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民生路!沉睡在市中心百年,如今卻變了模樣

2020-12-12 平山縣微視角

國際莊的變化比女孩子翻臉還快

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

讓豆豆都快認不出自己的城市了

可就在這繁華的市中心

竟然「沉睡」著一條百年老街

你,知道嗎?

民生路,位於石家莊市中山路以南,裕華路以北,東起建設大街,西至勝利大街。可謂石家莊市正中心的一條路了。每天來來往往很多人,有上班的、有來吃飯的、有回家的,但是你們有想過,腳下這條路已經有百年歷史了嗎?

百年歷史

探尋石門「老根」

民生路,是石家莊現代城市起源地之一,也是僅存的歷史價值較高的老街區。是石家莊最早的老街道之一,建設時間可追溯到上世紀初,聚集了本地和遠道而來的商人,熙攘成市,是老石門早期最繁華的商業街。如今它以一種陳舊的、民國風情的姿態,向我們講述著這座城市的歷史。

民生路幾經改名,最初為公興存街,1928年更名為延闓街,1937年日軍侵佔石家莊後,為達到長期佔領的目的,大量更改石家莊的街名,將延闓街與鑫花街合併成為共存街。1946年共存街更名為民生街,為了統一石家莊街道命名原則(東西為路,南北為街),1978年正式更名為民生路並沿用至今。

漫長歲月

記憶中的民生路

1930年,石家莊第一家民營電影院——石門聲光影院誕生於延闓街(民生路前身)

在聲光影院的對面,是久負盛名的民生旅館(復建後稱為民生客棧)。這裡常年住著來自井陘的煤商、焦炭商和木材商。據了解,修建於清末,有晉中建築風格。它是石家莊由農村轉為城市過渡時期的代表性建築物之一。

在米家樓的西側、民生路北一巷6號是著名的常家院。它是民生路上的「舊客」,曾在日軍侵華期間被時任石門市長的日本人山口據為己有,被稱為「山口公館」。

走出常家院,穿過一座小石橋,迎面便是萬字會樓,據說為清末時期一愛新覺羅氏貴族所建。該樓體在高空俯視時,呈現出一個繁體的「萬」字,故此得名。

虛影重現

歷史遺蹟「復活」

由於拆遷,許多遺址如今已經看不到了。所以在市政府、文物局的指導下,以原民生路為中軸線設計了「民生路歷史文化長廊」。這才得以讓曾經的民生路再次「復活」。

穿越青紅磚相間的拱門,米家樓、常家院、萬字會樓等歷史建築羅列在兩側,陳設布景都很用心,走在古青色石板鋪排的小路上,仿佛穿越回了民國。

走過拱門,米家樓出現在左側,米家樓是煤市街上的標誌性建築。據說是一個米姓的煤老闆所建,整體建築與布局均衡對稱,顯示出建房主人祈求生意興隆、富貴平穩的心理追求。

緊接著,一座小院出現在眼前——常家院。建於民國初期,是石家莊百年「十大歷史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改名民生紫砂藝術館,用於舉辦一些藝術展。

再往裡走,映入眼帘的是民生旅館,斑斕的房頂顯得十分亮眼。因為緊鄰煤市街和火車站,這裡經常匯聚著各地的生意人,也正是因為有了這裡,才使得百年前的石家莊變得如此繁華。

聲光影院,是石家莊最早的電影院之一,放映影片以無聲片為主。顧客也大多都是達官貴人、生意人,還有警察和舊軍隊的一些軍人。蔣介石曾在這裡召開過紀念孫中山逝世大會,新中國成立後,改名為紅星影院。

穿過一個石橋,便可以看到這條街上唯一原樣保存的老建築——河北會館。遲遲不動它,是因為它太古老、太龐大、太有保存價值了。上下一共十四間,在民國時代也算是最好的建築之一了。

但是提起河北會館,大家還會想到另一個頗有屈辱感的名字,日本憲兵司令部。日軍攻佔石家莊後,第一眼就看中了它,進而選為駐軍司令部。上世紀四十年代,在日本人發行的明信片中,就有它的身影。

門牌上的字隨著歲月的流逝已經模糊不清,但那段屈辱的歷史,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深深的銘記...

