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源與《清明上河圖》
據北京故宮博物院編纂的《清明上河圖:珍藏版》一書介紹,傳世的《清明上河圖》在中國大陸有10件,中國臺灣有10件,日本有11件,美國有6件,歐洲有6件,其他去向不明的有5件。其中主要有三大版本:一是宋本張擇端版(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二是明本《清明上河圖》,三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
《清明上河圖》——世界名畫
如果按此說法,則《清明上河圖》早在明時便已被毀,現存都是本了幸好後面還有解釋。原來這個故事是隆慶帝的秉筆太監、東廠首領馮保杜撰的。馮保得知《清明上河圖》的價值以後,將畫盜走,然後編造了以上離奇的故事,以掩人耳目。其於《清明上河圖》的真偽,歷來便有不少傳說。
-
清明上河圖歌詞李玉剛 清明上河圖歌詞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知道清明上河圖是國寶級文物,李玉剛演唱的歌曲清明上河園也深受不少人的喜歡。下面為大家帶來清明上河圖歌詞李玉剛。 清明上河圖歌詞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知道《清明上河圖》是我國的十大傳名畫之一,也是國寶級的文物。
-
藏在《清明上河圖》裡的200個秘密
真正出現我們所理解的「城市」,是從宋朝開始的,它開始兼具商貿、工業的功能。雖然《清明上河圖》只畫了汴京一隅,但從中可以窺見非常成熟的城市規劃。畫卷的開始是一片郊區的景象,你會看到大片的田野和幾個農家。這個區域,我把它稱為菜籃子區,就是農村,它負責城市的菜、肉供應。
-
名畫賞析|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賞析)這個問題居然被一本《清明上河圖密碼》的書石破天驚揭開,全畫824個人物,他們每個人都有名有姓,原地復活。(清明上河圖賞析)《清明上河圖》身世之謎——張擇端當時受宋徽宗指使,繪製《清明上河圖》,用以記錄宋徽宗在汴梁城內布下的奇局。
-
宋朝軼事: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到北宋時期,大相國寺已經成為了全國最大的佛教寺院。北宋皇帝巡幸祈禱,常常選擇在這裡。宋徽宗年間,大相國寺內聚集了不少以繪畫謀生的民間畫師。其中有一位擅長風俗畫的畫師,名叫張擇端。張擇端遊學汴京時,被京城繁花似錦的景象所震撼,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於是決定繪製一幅長卷,將汴京畫進畫中。
-
拯救《清明上河圖》活化石
原標題:拯救《清明上河圖》活化石 整個「洋心安置點」小區的建設都與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背道而馳,嚴重破壞傳統村落原始風貌、侵佔農田、破壞古墓,一旦建成,廊橋申遺前景將十分渺茫。然而,剛剛列入名單不久的一座千年古村,被譽為「《清明上河圖》活化石」的浙江省泰順縣下橋村立刻告急,當地一些傳統村落保護志願者已在四處奔走,呼籲保護古村,希望這座千年古村能免於大規模現代建設的破壞。
-
清明上河圖實景或將重現,就在中國第一水鄉——周莊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它用畫卷的形式描繪了北宋時期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的繁榮景象,活靈活現展現了當時的城市面貌和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清明上河圖》片段社會各界一直對《清明上河圖》有所研究,最近,網上有傳聞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影業有意打造大型影視
-
從《清明上河圖》看北宋社會經濟繁榮
本文通過探究《清明上河圖》的細節,如圖中的交通工具、街市店鋪等,看北宋城市社會經濟的繁榮,以及當時社會經濟繁榮的原因。關鍵詞:清明上河圖 北宋 社會經濟繁榮《清明上河圖》是我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的傳世之作,同時它也為我們研究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的城市風光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
-
"清明上河圖"824個人物都有姓名?畫中客船埋線索
昨日記者從讀客圖書獲悉,該研究出自長篇歷史推理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陰謀與殺局》的作者冶文彪之手。冶文彪十分痴迷《清明上河圖》,並潛心研究10年,終於考證出畫中824個人的姓名故事。書中不但高度還原北宋時期的風土人情,還將824個人物全部復活。
-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城市,各種珍貴文物,河南開封博物館有多受歡迎
