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30歲高血壓患者之死!醫生呼籲:高血壓用藥10個錯誤千萬不...

2020-12-12 健康廣東

上午,一個警察朋友過來開藥,給我講了一個年輕高血壓患者的故事。

昨天他剛參加了一個同事的追悼會,同事剛過完30歲生日,因腦出血搶救無效去世。大家都知道他有高血壓,血壓最高200 mmHg,其他病情不詳,不過他從不吃藥,也不聽別人勸告去醫院看病,結果悲劇了。他是獨子,留下的年邁父母悲痛欲絕。

不接受藥物治療,原因在於5怕!

一些人高血壓患者血壓高了很久,醫生讓用藥治療,但因為種種原因不願接受藥物治療。究其原因,很多人有5怕:

1. 怕麻煩——沒道理!吃降壓藥怕麻煩?等高血壓引起冠心病、心梗、腦梗、腎衰後,需要吃更多種藥物,豈不是更麻煩?

2. 怕降壓藥有副作用——沒道理!現在的降壓藥多數是很安全的,發生副作用的機會特別少。只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降壓藥發生副作用的可能性非常小並且是可控的。再者,即便有副作用,也比發生心梗腦梗要好的多吧?

3. 想碰碰運氣,或許過一段血壓能夠降下來——除非你努力認真的長期堅持調整飲食、增加運動、減輕體重、避免酗酒、少吃鹽等措施,輕度高血壓有可能恢復正常,暫時不用吃藥。否則血壓只會越來越高;

4. 怕吃降壓藥物有依賴——降壓藥不會有依賴性,即便有依賴性也要吃,等發生心梗腦梗後會常年吃更多種藥物。哪個划算?自己思考吧!

5. 怕花錢——降壓藥物比治療心梗腦梗腎衰的藥物便宜的多。花一塊錢治療高血壓,可以省下幾十塊治療心梗腦梗的錢!

高血壓是終身性疾病。高血壓的形成是遺傳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且是不可逆的。

當然,通過減鹽、限酒、減肥、運動等非藥物措施,血壓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很少超過20 mmHg,真正的降壓治療還得依靠藥物,而且降壓藥要終身使用。

關於高血壓的這些常識,請人人皆知

成年人血壓 ≥140 mmHg 和/或 90 mmHg 就是高血壓,無論年齡。中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高達 25.2%,全國高血壓患者人數 2.7 億人,是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

高血壓是導致心梗、腦梗、腎衰最重要的危險因素。6 成以上的冠心病人、8 成以上腦梗病人、9 成腦出血病人都有高血壓史。可以說,高血壓是人類健康最主要的「殺手」。所以,正確認識高血壓並嚴格的控制血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何時啟動降壓治療?

① ≥60 歲的高血壓患者,收縮壓 ≥150 mmHg 和/或舒張壓≥90 mmHg 即可啟動藥物降壓治療;

② < 60 歲的高血壓患者,只要收縮壓 ≥140 mmHg 和/或舒張壓 ≥90 mmHg 即可啟動藥物降壓治療。

2、血壓降到什麼目標?

① ≥60 歲的高血壓患者,降壓靶目標值是收縮壓<150 mmHg 和舒張壓<90 mmHg;

② < 60 歲的高血壓患者,降壓靶目標值是收縮壓<140 mmHg 和舒張壓<90 mmHg。

當然,對糖尿病和腎病患者降壓的目標值目前還有不同的意見,總的趨勢是,這兩類患者的降壓目標值應該更嚴格一些。

高血壓的發生,與遺傳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控制高血壓,除藥物治療外,還應該改善生活方式,但藥物治療無疑是主要措施。

高血壓起始用藥包括ACEI類(普利類)藥物、ARB類(沙坦類)藥物、CCB類(地平類)、噻嗪類利尿劑、β受體阻斷劑等。

3、高血壓用藥10個錯誤

誤區一:沒有感覺,就沒有問題。

血壓升高後會感覺頭痛、頭暈、耳鳴、失眠等。但高血壓是逐漸發生的,開始可能有些不舒服,時間長了反而沒有感覺了,這如同溫水煮青蛙。

可是,沒有感覺不等於沒有危害,等發生了心梗、腦梗、腦出血感覺到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所以,血壓升高,無論有沒有感覺都應該用藥。

誤區二:降壓藥不能隨便吃,一旦吃了就斷不了

降壓藥不是成癮性藥物,沒有依賴,可隨時停藥。問題是不能停,一旦停藥,血壓會重新升高。

高血壓是個終身性疾病,需要終身用藥控制。這樣說,不是藥有依賴性,而是高血壓有「依賴性」。

當然,早期無家族史的高血壓,通過改善生活方式,血壓能夠恢復正常,可以不用藥。除此之外,應該用藥治療。

誤區三:血壓高吃藥,血壓正常就停藥

用藥後血壓正常,是藥物的作用的結果,是藥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藥後平衡被打破,血壓會重新升高;

