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花洞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南車營村,被譽為「北方第一鍾乳巖洞」。因洞體深奧神秘故又稱潛真洞,洞距北京城一百多裡。
石花洞為明代丘圓廣發法師於明正統十一年(公元1446年)雲遊時發現,公元1456年在洞內鐫造地藏菩薩大理石佛像,因洞內生有絢麗多姿的鐘乳石花後來便被人們稱為「石花洞」。
石花洞形成於四億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積了大量的碳酸鈣。七千萬年前,華北發生造山運動,滄海變桑田,地殼隆起,海洋退去,並形成山脈。而後,炭酸鈣逐漸被溶蝕成一系列洞穴。隨著地殼運動的多次抬升,使之發育成為多層多支溶洞。其規模之大,沉積物之多,景物之奇和福建的玉華洞、桂林的蘆笛巖、杭州的瑤林洞並稱為我國四大溶洞。石花洞裡四季恆溫,溫度保持在13度,洞已探明了六層,開發了四層,長2500米,落差170米。現已開發的一層長348米,二層長1352米,三、四層各長400米。
剛進洞,有獅子狀的鐘乳石,被稱作雄獅迎客,千迴百轉中,又有「鯉魚戲水」之景,巨大的鐘乳形成了潔白的鯉魚,仿佛在洞水中撲騰,生龍活現。此後又有「蓬萊仙島」、「仙翁觀瀑」、「後宮仙帳」、「花果山、水簾洞」、「仙女摘桃」等數百個石景,讓我目不暇接。有的石廳大的可容上千人,而地下是水潭。
洞中的鐘乳形態萬千,進洞就似進入瓊樓玉宇、水晶宮殿。有的鐘乳似排排巨大的豎琴,有的像飛瀉的瀑布,有的同偌大的鏡面,有的恰層層蘑菇,有的仿佛綻開的旖旎花朵,有的如群峰爭秀……這裡的鐘乳石還有一種月奶石,如玉似奶,呈半透明或透明狀,在一個水潭裡直徑一米的眾多月奶石似盛開的成片白蓮。
有個叫銀盆的景點,潭中的石花似點點碎銀,遊人見了便往盆中投擲硬幣,這下子盆中更是銀光閃爍,銀子成堆了。石花洞中的石花開得奇麗,開得嬌豔,用怒放來形容是毫不誇張的。絢美多姿的石枝映在那碧水清潭中,千姿百態,重重疊疊的石花,針狀、團狀、雪花狀的晶花石毛正在生長;小巧玲瓏、晶瑩含露的鵝管鍾乳恰似開屏的孔雀。
服不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可以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