊盡在「話聊三農事」今天的話題是:農村人基本從20歲左右就開始外出打工了,有時候到了60歲甚至還在打工,工作了幾十年為什麼就是富不起來呢?什麼原因導致的呢?60後可以算是最早外出打工的那一批人了,他們在外工作了一輩子,現如今也都快60歲了,按道理來說應該退休準備養老了,可對農民工來說,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他們一旦回到農村,也就意味著沒有了收入,而且年輕的時候太拼了,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超過了國家規定的8個小時,長期超負荷的工作,這也導致他們的身體多多少少都出現了一些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尤為明顯,我們都知道農民非常勤勞
  • 現在行李能快遞,為啥農民工還是大包小包帶回家?老農說出了實情
    現在行李能快遞,為啥農民工還是大包小包帶回家?老農說出了實情春節將至,再過幾天就到了春運時刻了,現在各大火車站,汽車站的人流量也是逐漸多了起來,這個時候回家的人大多數都是在外上學和打工的農民工,現在也都是放假了,為的就是早點趕回家和家人團圓。
  • 每天坐著上班,卻比搬磚的還要累:壓垮你的,是它
    有時候,一個在外面打工出體力的人,會非常不解地發出這樣一種疑問:明明我們每天累死累活,你們在辦公室裡無憂無慮,憑什麼還要說自己很累?事實上,不論是在外面搬磚打工,還是在辦公室裡坐著寫文案,大家都很累,只是累的類型是不一樣的。一般說來,工作就分為兩種工作,體力的和腦力的。顯然在工地上打工屬於體力勞動,而在職場上班屬於腦力勞動。
  • 農村老人年滿60歲後,為何還要四處打工?3個過來人道出了心酸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目前在農村,暫時還沒有什麼工作年齡和養老年齡,很多老人過了60歲之後,要麼繼續在家種田,要麼依然奔波在四處打工的路上。或許有人想問,這麼大年紀了,為啥還要這麼」拼命「呢?幹嗎不在家安心養老呢?下面,3個過來人道出了現實的心酸。
  • 農民一生為房奮鬥,撇家舍業心力交瘁,這房到底是家,還是負累?
    起早貪黑,中間還要下地幹活。父親說:當年也不知,怎麼那麼有力氣。幾天的時間,房子生生(東北話:竟然,驚訝)壘了起來。房梁自己準備,窗戶是塑料布。婚後一床被子,幾個包袱,一張炕席。沒有爐子,也沒有火牆,取暖靠炕。後來發了洪水,原先的地方被水淹了。
  • 一個邯鄲60後農民,對山東合村並居引發的思考,您怎麼看呢?
    雖然一介農民,但人生是什麼?人生要什麼?人生就這麼過去麼?還是應該怎麼過去此生,俺也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所以兔死狐悲,看到山東合村並居,作為河北60後農民,擔心自己還能不能在村裡住20多年,到終老。不囉嗦了,俺先介紹一下自己上圖就是回村歇歇本人,河北邯鄲人,66年屬馬的。
  • 明明很能喝,為啥「點到為止」,專家:感情不深了?老農道出實情
    老農道出實情春節在每一位遊子心中,猶如一把號角,每當臨近之時,億萬深處各地的農民工,都不約而同的打包行李,離開打工拼搏一年的地方,回歸到夢開始的起點「家」!路途的不同,習慣的各異,很多農民返鄉的模式也是千奇百態的,不過一些專家納悶,為啥明明有火車,而不去選擇,卻選擇了更簡陋的摩託車呢?
  • 外出打工老了怎麼辦:受訪者稱直接掙錢最實惠
    編者按:春節一過,外出的農民工又踏上打工之路,又將面對一系列現實問題。隨著第一代農民工逐漸步入退休年齡段,「去哪兒領養老金」成為農民工群體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能夠繳滿15年的農民工不多;領取門檻較低的新農保,數額不高。外出打工,老了咋辦?
  • 工地工資高,很多80、90後不願去,反而40、50歲的農民多,為啥?
    就小編當地來說,近10多年人口流失嚴重,且不說一直在種地的農民,就連一些之前做生意的,也開始出去打工了。至於外出打工的原因,無外乎3點:1、城裡就業機會多,掙的錢比現在種地多;2、不甘心就一直留在農村,也想出去闖蕩,希望能夠做出點成就;3、跟上大家的步伐,別人都去打工了,自己也只能跟著去了,不然不知道能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