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猛將死後,被道教佛教奉為「神仙」,本是敗將,百姓都爭著供奉

2021-01-08 靜說歷史

提起「聖人」這兩個字,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文聖孔子,此外還有一個人在民間與孔子其名,這個人就是「武聖」關羽,熟悉三國歷史的人都清楚,論謀略關羽遠不及諸葛亮司馬懿等人,論武力也不如呂布勇猛,那麼為什麼武將當中只有關羽流芳百世,脫凡入聖呢?

孔子創立的儒學思想影響著整個封建王朝,歷朝歷代都倍加推崇,很多地方都能見到供奉孔子的文宣王廟,實際上供奉關羽廟宇規模更大更多,現代學者認為關羽身上凝聚出現的忠、義、仁、勇、信等精神,是中華民族倫理道德的縮影,是浩瀚華夏之魂的的體現。

早年間關羽跟隨一無所有的劉備,從一個無名小卒到嶄露頭角,引來眾人側目,曹操不止一次邀請關羽加入自己的陣營,但是關羽始終如一,為漢室立下汗馬功勞,後來因為心高氣傲而敗走麥城,關羽的一生盪氣迴腸,死後更是被逐漸神話,成了眾多宗教信仰爭相供奉的「神靈」。

知名學者田海曾深入的研究過關羽的生平,出版《一個失敗英雄的宗教後世》,這本書一經推出就掀起了軒然大波,深刻的解讀了關羽為何被世人推崇,逐漸封神的由來,現如今各地有25000多座關帝廟,封號也從「壯穆候」到「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羽贊宣德忠義神武關聖大帝」,足足24個字,關羽正式脫離肉體凡胎成為「關聖大帝」,對此人們認為是文學作品的過度渲染所致,實際上田海教授卻認為人們過於高估了文字的影響力,他認為關羽之所以被眾人推崇,更多的還是人們口口相傳所致。

這裡就不得不提宗教思想的影響,田海教授列舉了中外學者對關羽的研究成果,發現絕大多數的素材都取自小說《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這兩部文獻是產生「關羽崇拜」的重要理論依據,但是為何田海得出的結論卻與之相反,在他看來這些研究結論歸根結底都走向兩個方向。

首先就是受到佛教的影響,說到這裡在人們印象中,關羽似乎與佛教沒有什麼關係,只是傳教者為了宣揚教義的手段而已,實際上很多佛教寺廟中也供奉著關羽的神像,原因是隋唐時期,智顗高僧超度關羽亡靈,讓他成了佛家弟子,後來玉泉山大同禪寺將關羽封為護法迦藍,關羽成了佛教眾多神靈中的一個。

實際上最初的崇拜思想位於關羽死亡之地,而佛教寺廟大多建在深山當中,兩者並沒有很大關聯,除了這方面影響之外,就是歷朝歷代的文學作品影響了,幾乎在所有的史籍與文學作品中,關羽都是一個光輝的正面形象,人們從中看到了真正的英雄。

但是有個問題不知大家想沒想過,古代大眾的文化水平並不高,閱讀率也是如此,想來《三國志》與《三國演義》在當時真正閱讀的人並不是很多,閱讀能力限制了書本的流通,自然通過文學作品了解關羽的概率也小了很多。

此外調查發現北方的關帝廟要遠遠對於南方,規模上也更大,而在古代經濟重心南移之後,南方的生活水平更高,文化水平也超過北方,如果按照這種觀念來說,南方的廟宇應該更多才是,而調查表明恰好相反,說明這種假說不成立。

對此田海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首先佛教當中把關羽當做護法迦藍,但是關羽的身份並不是,這種觀念直到明朝末期才出現,除此以外關羽與佛教之間的聯繫很少,當然不只是佛教,關羽也被道教推崇,關羽在道教中的形象則是財神。

實際上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與關羽之間的聯繫都很牽強,幾乎都在「關羽崇拜」思想後期形成,這些都是崇拜導致的結果而非來源,說了這麼多究竟什麼才是關羽封神的原因呢?

相比大家都知道了,綜合來說「口口相傳」才是最終原因,古代大多數的故事都靠傳說流傳下來,例如沿海地區的「媽祖」,這些崇拜現象都離不開人們的口頭文化,當然口頭文化也與書本脫離不開,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搜集了許多資料,其中不免一些傳說故事,此外作者往往也是將口頭敘述轉為文字加工,這也是書籍產生的過程。

關羽身上的「忠勇」與儒家學說崇尚的「尊君」都成了統治者維護統治的武器,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關羽逐漸被神話,尤其是明清時期,關羽崇拜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對關羽的推崇也影響到了東南亞地區,總之關羽死後經歷了「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過程,也算是絕無僅有了。

參考資料:

