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其實現實很殘忍,長壽老人淪為兒女「累贅」

2020-12-12 騰訊網

俗語說"家有一老,若有一寶",但凡是都有兩面性。家中老人長壽,兒女自然會很幸福,但同時也會面臨以下這三大難題。

1.工作有局限性

如果家裡有老年人,兒女在自主創業或是挑選工作中的時候,通常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心裡要惦記著家裡的老人,因此不可以背井離鄉離家太遠。內心有對家的掛念,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大多數人會偏向於離家近的工作,因此錯過了很多機會。

2.花費大量時間

子女在維持生計的同時,也要也要空出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好家裡的老人,照顧人是一項不簡單的任務,需要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絕大多數孩子的經濟情況決定了他們能給老人提供怎樣的生活環境,但又要保證離家近,因此落入兩難的境地。

3.經濟壓力更大、

對普通家庭來說,家裡有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往往需要花費大量金錢來照顧老人,老人不像年輕人那麼能折騰,即便老人生了小病,往往也需要嚴加警惕,因此對於子女來說,一草一木皆是病,由此帶來的就是巨大的精神壓力。

但我們應該知道,生活中不要只是抱怨,如果能給家裡的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讓他們健健康康的,相信是每個做子女的心中最直接的願望,那麼這就需要我們做到以下幾點:

1.營養補充

一般到六七十歲這個年紀,老人容易遭受老年痴呆,中風,癲癇,記憶力下降等疾病的困擾,因此要多吃補充一些營養物質。從元寶楓植物中提取出的萃楓苷中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可以為老年人日漸消瘦的身體及時補充充分的營養物質,與此同時,萃楓苷中蘊含的一種天然活性成分具有修復受損的神經纖維,增強神經遞質的傳送速率的作用,老年人經常食用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預防各種老年疾病。老年人的腸胃功能有所退化,與其他營養物質相比,萃楓苷更容易被老年人消化吸收。

2.鍛鍊身體

科學研究結果顯示,身心健康的老年人每一次的鍛鍊時間建議不短於30分鐘,每周可鍛鍊3次,每周總訓練時間維持在2個小時左右即可,經常運動有助於提高老年人的身體免疫力,使身體更健康。討厭參加社交活動的老人相比與經常運動的老人更容易患上老年疾病,並且經常運動,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會讓家人更放心,哪怕子女暫時不在身邊,也不會覺得無聊。因此,老年人要適當鍛鍊身體,比如下象棋,畫畫,跳廣場舞等,都是很好的鍛鍊方式。

