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寧所制M1910手槍,大量裝備美軍,打破手槍服役最長紀錄

2020-12-24 艦船科普秀

白朗寧手槍是以它設計師的名字來命名的,約翰·摩西·白朗寧出生在美國鹽湖城北部奧格登小鎮,一個槍械設計世家,從其祖父開始,他的家族就從事槍械銷售和改裝行業。

父親喬納森·白朗寧是槍械工程師,在當地經營著一家槍械作坊。受家庭的薰陶,白朗寧從小就對槍械十分感興趣,沒事就跑到父親的槍械作坊裡玩這摸那,老白朗寧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於是便經常給他傳授一些有關槍械的知識。而今天說的就是白朗寧研製的一款M1910手槍。

1907年美軍方開始進行新一代制式手槍的招標,結果柯爾特公司提交的白朗寧M1910式半自動步槍,以其結構簡單、堅固耐用以及安全可靠等優越性能通過了選型試驗,並在1911年贏得美軍新型軍用制式手槍合同,同年美軍正式將其命名為M1911手槍,並於1912年4月裝備部隊,成為美軍裝備的第一支半自動手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對M1911手槍進行了部分改進,減小了線膛部分的內徑,增加了陽線的高度,在扳機後方增加了拇指槽,握把背部拱起,表面增加了刻紋。

為了便於在射擊過程中,有效地控制住槍並更好地瞄準,M1911還增加了準星的寬度,降低了槍尾部凸出部分。改進設計工作於1923年完成,1926年6月25日,該槍被美軍正式命名為M1911-A1式軍用手槍,並於1935年投入批量生產,開始大量裝備部隊。

M1911-A1,槍長219毫米,全重1.13千克,口徑0.45英寸,採用0.45英寸柯爾特手槍彈,彈匣容量7發,有效射程50米。該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裝備的一種主要單兵自衛武器,它雖然規定只配備給班長和軍官,但在前線許多士兵都擁有一把1911式手槍。

直到1984年,M1911仍然是標準的美軍制式武器,歷經兩次世界大戰、越南戰爭,直到1985年才退役,創下了手槍服役時間最長紀錄。英國、荷蘭、傑克、德國等許多國家的軍隊都曾裝備過M1911。