除去幾座修建的歷史名跡,這裡還有飯店和酒吧。坐在民國風格的飯店裡吃飯,想必也別有一番風味吧。

逛完這段民生路,人跡罕至。看著街口這棵老樹,好想問問它,如今有幾分百年前的虛影繁華。

高樓崛起

現代化城市登場

整個民生路如今被分為東西兩段,如果說西段用民國風格的建築,體現了石家莊歷史文化的話,東段則用高樓大廈展現了如今國際莊的繁華。

在民生路北側,一座座新建設的高檔小區仿佛在告訴人們,哪怕過了百年,這裡依舊是石家莊最繁華的地區之一。

辰食記、深夜食堂、解憂雜貨店等等幾個網紅餐廳,也是每天吸引著大量的吃貨前來拍照打卡

建設繼續

打造城市歷史品牌

依據市政出臺的《石家莊市旅遊業「十三五」規劃》,石家莊主城區將打造全省旅遊休閒中心,重點開發七大城市旅遊品牌,名為「百年石門」城市歷史品牌則是其中之一,民生路為重點打造的項目。

在民生路的南側,這個有著千年歷史的石家莊最老最大的城中村——休門,也已經進入改造階段,想必在不久的將來,民生路上又會多一個感受城市發祥歷史的知名景點。

人人都說

石家莊是火車拉來的年輕城市

但是城市越新,人們對老街就越依戀

民生路是僅存的一處

基本保持百年老城原貌的街區

能留下的一定要珍惜

讓這裡成為石家莊的文化名片

不要再讓別人吐槽,石家莊沒有歷史

#今日話題#

每一座城市都是有記憶的

關於石家莊

給你留下過什麼深刻記憶嘛?