相關焦點

  • 老人太長壽,對於兒女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嗎?這幾個問題很現實!
    從古至今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健康長壽,在給老人祝壽的時候,也往往會獻上長命百歲的祝詞,很多人經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事實上如果家中的老人真的非常長壽的話,對於兒女和子孫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嗎?這幾個問題非常現實,你或許遲早要面對。
  •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裡老人太長壽,對子女到底是福還是禍?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活得長一些,這樣就有更多的時間感受和領略這個世界。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發展,一些無法醫治的疾病漸漸可以得到治療。人類的平均壽命在這樣的背景下不斷提升。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開始泡上了枸杞,生活軌跡向老年人靠攏。
  •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年滿90歲的老人,可以免費領每月400元
    我們生活在快節奏的今天,生活壓力都很大,家中如果有一個長壽的老人的話,就如有一個定海神針,家裡有了個主心骨,家中有什麼大事小事都可以找老人商量一下,作為長輩,他們見多識廣,有很豐富的人生經歷,可以給我們提一些建議,我們作為晚輩的心裡也就踏實了。
  • 家裡的老人太長壽,對子女來說是好是壞?3個問題很現實難以忽視
    每當有老人過生日時,人們常常會祝福他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老人長壽往往也被視為吉祥的象徵。但是現實生活中,老人太長壽也會引發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吳大爺今年95歲高壽了,身體還很硬朗,平時吃飯上廁所之類的日常生活都能自理,也很少生病。
  • 家有長壽老人,對子女到底是福還是禍?現實很殘酷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當家庭當中的老人長壽的時候,很多人的內心還是會感覺到無比的欣慰。雖然自身承受了較大的經濟壓力和社會壓力,但是他們也依然願意給養育自己的父母一個安穩的晚年,相信這是很多人內心當中最為真實的想法。
  • 3位65歲老人哭訴:家有長壽老人,我快堅持不下去了,心酸又無奈
    文 | 田喵喵,原創首發,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人反駁,這句話對於家裡有強有力的經濟支撐的人來說確實是的,特別是當這種經濟支撐來自於老人本身,那可真是一寶。因為他有經濟能力,可以花錢請保姆照顧他,可以補貼兒女的生活,子女也都跟著沾光。然而對於大多數的家庭來說,老人只能把自己的長壽快樂建立在兒女的痛苦之上。這個觀點看似無情,但也不是沒有依據。
  • 香港民建聯社區幹事李美蘭: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我們天天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很多時候和他們聊天過程中,他們會說自己的人生經驗,同時好多方面都教會我們新的東西。」     李美蘭為社區不同居民組織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活動。每周四社區都有一個免費健康檢查服務,為長者量血壓、測血糖等。李美蘭還有一個剪髮隊,每月定期給長者免費剪髮。同時,還會有一些旅行等文化康樂類活動,很受社區居民的歡迎。
  •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其實下句才是精華,但少有人知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其實下句才是精華,但少有人知民間流傳著許多非常有趣的俗語,這些俗語也屬於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們都知道,傳統文化在傳承的時候也會出現丟失的部分,丟失的原因可能在於不適於新社會,也可能是人們不願意讓後人們過多了解。
  • 一個58歲女人哭訴:家有長壽老人,差點要了我們全家的命
    導語: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吃過的鹽,比我們走過的路還要多,他們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對人和事有很深的認知和見解,所以稱之為寶。然而,並不是所有長壽老人都是寶,那些不明是非不講道理的老人,生活中常見到,把兒女折騰得夠嗆,還埋怨兒女不孝順。
  • 日本的「瓦罐墳」,將60歲老人背到深山,淪為野獸食物
    古代的年輕一輩,無論是誰,都要聽從老人的話,甚至極端的時候,需要無條件服從。即便是到了今天,孝順也是我國人人都應該有的道德底線。不過,即便是如此,歷史上還是出現了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事,那就是遺棄老人的民俗。根據有關傳說記載,我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種極為殘忍的墓葬方式,叫做瓦罐墳。