【《中國的關公文化》、《關羽:一個失敗英雄的宗教後世》】

相關焦點

  • 戰神關羽被後世封神,他究竟是道教的帝君?還是佛教的伽藍?
    關羽生平從早年的跟隨劉備、義結金蘭,到後來的陣前斬顏良誅文丑,鎮守荊州,為匡扶漢室立下了汗馬功勞,威震華夏後,由於自己心高氣傲,落得敗走麥城的下場。從此,關羽的一生結束了,但後世評價其為一代戰神,隨著朝代的發展,漸漸被神化,被後世封神,香火不斷。那麼問題來了,奉為神明的關羽究竟是道教的帝君?還是佛教的護法珈藍呢?
  • 道教的護法四帥是哪幾位神仙?其中兩位還是財神
    下面就簡單的介紹一下道教的護法四帥。華光大帝:馬王爺生活中有人在發生衝突時會給對方撂下狠話:「不給你點顏色瞧瞧,你都不知道馬王爺長几隻眼!」與王靈官一樣,馬王爺也是一位三隻眼的神仙。馬王爺在道教又被稱為「三眼靈光」、「三眼靈曜」、「靈官馬元帥」等,是道教非常重要的護法神之一。
  • 道教神仙譜系
    各地所供奉的「送子娘娘」有所不同,一為「觀音菩薩」、稱「送子觀音;」另有供奉的是「碧霞元君」或「註生娘娘」。◆玉仙聖母     太古初期的神女,農曆三月十一誕辰,神號為「太素元君」。◆九蓮老母     又稱「九蓮菩薩」。一說,是觀世音菩薩的分身;另一說,九蓮母原為玄都玉京的蓮花仙姑,受元始天尊差遣下凡到南太行九蓮山修行,施法布道,救苦救難,保佑平安。
  • 揭秘道教:原來神仙也有等級,你知道太上老君是幾等仙嗎?
    此外還有許多凡人因為功德無量被祀奉成神,如三國猛將關羽,由於其義薄雲天、忠肝義膽,死後被民間追奉為武聖,道教也將他奉為關聖帝君,成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隨著歷史的發展,道教吸收和創造了越來越多的神仙,這就造成了神仙的構成愈加繁雜和混亂。對此,道教的神仙體系進行了多次的革新。
  • 道教和民間供奉的門神都有哪些?其中兩位還是冥界的鬼帝
    門神是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道教將門神和戶神、井神、灶神、土地神和廁神一起共同稱之為保護家宅的「家宅六神」。神話傳說中的門神有很多位,根據地域和神職的不同,分為文門神、武門神、祈門神等等。那麼門神都有哪些神仙呢?本期就跟大家聊一聊道教和民間供奉的門神。最早供奉的門神要數神荼和鬱壘兩位神明了。
  • 神仙信仰 | 道教神仙的定義
    文稿 | 張興發道長顧名思義,道教神仙即道教信仰的神和仙。他除了具備中國傳統神仙的特質外,還擁有道教自身的特色,那就是擁有道性。神仙不具備道性就不是道教的神仙。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無形無象,而又生育天地萬物。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曰:「能通神明,有以道為鄰,且得長生久存。
  • 「城隍老爺」是位什麼樣的神仙
    因此,成「仙」也成為道教追求的最終目標。簡而言之,凡人修煉可以成「仙」,若要成「神」就只有死後因其有功於國於民於族,而奉祀為神一途了。「神」與「仙」的這一差異,大概在神話小說《封神演義》裡就有所表現,負責封神的姜子牙自己是「仙」,而位列「封神榜」中的諸位都是死後才成的「神」。
  • 「城隍老爺」是位怎樣的神仙
    因此,成「仙」也成為道教追求的最終目標。簡而言之,凡人修煉可以成「仙」,若要成「神」就只有死後因其有功於國於民於族,而奉祀為神一途了。「神」與「仙」的這一差異,大概在神話小說《封神演義》裡就有所表現,負責封神的姜子牙自己是「仙」,而位列「封神榜」中的諸位都是死後才成的「神」。
  • 說一說道教的冥界神仙體系
    佛教和道教兩大宗教在中國存在了數千年,並且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對於人死後的世界,佛教有一套地獄的世界,並且地藏王菩薩是最高的主宰者。雖然道教崇尚仙道貴生,重視今生的修行,但是由於道教是在原始的鬼神崇拜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道教在信奉天界的諸神以外,在道教還有一套複雜的冥界神仙體系。而且道教將宇宙空間分為天界、地界和人界。
  • 媽祖信仰是屬於道教?還是獨立的宗教?或是佛教?
    近期六甲番人看到網上有朋友提問:媽祖是道教的神仙還是佛教的?而大部分朋友的回答是道教,小部分朋友回答是儒教,還有個別朋友回答超越宗教,這些回答都有道理,但是一般還是會認為媽祖是海神,是屬於道教的神仙。包括六甲番人家鄉在內的中國東南沿海及東南亞的人們尊稱媽祖為天后娘娘,幾乎每個東南沿海鄉鎮村落都有天后宮供奉媽祖,雖然有些天后宮旁的廟裡也會供奉觀音和關帝,但是大家還是偏向認為媽祖是屬於道教的神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媽祖是海神,是海上的守護神,能庇佑海路安全,也能言人間禍福,濟困扶危、治病消災。
  • 舞鳳山真武殿供奉的道教十大護法元帥的故事
    南充市順慶區舞鳳山的真武殿內除了主神玄天上帝真武祖師外,還有道教的十大元帥。其中,有些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人物,如關羽元帥、趙公明元帥、楊戩元帥、雷震元帥等;有些不太熟悉,現將這十大元帥的故事搜羅匯集下來,供有興趣的朋友觀閱。
  • 嶺南歷史悠久,規模較大的道教建築廣州三元宮,供奉的神仙有哪些
