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老照片:美軍使用噴火槍,讓日軍很崩潰

2020-12-16 不二書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太平洋戰爭中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這張照片拍攝於太平洋戰爭期間,1944年1月,美軍士兵在克瓦亞林的陣地中對日軍陣地進行炮轟,在美軍的反攻中,日軍部隊被孤立在一個個孤島,在資源缺失下,日軍陷入了最後的掙扎。

這張照片拍攝於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在勃耐吉河畔的軍需儲藏基地,日軍利用成堆的樹枝和廢墟巧妙地遮蓋著軍需的儲藏地。

這張照片拍攝於太平洋戰爭期間,西南太平洋戰區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和尼米茲海軍上將正在研究太平洋地區的作戰計劃。

這張照片拍攝於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聯合部隊在索羅門群島的新喬治島登陸,此時正在用兩棲登陸車將軍需遇到島上。

這張照片拍攝於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後勤部隊正在利用一艘登陸艦運送布幹維爾島戰役中受傷的美軍士兵和陣亡的美軍士兵,陣亡的部分士兵將被送回本土,而受傷的士兵將被送往普塔島上的醫院中接受治療。

這張照片拍攝於太平洋戰爭期間,1943年9月,美軍用推土機開進紐幾內亞島的萊城,這支推土機編隊將道路軋平,主要是為開往前線轟炸日軍基地的炮兵部隊清掃障礙。

這張照片拍攝於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士兵拖著船沿著馬塔尼考河前進,他們要穿過急流,去將飛機空投下來的軍需運送至前線。

這張照片拍攝於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士兵正在使用M1火焰噴射器進行攻擊實驗,該型號作戰武器是在早期的E1R1火焰槍噴射器的基礎上研製而成的,其使用的燃料依舊是最初的「稀薄型」燃料。

