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航空集團正面臨競爭加劇和其它制約因素

2020-12-16 福布斯中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年來,人們對亞洲航空公司的傳統看法發生了重大改變。該地區的航空公司一直在通過採用種類繁多的品牌、戰略、運營和股權結構,將自己轉型為綜合性企業。航空公司不再進行單一的戰略經營,如傳統的全方位服務或低成本航空業務(LCC),而是在將地理市場和消費領域進行細分並擴張的同時,將自己轉變為集團。

因此,航空公司將不得不應對更多的業務重疊,這將進一步加劇競爭,但同時也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航空公司一直在追求的擴張,將日益受到更具吸引力的市場現有基礎設施的制約,這將使新進入市場的競爭者難以在其業務中增加基地和航線。除了這些挑戰,全球航空公司還將面臨更多的不利因素,包括燃料成本上升、飛行員短缺等勞動力問題,以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

已成為亞洲主要航空公司的航空集團包括澳航(Qantas)、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亞洲航空(AirAsia)、獅航(Lion Air)以及中國的國航(Air China)、東航(China Eastern)、南航(China Southern)和海航集團(HNA Group)。儘管各國的所有權規定不同,加上各種雙邊或其他方面的條約,情況更加複雜,但這些集團已成為該區域的主要航空公司,它們可分為兩類,以便分析其戰略。

低成本航空公司

首先是源於低成本商業模式的航空公司,如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和印度尼西亞的獅航,最初是通過採用和改進西南航空公司和瑞安航空公司原有的LCC模式,為各自國家的國家航空公司提供低成本的替代服務。

這些低成本航空公司專注於擴大自己的品牌在國內市場的存在感的同時通過特許經營模式或其他策略將影響力擴大到周邊國家。這兩個競爭對手之間的最大區別是亞航比獅航追求更激進的擴張。亞航在其合作夥伴中持有少數股權,而獅航更願意持有全部的股權。雖然亞航提供全方位服務的產品並未偏離其最初的模式,但獅航與另一個混合全面服務品牌馬林多航空(Malindo Air)共同創建了蠟染航空(Batik Air)。

除了地域擴張,航空公司還以所有者和出租人的身份向相關運輸公司出租飛機。亞航使用其專屬租賃公司亞洲航空資本(AAC 資產組合以11.8億美元的結構性交易被出售給BBAM及其附屬機構),而Transportation Partners公司與獅航擁有相同的多數股權。

這兩家廉價航空公司還下了多架大型飛機的訂單。獅航向波音和空中巴士公司都下了訂單,但亞航一直只與空中巴士公司合作。除了作為股權主體參與租賃業務外,這兩家集團還受益於飛機租賃公司的增長,尤其是近來中國和亞洲其它地區本土租賃公司為其整體機隊融資的激增。

提供全方位服務的航空公司

亞洲航空集團的另一半是歷史上提供全方位服務的航空公司,它們在各自的經營範圍內都是行業領軍企業,但都在尋求地域擴張,收購或採用了更多的LCC品牌和戰略。其中包括澳航、新加坡航空,以及最近的國泰航空。澳航擁有多種航空策略,並與另一個LCC品牌捷星航空(Jetstar Airways)一起進行了大規模擴張。捷星航空已大舉擴張至其他國家,現在提供中長途服務。與亞洲航空一樣,捷星航空在其附屬航空公司網絡(如捷星日本、捷星太平洋等)中擁有少數股權。

同樣,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近年來也採取了更為積極的行動,將Scoot打造為一家中長途LCC航空公司。在過去,它與它的地區子公司Silk Air一直是一家主要的傳統全方位服務航空公司。由於當地所有權限制,新加坡航空與塔塔集團(Tata and Sons)在印度成立了合資企業Vistara,從而在地理上擴大了自己的業務。

國泰航空也遵循了類似的軌跡。儘管主要品牌國泰航空繼續其傳統業務,但其更名後的子公司國泰港龍航空(Cathay Dragon)仍是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地區性航空公司。他們最近剛剛擴展到低成本戰略,以49.3億港元的價格從陷入困境的海航集團(HNA Group)手中迅速收購了HK Express,其中包括22.5億港元現金和一張代表剩餘金額的本票。該交易於3月底宣布,隨後於2019年7月迅速完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與此同時,在中國,三大國有航空公司——中國國航(Air China)、中國東方航空(China Eastern)和中國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歷來專注於提供全方位服務,並控制著中國的大部分客流量。它們在中國擁有其他較大品牌的大量或多數股權,最近開始打造更多低成本的品牌,比如東航旗下由中聯航空(China United Airlines)轉型而來的品牌。雖然它們通過不同的品牌和戰略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擴張,但沒有像其他亞洲全方位服務集團那樣,向其它國家大舉擴張業務基礎。

這些航空公司吸引了該地區的許多新興企業,它們希望通過類似的策略來效仿它們的成功,其中包括對標相同的市場和細分市場。其中一家集團是越捷航空(VietJet Air),該公司通過飛機租賃融資實現了爆炸式增長。該公司還一直在尋求安排一種與其它地區性LCC集團類似的專屬租賃結構。

