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育兒全明白
對於大多數的家庭來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些家庭對老人長壽表示太開心,而有的家庭覺得老人長壽並不好,這是因為什麼呢?
對前幾日發生的事件表示震驚的同時,一方面又讓許多人覺得困惑,難道家裡有個長壽的老人還是錯誤的嗎?
陝西靖邊男子馬某將79歲母親王某活埋,而母親王某的回應是「啥也不愁,就愁2個兒子」
而馬某此舉行為的原因竟然是由於母親行動不便後經常大小便失禁,家裡臭烘烘的,給他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
這條新聞讓人心驚的同時,也讓引出一個問題,難道老人年紀大了,就這麼不受子女待見嗎?
歷史上有名的一個人物秦始皇,秦始皇晚年為了追求長生四處尋藥,甚至派遣方士出海遠航。這足以證明人對於長壽的「絕心」。
古代是因為醫療條件,生活條件問題才使人年紀不大,早死。而今天的社會,物質條件優良,醫療條件較好,有些家裡的老人都活到百歲,但是子女卻開始不待見了。
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子女這樣呢?
一、身體不能自理
像這次新聞的報導一樣 ,79歲的母親年紀很大,但是身體行動能力較差,甚至開始不能自理,這時年紀也用樣變大的子女越發的難受,有些子女年輕的時候身體不咋好,到了這時候不麻煩自己子女就不錯了,還要照顧比他們大的老人,這對於已「上了年紀」的子女來說不是幸運,而是負擔。
二、會指點生活
對於長壽,年紀比較大的老人,有時會張口閉口的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隔輩親這時候也能顯現出來「哎,我大孫就是乖。」讓孫子輩的孩子有了依靠,讓父母沒辦法教育子女,有時候長壽的老人還會指點自己的生活,這讓已經成人的子女倍感壓力。
那麼長壽老人帶給子女的「財富」是哪些呢?
一、增加家庭的凝聚力
家裡有老人的,老一輩的關係是不可分的,相比現在人的相處,老一輩家人的相處更具「實在感」 ,這也讓一些情感更加牢靠,心裡有老人的子女或者孫子輩甚至重孫子輩的也願意和老人長時間相處。
二、生活閱歷豐富
長壽的老人,人生閱歷,生活閱歷的豐富,有時也會給予孩子們人生的經驗,以及一些文化的傳承,這讓孩子們受益的同時,也珍惜現在的生活和感情。
「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以前「老人的長壽」也代表這個人的品德是極好的,所以上天優待此人,讓他長壽,但在今天,有些子女卻認為長壽的老人是拖累,但是子女的生命難道不是父母給的嗎?家裡有長壽的老人,也是在給你一個機會。怕你體會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難過。
寄語:
對於父母來說,無論子女是富有還是貧窮,是否犯錯,他們都會原諒自己的女子。而對於子女來說,上了年紀的父母卻成了負擔,將心比心,如果你的子女這樣想,你該何去何從。
今日話題:你家有沒有長壽的老人?你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歡迎留言評論
我是一名孩子的家長,同時也是一名育兒師。希望大家可以關注我,一起解決孩子成長路上的困惑與迷茫。
本文的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