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航空客機。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廉價航空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共有春秋航空、西部航空、中聯航、九元航空、幸福航空及成都航空6家廉價航空公司。此外,天津航空和河北航空等也正在計劃轉型。隨著低成本航空公司國際航線的逐漸增多,未來必將面臨與亞航的直接競爭。
1、春秋航空
春秋航空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2004年成立後就以發展低成本航空為目標,主營基地位於上海。截止2014年1月,共擁有40架空客飛機。2015年1月21日,春秋航空實現A股上市,股價從18.16元/股飆升至現在的86.37元/股,總市值超過亞洲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亞洲航空。
2、西部航空
海南航空旗下的西部航空在2013年宣布,將實現向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戰略轉型,主營基地位於重慶,有14架A320系列飛機。東方航空旗下的中聯航在2014年7月宣布戰略轉型,由此成為中國第一家國企轉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中聯航以北京南苑機場為主運營基地,截至2014年7月,中聯航擁有27架波音737飛機。
3、九元航空
同樣以上海為運營基地的民營航空吉祥航空旗下的九元航空,以廣州白雲機場為主運營基地,在2014年12月份實現首飛,並訂購了50架全新的波音系列飛機。成都航空總部設在四川成都,主營運基地設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目前擁有16架空客A320系列飛機,公司官網顯示,成都航空已將打造低成本航空公司作為發展戰略。
4、亞航
但亞航的機隊規模超過了中國這五家廉價航空公司的總和。成立於2001年的亞航,有超過150架空客飛機正在使用,並另外訂購200架新型的A320neo。它是馬來西亞第二家國際航空公司,同時也是亞洲地區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
2004年7月,亞航正式進入中國,在澳門開通了第一條國際航線。2012年開始,它在中國加速發展,2012年亞航開通了北京往返吉隆坡等地的8條航線,2013年又開通了上海往返吉隆坡等5條航線,2014年長沙往返曼谷等4條航線也投入運營。2015年2月,亞航又開通了第33條由中國出發的國際航線,由重慶飛往吉隆坡。近三年所開通的17條航線,超過了此前七年開通數量的總和。
亞航在中國的所有航線和目的地城市中,有52%的二線城市均為從未有航空公司運營的航線。2014年以來,中國航線所帶來的營業收入佔到亞航總收入的約40%,客座率則保持在80%左右。
亞航在東南亞市場佔據了較多的航線,春秋航空目前還沒有與亞航直接競爭的航線。春秋航空從2014年開始就加大了國際航線的量,2-3小時的飛行時間,其實可以把日本、韓國、港澳臺地區、東南亞地區所有的航線都能涵蓋到了。對於春秋航空來說,現在偏重發展國際一些。如果春秋航空今後再開國際航線的話,勢必會面臨與亞航的直接競爭。
除了亞航外,新加坡的虎航在2006年開通新加坡飛往中國海口、廣州、深圳三城市的航班。菲律賓廉價航空公司宿霧太平洋航空公司2007年進入中國,開通了從馬尼拉至上海、廈門、廣州、澳門的國際航線。捷星航空2009年底也開始開通從新加坡飛往中國的航班。
但市場規模也在增大,從2015年出境遊的趨勢來看,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地區在春節期間佔比都較大,增長速度也在加快。2001年整個亞太地區廉價航空市場份額僅為1.1%,到了2013年佔到了24.5%,是全球廉價航空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而中國目前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市場份額只有不到5%,發展潛力巨大。
面對亞航等外資廉價航空給中國航空市場帶來的威脅,西部航空、中聯航等本土航空公司紛紛轉型低成本航空,角逐廉價航空市場。包括國有航空公司也意識到外資廉價航空公司的威脅,亞航等外資廉價航空公司對中國三大航在亞洲地區如韓國、日本以及泰國、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航線的市場份額影響非常大。
國家旅遊局此前發布數據分析稱,中國遊客的目的地方面,東南亞、日韓等近程旅遊目的地仍是遊客的主要選擇,從整個洲際分布來看,亞洲約佔90%、大洋洲5%、歐洲3%、美洲1%、非洲1%。
因此,東南亞、日韓等亞洲出境遊航線是國航、東航和南航三大航與外資廉價航空公司短兵相接的主要市場。
東航和澳大利亞航空2012年3月,宣布在香港成立的廉價航空公司捷星香港有限公司,公司在2013年已向政府當局提交牌照申請,但因國泰航空申請提交反對書,至今未獲得香港空運牌照局頒發的空運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