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日兩國航空市場大洗牌 廉價航空公司競爭加劇

2020-12-17 環球網

目前,韓日兩國間的航空市場正在重新洗牌,兩國廉航公司的競爭日益加劇。

目前,韓國和日本分別有5家和3家廉價航空公司在運營。除了國內市場外,韓國和日本的廉航在國際航線運營中所佔的份額已上升到13%。以廉航為中心,韓日兩國間的航空市場正在重新洗牌,兩國廉航公司的競爭日益加劇。與此同時,各大傳統航空公司以需求減少等為由停飛航線和削減航班的情況時有發生。

濟州航空將從7月4日起開通仁川—成田航線,每天2個航班。全日空(ANA)與亞洲最大廉航亞洲航空合營的日本亞洲航空4月26日開通了仁川—名古屋航線。日本首家廉航桃子航空將從9月起將開通釜山—大阪航線。

自2011年開始運營仁川、釜山至成田航線的Eastar航空和釜山航空也在考慮增加航班頻率。現在,在韓國與日本運營的定期航班量中,廉航運營的航線有10條,涉及成田、名古屋、大阪、福岡等7個城市,每周的航班數量增加到167個。

廉航運營的韓日航線客運量,在2009年為12萬人,與傳統航空公司的993萬人相比,僅為其1%。然而,去年廉航的客運量達150.6萬人,增長了逾12倍,佔韓日航線市場的份額上升至13.1%。

相比之下,傳統航空公司的市場份額則由95.4%跌至84.5%,減少了10.9個百分點。去年,需求堅挺的大阪航線,廉航所佔的市場份額達到了24.7%。

必須看到,傳統航空公司相繼縮減韓日航線的運營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全日空繼3月停飛仁川—成田航線後,每周運行7個航班的仁川—大阪、仁川—名古屋航線到5月31日也將暫停飛行。日本航空每周運行14個航班的金浦—大阪航線將減少為每周7個航班。

據稱,日元貶值是其主要原因。由於日元貶值,到訪韓國的日本遊客持續減少,日本航空公司因此受到的影響遠遠大於韓國航空公司。

全日空旗下的子公司日本亞洲航空目前正在運營和計劃運營成田、名古屋航線。全日空退出上述航線的運營既是避免航線重複,也是一種戰略的選擇。

消費者對航空公司的選擇發生變化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由於經濟復甦乏力,人們的資金並不富裕。因此,一些想去海外旅行的消費者選擇了價格實惠的廉航。

韓國大型航空公司也在縮減韓日航線的運營。大韓航空自3月31日起停飛了仁川—函館航線,自4月2日起至10月停飛了仁川—長崎航線,仁川—成田航線也將相應減少班次。

航空業內人士指出,到現在為止,面對廉航咄咄逼人的攻勢,韓國大牌航空公司或強化宣傳已有韓日航線的運營,或增加班次予以應對。然而,今年下半年日航旗下的捷星日本航空也將投入韓日航線的運營,屆時廉航在韓日航線市場所佔的份額勢必進一步上升。

