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炫酷的27條海底隧道!最長、最多和難度最高

2021-02-22 rlyl的自然世界

如今超長、超大隧道早已不是新鮮話題了,在2017年5月我國科學院眾多專家在舟山普陀準備建設世界首條海底真空懸浮隧道。

這種項目一旦做成將會非常大的方便人們的出行,從福州到臺北只需要13分鐘,從上海到日本也僅需2個小時,這種速度連飛機都追不上.當然這些都還處於試驗研究階段,那麼真正意義上的海底隧道又有哪些呢?

早在上個世紀美國和日本就已經開始建設海底隧道,近些年來國內海底隧道的建設和規劃項目越來越多,海底隧道也逐漸為人熟知,但因其投資巨大、技術要求極高,縱觀全世界範圍,已建成的數量也僅僅只有幾十條,那麼在這些已建和在規劃建設的海底隧道之中有哪些世界之最呢?以下由通哥來為你一一進行盤點:

青函隧道是一座位於日本北部的海底隧道,是世界第一長的海底隧道,同時也是世界第一長的鐵路隧道。它穿越日本本州島與北海道島之間的津輕海峽,南起青森縣今別町濱名,北至北海道知內町湯裡,全長53.85公裡。隧道於1971年9月28日動工,於1988年3月13日正式通車。

1990年12月1日,英法海底隧道開通,它是海底段世界最長,建設耗資約100億英鎊。英法海底隧道橫穿英吉利海峽最窄處,西起英國東南部港口城市多佛爾附近的福克斯通,東至法國北部港口城市加來。隧道全長50.5公裡,其中海底部分為37公裡,海底隧道的建成使英倫三島與歐洲大陸連為一體。

厄勒海峽大橋西側的海底隧道長4050米,寬38.8米,高8.6米,位於海底10米以下,由五條管道組成。它們分別是兩條火車道、兩條雙車道公路和一條疏散通道。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寬敞的海底隧道。

世界上最早的海底隧道建成於1942年,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第一條掘進式海底隧道,日本在本州的下關和九州的北九州市之間修築了一條長6.3公裡的海底隧道關門海峽隧道。後來新建的日本新關門海底隧道全長近19公裡,其中0.88公裡在海底。 1970年3月開工,1974年4月建成通車。

5、[世界上第一條沉入式海底隧道]

美國舊金山灣耶巴布納島海底隧道

耶巴布納島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沉入式海底隧道,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已建隧道中最長的沉入式海底隧道,海底部分長達5.8公裡。這條隧道共由57段沉管組成。是美國舊金山灣區捷運交通系統的一部分,隧道開通於1936年11月。

6、[世界上技術最難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集橋、島、隧於一體,主體工程由海底沉管隧道和橋梁工程組成,隧道兩端建有東、西兩個人工島。5.6公裡的沉管隧道是已建的海底隧道中技術精度、技術要求最高的,測量精度達到毫米級,為了保證沉管之間對接精度,將誤差控制在幾毫米之內,一天之內要進行上百次的海底測量覆核。在攻破重重技術難關之後,保證了40米水壓下的「滴水不漏」,打破了世界紀錄。

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底隧道在我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海底隧道是三條間斷的海底隧道,包括港九中線隧道、港九東線隧道和西線隧道,它們越過維多利亞海灣,把港島與九龍半島連接起來。每天流量約40萬車次。


香港海底隧道,是香港第一條過海行車隧道,於1972年8月2日通車,耗資港幣3億2千萬元興建。隧道全長1.86公裡,跨越維多利亞港,將九龍半島和香港島兩岸獨立的道路網絡連接起來。東線海底隧道為香港第2條過海隧道,也是香港第1條公路鐵路兩用隧道。西線海底隧道是香港第3條過海行車隧道,是全港首條三線雙程行車的過海隧道和全港最大的海底隧道。隧道全長2公裡,連接香港島的西營盤幹諾道西和九龍佐敦附近的西九龍填海區,是香港第1條三線雙程分隔沉管式隧道。

馬爾馬拉隧道是一條洲際海底隧道,是世界首條橫跨歐洲與亞洲的海底隧道,連接土耳其伊斯坦堡的亞洲和歐洲部分。


馬爾馬拉隧道全長13.5公裡,水下部分1.4公裡,具有抗地震設計,總造價40億美元,其中日本投資佔10億美元。2004年開始動工修建,然而後來由於涉及到拜佔庭時代的考古遺址以及其他障礙,馬爾馬拉隧道工程曾被多次推遲,最終於2013年10月29日建成並正式啟用。