相關焦點

  • 太平洋戰爭老照片:美軍血戰布幹維爾島,叢林拯救了日軍的命
    這張照片拍攝於1943年11月,美軍設立在託羅基納橋頭堡陣地上的前線指揮所,一名軍官正在接聽前線的電話,旁邊的士兵正在警戒。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太平洋戰爭布幹維爾島戰役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
  • 太平洋戰爭老照片:日軍勝利終結之日 萬歲衝鋒也未能避免戰敗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二戰太平洋戰爭中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照片拍攝於太平洋戰爭期間,1944年5月在霍蘭迪亞海岸邊被美軍擊毀的日軍艦艇,由於日軍喪失了制空權,從而在整個艾塔佩戰役中,日軍的小規模補給運輸艦隊也難以躲過美軍的襲擊。照片拍攝於太平洋戰爭期間,1943年在紐幾內亞東部戰役中,與日軍激戰的澳大利亞軍隊士兵,此時澳軍士兵正在進攻薩拉莫阿地區,由於受到美軍登陸的鼓舞,澳軍士兵作戰熱情高漲。
  • 二戰彩色照片還原太平洋戰爭 日本是如何被美軍打趴的?
    來自威爾斯加的夫的羅西奧·倫納德,55歲,在業餘時間收集並整理了二戰老照片,將這些照片恢復並加以上色,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覺得這些照片很好地描繪了二戰中美軍在太平洋戰區與日軍進行的慘烈戰役。圖為1944年,海軍陸戰隊士兵派傑特在關島向日本狙擊手碉堡開火。
  • 最慘烈的太平洋戰爭,日本精銳之師能打得美軍懷疑人生?
    二戰結束時,美日在亞太地區展開了一場戰爭,也就是所謂的「亞太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足見戰爭的慘烈和傷痕之深。戰爭初期,日本海軍精銳部隊所向披靡,奇襲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佔領了馬來半島、菲律賓等地,其勢力基本上擴展到西太平洋大部分地區,當時日本帝國正處於如日中天。
  • 為什麼二戰太平洋戰爭初期,美軍被日軍壓著打?
    1941年12月7日(當地時間),日軍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海軍基地珍珠港,日本出動飛機約360架、軍艦55艘,由南雲忠一奉命率領,連續兩次猛襲珍珠港的美國軍艦和機場,擊沉、擊傷軍艦20餘艘,其中有戰列艦8艘,擊毀、擊傷飛機260餘架,美軍猝不及防,太平洋艦隊主力幾乎全被摧毀,使美軍太平洋艦隊在短期內無法恢復,隨後幾個月日軍橫掃東南亞
  • 二戰日軍自殺衝鋒讓人害怕,美蘇軍隊如何對付?美軍狠,蘇軍更狠
    1945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末期,法西斯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被美軍打的完全找不到北。眾所皆知,日本是缺乏資源的島國,戰爭初期,日本利用偷襲珍珠港美軍海軍基地,在軍事上佔了先機,同時利用這一先機,派重兵搶佔了太平洋上眾多島嶼,但隨著戰爭的日益深入持久,日本資源的缺乏終究不是美國的對手。美軍開始大舉反攻後,末日帝國也開始節節敗退。
  • 二戰日軍噴火器性能有多強?趕超美軍水平,曾和盟軍上演火之戰
    太平洋戰爭中駐守各島嶼要塞中的日軍經常成片被美軍噴火器燒死,也使日軍成為二戰中被噴火器刷分的頭號人選,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當年的日軍也曾熱衷發展此類武器並研發出多種型號用於實戰。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也經常用噴火器攻擊盟軍掩體日寇噴火器還犯下過更殘忍的罪行,南京慘案發生後日軍對很大一片城區和無數遇難同胞的屍體用噴火器進行焚毀,甚至直接用於燒死躲藏在地下室的難民!
  • 二戰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對日軍有多狠?17張老照片告訴你
    這些彩色照片記錄下了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軍隊罕見生動的生活和戰鬥瞬間。太平洋戰爭期間,大約41500名美軍士兵失蹤或死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據估計,有19500至50000名日軍向盟軍投降。如圖1945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硫磺島戰鬥中使用噴火器。1944年3月13日一架墜入海中的復仇者飛機。
  • 彩色老照片裡的抗美援朝戰爭:美軍大兵吃雞腿,坦克塗裝很怪異!
    彩色老照片裡的抗美援朝戰爭:美軍大兵吃雞腿,坦克塗裝很怪異! 彩色老照片裡的抗美援朝戰爭:美軍大兵吃雞腿,坦克塗裝很怪異!從西方記者的視角上看抗美援朝戰爭。民以食為天,作為軍人糧草是重中之重。
  • 太平洋戰爭中的美軍獵頭文化
    緊接著,日本軍隊水陸並進,皇軍一路凱歌高奏不費吹灰之力就迅速佔領了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在內的幾乎整個東南亞,幾十萬同盟國士兵被俘虜,不計其數的橡膠莊園和重要油田落入日本人的手裡。可惜太平洋戰爭初期的勝利和那悽美的櫻花一樣短暫,待英美在歐洲戰場緩過勁來有餘力在太平洋地區反擊的時候,日本的帝國霸業就伴隨戰爭的失敗灰飛煙滅。