相關焦點

  • 東南亞廉價航空公司競爭加劇
    若想要保持較高利潤,東南亞的航空公司需要的不僅僅是經濟增長。近期,印尼廉價航空公司獅航投資24億美元從空中巴士公司(Airbus S.A.S.)訂購多架飛機擴充其機隊。
  • 中國廉價航空市場格局分析:面對巨大外來競爭
    此外,天津航空和河北航空等也正在計劃轉型。隨著低成本航空公司國際航線的逐漸增多,未來必將面臨與亞航的直接競爭。1、春秋航空春秋航空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2004年成立後就以發展低成本航空為目標,主營基地位於上海。截止2014年1月,共擁有40架空客飛機。
  • 廉價航空市場:不好啃的「特殊蛋糕」
    廉價航空的市場前景是如此誘人,致使越來越多的廉價航空公司加入了搶奪這一塊蛋糕的行列。消費者在票價上有更多選擇,而航空公司的利潤空間將進一步縮小,廉價航空之間的競爭變得更激烈。  老虎航空還與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合資在臺灣成立了一家廉價航空公司,酷航則與泰國的泰鳥航空(Nok Airlines)達成協議,將投資8000萬新元(合6400萬美元)在泰國成立一家廉價航空公司,由其執行未指明的亞洲航線。這些頻繁的動作表明,激烈的競爭和產能過剩正迫使這些廉價航空公司極力尋求合作。
  • 廉價航空公司瞄準中國市場
    新華網杭州3月3日電(傅瑜 胡作華)中國民航局日前出臺政策,將進一步優化低成本航空運營環境,引導和鼓勵航空公司實踐低成本運營。專家表示,政策利好加上中國出境遊熱持續,吸引國際廉價航空公司搶佔中國二三線城市的國際航班,中國廉價航空市場將迎來較激烈競爭。
  • 歐洲廉價航空低價模式弊端顯露
    近年來,憑藉明顯的價格優勢,廉價航空快速發展,並在歐洲民用航空領域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促使歐洲廉價航空公司實施成本壓縮戰略的主要原因是廉價航空企業數量急劇增加和業務競爭加劇。隨著歐洲廉價航空產業洗牌之勢愈加劇烈,如果不能有效地創新商業模式和找到真正市場需求所在,恐怕後面的日子更不好過。
  • 亞洲廉價航空公司聯手 應對競爭與產能過剩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金融時報》12月16日報導,包括泰國和臺灣的兩家新廉價航空公司在內的約50家亞洲廉價航空公司正在承受產能過剩和激烈競爭帶來的巨大壓力。目前,四家亞洲廉價航空公司展開了一系列交易活動,表明激烈的競爭和產能過剩正迫使這些廉價航空公司極力尋求合作。
  • 經濟日報:歐洲廉價航空低價模式弊端顯露
    近年來,憑藉明顯的價格優勢,廉價航空快速發展,並在歐洲民用航空領域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促使歐洲廉價航空公司實施成本壓縮戰略的主要原因是廉價航空企業數量急劇增加和業務競爭加劇。隨著歐洲廉價航空產業洗牌之勢愈加劇烈,如果不能有效地創新商業模式和找到真正市場需求所在,恐怕後面的日子更不好過。
  • 多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搶灘 寧波航空市場迎來廉價時代
    浙江在線03月27日訊飛廈門單程199元,飛瀋陽單程299元,這是春秋航空進入寧波航空市場後推出的價格。3月25日航班換季,記者發現,換季後多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殺入寧波市場。  3月26日,記者在春秋航空的官方網站上查到,一直到3月31日,該航空公司寧波飛瀋陽的機票都有299元的低價,而且能買到。
  • 廉價航空抵港機票最低只要12元 逼瘋競爭對手
    來自香港快運航空公司的好消息:在原有航班基礎上,另在每周一、周二加飛一班,飛行時間上更加方便旅客。  東航近期雖已撤離寧波至香港航線,但提升服務,集中資源轉戰日本市場。預計在即將到來的春運前後,東航將開通兩條寧波直飛日本的定期國際航班。此後,寧波人去日本,再也不用到杭州或上海中轉了。  怎麼樣,是不是很心動?
  • 亞洲廉價航空風生水起 航企競爭日趨白熱化