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隧道全長6.05公裡,隧道洞總長5.9公裡,海域段4.2公裡,最深處位於海平面下約70米。兩個主洞分別寬17.2米,雙向六車道。2005年4月30日正式動工, 2010年4月26日建成通車。


另外,我國已建成最長的海底隧道青島膠州灣隧道是大陸第二條海底隧道,是國內長度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的海底隧道。隧道及其接線工程全長9.47公裡,其中隧道長度7.808公裡,隧道海域段長度4.095公裡,工程概算總投資為70.62億元。工程於2007年08月正式開工,2011年06月30日正式通車。

世界上海底隧道最多的國家是挪威。挪威有較長的海岸線及大量的峽灣與島嶼,大多數人生活在海岸四周,因此修建了較多的海底隧道。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已建成約20多座海底隧道,總長約13公裡,主要是公路隧道。目前挪威人已經不滿足於在海底建設隧道,準備建設世界首個懸浮式海底隧道

深中通道北距虎門大橋約30km,南距港珠澳大橋約38km。項目採用東隧西橋方案,起自廣深沿江高速機場互通,向西跨越珠江口,以約7公裡的特長海底隧道穿越機場支航道及礬石水道,經中灘西人工島橋隧轉換後,再以特大跨徑橋梁方式跨越伶仃西航道及橫門東水道,最後登陸於中山市馬鞍島,與中開高速公路對接。線路全長24公裡,全線採用雙向8 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為100公裡/小時,項目概算總投資約為460 億元,2016年12月開建預計2023年建成通車。

2、海滄海底隧道(在建)

海滄海底隧道擬劃分為隧道主體工程、海滄端接線工程、島內端接線工程三個項目,海滄端接線工程起於海滄吳冠採石廠,與海滄疏港快速路相接,下穿馬青路,與海底隧道主體工程連接,隧道入口處位於海滄大道與擁軍路交叉口附近。該項目預計工期4年,2019年左右建成通車項目,預計總投資57.05億元,全長7.1公裡,其中隧道長約6.4公裡,跨越海域面積寬度約2公裡,隧道最深處位於海平面下約72.6米。值得一提的是,海滄海底隧道是繼海滄大橋之後,廈門島內連接海滄的第二條跨海通道,也是繼翔安隧道之後,廈門的第二條跨海海底隧道。

3、汕頭灣海底隧道(在建)

汕頭海灣隧道是全市交通大會戰重點建設項目,項目全長6.8公裡,其中北岸接線長0.5公裡,隧道長4.95公裡,南岸接線長1.35公裡;隧道雙向六車道,設計行車速度為時速60公裡,地震基本烈度按照8度一級安全等級設計,總投資預計將達60億元。汕頭海灣隧道將成為全市暨海灣大橋和礐石大橋後貫通汕頭內海灣南北兩岸的第三條過海通道,形成多種南北交通通道,將構建汕頭對外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增強汕頭的聚集和輻射功能,推動城市擴容提質。

4、廈門地鐵2號線、3號線海底隧道(在建)

廈門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已於2014年12月25日開工建設,也成為國內第一條盾構隧道穿海地鐵,預計2019年7月試運營。


廈門地鐵3號線一期(廈門火車站—五緣灣站)調整後線路起點由廈大老校區調至廈門火車站。一期工程已於2015年12月28日跨海段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年底運營。

5、大連灣海底隧道(在建)

大連灣跨海交通工程穿越黃海側大連灣,連接大連市核心區與金州新區,大連灣海底隧道是跨海交通工程項目中的控制性工程。大連灣跨海交通工程是中國交通建設史上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工程又一項技術條件複雜、環保要求高、建設要求及標準極高的跨海交通工程。

大連灣海底隧道自東海頭進洞,經島上明挖暗埋段、敞開段,出隧道接跨海大橋,隧道全長4860m,設計為80km/h城市快速路,近期雙向六車道,遠期雙向八車道,結構外包寬度達43.6m,單孔行車孔跨度達17.55m,是目前世界上單孔跨度最大、結構外包尺寸最大的沉管隧道,同時也是僅次於在建的港珠澳大橋工程沉管隧道的第二長沉管隧道。