  • 「別活的太久」,93歲長壽老人的話,道出了現實的無奈
    作者:雪影導語:每次去吃酒席,年輕人都會祝願老人長命百歲,可見大家對長壽有多麼的嚮往和推崇,隨著現在醫療水平越來越發達,很多老人活到90歲已經不足為奇了,大家都說家有長壽老人,是福氣的開始,因為老年人活得久,懂得道理多,可以教年輕人很多人生哲理,一些年輕人不懂的事情
  • 被死神遺忘的147歲老人,送走兒女又送走孫子,現今說出長壽秘訣
    被死神遺忘的147歲老人,送走兒女又送走孫子,現今說出長壽秘訣雖然我們知道世界上沒有長生不老的人,但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多活幾年,多看幾年這世間的美好、長壽是每個人的心願。在印度尼西亞還真就有一個被死神遺忘的老人,這位老人活了147歲、可以說已經無限接近人類最大壽命了,他這一生共去了4個妻子、有十幾個兒女,孫子輩的後代更是不計其數。
  • 最長壽的老人,147歲高齡,兒女都去世了,長壽秘訣竟然是……
    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永遠長壽,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些帝王,他們也服用靈丹妙藥,以求長生不老,每個人都有一個長生不老的夢想,不過在印尼有一位老人,今年已經147歲了,成為了世界上年齡最長壽的老人。
  • 無德做作的老人,為何會屢屢出現?心理學:拿捏住兒女這三個命門
    俗話說:「家中一老,如有一寶。」 一個家庭中,如果有一個德高望重的老人,這將會是這個家族的幸運和福氣。 有句話說得很好,天塌下來有高人頂著。只要家族中的老人夠輩分,有威望,那麼他就是家族中的「高人」。 老人,他們經歷過大半輩子的滄桑風雨,看遍世間百態,明是非,懂進退,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心中有一把秤。 可以這麼說,有福之家必有長壽老人,而長壽老人必是有德之人。
  • 家中老人太長壽,對子女來說是好是壞?9旬老人一席話扎心又無奈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中有長壽的老人,常常是被看作家裡有福氣的象徵,也好讓兒孫盡些孝順老人的職責。高齡老人雖然常常被人誇讚,但是老人年事已高,生活多少有所不便,需要麻煩兒女。家裡有長壽老人,對孩子們來說是好是壞?
  • 家有長壽老人的感悟:「媽在家就在,辛苦而又滿足」
    孝敬老人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優良傳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也是經過歷史驗證的真理。因為老人就是家裡的風水,能夠善待老人其實也是一種福分。58歲的李大姐自從退休後,就開始照顧母親,這一照顧就是八年。儘管李大姐小心的看護著母親,但是有一次李大姐做飯時,因為油煙機聲音大,沒有聽到母親出去,等李大姐叫母親吃飯時,才發現老人不見了。李大姐發動全家去尋找,最終在警方的協助下,順利找到了母親,那一刻李大姐抱著母親痛哭。有人說李大姐太實在了,老人交給自己哥哥撫養就好,幹嘛自己還受這麼多苦。可是李大姐卻說,母親是自己的母親,養老不能推脫也不能攀比。
  • 為何說老人長壽,未必是福氣,3個高齡婆婆吐露心聲
    俗話說「家有一老,猶如一寶」,特別在快節奏的今天,年輕人忙著打拼可是長壽對於老人來說,未必是福氣。 相比較,女性高壽比男性比例大。雖說「養兒防老」,但是在照顧老人事務上,卻大多是由兒媳承擔。 通常老人年紀越大,越被周圍人羨慕,這除了有家庭長壽基因,還和晚輩的照顧分不開。生活中,常有人向高齡老人請教長壽之道,然而對於老人來說,未必覺得長壽是福氣。
  • 9旬老人偷抹眼淚,一番話既扎心又無奈:老人活太久對兒女沒好處
    但是對於疾病纏身的高壽老人來說,這樣的人生準則犧牲了自己與子孫輩的生活質量,「賴活不如好死」顯然更現實。01加重經濟負擔老人活太久,如果自己沒有收入,那就意味著兒女要一直給予生活費,甚至要過著上有老下有「雙小」的生活,經濟負擔可想而知。更別說老人突發的疾病,治療費等費用想必不菲。
  • 出生於同治年間的長壽老人,122歲準備棺材開始等死,146歲才用上
    ——《赤壁賦》人一到了老年,心裡也知道自己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日子不多了,對世界的眷戀越來越深,老人都希望自己的身體健健康康,長命百歲,最好能看著兒女繞膝,子孫滿堂,這一輩子也就知足了。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那戶人家裡要是有位百歲老人,人們往往都說這位老人有福氣,與此同時也會覺得這家的兒孫孝順,有他們的精心照顧老人才能這麼長壽。的確,老人的長壽出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外,也離不開家人的關係,說實話要是家裡子女都是白眼狼,為了養老的事情整天吵鬧不休,老人心裡看著煩躁,反而覺得還不如早點入土算了。
  • 老人吃自己種的菜 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
    中國自古就有長壽的典範,可見養生長壽並不是什麼難事,想要百歲其實很簡單。讓我們一起看看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銅罐驛鎮有這樣一位老人,105歲年齡還耳聰目明、行動自如,每天還要耍刀、看報。但仍然精神抖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