    民航資源網2011年7月24日消息:馬來西亞亞洲航空公司(AK)無疑是亞洲最有影響力的廉價航空公司。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開始籌集資金並開展相關服務來挑戰亞航的霸主地位,亞洲低成本航空市場的競爭正日趨激烈。  十年前,亞航突然崛起,把廉價航空這一在歐美大獲成功的新模式引入亞洲。
  • 新加坡航空垂涎香港航空 與國泰航空競爭中國市場
    《華爾街日報》3月31日報導稱,新加坡航空正在商談購買香港航空的少數股權。如果收購成功,新加坡航空將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知情人士對《華爾街日報》透露的消息稱,新加坡航空公司正在與香港的短程航空公司香港航空商談購入股權事宜,雙方處於初步接觸階段,仍未就交易股數達成協議。
  • 市場蕭條 日本的廉價航空公司處境艱難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simpleflying網站10月12日報導,由於市場低迷,日本通常充滿活力的航空市場今年面臨壓力。年初,日本預計2020全年約有1億人乘坐飛機,10個月後,僅國內旅客數量就下降了70%。
  • 廉價航空入場,美國各大航空公司紛紛出招應對
    兼併收購的浪潮過後,全美大型航空公司的數量減少到四家。這顯著降低了航空領域的競爭。即便如此,廉價航空公司卻依舊扮演著降低票價的角色。廉價航空公司只向乘客提供基礎的服務。他們也提供「奢侈服務」,比如額外的行李或者更大的乘坐空間,但是價格非常昂貴。雖然這樣,廉價航空卻用低廉的票價順利搶佔市場,刺激了很多臨時出行旅客的全新消費需求。
  • 東南亞廉價航空激烈競爭 被指機遇與挑戰並存
    【環球網綜合報導】亞洲中產階級數量不斷攀升,東南亞廉價航空順勢冉冉而生。據英國《金融時報》11月12日報導,以亞洲航空(AirAsia)領頭的東南亞廉價航空近年發展迅速,競爭日趨激烈。然而市場產能過剩等問題也漸漸浮出水面。亞洲航空(AirAsia)創辦時僅有2架飛機。
  • 混合型航空公司正迅速佔領傳統廉價航空市場
    這次面向全球540家航空公司的調查結果發現,在123家自薦的廉價航空中,有59%在近幾年已經進一步提升了他們業務模式的複雜程度,他們現在已經轉型為全線服務的航空公司(佔7%),或者成為了一種嶄露頭角的新型「混合型」航空公司,其將廉航與全線服務航空公司的特性融合一體(佔52%)。
  • 對國內外廉價航空市場現象的深度分析及建議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是世界航空運輸業「廉價航空」模式鼻祖。30多年的連續贏利使《財富》雜誌將美國西南航空公司譽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航空公司」。如今,「廉價航空」在歐美取得成功後,正逐漸走向亞洲,走進中國。  本文旨在對國內外廉價航空市場現象進行分析,提出針對性和建設性的意見。
  • 廉價航空集中登陸香港市場 酷航搶灘
    繼上周香港快運(HK Express)宣布轉型為廉價航空後,一家新加坡航空全資擁有的廉價航空公司酷航(Scoot)今日(18日)宣布登陸香港市場,將在11月開通香港來往新加坡航線。
  • 亞洲航空集團正面臨競爭加劇和其它制約因素
    航空公司不再進行單一的戰略經營,如傳統的全方位服務或低成本航空業務(LCC),而是在將地理市場和消費領域進行細分並擴張的同時,將自己轉變為集團。因此,航空公司將不得不應對更多的業務重疊,這將進一步加劇競爭,但同時也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 日媒:中國廉價航空企業不斷壯大 欲競爭海外市場
    《日本經濟新聞》11月12日文章,原題:中國培育廉航企業對抗海外在中國,廉價航空公司(LCC)正在壯大。上海民營航空公司吉祥航空計劃成立以廣東省為基地的廉價航空網絡。如果計劃得以實現,吉祥航空將成為繼春秋航空、西部航空之後,中國大陸的第3家廉價航空。
  • 亞洲廉價航空競爭日趨激烈
    「東協地區5年內人人都有可能乘坐飛機出行」 儘管廉價航空不供應食物和水,座位狹窄,但票價比傳統航空便宜大約10%甚至20%以上,只要保證安全,誰會拒絕呢? 亞航創始人、執行長託尼·費爾南德斯表示,亞航將繼續降低票價,希望5年之內東協地區人人都可以乘坐飛機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