    中元二品地官隸上清境,結元洞混靈之氣,凝結黃之清而成,其中宮名洞靈清虛宮,總主五帝五嶽諸真人及惜地神仙已得道者。下元三品水官隸太清境,結風澤之氣,凝晨浩之精而成,其中宮號揚俗洞泉宮,一曰青華方諸宮,總水帝揚穀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諸大神及仙籙簿籍。」還和道教元氣說結合,《雲笈七羲》卷五十六:「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 道教神仙:傳說中的火神是誰?很多人都不知道
    作為傳統文化一部分的道教,也將火的崇拜神話為了對火神的崇拜。因為在道教看來,火不僅僅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元素之一,也在道教的丹道與齋醮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義。時至今日,全國還有很多供奉火神的火神廟,那麼道教的火神是哪位神仙呢?本期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 走近道教:「開光」是何意?為何供奉神仙前都要開光?
    第一種是:說開光一詞其實源自畫龍點睛的故事,相傳古代有人畫龍非常逼真,只要點上眼睛龍就會活起來飛走,相當誇大,表示龍在沒有點眼睛之前是死物,點上眼睛之後,活靈活現有了生命。畫匠畫眼睛這一動作稱開光。第二種說法是:「開光」是道經中的專有詞彙,道教以及華夏的民間信仰都有此說,而佛經中是沒有「開光」一說的。
  • 佛教觀音菩薩和道教慈航真人是一回事嗎?
    本文摘自隨方設教公眾號,作者尚德Shand,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農曆二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慈航真人)的聖誕。觀音菩薩和慈航真人的信仰相似度極高,不論是佛教還是道教圈子都在宣傳觀音信仰。
  • 探訪華山道教文化 深挖華山道教文化內涵
    將期間所經過的道觀、石洞景點一一進行考察,並最終匯聚成最詳細、真實的華山道教文化資料。由於華山風景絕秀,地處中土,優美的神話故事又給它罩上一層神奇的面紗,很久以前就被認為是神仙出沒的聖地。不僅帝王前來華山祭祀朝拜,而且也是神仙和方士們活動的重要場所。道教形成後,它自然成為道教著名的 「洞天福地」。道教中傳說的古代神仙,如馮夷、青鳥公、毛女、赤斧等相傳都在華山「得道成仙」。
  • 他本是唐朝宗室,被迫改名換姓,最後卻羽化升仙成最受歡迎神仙
    他本是唐朝宗室,被迫改名換姓,最後卻羽化升仙成最受歡迎神仙。「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諺語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呂洞賓是道教的神仙,他的一生非常傳奇。關於呂洞賓的身世,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就是呂洞賓本是唐朝宗室,是李姓皇族的人。武則天為了當皇帝,大肆屠殺李氏宗室,呂洞賓為躲避屠殺不得不改名換姓,帶著妻子隱居山洞,夫妻兩各住一口山洞,兩口為「呂」,又住在山洞,故叫呂洞賓。呂洞賓在得道之前是個讀書人,曾多次參加科舉考試而落榜,四十六歲時仍然一無所成。
  • 貴州織金縣,有著中國第一財神廟,供奉道教神仙趙公明
    財神是家喻戶曉的道教神仙,不管是做生意的人還是職場工作的,都會偶爾區拜一拜財神,祈禱自己能夠升官發財。民間很多家庭都有供奉財神爺的習俗,但是真正供奉財神的廟宇就非常的稀少。底層屋面為廡殿頂,二、三、四層屋面均為逐層內收的歇山頂,從側面看,三個「人」字形檔山逐層壘迭,非常美觀,整個建築就象一頭坐頭的老虎,坐北朝南,虎虎有生氣。財神廟的整體建造風格和日本的天守閣異曲同工之妙。在中國眾多的財神廟中,造型是獨特的,也是獨一無二的。
  • 走近道教:神像面前供奉水果和鮮花都有什麼禁忌?看完長知識了
    道教的宮觀是道士們修行和舉行各種宗教活動的場所,同時也供奉著許多不同的神像,由於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因此各地的宮觀供奉的神仙也不盡相同。道教的神仙塑像也體現了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原本是木雕或者泥塑而成的神像在經過道教複雜的裝藏、開光等道教科儀以後,具有了無邊法力的靈性。
  • 道教神仙:傳說中的大地之神是哪位神仙呢?很多人都不知道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譜系裡有日月星鬥諸神,也有山川河海諸神,甚至也吸納了民間的一些俗神。那麼道教的大地之神是哪些神仙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二。土正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官神,后土娘娘同時也是道教神仙體系裡的「四御」之一,四御即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承天效法土皇地祇。這四位尊神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天道。后土娘娘的信仰源於古代漢族人們對於土地的崇拜,我們都知道古代的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為根本的國家,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土地,廣袤的土地孕育自然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