相關焦點

  • 三年前寧波大火中的百年教堂 如今變了模樣
    從建築工地的外圍走進來,跟前看到了這個唯美的建築,拋開它代表的歷史見證,不得不說,這樣的建築藝術對於如今的我們而言,還是非常稀奇的。修復後的十字架顯得嶄新,外圍的牆壁雖然儘可能的保證了老舊的模樣,但是依然還是無法恢復經歷了歲月磨鍊以後留下來的那些痕跡,雖然現在能夠看到的,只是其中一二。
  • 「睡美人」沉睡百年後終於甦醒:圓明園沉睡百年的古蓮盛開了!
    今天,圓明園傳來一個好消息,沉睡了百年的古蓮盛開了!一時間,人人都為之喜悅歡欣,仿佛是睡美人沉睡了百年後終於甦醒,終於肯向世人展示她那絕美的容顏。小小的古蓮種子蘊含著強大的力量,像是有生命一般,沉睡了上百年的時光後努力生長綻放,只為與我們見上一面,觸及眼底的驚豔。
  • 民生路北5裡,鬧市區夾縫生存的老巷
    民生路北五裡,我一個南寧土著聽著都覺得十分陌生的地方。 它夾雜在新華路與民生路步行街之間,呈「左擁右抱」姿態。很多人都在這條老巷駐足過,卻鮮少人記得它的存在。
  • 當聊城米市街的青石板路變成柏油路,斑駁樹影下早已變了模樣
    南拳媽媽的那首《牡丹江》裡「青石板的老街上,你我走過的地方,如今是啥模樣」米市街,聊城為數不多的青石板老街,一塊塊青石板就是這條老街的符號。低矮的老舊房屋,坐在門前的老人,時而傳來的狗吠聲,這就是老街獨有的煙火氣。
  • 解放碑藏著一條百年老街,充滿著濃鬱市井氣
    華龍網消息,除了十八梯,解放碑還藏著一條百年老街,不足一公裡的街道,總有川流不息的人群,這裡就是魯祖廟。1911年,重慶開埠擴城,工匠藝人眾多,木業公會便出資在民生路旁建起了魯班神廟。魯祖廟開門之時更是受到了主城老百姓們的歡迎,香火鼎盛,據說當時這裡的戲臺每晚都會開,南來北往的手工藝人總要來此朝拜,販夫走卒更是往來於此,人山人海。而如今花市成了魯祖廟新的標籤,大多數人都早已遺忘它其實是個廟宇了。
  • 圓明園的蓮花盛開,沉睡了百年再次盛開,這樣種現象預示什麼
    圓明園曾經是富麗堂皇的皇家園林,而經過歷史的變革和外國的掠奪,如今只剩一片被焚毀的廢墟。對於很多人來說,圓明園被損毀是刻在民族靈魂上醜陋的疤。除了建築之外,圓明園的沉睡百年的古蓮再度綻放,這這種奇妙的現象,吸引了眾多遊客。
  • 廣州大學城10年光景:從買瓶水都難到和市中心無異
    ■10年城變之交通  過去全靠公交車  如今地鐵BRT任君選  2004年8月,第一批大學城的新生進駐,當時尚未讀大學的筆者本人,搭乘當時從廣州火車站開往大學城中部樞紐的33路公交車,第一次踏足大學城。
  • 歸仁丨被遺忘的天堂
    或是擁擠,或是寂寥,甚至是荒蕪,當你發現你的所愛,你會感慨這裡就是夢想中天堂的模樣,就好像是專為你私人定製的一般。赤腳漫步在沙灘上,或是閒散在山林中,不再有世事,你會喚醒心中早已沉睡多年的單純。仁裡古鎮離開麒咕海灘,先不要急著回到市中心,仁裡古鎮 就隱藏在附近某座山的山腳下。這是一個寧靜的小漁村。
  • 百年璇宮飯店如今變成了什麼模樣
    始建於1928年,接近百年歷史的武漢璇宮飯店,由英國景明洋行設計,典型的歐陸風格建築。其L形的天際線曾轟動亞洲建築界,是20世紀90年代湖北首批三家三星級飯店之一。武漢青年畫家賈恆油畫作品上個世紀80年代,璇宮飯店、晴川飯店、江漢飯店和勝利飯店,並稱是外事接待資格酒店的「四大天王」。
  • 太古倉,曾經被遺忘的百年碼頭,如今廣州的「新外灘」!
    它坐落在不顯山露水的珠江西航道,和聞名遐邇的白鵝潭只是尺咫之遙,卻一度被遺棄遺忘得七七八八,直到近十年舊碼頭舊倉庫被改建成娛樂消遣和觀光的去處。 即使至今已經上百年,但太古倉整體設計、建築材料、施工工藝和防潮措施等,現在看的話,仍然相當科學嚴謹。05年還被定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是全華南地區僅存的T型碼頭,相當牛!
  • 重慶珍檔 | 探訪民生路:從繁華到落寞,只相隔一條街的距離
    民生路的前世今生民生路起於民權路,先向北後向西,曲折而行,止於中山一路和金湯街,由當年的米亭子、雜糧市、武庫街、售珠街、勸工局街、楊家什字、方家什字等合併而成。民生路是重慶著名的「三民」路之一,另外兩條是民族路、民權路,緣於孫中山先生所倡導的「三民主義」。抗日戰爭爆發前後,重慶被國民政府內定為抗戰的後方基地(不久後就定為陪都),佔據重慶的劉湘對城內街道進行了一次大整合,並重新命名。考慮到「中央」入川已成定局,倒不如灑掃庭除,以示歡迎「中央」遷渝,於是 「三民」路得以遺留。