一些患者,血壓高了用藥,血壓正常了就停藥。這種按需用藥的模式是非常錯誤的,會導致血壓總是處于波動之中,而心梗、腦梗等併發症都是在血壓波動時發生的。

誤區四:開始不能用好藥

治療感染不能首選高級別的抗菌素,因為一旦耐藥,便無藥可用。這是由於細菌有對抗藥物的能力。

降壓藥作用的對象不是細菌,而是受體,不會出現類似抗菌素耐藥的情況。

所謂的好藥,不但降壓效果好,副作用小,而且對心、腦、腎等器官的有保護作用。所以選擇降壓藥,哪個好,就選哪個,而且開始就用好藥。

誤區五:血壓降得越快越好

有些人一旦發現自己血壓高了,就認為降壓應該越快越好。其實不然,除非高血壓急劇升高導致了危險須快速降壓,一般來講,降壓治療時必須要掌握緩慢、平穩的原則,用藥後4~12周達到目標值。血壓下降過快,易發生腦中風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

當然有一種例外,那就是急性高血壓病人(包括伴有急性靶器官損傷的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等急症),他們需要住院儘快地將突然急劇增高的血壓控制。

誤區六:血壓越低越好

收縮壓最好維持在110~140 mmHg之間,過高或過低,併發症和死亡率都會增加,這就是著名的降壓治療的J曲線。

同樣的道理,舒張壓最好維持在70~90 mmHg之間。

誤區七:過分關注血壓數、頻繁調整用藥

部分患者對自己的血壓值過分關注,測血壓過頻,頻繁調整降壓藥,反而影響降壓效果。

一天24小時內的血壓水平是有波動的,有峰有谷,不同時間段測量血壓,其數值有所不同。而且血壓也受氣候、心理、身體因素的影響。對此,不能認為是血壓不穩而頻繁加減藥量。

誤區八:降壓藥有副作用

不可否認,任何藥都有副作用,包括降壓藥。不過,最新指南推薦的一線降壓藥已將副作用控制得很小。

再者說了,降壓藥的副作用再大也大不過高血壓的併發症,擔心副作用而不用藥控制血壓,那不是因噎廢食嗎?

誤區九:降壓藥傷腎

民間關於降壓藥損害腎臟的說法由來已久而且非常頑固,這裡的「腎臟」也暗含男性性功能之意。

首先,高血壓可引起腎損害並加速腎功能惡化,這已經是醫學常識,控制血壓是保護腎功能(保腎)的最主要措施,沙坦類,普利類,地平類降壓藥通過降壓有保腎的作用,尤其是前兩類藥物更是慢性腎臟病的首選用藥,並有改善性功能的作用。

其次,高血壓導致的動脈硬化是器質性勃起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降壓、治療動脈硬化也是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的主要措施。

總之,傷腎的是高血壓,而不是降壓藥。

誤區十:保健品也能降血壓

近些年降壓保健品越來越多,比如降壓枕、降壓手錶、降壓帽、降壓鞋墊等,這些保健品都聲稱有良好的降壓作用,但結果並非如此。

保健品的降壓功效根本就沒有經過科學的臨床認證,使用這類保健品降壓,即使保健品沒有危害,也會延誤高血壓的治療。

想對所有高血壓患者說

對待高血壓如同對待近視眼,眼睛近視了,配一副眼鏡矯正正常就OK了,既不影響工作,也不影響生活。近視眼一旦形成大多數不可逆的,戴不戴眼鏡都不能改變這個現實。

某些疾病,比如白血病、骨髓瘤、許多癌症等,目前還沒有更好的治療措施,患者再有錢也可能都無法留住生命。但是,高血壓的治療,既不缺醫,又不少藥,可仍有那麼多人年紀輕輕就死於高血壓的併發症,實在是令人痛心和惋惜。

平時不查體,發現了高血壓不用藥,或者用藥治療了卻不達標,一系列的錯誤做法一步一步將一個鮮活的生命喪送掉。而最終毀掉他們的不全是疾病,而是對疾病的錯誤認識。

要相信科學!

