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最大的酒器藝術館 在郟縣堂街鎮揭牌成立

2020-12-12 大河報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紅汛 通訊員 高鵬程

9月29日上午,臨灃寨酒器藝術館在郟縣堂街鎮臨灃寨揭牌成立,郟縣文化旅遊廣電局局長仝軍教、堂街鎮黨委書記高永偉出席開幕儀式並為藝術館揭幕。

據藝術館館長李佔顯介紹,臨灃寨酒器藝術館是我省最大的全面展示酒具、酒器的藝術展館,展館共分為酒壺、酒瓶、溫酒器等5大類7個展區,展覽品超過3000餘件,後續將持續增加展品和展區,最終展覽規模可達到20000餘件。

走進館內,偌大的展廳內一排排整齊的柜子上擺滿了各類酒器,讓人目不暇接。酒瓶的樣式有寶塔形、房子形、筒形、火箭形、葫蘆形、山形、望遠鏡形、鏡子形、水車形、地雷形、天壇形、華表形、琵琶形、玉璽形等。這些酒瓶還分為珍禽異獸、花鳥蟲魚、人物故事、山水花鳥、十二生肖、綠色軍營等多個系列,其中人物除了四大名著中的十二釵、梁山好漢外,還有五虎上將、竹林七賢、金童玉女、京劇臉譜以及秦始皇、李時珍、張飛、諸葛亮等歷史人物,還有歷代政壇、醫藥界的風雲人物。另外還有各式各樣的酒壺、溫酒器、茶壺等物品。

據了解,臨灃寨酒器藝術館將在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屆時遊客在遊覽觀賞酒器的同時,還可體驗「摔碗酒」等我國酒文化傳統項目。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趙紅玲