6、 煙大(渤海灣)海底隧道(規劃中)

煙大海底隧道即煙臺至大連海底隧道,2015年11月份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煙臺到大連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整條隧道全長123公裡,建成後將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隧道開通後,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7、青島膠州灣第二條海底隧道(規劃中)

膠州灣第二條海底隧道規劃的初步位置在膠州灣隧道和膠州灣大橋之間,從長沙路海泊河附近入海,直通黃島區的大石頭村附近,距離第一條海底隧道有足夠的距離。具體的選點仍然要選一條海底直線距離「最短」或者「較短」的線路,陸上能夠對接城市主要道路。

8、瓊州海峽海底隧道(規劃中)

廣東省政府發布的《廣東省高速公路2015年至2017年建設計劃及中遠期規劃》中提及,2018年以後開工建設瀋海高速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全長30公裡,瓊州海峽跨海通道採取隧道方案,投資額約500億元人民幣。

9、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規劃中)

臺灣海峽隧道是一項連接臺灣海峽東西兩側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工程。最短的是北線,起於福建的平潭島,止於臺灣桃園海濱,全長125公裡。最長的是南線,即廈門-金門-澎湖-嘉義海濱,跨海總長約207公裡。中線則從泉州到臺灣臺中。其中的北線方案由於直線距離最短、造價最低,歷史上從未發生過超過7級的大地震,而且兩端接近福州與臺北,可最大限度發揮經濟輻射作用。

10、廈漳海底隧道(規劃中)

廈漳海底隧道是廈門的第三條海底隧道,將會貫通廈門本島和漳州開發區。根據初步規劃,廈漳海底隧道起於廈門火車站附近,連接成功大道,南止於漳州開發區南炮臺。廈漳海底隧道將是繼已建成的廈漳大橋之後,廈門和漳州之間的第二條通道,是廈漳城際線R3的一部分。

11、媽灣跨海通道(規劃中)

深圳將在月亮灣大道至沿江高速大鏟灣收費站間規劃新建——媽灣跨海通道(海底隧道長1.3公裡),並與沿江高速(一期、二期)、機荷高速形成西部港疏港路線,同時作為月亮灣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的貨運疏解道路。

白令海峽海底隧道貫穿白令海峽海底,長達105公裡。按照構想,隧道將俄羅斯西伯利亞和美國阿拉斯加連接起來。海底隧道將包括一條高速鐵路和一條高速公路、多條輸油管道、電纜和光纜。白令海峽是位於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之間的太平洋瓶頸,最窄之處僅37公裡。整個工程預計需要10至15年完成,將花費100億至120億美元。而一旦隧道完工後,意味著將來完全有可能坐火車從北京直達紐約。

2、費馬恩連接線海底隧道

費馬恩接線隧道長度為18.1km,其中沉管管段總長為17.6m,最深處達40m,整條沉管隧道共有89個管節。待該隧道建成後,該隧道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沉管隧道,並成為歐洲大陸與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新的通道。費馬恩混合連接線工程屬於泛歐鐵路工程中的一部分,線路連接德國普特加登與丹麥,跨越費馬恩海峽。

3、中韓海底隧道

中韓海底隧道是連通中國和韓國的交通設施,在討論路線有:華城-威海(374公裡)、仁川-威海(362公裡)、忠清南道-泰安-威海(320公裡)、黃海南道-甕津郡-長山-威海(398公裡)等路線。中韓海底隧道各線路的工程費用在72.6萬億韓元到123.4萬億韓元之間,能創造70萬個就業機會,但目前韓國政府執意要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恐怕中韓海底隧道將遙遙無期了。

4、日韓對馬海峽隧道

韓日海底隧道的構想是用鐵路連接九州島佐賀縣唐津-壹岐島-對馬島-釜山的230公裡。據預測,其中海底鐵路長度將達到128公裡。估計工程費為60萬億到100萬億韓元,工程時間為15~20年,是英法海底隧道(工程費約14萬億韓元,工程時間6年)工程費的5倍,工程時間的3倍多。如果海底隧道正式通車,就可以用鐵路將東京和倫敦連接起來。

5、大西洋隧道

大西洋隧道是一條理論上的海底隧道,它橫跨北美洲與歐洲之間的大西洋,讓實現大規模運輸成為一種可能。在所有被提出的運輸方式中,火車當仁不讓地成為最大的寵兒。據設想,在先進技術幫助下,火車的速度可達到每小時500至800公裡。

在人類文明發展上,我們是「拜科學技術教」

From:築龍建築設計

Editor:rlyl


📖延伸閱讀

這些野生動物的橋梁隧道,挽救了千萬生命!