相關焦點

  • 【槍】孫中山先生的貼身「衛士」-白朗寧M1906袖珍手槍
    該槍設計簡單可靠,不僅成為比利時軍用制式手槍,還被俄國、瑞典、荷蘭、土耳其及巴拉圭等國裝備使用。      白朗寧以他獨特而敏銳的眼光,看中了民用自動手槍的潛在市場。由於白朗寧將他的手槍生產權還轉讓給了美國柯爾特公司,因此該公司也大量生產白朗寧手槍,稱為「柯爾特-白朗寧」,而比利時生產的手槍相應稱為「FN-白朗寧」。
  • 二戰中,美軍步兵班組裝備的單兵武器都有哪些?美軍單兵裝備介紹
    手槍 按照美軍的規定,普通的陸軍士兵不允許私自攜帶手槍,而只有空降兵、海軍陸戰隊等部隊由於其執行任務的特殊性,允許裝備手槍用於近戰和自衛。
  • 二戰:各國單兵手槍裝備大盤
    關於二戰步兵武器盤點,之前的幾期咱們盤過日本步兵裝備,美國步兵裝備,德國步兵裝備,英國步兵裝備。今天咱們來盤一下各國單兵手槍裝備,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現階段主要盤的是二戰單兵武器裝備,後續盤一下現代戰爭電影使用的武器裝備及性能!希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 作為美國軍隊的制式手槍,它的服役期高達70多年!
    M1911自動手槍作為美國軍隊的制式手槍長達70多年,該槍採用槍管短後坐工作原理,射擊方式為半自動。該槍最大不足是:重量體積較大,射擊時後坐力大,影響射擊精度。M1911自動手槍作為美國軍隊的制式手槍長達70多年。
  • 二戰德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軍用手槍
    在理論上,手槍只能由軍官和軍士隨身攜帶,但到了二戰時期,德軍手槍裝備的範圍急劇擴大,不僅在前線部隊,在後方駐紮部隊為了應對襲擊及自衛的需要,也紛紛要求配發手槍,只要能搞得到,不少士兵都攜帶手槍以求自保。而且在第三帝國的各個政治機構,包括警察、納粹黨、內務部隊及準軍事組織也大量配備了各種手槍。
  • 中國博物館裡的外國槍——比利時FN M1900型7.65毫米手槍
    中國博物館裡的外國槍——比利時FN M1900型7.65毫米手槍 比利時FN M1900型7.65毫米手槍。1896年,著名的M1896毛瑟半自動手槍誕生,這是世界上第一款實用的自動裝填手槍。
  • 美國定製款1911式手槍,精美大圖勝似藝術品,美軍戰場最常見武器
    本次圖集展示的是,美國卡博特公司生產的定製款1911式手槍。1911式手槍是一款於1911年誕生的45ACP口徑的半自動手槍,由美國人白朗寧設計。該款槍型一經推出,立即成為美軍的制式裝備,並且成為美軍戰場上最常見的武器之一。
  • 美國M9、瑞士SIG P220、俄羅斯MP-443,誰才是制式手槍的王者?
    M9手槍、SIG P220手槍與MP-443手槍都是自誕生開始就在軍隊服役至今的制式手槍。M9手槍美軍從1990年起開始裝備M9作為制式手槍,伯萊塔公司在2009年的槍展上宣布獲得了220萬美元、為期五年內的美軍M9和M9A1及相關配件生產合同,這顯示在短時間內M9不會被大規模取代
  • 中國的54式手槍究竟有多厲害?看完你就知道了
    摘要:中國的54式手槍是一款裝備最大,性能也比較出色的國產手槍,那麼54式的威力究竟如何,和國內其他型號的制式手槍,以及國外的知名手槍相比,孰強孰弱?強在哪裡,差又差在哪裡?
  • 臺軍裝備嚴重老舊仍用1911年制手槍打靶圖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海外網4月10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軍陸海空三軍目前裝備中,最老的不是臺海軍的兩艘茄比級潛艦,而是至今仍在臺陸軍服役、俗稱「四五手槍」的美制M1911,於1911年就研發問世,比「中華民國」還要老。由於使用多年,槍械磨耗狀況普遍嚴重,導致部隊打靶成績不佳。甚至近年臺軍方邀請媒體參觀的演訓中,原本應該佩掛手槍的軍官,往往腰上都只掛著一個空槍套。
  • 一槍二馬三花口,那些曾為美軍將官的配槍「馬牌擼子」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白朗寧的槍械設計專利經常被大西洋兩岸的柯爾特公司和FN公司分別收購,相對來說FN公司對小型自動手槍比較感興趣,比如前一期介紹的「槍牌擼子」就是由FN公司生產的,而柯爾特公司早年一直生產轉輪手槍,對自動手槍的關注略遲於FN公司,而且一開始他們感興趣的是白朗寧申請的580924號專利,一個槍管偏移閉鎖的管退式方案,並在此基礎上研發了柯爾特M1900自動手槍。
  • 美軍第一種制式手槍:口徑高達15.7毫米,堪稱「手炮」
    【話說軍世】說到美國軍隊的制式手槍,大家會想到哪一款呢?經典的M1911大威力手槍一般都是第一位,或者是替換他的M9手槍,這是20世紀和21世紀初美軍的兩款制式手槍,今天,俊赫君要和大家聊的是,美軍歷史上的第一種制式手槍。
  • 二戰美、俄、德、日四國的單兵裝備比較,德國性價比高,美國最壕
    而一說起單兵裝備,那可以說的簡直太多了,比如鋼盔、腰帶、彈藥、彈盒、水壺、軍靴、手榴彈、急救包、工兵鏟、指南針、望遠鏡、防毒面具、軍衣等單兵必不可少的裝備,要是一展開,是需要大量文字來陳述的,今兒咱只說槍械武器。
  • 槍迷眼中的珍品——瑞士SIG P210-6手槍
    SIG P210-6手槍外表並不是很出色,但是在槍迷眼中卻十分珍貴,是瑞士建國700周年的紀念手槍,而在紀念手槍當中,它可謂是「槍中王者」了,在軍隊中「卸任」之後也沒有被人拋之腦後,而是裝備與民兵,繼續服役,而這把手槍究竟有何魅力讓它光輝永存呢?
  • 兵器| 中國高級軍官專用11式手槍,為什麼被評為「最醜」手槍?
    談起小巧的自衛手槍,其實中國人並不陌生,在經典電視劇《亮劍》中,楚雲飛曾送給李雲龍一把白朗寧袖珍手槍,後來李雲龍又把她送給了秀琴妹子用來自衛。 ▲64式景泰藍黃金禮品手槍 但不可否認的是,64手槍雖然師出名門,但受國內設計水平和加工水平所限,也存在握持不舒適
  • 可以媲美名槍M1911 連續被兩次世界大戰實戰檢驗的經典手槍
    捷克斯洛伐克的伽列·科恩卡曾經在1897年設計了命名為M1907 的8毫米半自動手槍,即是斯太爾M1912半自動手槍的前身,最先被奧匈帝國的騎兵部隊列裝,是世界上最早裝備軍隊的自動裝填手槍之一。到了1910年,由於M1907在實際裝備中暴露了不少的缺點,於是設計者科恩卡重新對該槍進行了改進型設計,將開、閉鎖過程中槍管旋轉的角度縮小到20度,從而將整個槍的長度縮短,還增設了保險機構以提高安全性能。
  • 從上方裝入彈匣的怪異手槍
    專利圖上顯示的扳機與後來實際生產的手槍是一樣的。不過專利圖上的復進簧是圍繞著槍管的,而實際製造的小湯姆的復進簧在槍管下方。而奧地利在1909年(專利號36387)以及德國在1910年(專利號218897)通過了相同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