來源:腎病科普、郭藝芳心前沿、中國醫學論壇報、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循環及網絡

編輯:方洪秀、謝韻寧、黃坤

責編:陳廣泰

相關焦點

  • 醫生呼籲:高血壓用藥的10個誤區,千萬不能犯!
    成年人血壓 ≥140mmHg 和/或 90mmHg 就是高血壓。中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高達 25.2%,全國高血壓患者人數 2.7 億人,是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
  • 兩個表格,弄懂老年人高血壓用藥及特點 - 丁香園
    老年人清晨高血壓①老年患者清晨醒後 1 h 內的家庭自測血壓 ≥ 135/85 mmHg 或起床後 2 h 的動態血壓記錄 ≥ 135/85 mmHg。②早晨 6:00-10:00 的診室血壓 ≥ 140/90 mmHg。
  • 關於高血壓,這6個錯誤很危險!很多人還在犯…
    經溝通,老人血壓高已有兩年之久,因為歲數大了,認為血壓高一點沒關係,平時也沒什麼症狀,所以一直沒當回事,之後醫生又為老人做了系列檢查,所幸無大礙。 8月25日發布的最新版《中國高血壓防治現狀藍皮書》透露,我國高血壓患病率正持續增長,全國年平均新增高血壓患者1000萬人。尤其是,肥胖已成我國兒童青少年患高血壓的首要危險因素。
  • 「全國高血壓日」來臨,關於高血壓的20個深度拷問!
    2020年10月8日是第23個「全國高血壓日」。主題為「18歲以上知曉血壓」,提高高血壓知曉率,讓18歲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監測血壓,做好自我血壓管理。醫生會根據每個患者的合併症、藥物療效、耐受性以及每個人的用藥意願選擇合適的藥物。降壓藥還有好壞之分?只要是正規藥廠生產的具有國藥準字的降壓藥,都是臨床療效肯定的,不存在好壞之分。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 他40歲就發現高血壓,這樣做,30年沒有用藥,血壓控制良好
    隔壁一個大老爺現在已經70多歲了,從40歲開始的時候測得血壓150/92mmHg後,因為是1級高血壓,更不願意吃藥,所以就自己進行生活幹預,現在30多年了,早晨血壓一直控制在135/85mmHg左右,一直都控制得非常好,根本不需要用藥治療,而且由於長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身體更加健康了
  • 治高血壓最常見 6 個的騙局,大家千萬別上當
    騙局 1:幾個「療程」治癒高血壓   很多不良商家廣告中稱高血壓可以通過短期服用某些藥物來根治,不再復發。   高血壓的病因,研究得並不十分透徹,所以才有原發性高血壓這個看似「不負責任」的名稱。高血壓的控制,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 高血壓患者一定別踩6個「坑」!
    在我國,高血壓患者將近3億,幾乎每10個人裡就有3個患者、4個高危人群。按理來說,這麼常見的疾病應該引起重視才對,但實際上,這麼多人裡只有30.5%的患者被確診;確診者中只有46.4%接受了治療;治療的人群中也只有29.6%能把血壓控制好。
  • 關注|實現CKD合併高血壓患者全面管理,全程保護
    《1990-2017年全球疾病負擔系統分析》顯示,我國慢性腎臟病(CKD)患病率10.8%,即我國有1.3億多CKD患者。同時,CKD患者中60%以上伴發高血壓,腎臟是高血壓損傷的靶器官之一,高血壓也是CKD患者最常見的並發疾病,影響約67%~92%的患者。CKD與高血壓有何內在聯繫?CKD合併高血壓患者具有怎樣的臨床特點?
  • 高血壓不是「老年病」 認清高血壓治療的12個誤區
    前不久,一位年近70歲的老人早晨起床時突然暈倒急診入院,檢查發現其血壓值高達170/90mmHg,醫生初步判定是由高血壓引起的短暫性腦缺血。經溝通,老人血壓高已有兩年之久,因為歲數大了,認為血壓高一點沒關係,平時也沒什麼症狀,所以一直沒當回事,之後醫生又為老人做了系列檢查,所幸無大礙。
  • 24歲小夥被診斷為重度高血壓 專家提醒:高血壓逐漸「年輕化」
    月8日是第23個「全國高血壓日」,今年宣傳主題是「18歲以上知曉血壓」,倡導18歲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監測血壓。醫生發現,小劉的血壓嚴重「超標」,其收縮壓高達257mmHg,舒張壓為148mmHg(收縮壓/舒張壓≥140/90mmHg為高血壓),被診斷為重度高血壓,醫生立即給予降壓治療後症狀緩解。小劉一家不敢相信,同時也十分後悔沒有早些就醫。原來早在1年前,小劉就曾在體檢中發現血壓高達175,卻沒有重視。「當時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得高血壓,只是覺得情緒一激動血壓高很正常。」
  • 2.45億中國高血壓患者,新的臨床用藥專家建議來了!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組織全國相關領域的專家編撰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顯示,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於持續上升階段,推算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0億,其中高血壓患者2.45億,給國家和社會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近日,心血管領域的專家在京圍繞如何合理用藥以實現降壓達標、降低合併症以及保護靶器官展開探討,並共商高血壓新療法。