潛入地獄——瑪雅的水下洞穴!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炫酷的27條海底隧道!日本最長、挪威最多、中國最……
    早在上個世紀美國和日本就已經開始建設海底隧道,近些年來國內海底隧道的建設和規劃項目越來越多,海底隧道也逐漸為人熟知,但因其投資巨大、技術要求極高,縱觀全世界範圍,已建成的數量也僅僅只有幾十條,那麼在這些已建和在規劃建設的海底隧道之中有哪些世界之最呢?
  • 世界上最炫酷的27條海底隧道!日本最長、挪威最多、中國最...
    早在上個世紀美國和日本就已經開始建設海底隧道,近些年來國內海底隧道的建設和規劃項目越來越多,海底隧道也逐漸為人熟知,但因其投資巨大、技術要求極高,縱觀全世界範圍,已建成的數量也僅僅只有幾十條,那麼在這些已建和在規劃建設的海底隧道之中有哪些世界之最呢?
  •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和最長沉管隧道,是這樣建成的!
    珠三角將形成世界矚目的超級城市群。▲港珠澳大橋示意圖。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建設史上歷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抗16級颱風、8級地震,設計使用壽命120年,超出目前世界上的跨海大橋普遍的設計使用壽命20年。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被外國工程師感嘆工程難度「直逼技術極限」。▲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動工。
  • 又一條跨海高鐵上馬,270億,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來襲!
    繼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又一項挑戰世界難題、突破科技壁壘的超級跨海工程——甬舟鐵路傳來好消息,2月27日,浙江省發改委發布《新建寧波至舟山鐵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前公示》,標誌著這條世界控制因素最複雜、越海橋隧工程技術難度最大的鐵路即將開工建設。
  • 世界上最長最深的海底隧道:日本青函隧道長54千米深達240米
    但想要修這條隧道絕非易事,因為津輕海峽雖然不寬,最窄處只有18千米,但一般水深有200米,最淺處131米,最深449米。1964年5月,青函隧道開始挖調查坑道。經過7年的各種海底科學考察,專家們才最終選定了隧道位置。
  •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金塘海底隧道 最後一個孔位開鑽!
    舟山人最關注的甬舟鐵路工程傳來好消息!今天凌晨3點甬舟鐵路項目的標誌性工程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金塘海底隧道最後一個孔位開鑽!整個過程預計於5月25日前完成鑽探。這條世界上最長、承受水壓最高的海底高鐵隧道,終於在阿拉舟山人民的翹首期盼中,迎來了最新進展!甬舟鐵路的每一步,不僅是舟山人鐵路夢的一小步,更是我國跨海鐵路技術上的一大步,伴隨著世界級難關的攻克。金塘海底隧道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承受水壓最高的,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
  • 揭秘世界各地海底隧道 日本青函隧道世界最長
    哆啦A夢列車從日本青森縣端進入青函隧道。英吉利海峽隧道出口    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在日本,名叫青函隧道。這條隧道連接日本本州青森地區和北海道函館地區,全長53.86公裡,海底部分23.3公裡。    1971年4月正式動工開挖主隧道。經過12年的施工,1983年1月27日,南起青森縣今別町濱名,北至北海道知內町湯裡,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青函隧道的先導坑道終於打通了 。1988年3月13日,青函隧道正式通車。     青函隧道由3條隧道組成。主隧道全長53.86公裡,其中海底部分23.3公裡。
  • 日本人: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將要動工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
    在上個世紀中葉之後,各國都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中國也不例外,毋容置疑的成為了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在多個科技與基建方面都做到了突破領先於世界,就有日本人表示: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將要動工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
  • 國內最長海底隧道將開建,超越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中國的隧道建設能力世界領先,建了一大批穿山越嶺的長大隧道,在水下隧道方面也是喜訊不斷。全長6.7公裡的港珠澳海底隧道、世界首座設計時速350公裡高鐵獅子洋水下隧道、世界最深的水下70米南京揚子江隧道等等,都令國人驕傲、世界矚目。近日,中國工程領域又傳來一個好消息,國內設計最長的海底隧道即將開建。
  • 中國有望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耗資3000億元,最快明年開工