David Yu為福布斯撰稿人,表達觀點僅代表個人。譯 Leo 校 李永強

相關焦點

  • 中國「航空熱潮」衝擊亞洲 新航、國泰迎來轉型降價大作戰
    新加坡航空近年來的股價變化趨勢背後最大的因素是中國航空公司的興起,給這兩家亞洲領頭羊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而此前,他們已經在海灣航空和一些低價航空公司的競爭中開始有點焦頭爛額。分析師預計,隨著中國競爭對手的積極擴張,兩家公司的乘客收益率可能會出現持續下滑。燃油價格下降會讓競爭更加白熱化加劇,兩家公司都逃不掉削減票價的命運。亞洲旅遊航空業務正逐漸從香港和新加坡分散轉移到亞洲其他地區。如今,中國大陸遊客飛往雪梨不再在新加坡經停,而是直接飛到澳大利亞。
  • 韓日兩國航空市場大洗牌 廉價航空公司競爭加劇
    目前,韓日兩國間的航空市場正在重新洗牌,兩國廉航公司的競爭日益加劇。目前,韓國和日本分別有5家和3家廉價航空公司在運營。除了國內市場外,韓國和日本的廉航在國際航線運營中所佔的份額已上升到13%。以廉航為中心,韓日兩國間的航空市場正在重新洗牌,兩國廉航公司的競爭日益加劇。
  • 張樞瑋:通用航空發展仍面臨多方制約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0日訊(記者 李方) 「對話新國企,引領新常態」系列訪談日前在中國經濟網演播廳舉行,中航通飛副總經理、中航工業通飛華北飛機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樞瑋做客中國經濟網,揭開通用航空的「神秘面紗」。   除了民航和軍航,所有的航空活動都叫通用航空,包括短途運輸、農民作業、飛行員培訓、應急救援等。
  • 漢莎航空集團調整亞洲網絡,航線聯營使香港不再是其在亞洲的重心;奧地利航空向中國挺進
    瑞士航空正在將自己新購的波音777部署至東亞,首當其衝的就是香港市場。瑞士航空曾在香港和新加坡之間徘徊,難以做出決定,而最終選擇香港,是因為其蘇黎世-新加坡航線很快將被航線聯營覆蓋,而其在蘇黎世-香港航線上卻面臨著來自國泰航空的競爭。奧地利航空已開通了上海航班,且正在將東京成田機場的航班遷移至香港,這是其將重心轉向中國的舉措之一。
  • 亞洲廉價航空風生水起 航企競爭日趨白熱化
    民航資源網2011年7月24日消息:馬來西亞亞洲航空公司(AK)無疑是亞洲最有影響力的廉價航空公司。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開始籌集資金並開展相關服務來挑戰亞航的霸主地位,亞洲低成本航空市場的競爭正日趨激烈。  十年前,亞航突然崛起,把廉價航空這一在歐美大獲成功的新模式引入亞洲。
  • 空難巨額賠償、行業激烈競爭 漢莎航空面臨重重考驗
    空難巨額賠償、行業激烈競爭 漢莎航空面臨重重考驗 中國日報網 2015-03-31 17:42:37 中國日報網3月31日電(歐葉)據英國媒體
  • 東南亞低成本航空研究8:捷星亞洲廣結盟友
    捷星亞洲運營情況  捷星亞洲目前擁有18架空客A320飛機,每架飛機均為全經濟艙180座布局。自2014年以來,受市場因素影響捷星亞洲機隊停止擴張。印度尼西亞是捷星亞洲通航目的城市最多的國家。大中華地區航點位列其次。由於A320航程限制的因素,捷星亞洲的日本航線均需要經停其它國家(地區),包括新加坡—曼谷—福岡、新加坡—臺北—大阪、新加坡—馬尼拉—大阪三條航線。此外,捷星亞洲還運營多條東協各國的航線,東協國家間航空市場巨大,在東協開放天空政策下航權相對自由,但競爭也更為激烈。
  • 多因素制約潮州衛浴企業發展
    然而,在市場大環境不好的背景下,他們對於企業未來的發展策略十分明確的同時,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疑慮和迷茫。    近日,中潔網走訪潮州產區多家代表性衛浴企業,在市場環境、行業發展、企業狀況等方面與他們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據這些企業介紹,當前潮州衛浴企業已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境中,多個因素嚴重製約企業現階段的發展。
  • 亞航全日空聯手 亞洲航空日本公司明年首航
    依借亞洲航空的品牌,在獲得相關批文後,將於2012年8月開始提供國內及國際航線的航空運輸服務。  隨著「領空開放協定」的逐步實施,來自鐵路和公路運輸競爭的加劇,都令日本的航空運輸業面臨嚴峻的挑戰。促成此項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主要在於服務東京周邊地區的成田機場正計劃興建全新航廈,迫切希望能吸引低成本航空及國際航空公司的進駐,以保證並提升成田機場的吞吐量。
  • 亞航全日空聯手 亞洲航空日本公司將首航
    依借亞洲航空的品牌,在獲得相關批文後,將於2012年8月開始提供國內及國際航線的航空運輸服務。隨著「領空開放協定」的逐步實施,來自鐵路和公路運輸競爭的加劇,都令日本的航空運輸業面臨嚴峻的挑戰。促成此項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主要在於服務東京周邊地區的成田機場正計劃興建全新航廈,迫切希望能吸引低成本航空及國際航空公司的進駐,以保證並提升成田機場的吞吐量。