  • 腎上腺素:這些事項不注意 小心患者被「秒殺」
    由此看來,腎上腺素可謂是過敏性休克的「救星」,然而應用時有些事項如果不注意,患者可能慘遭「一針斃命」。先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病例:患者,男,58 歲,因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治療,青黴素皮試陰性,應用青黴素類抗生素治療。後出現胸悶,呼吸抑制等休克症狀,判斷為青黴素藥物引起的過敏性休克。
  • 高血壓患者注意,不想心梗找上門,吃了藥之後,這類水果別再碰
    導語: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目前全球有1/3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並且,每年因高血壓死亡的人數竟然高達900多萬,其中多半的人是由於中風和心臟病的發生。馬強就是眾多因為高血壓而喪命的人中的一員,馬強今年剛24歲,是一個遊戲主播,雖然一直不太出名,但是收益一直還是非常不錯了,本來是剛好的年紀,但是前兩天,馬強卻在突然猝死在了下班的路上。
  • 65歲以上高血壓患者,血壓降到多少合適?醫生揭曉答案
    患者「我今年68歲,一直是高血壓,每天都在吃降壓藥,也不敢停,現在血壓是在135/86mmHg左右,可以嗎?」很多的老年人都會發現出這樣的疑問,而且現在高血壓的患者是每年都在遞增的,越來越多的人出現高血壓。
  • 「普利」或「沙坦」,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的降壓首選
    我們說過的,高血壓患者一定要篩查糖尿病,糖尿病人一定要注意測血壓,因為高血壓和糖尿病常常相伴發生。調查發現,70%的高血壓患者合併糖尿病或者血糖異常,糖尿病患者中也有半數左右患有高血壓(70%的高血壓都有血糖高!醫生提醒,高血壓患者一定要篩查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如何篩查糖尿病?)。
  • 一個總統猝死,十幾億患者確診:高血壓的危險被誇大還是忽視?
    剛剛過去的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今年主題為「18歲以上知曉血壓」,可見近年來高血壓疾病的逐步低齡化和年輕化,已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事實上,雖然高血壓患病率確實隨著年齡增加而顯著提高,但青年高血壓也愈發惹眼。中國高血壓調查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近3億的高血壓患者,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7.9%,且呈持續增長的態勢,據估算,目前18-34歲的年輕人,每10個中就有一個是高血壓。高血壓素有「無聲殺手」之稱,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有效降低它可能導致的一系列致命心血管疾病風險。
  • 【健康誤區】治療高血壓最常見的6個騙局,大家以後千萬別上當啦!
    身邊老人家們不少都有高血壓的毛病,畢竟歲月不饒人,身體用久了難免會有些不好使。一聽到吃降壓藥更是習慣性地不樂意,而咱們又不能隨時隨地陪在長輩身邊,這就給了很多騙子可趁之機。   但血壓的事兒可不能馬虎?今小編來教大家避開降血壓的騙局。
  • 高血壓能不能吃花生?高血壓患者吃花生,有危害嗎
    高血壓疾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是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也是眾多心血管疾病出現的源頭。長期患有高血壓容易造成血管內壁損傷,脂肪類物質在血管壁上不斷沉積,從而引發炎性反應,逐漸向著動脈粥樣硬化、血栓方面發展,所以該疾病絕對不容忽視。
  • 高血壓可以喝咖啡?我能自己吃高血壓嗎?
    高血壓可導致腎硬化、腦出血、心力衰竭等。高血壓高發在肥胖者、中老年人、長期飲酒等人群中,如果不注意治療,即使服用更貴的藥物,也會使病情加重。所以對於高血壓,一定要注意飲食控制。高血壓可以喝咖啡?有效數據顯示,適量飲用咖啡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的風險,同時對高血壓患者也是一種風險。咖啡中的咖啡因會增加血壓,從而增加中風、心力衰竭和其他危險事件的發生。咖啡受年輕人歡迎,茶受老年人歡迎,但建議不要以任何方式喝太晚。
  • 年輕人高血壓不一定終身服藥
    高血壓對於老年人而言並不陌生,對於年輕人而言似乎言之過早, 然而廣東省中醫院心臟中心主任醫師吳煥林說,日常門診中,45歲以下因高血壓而來就診的患者比比皆是,約佔到30%左右,這還不包括那些無症狀而忽略了自己有高血壓的年輕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