相關焦點

  • 郟縣堂街鎮貧困學生復學記
    12月9日上午,郟縣堂街鎮堂東村貧困戶魏山娃緊緊拉著該鎮黨委書記高永偉的手說道。魏山娃今年68歲,家裡只有魏山娃和孫子孫女。2014年,魏山娃唯一的兒子因病去世,留下一兒一女無人照料,魏山娃就又當爹又當媽的撫養著兩個孩子。2017年,魏山娃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兩個孩子享受了「兩免一補」等相關教育扶貧政策。
  • 郟縣堂街鎮:建設美麗鄉村 提高幸福指數
    6月18日一大早,郟縣堂街鎮后庄村黨支部書記劉延欣一邊說,一邊帶領本村的「環衛隊」拿著鐵鍁、掃帚走進了村裡的大街小巷。「今年,我們對後姚路兩側800多米的花壇進行了重新整治,新繪製鄉風文明牆體彩畫160米,在遊園邊上建起了仿古牆,種植各類樹木3200多棵,成立了由無職黨員、村民小組組長、志願者組成的『環衛隊』,再加上兩個公益性崗位,大街上按精品道路的標準打造,排前路做到『掃乾淨、擺整齊』,群眾衛生意識也變強了,村裡環境一天比一天好。」劉延欣介紹說。
  • 河南省文旅專家實地調研郟縣文旅資源發展
    10月12至13日,省文旅廳特邀專家、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委員會專家、華景通文旅研究院院長、浙江華景通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博士陳偉帶領專家組一行先後到我縣文廟、知青園、山陝會館、堂街鎮地熱資源項目、臨灃寨、姚莊鄉、冢頭鎮李渡口村、中國大唐鈞瓷文化苑景區、眼明泉景區等地進行實地調研。
  • 郟縣堂街鎮:凜冽寒冬植樹忙
    映象網訊(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高鵬程)12月1日7點,郟縣堂街鎮王來灣村村部北側就一片忙碌景象,只見有人扶著樹苗,有人用鐵鍬填土,有人提著水桶澆水,不一會,一棵棵樹苗就矗立在道路兩旁。據了解,自全縣國土綠化推進會召開後,堂街鎮黨委、政府快速響應,制定了詳細的造林方案,迅速組織機械平整土地,為造林工作打好基礎。在張溝村,該鎮還實行鎮政府、村委會、村組群眾、承包戶「四方合作」模式,樹木產生經濟效益後,四方收益,受到了鄉親們的廣泛支持。2021年,該鎮規劃造林綠化4170畝。
  • 郟縣堂街鎮推進農村幸福院建設
    8月25日,郟縣堂街鎮朱窪村貧困戶劉建毫講起自己在幸福院的生活格外高興。「我們村大多數孤寡老人行動不便,如何照顧他們的日常起居一直是個難題。過去我們都是上門察看解決問題,很耗費精力,現在白天安排他們到幸福院裡,照顧起來方便多了。」朱窪村黨支部書記王自民說。
  • 郟縣堂街鎮:文明意識高 村容再提升
    央廣網平頂山12月10日消息 (記者 王勇生 通訊員 高鵬程) 近日,郟縣堂街鎮李東村20多名黨員在支部書記李京選的帶領下,來到村內開始打掃衛生。黨員們你追我趕,在蕭瑟的冷風中幹得熱火朝天,穿梭忙碌的身影在鄉村道路上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郟縣堂街鎮:紅牛化身群眾致富「金牛」
    5月12日上午,郟縣堂街鎮關莊村五保貧困戶李青海在該村建設的宏潤紅牛養殖場裡一邊餵牛一邊說。「我們的養牛場是今年剛建好的,可以同時容納存欄100頭牛。現在是試養階段,目前存欄紅牛20頭,把我們村的貧困戶都吸納到牛場就業,等第二批牛運回來,我們還會吸納附近幾個村的貧困戶來牛場就業,增加他們的收入。」該村黨支部書記趙紅衛說道。
  • 平頂山市郟縣堂街鎮:「一戶多宅」被收回 變身貧困戶「新房」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12月25日上午,平頂山市郟縣堂街鎮士中村貧困戶孔未金在村裡為他準備的「新房」裡,握住村黨支部書記馮國利的手,激動地說:「真沒想到,俺家現在還能不花錢住上這好房子,現在政策真是好。」  孔未金的「新房」原是同村居民趙振偉的房子。
  • 郟縣堂街鎮:蔬菜裡念出「致富經」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吉娜 通訊員 高鵬程12月11日上午,郟縣堂街鎮唐莊村蔬菜基地一番熱鬧景象,只見20餘名群眾正在採摘成熟的青菜,地頭就有一輛運輸車正在等待裝車。今年以來,唐莊村及周邊的王樓村、石窪村在堂街鎮黨委、政府指導下,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建起了佔地150餘畝的蔬菜種植基地,當天收穫的就是其中一塊。周景幹是唐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蔬菜基地建成後,周景幹就常來幫忙。
  • 郟縣堂街鎮中心幼兒園園長李惠娜「讓每一個生命都燦爛綻放」