  • 新加坡航空垂涎香港航空 與國泰航空競爭中國市場
    據當天港交所(0388.HK)的資料顯示,香港航空首次公開發售股份的申請失效,香港首支港幣與人民幣「雙幣雙股」IPO計劃沒有成功。港交所在2011年6月首次公開的「雙幣雙股」發行模式,允許同一隻股票可以同時使用人民幣和港幣兩種幣值,以兩個股票號碼作交易,並可以同時在香港市場買賣。
  • 國泰航空面臨戰略新挑戰
    在香港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的總部「國泰城」,最近肯定能經常聽到這樣一個話題:如何應對亞洲各地正在崛起的低價航空公司。國泰航空是香港的頭號航空公司。  近幾個月來,成立不久的馬來西亞低價航空公司亞洲航空(AirAsia)已明確表示,對開通飛往中國南方的航線很有興趣。
  • 面臨市場競爭及財政問題 香港航空削減6%營運規模
    面臨市場競爭及財政問題 香港航空削減6%營運規模 2019-11-05 09:56:19 香港航空指出,一直面對充滿挑戰的經營環境,除了競爭激烈及市場運力過剩外,自6月份起香港持續發生的示威活動也影響客運需求,進一步打擊業務及收入。  香港航空解釋,已不時調整營運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同時也採取了多項成本控制措施,以紓解對財務的影響。市場的挑戰日益加劇,香港航空將進一步調整來往溫哥華、大阪、衝繩、札幌、東京、首爾、海口、杭州、南京和曼谷的航班班次。
  • Expedia CEO談中國市場策略與亞洲競爭:全球實力vs本土挑戰|旅訊8...
    針對中國市場,Expedia主要聚焦入境遊,希望通過多樣化的酒店選擇和庫存產品,服務於到訪中國的亞洲旅客。【環球旅訊】全球在線旅遊巨頭最近多個季度普遍呈現出了增速放緩的趨勢,為應對市場壓力,OTA巨頭們紛紛採取了戰略調整的措施。
  • 嘉福郭騰飛:戰略力及組織力是制約區域房企的關鍵因素
    專題》》嘉福集團董事長郭騰飛認為,作為一個區域性的房企能夠在某個區域獲得成功以及獲得這個市場的認可,在這個區域佔有一定的規模,每個企業應該都有他的特點跟優點。一個區域性的房企,除了深耕自己的區域市場以外,要把這個市場繼續做深做透,在對外擴張的同時,精選一個城市適合自己,適合每個企業的特點,每個企業的資源優勢,這是非常重要的。
  • 社區矯正的主要制約因素分析
    正確認識社區矯正的各種制約因素,是正確認識社區矯正功能、正確評價現實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一步完善這項政策的首要前提。本文從刑罰理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刑事政策、政府組織模式和社區建設四個方面探討了我國當前社區矯正的主要制約因素。  [關鍵詞] 社區矯正 矯正論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政府組織模式 社區建設   社區矯正至今已實施一年有餘。
  • 東南亞廉價航空公司競爭加劇
    該地區航空領域的開放和不斷擴張的中產階級使得對廉價航空的需求加大,但來自同樣虎視眈眈的對手【如馬來西亞亞洲航空公司(AirAsia)】的競爭卻意味著獅航可能面臨一些發達國家航空公司的命運。世界上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可謂是獅航和亞航的榜樣。
  • 成長中的亞洲航空市場_航空產業_中國經濟網
    在全球20個最大的國家航空市場當中,亞太就佔據了10個名額。這裡是單通道、雙通道及超大型飛機最大的市場,並被認為有望在接下來的20年中,提供35%的商用航空運力及30%的飛機訂單。  蓬勃發展的廉價航空  很大程度上,亞太地區航空業的成長受到了航空運輸自由化、新興經濟體成長,以及收入提高等眾多因素的驅動。
  • 亞洲航空轉型之問
    事實上,退票申請僅是當時航空公司面臨的諸多難題之一。到目前為止,持續大半年的疫情仍然未完全受控,寒冬未見曙光,需求大減、停飛停航、減薪裁員、資金鍊緊張、債務帶來的財務衝擊等是所有航空企業都要面對的難題,也是周虎和他的亞航夥伴們需要一一渡過的難關。各個航空公司紛紛採取措施,破局自救。
  • 粵港澳大灣區航空業融合背後的對抗與競爭
    這其中既有一定航空聯盟模式本身模式的衰弱有關係。外界也認為國泰在寰宇一家中的地位和決定權,也成為南航入盟未果極為重要的因素。在南航之前,海南航空曾在早年間試圖加入寰宇一家,但並未如願。當時外界就猜測,由於海航集團旗下的香港航空與國泰航空以及港龍航空屬於競爭對手關係,國泰很有可能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沒有同意。同樣的判斷,在南航的案例中似乎也可以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