  • 電影《沉睡魔咒2》中迷人的紡車、荊棘叢生、百年的沉睡
    故事中迷人的紡車、荊棘叢生、百年的沉睡,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吸引著讀者。後來,更多的作家和藝術家創作了詩歌、插圖和芭蕾,也為故事本身增添了更多的藝術魅力。而更多對原著的改編也修改了原著的黑暗部分,使其沉澱成一個經典優雅迷人的經典童話。
  • 當年上海那些洋房豪宅如今變了模樣,你還認得嗎
    地址:靜安區陝西北路186號   位於上海市陝西北路上的百年老宅榮宅,是清末民初中國企業家、「麵粉大王」榮宗敬於1918年購入的家宅   地址:徐匯區常熟路201號   如今,深藏於太原小區的鄭念故居,終於不再僅僅是一棟遺世獨立的沉靜洋房
  • 亞洲最大糧倉民生路八萬噸筒倉變光影秀場,上海工業遺蹟遊受青睞
    昨晚6點,位於浦東民生路黃浦江畔的八萬噸筒倉,給了正在濱江散步的市民遊客一個大大的驚喜。八萬噸筒倉曾是亞洲最大的糧倉,今年國慶期間也加入了浦江光影秀的豪華陣容。然而,由於黃浦江岸線產業轉型、工業外遷等原因,民生碼頭曾一度淡出人們視野,八萬噸筒倉也在歷史的洪流中逐漸褪去它原有的倉儲功能。
  • 老貴陽的內五門,老東門成為旅遊打卡點,北門成為市中心
    但是之前貴陽如今的很多地名,都是以當時命名的成名來取名的,至今未改。首先就是大南門,大南門位於城邑的東南方向,建造城門最主要是可以通往貴定、龍裡,在元朝時期,元室沒有很好的把控西南地區,經常會出現土司割據,而「順元城」之類的小城堡便是聯絡各地的重要據點。明、清兩朝有了前車之鑑,故而屯兵西南,加強這些重要據點的軍事實力,「貴州城」也得到擴大。
  • 老重慶最「進步」的地方,是隱匿在民生路,新華日報社的營業部
    新華日報營業部成立於1939年,位於民生路240號。它是一座融中西於一體的黑磚木建築。上下有三層。除了右任所寫的《新華日報》的四個大字外,門口還有一個小字:供應進步書刊,報導正確的新聞。新華日報營業部舊址是八路軍重慶辦事處的一部分。
  • 江蘇的「老」園林,有975年歷史,門票1元,卻被人遺忘
    江蘇的「老」園林,有975年歷史,門票1元,卻被人遺忘江蘇的園林之美,無不令人讚嘆,大到院裡的高樹,小到門窗,處處精緻,可見設計者的用心,別出心裁的設計,讓園林充滿了藝術感。而有一園林,僅僅只是牆上的雕花窗,就有100餘處,透過窗外看風景,小小的窗戶,成了一幅天然的畫框,映下了園林美麗的模樣,它是一座老園林,有著975年的歷史,曾經歷經了坎坷,卻依然完好地保留著假山和水池,過了上百年,還是一如往常,如今門票1元,卻被人遺忘。
  • 上海一座百年歷史古鎮,距離市中心30公裡,年輕人很少住這裡
    >婁塘古鎮,地處上海嘉定區西北部,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距離上海市中心約如今的上海,還能看到這樣以如今的婁塘,還能看到很多明清時期以及民國時期的建築在古代時候,古鎮有大小26條街巷,這些具有數百年歷史的街巷
  • 第一季《爸爸去哪兒》中的5個孩子、如今已過去7年,是否都變了模樣?
    第一季《爸爸去哪兒》中的5個孩子、如今已過去7年,是否都變了模樣? 前一段時間的兒童節,幾位明星父親紛紛曬出了自己家的寶貝,這讓很多人都回憶起了當年我國的第一檔明星親子節目播出的時候,這些小朋友們都還是一個個的小不點,如今都已經成了頗有自己風格的小大人了,不禁懷念起了第一次在電視上見到他們的時候,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看一看第一季《爸爸去哪兒》中的5個孩子,如今已經過去7年,是否都變了模樣?
  • 做好「紅」「綠」兩篇文章 革命老區變了模樣
    原標題:做好「紅」「綠」兩篇文章 革命老區變了模樣 摘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指出:「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是我們黨對人民、對歷史的鄭重承諾」「我們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