    她就是堂街鎮中心幼兒園園長李惠娜。立志紮根農村今年41歲的李惠娜,1999年從汝州市師範學校畢業,當年被招錄至老家堂街鎮一中,2006年被招錄至縣第二幼兒園。2014年,郟縣第一批8所鄉鎮中心幼兒園建成,秋季招生前,公開選拔園長。在城裡工作生活固然安逸,但考慮到家鄉幼教力量軟弱,她積極響應「把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帶到農村幼兒園」的號召,義無反顧地報名下鄉。通過學校推薦、公開面試等程序,她被任命為堂街鎮中心幼兒園園長。就這樣,帶著家人的反對和朋友的不解,她又回到了農村。
  • 郟縣堂街鎮:老有所依暖意濃 幸福院裡夕陽紅
    7月16日下午,郟縣堂街鎮岔河村村民李富軍在該村幸福院說。據岔河村支部書記李朋飛介紹,該村幸福院於6月開工建設,7月13日建成開始試運營。幸福院房屋是「一戶多宅」治理收歸村集體的「公住房」,部分家具是該村村民自發捐贈給幸福院使用的,目前設有休息室、廚房、娛樂室等場所,供老人就餐、休息、娛樂。
  • 郟縣堂街鎮:條條致富路扮靚新家園
    9月15日,郟縣堂街鎮堂西村村民張俊曉看著家門口動工修建的道路感嘆道。據悉,張俊曉家門口的士何線沿線途經該鎮士莊西村、謝莊等11個行政村,是該鎮連接平頂山市區東部和縣城的必經通道。由於道路運輸壓力大,導致多處路段損壞,影響群眾出行。今年來,該鎮黨委政府圍繞士何線修建召開黨政聯席專題會,商討修路具體事宜,經多方協調,於9月8日開工建設。
  • 郟縣堂街鎮舉辦村級財務管理和村務監督業務培訓班
    映象網平頂山訊(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高鵬程 趙二皓)12月8日上午,郟縣堂街鎮政府會議室內座無虛席,一場「堂街鎮村級財務管理和村務監督業務培訓班」在這裡舉行。
  • 兩品牌民宿項目在河南郟縣成功籤約——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民宿發展走進郟縣」活動再傳喜訊
    、民宿專家、旅遊投融資公司負責人等一行走進郟縣,走縣進村,開展「民宿發展走進郟縣」活動,實地參觀考察了郟縣廣闊天地鄉知青舊居、臨灃寨朱家大院、姚莊回族鄉、冢頭鎮李渡口村等地的民宿、旅遊資源和項目,並參加了旅遊推介暨座談交流會。
  • 郟縣堂街鎮七旬老人植桑制杈50年 感嘆傳統手藝不能丟
    映象網訊(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高鵬程)12月16日上午,郟縣堂街鎮段李莊村民趙存良帶著工具來到桑園裡,開始砍伐成形的桑樹,用於製作農用工具——桑杈。堂街鎮段李莊村製作桑杈的歷史已有近300年,在農業機械化不夠普及的年代,段李莊村憑著桑杈,遠近聞名。一棵桑樹要長成桑杈的樣子,需要4-5年時間,每年都要精心修剪才能成形。桑樹砍伐後,要經過地窯燻蒸、剝皮、定型、修整、打磨、清洗等多道工藝才能成為一把「合格」的桑杈,頗為不易。
  • 套種苦瓜、豆角,下市再種草莓,郟縣堂街鎮「一村一品」帶動群眾...
    3月29日,郟縣堂街鎮石橋店村扶貧專幹陳亞鉻站在自己的草莓大棚門口說。陳亞鉻是石橋店村扶貧專幹,在做好村內扶貧工作的同時,她最經常考慮的就是如何帶動村內群眾致富。經過鎮政府的指導,陳亞鉻決定發展草莓、苦瓜種植。由於疫情原因,今年的草莓銷售受到了影響,陳亞鉻就利用抖音、微信等渠道開展線上宣傳,打造成了「網紅草莓園」。
  • 郟縣堂街鎮開展技能培訓 夯實脫貧成效
    近日,在堂街鎮機關會議室內,東順職業培訓學校老師正向學員們詳細講授著家兔養殖技術。培訓中,授課老師圍繞家兔疫病防控技術、飼養管理技術、繁育護理知識等方面,採取專題講座與討論交流相結合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詳實的案例向參訓學員詳細講解了科學養殖家兔的知識,為該鎮貧困群眾送上了一份科技大餐。
  • 河南日報:潺潺流水潤鄉村 ——郟縣實施水系連通工程,繪就生態畫卷
    這是記者11月23日在郟縣堂街鎮石橋店村南柳楊河畔看到的一幕,也是該縣近年來大力實施水系連通工程的一個縮影。  條條溝河縱橫連通美環境  郟縣水利局局長王偉指著「水簾瀑布」介紹,這裡的水是利用北汝河蓄水工程從兩三公裡外的汝河引來的。
  • 十一假期品美食到郟縣 "第三屆中國·郟縣美食文化周"正式開幕
    █ 文 / 圖 孟慶華 張小白 黃晨(魅力河南網郟縣)10月1日上午,"第三屆中國·郟縣美食文化周"在郟縣龍山街道美食廣場正式拉開帷幕。活動以"品味中國,品鑑郟縣"為主題,以節為媒,展示推介郟縣美食品牌,傳承弘揚郟縣飲食文化,助推郟縣文旅產業繁榮發展。
  • 河南省:郟縣鑄鐵鍋標準 成為抽檢重要技術標準
    本報訊 (寧建鵬 記者孫中傑)近日,記者從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在對全省8個地市(縣)48家企業生產(銷售)的50批次鑄鐵鍋產品進行「雙隨機、一公開」產品質量抽檢中,將該省地方標準《郟縣鑄鐵鍋》技術標準作為評判鑄鐵鍋產品質量的依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