  • 衝繩戰役,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傷亡最大的戰役
    衝繩戰役是太平洋戰爭末期,美軍在衝繩島對日軍進行的登陸戰役。由於衝繩島在日本本土防禦中的重要戰略位置,該戰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該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美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同時,數萬名當地平民喪生、受傷或被迫自殺。而在衝繩的戰鬥結束數星期後,美軍得以使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及長崎,最後導致日本投降。
  • 太平洋上的奪島戰爭有多殘酷,日軍自相殘殺,陣亡超過50萬人
    1940年日軍發動了對珍珠港的偷襲,太平洋戰爭爆發,雖然日軍相對於中國軍隊而言十分先進,但對於西方國家來看,日軍的實力遠遠不夠看,特別是相對於美軍的體量,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有很明顯的差距,因此到了太平洋戰爭後期,日軍已經逐漸捉襟見肘,艦艇也折損大半,美日雙方陷入到逐島爭奪之中
  • 二戰時期日軍最恐懼的武器,中招秒變黑炭
    火焰噴射器在二戰中被美軍廣泛使用於在太平洋戰場中和日軍的戰鬥中,不過這種武器的發明者卻是德國人。但是後來經過不少武器專家的改造,這種武器被投入了實戰,雖然用起來弊端很多,但是讓美軍取得了不錯的戰果。為何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上要使用這種武器對付日本鬼子呢?這還真是不得已而為之。
  • 太平洋戰爭中的天主教修女
    太平洋戰爭是日本發動、針對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全面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最廣闊海域的大衝撞。一,天主教會的修女身不由己的被戰爭捲入。二,東索羅門群島時的修女1942年8月24日至25日,美日雙方海軍在瓜島東南海域展開了瓜島戰役以來的第二次大規模海戰,美軍稱之為"東索羅門群島海戰"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侵佔的太平洋島嶼索羅門群島,殺害了兩個神父和兩個修女。修女們陷入災難絕境。
  • 美軍浴血硫磺島 21:00【太平洋戰爭 6】
    6 1944年末,太平洋戰場上的局勢愈加焦灼。太平洋西南海域的貝裡琉島上,日軍詭異的防禦工事令美軍猝不及防,傷亡慘烈。 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從印度戰場匆匆趕來的美軍「悍將」柯蒂斯·李梅又將如何對日軍揮出致命一拳,加速日軍投降的步伐呢?
  • 二戰日軍碰上美軍下場慘:雙方軍人的死亡比實在太過懸殊了!
    近些年,我們常說二戰中殺死一個日本兵有多困難,但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兵卻基本是被碾壓的存在。據統計太平洋戰爭中日本陸軍死亡1140429人、海軍死亡414879人,在珍珠港一役中其海軍航空兵以微小的代價贏得了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勝利;而在陸戰方面,從本土和中國僅僅抽調了11個師團便縱橫東南亞。
  • 太平洋戰爭中,日軍到底有多可怕?美軍:他們不是人,是一群公狼
    據《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記載:在戰爭中,美軍傷亡情況為:由於武器上的優勢,美軍死亡12萬人,傷亡43萬,整體上佔了很大優勢。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死亡人數居高不下:根據日本經濟安定本部的調查,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陸軍一共死亡1140429人,海軍一共死亡414879人。
  • 衝繩島戰役老照片:美軍士兵擊殺約10萬日軍
    從兵力上,美軍是高於日軍的。而在軍備上,美軍對日本更是有著碾壓的優勢,但這場戰場的慘烈程度卻超出了美軍的計算。 照片為太平洋戰爭衝繩島戰役中,美軍士兵在一個戰壕中等待命令像日軍進攻。
  • 美日太平洋戰爭轉折之戰:塞班島登陸戰
    日軍大本營為防止太平洋戰線的崩潰,1943年9月30日,御前會議決定,確定現尚穩定佔據的太平洋各地區,為日本的「絕對國防圈」而必須予以確保。為此繼續從其國內,從中國派遣軍、關東軍調出大量部隊,進行戰略防禦。所以從1944年開始將大批關東軍主力調往紐幾內亞,臺灣,衝繩,拉包爾,布幹維爾島,新愛爾蘭島,帛硫群島和本土。
  • 揭秘太平洋戰場上傷亡最大的戰役!日軍全軍覆沒,美軍傷亡3萬人
    1945年4月,美軍經過漫長的跳島作戰,終於接近了這個距離日本本土僅340英裡的小島,決定 以衝繩島為基地,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進攻。圖為美軍的噴火坦克在清理戰場。日軍在衝繩島上布置了兩個師團加一個旅團,大約5萬餘人,在美軍的航空和艦載炮火的打擊下,日軍傷亡慘重。圖為日軍在衝繩島上的地下防禦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