如果你想能夠快速了解一個城市,那麼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去這個城市的博物館。博物館作為城市的窗口,會快捷的為遊客展示這個城市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並且通過一些文物,讓人們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這個城市。開封博物館 提起開封,也是全國各地人們嚮往的旅遊城市,開封位於河南省東部,黃河之濱,是黃河中原文化的代表性城市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都。開封古稱汴州,汴梁,汴京。
-
《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故宮給孩子的國家寶藏
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建院95周年之際,由鳳凰數字科技旗下國潮IP品牌鳳凰吉象聯手故宮出版社,為中國家庭誠摯獻上《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劇場版立體閱讀,《清明上河圖》幾百個人物「活」起來,就像觀看一場沉浸式紙上3D電影,不經意間讓孩子走進一段美的歷程。
-
欣賞 | 清明上河圖全圖賞析
馮保是隆慶帝萬曆年間的秉筆太監,東廠首領, 有權有勢,出入皇宮,馮保得知《清明上河圖》以後寫有題跋,如系皇帝賞賜,他在題跋中一定大書特書,但馮保隻字末提,顯 系盜竊到手,為了掩入耳目,他編造了以上離奇的故事。(5) 清宣統皇宮盜寶《清明上河圖》入清後,曾為陸費墀畢沅收藏,嘉慶二年,畢沅死。四年(1799)畢家被抄,《清明上河圖)第四次入官。被 收在紫禁城的迎春閣內。
-
《清明上河圖》「擺地攤」裡的法文化
《清明上河圖》:宋代經濟社會發展的「百科全書」宋代崇尚以文治國,其繪畫藝術高度發展。兩宋繪畫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當屬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宋史學者吳鉤甚至認為,一幅畫捲成就一門學問的,唯有《清明上河圖》。
-
清明上河圖真正用途——一幅軍事地圖
清明上河圖,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 。此作品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現實寫照。 更是一份軍事地圖。
-
《清明上河圖》「清明」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張擇端所畫,描繪了當時都城東京的自然風光和繁華景象,這幅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畫中人物至少超過500人,還有房屋樓閣三十多棟,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隻,車轎有二十多件,內容極其豐富。
-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奇蹟出現了!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北宋風俗畫卷,作者張擇端是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以全景式構圖,細膩的筆法,真實記錄了宋徽宗宣和年間開封府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
獻完《清明上河圖》,張擇端去哪兒了?
張擇端的春天之旅(節選)文 | 祝勇張擇端在12世紀的陽光中畫下《清明上河圖》的第一筆之時,他並不知道自己為這座光輝的城市留下了最後的影像。他只是在完成一幅嚮往已久的畫作,他的身前是汴京的街景和豐饒的記憶,他身後的時間是零。
-
清明上河圖原來是「美食地圖」
類似大排檔的食店。2宋朝即有快餐叫餐服務 還有一個歷史細節特別有意思:由於宋朝城市的餐飲業十分發達,「處處擁門,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飲食。市井經紀之家,往往只於市店旋買飲食,不置家蔬」。意思是說,宋代都市的小白領、小商人,跟今日的城市白領一樣,都不習慣在家做飯,而是下館子或叫外賣。——沒錯,宋朝開封的食店已經開始提供「逐時施行索喚」「咄嗟可辦」的快餐、叫餐服務了。
-
豆瓣9.0,鎮國之寶《清明上河圖》終於出周邊書了!
>「《清明上河圖》學」!可以說,《清明上河圖》極具傳統藝術之美、歷史之美、人文之美!而這套《大宋風華:清明上河圖立體書套裝》,不止將國寶原樣展現在了讀者面前,還讓它在讀者眼前「動」了起來!借鑑了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榫卯工藝,最大程度的減少膠水粘貼工藝,才有了現在這麼好的立體效果,也延長了它的觀賞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