    我們國家被稱為基建狂魔,沒有什麼工程難得了我們,上到航天事業,再到高鐵,創造了很多世界之最。我們知道, 修建高鐵由於地形的原因,修建難度很大,經常要挖山建隧道。但這還不是最難的,最近有消息稱,我國有望開工建設一條海底隧道,而且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
  •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和最長沉管隧道,是這樣建成的!
    珠三角將形成世界矚目的超級城市群。▲港珠澳大橋示意圖。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建設史上歷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抗16級颱風、8級地震,設計使用壽命120年,超出目前世界上的跨海大橋普遍的設計使用壽命20年。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被外國工程師感嘆工程難度「直逼技術極限」。▲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動工。
  • 中國再添「世界之最」耗資2600億,打造「全球最長」海底隧道
    這不,中國又將建設一項超級工程——全球最長海底隧道,耗資堪比三峽大壩,其難度更是讓多國直呼不可能!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大家應該都知道,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可以說我國在海底隧道領域頗有經驗。而此次中國將要建設的海底隧道是大連煙臺海底隧道,海底隧道施工難度比港珠澳還要更大。
  • 我國華南地區最長海底隧道安全貫通
    2020年1月18日,歷時3年多的建設,由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八局參建的我國華南地區最長海底隧道——廈門海滄海底隧道安全貫通。它也是我國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技術難度最大的海底隧道。連接廈門海滄區與本島湖裡區的海滄海底隧道,是全面提升廈門島西部交通能力的關鍵性工程。隧道從廈門西海域水下70米穿過,經象嶼碼頭,沿興湖路城市主幹道向東與正在建設的廈門第二東通道相連,全長7.1公裡,穿越長達220米的國內最長的風化槽軟弱地層。
  • 世界最長公路海底隧道正式開工,創造五個世界第一!
    項目建設預計開挖土石方量超過800萬立方米,超過日本青函海底隧道(520萬立方米)和英法海峽隧道(480萬立方米),建成後將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海底隧道工程。人類讓天塹變通途的一個「大膽嘗試」,就是穿海建造隧道。確切來講,世界範圍內海底隧道的建設始於上世紀的 40 年代——1942 年,日本在關門海峽修建了第一條海底隧道。
  • 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正式開工
    據了解,膠州灣第二隧道在世界建設史上,將是海底隧道建設規模最大、海底公路隧道長度最長、隧道領域施工複雜程度最高的超級工程,將突破超特長隧道通風防災,大斷面隧道穿越大規模斷裂,超大直徑盾構與鑽爆法隧道海中對接,超大直徑盾構承受超高水壓等世界級難題,將引領世界超長跨海通道建設發展的未來,也必將成為我國新時代交通強國戰略的標杆工程和工程建設領域的重要裡程碑。
  • 世界最長海底公路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開工建設
    世界最長海底公路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開工建設 2020-10-29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最長公路海底隧道青島開建
    這條西起青島西海岸新區淮河東路,穿越膠州灣,至青島港附近登陸,在海泊河口銜接青島東岸城區的海底隧道採用雙向六車道主線隧道加中間服務隧道布置方式,主線隧道長15.89公裡,建成後將超過挪威已建成的Ryfylke隧道(14.3公裡)成為世界第一長公路海底隧道,屆時青島黃島將進入雙隧時代。
  • 科學網—世界海底隧道之最
    海底隧道不佔地,不妨礙航行,不影響生態環境,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全天候的海峽通道。目前,全世界已建成和計劃建設的海底隧道有20多條,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國、西歐、中國大陸和香港九龍等地區。 世界上最早的海底隧道建成於1942年,日本在本州的下關和九州的北九州市之間修築了一條長6.3公裡的海底隧道——關門海峽隧道。
  • 渤海灣海底隧道: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造價3000億
    在2019IBTC(第八屆)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曾表示,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的內部研究已到關鍵節點,課題組已完成通道方案的戰略性規劃研究報告並已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初步估算項目資金3000億元。
  • 世界最長海底公路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開工…效果圖曝光!
    膠州灣第二隧道主線隧道長15.89公裡, 是世界最大規模的海底隧道 建設規模居世界海底隧道項目之最 是世界最長海底公路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