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比特幣再次上演了曇花一現的暴漲行情。上周末央行約見了國內主要比特幣平臺的負責人,敦促平臺自查整頓。儘管大多數人知道炒比特幣風險非常大,但仍有投資者希望將比特幣作為一種資產配置。對此專家提醒,比特幣不能作為避險資產,投資者介入比特幣交易市場需格外謹慎。
行情:暴漲之後再暴跌
2017年開年第一周,比特幣再次因為價格猛漲闖入大眾視線。國內主要比特幣平臺的數據顯示,從元旦到1月5日,每枚比特幣的人民幣價格從6930元飆升至8890元,5天的漲幅高達28%。5日凌晨比特幣價格創歷史最高紀錄,其美元價格幾乎逼近國際金價。事實上本輪比特幣的上漲從2016年12月就開始了。去年12月初比特幣的價格還在5400元左右,一個月後就漲到6900元。12月底,在某電商平臺工作的比特幣玩家小董在微信朋友圈興奮地發了一條消息:「上漲是比特幣唯一的廣告!」
然而比特幣自誕生之日起,其價格就以大起大落著稱。這次也不例外。「衝頂」後不到24小時,比特幣價格迅速跳水。5日下午就有大量賣盤拋出,每枚比特幣價格最低跌到6000元左右,跌幅超過30%。截至昨晚,比特幣價格穩定在6320元左右。
面對斷崖式下跌,炒幣半年多的小董堅信它還能漲回去。他是去年6月上一輪大漲時以4900元的價格入市的,誰料沒過幾個月就跌到3800元附近,小董以為這下要賠錢了,沒想到第四季度比特幣又漲起來了。「胸有丘壑,心自坦然。」他在微信上對記者表示,他相信只要有人炒,價格就能漲起來,即便跌,也不會一下子跌破他的底線。
監管:央行約談平臺
1月6日晚間,央行上海總部和央行北京營業管理部先後發布官方公告,稱約談了火幣網、幣行(OKCoin)、比特幣中國(BTCChina)主要負責人,了解平臺運行情況,提示可能存在的風險,要求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依法合規經營。敦促該平臺對照相關法律法規開展自查,並進行相應清理整頓。
中國是比特幣交易的主戰場。火幣網、幣行(OKCoin)、比特幣中國(BTCChina)是全球前三交易量的比特幣平臺,截至1月6日晚11點,這三家平臺的交易量分別超過了278萬元、250萬元和408萬元。
對三家平臺,央行提出了具體的整改要求。比如,對於位於北京的兩家交易平臺火幣網和幣行(OKCoin),央行要求,在宣傳時不得提及與人民幣貶值相關的內容,不能做線下推廣等。對於比特幣中國,由於刷單問題較為嚴重,央行專門提出嚴禁刷單的要求。
昨天有消息稱,監管部門近期將繼續約見業內人士,討論設立第三方比特幣託管平臺,確保比特幣交易的安全。之所以要託管,是因為近期比特幣行情劇烈調整時,火幣網和幣行(OKCoin)都因為技術故障癱瘓數小時,等平臺恢復正常時,比特幣價格已經從8000元跌至6000元,導致投資者尤其是加槓桿的投資者蒙受較大損失。小董也承認,現在玩比特幣最大的風險並不來自價格大跌,而來自交易平臺。
換匯:比特幣匯兌風險高
從2013年的「初露鋒芒」到如今幾乎無人不知,四年來比特幣已經從一種小眾「玩具」上升到幾乎能夠與美元、黃金相提並論的避險資產行列。在某些財經網站,比特幣專題甚至被放到「外匯」頻道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比特幣可以從國內平臺買入,再到國外平臺賣出,成為一種灰色的外匯兌換工具。
小董告訴記者,假設投資者要繞過外匯管制,可以這樣操作:在國內交易平臺將1萬元人民幣買成比特幣,然後將比特幣「搬家」到海外平臺,最後以美元賣出,就完全可以規避每人每年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但是投資人會發現,這1萬元人民幣最終只能變成1310.61美元,折合大約7.6元人民幣兌1美元。而若按照官方的匯率6.9元人民幣兌1美元,他應該可以換到1443.63美元,這其中損失的133美元匯率差就是手續費。此外,還要考慮到比特幣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還有些平臺,比如火幣網,本身就提供人民幣現貨和美元現貨兩種投資渠道。雖然一種渠道只能對應一個實名認證帳號,但只要投資者註冊一個人民幣帳號,其家人註冊一個美元帳號,可以更容易地通過比特幣實現人民幣與美元的互換。
匯通網分析師提醒廣大投資人,雖然現在比特幣的市場接受度正在變高,但它並不是貨幣,也缺乏流動性,一旦平臺發生問題,投資人利益不受法律保護,因此它不是保值資產,按風險等級分類也不屬於普通人投資領域。如果真要看好這個領域想投些閒錢,投資人要做好損失90%本金的準備。
本報記者 張品秋 J229
(責任編輯: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