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景點」:臺北郵筒被吹歪變萌 透明廁所人氣旺

2020-12-25 搜狐網
  這兩個被吹歪的郵筒「小紅」和「小綠」,位於臺北市南京龍江路口,現已成為拍照籤到新景點。臺灣「中央社」圖

  中新網北京8月11日電(唐云云)近日,南京江寧「愛情隧道」人氣頗旺,有網友建議將其打造成鐵路文化旅遊地。而在颱風中被吹歪的兩隻臺北郵筒,因為模樣太萌吸引眾人拍照,儼然成為當地拍照籤到新景點。其實,世界各地這種另類「景點」還有很多,紐西蘭的「胸罩柵欄」,美國的「口香糖檣」,奧地利的「骷髏屋」,桂林的「透明廁所」,個個充滿奇思妙想,令人腦洞大開。

  南京「愛情隧道」人氣旺 網友建議建成景點

  據《現代快報》消息,在南京江寧有一段鐵路,因為鐵道兩旁的綠樹形成天然拱廊,被稱為「愛情隧道」。每年夏天,「愛情隧道」都吸引大批遊客。近日,七夕臨近,「愛情隧道」人氣頗旺。

  「愛情隧道」兩公裡長的鐵路上,只有近南端百米處,有約200米的路段樹木枝頭相連,但也不是完全相連,開「天窗」的不少。這與網傳的綠蔭隧道圖片相比,美景要遜色一些。不過,遊客的玩興不減。

  有網友建議,將公交車延伸到「愛情隧道」道口附近,方便遊客參觀。鐵路部門表示不可取,而且,遊客進入「愛情隧道」實際上是違法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禁止在鐵路線路上行走、坐臥。對在鐵路線路上行走、坐臥的,鐵路職工有權制止。也就是說,遊客進入「愛情隧道」,是違反鐵路法相關規定的。

  還有人提出,將「愛情隧道」打造成鐵路文化旅遊地。這個想法並不實際。據一名鐵路工作人員分析,目前,「愛情隧道」仍通行火車,這是鐵路的重要職責,不可能為了滿足遊客的需求而放棄。而且,「愛情隧道」也有時間限制,一般出現在夏天植物生長的茂盛期。過了夏天,枝葉凋零,「愛情隧道」也將不復存在。

  但利用鐵路設施打造文化旅遊地,在國內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廈門的鐵路文化公園、集通鐵路的蒸汽機車節等。鷹廈鐵路延伸線荒廢多年,2011年開始改造。這段4.5公裡長的老鐵路被改造成一條供市民休閒、健身,並串聯周邊景點、步道的帶狀公園。

臺灣「中央社」圖

  臺北兩郵筒被颱風吹歪 成拍照籤到新景點

  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年第13號颱風「蘇迪羅」橫掃全臺灣,臺北有兩隻郵筒都被吹歪,但這個意外造型卻被民眾大讚好萌,可能會維持「歪腰」模樣原地保留。

  據報導,這兩個被吹歪的郵筒「小紅」和「小綠」,位於臺北市南京龍江路口,現已成為拍照籤到新景點。

  報導稱,中華郵政表示,已經接到許多民眾反映,希望可以維持「小紅」和「小綠」的歪腰樣貌,中華郵政也傾向順應民意,不過如果真的要保留,「小紅」和「小綠」還得經過測試,確認雨水不會滲進,也不會影響行人安全。

  圖為透明廁所 中新網 楊陳 攝

  桂林「透明廁所」人氣爆棚成新「景點」

  採用全落地窗設計的廣西桂林市蘆笛景區「透明廁所」自啟用以來引發網絡討論熱潮。透明廁所榮獲由國家旅遊局舉辦的「第一屆全國旅遊廁所設計大賽」二等獎,且人氣持續飆升,已成為遊客到蘆笛巖觀光的「另類」新景點。

  坐落於桂林桃花江畔的蘆笛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以蘆笛巖清奇俊秀的巖溶風貌而聞名中外,有「國賓洞」的美譽。

  在蘆笛巖出口處的觀景平臺上,新近打造的旅遊廁所外觀與普通廁所並無差別。但走進男用洗手間,正對小便池的方向,是兩面寬敞明亮的落地玻璃。從該角度向外望去,近處樹木、草叢,遠處的田園風光一覽無餘。由於該廁所幾近透明,自啟用以來便引發了網友對如廁私密性的大討論。

  由於透明廁所距離蘆笛巖出洞口僅數十米,不少遊客在遊覽完洞內後,都希望到透明廁所一睹為快。其中不乏一些女性遊客。一些年紀稍長的男性遊客,從巖洞出來後,先是走進普通男廁,幾分鐘後出來,又會到透明廁所那邊轉一圈。

  桂林市蘆笛景區總經理助理鄧碧瓊表示,透明廁所的設計是在充分考慮到實際情況和人性化的前提下進行的。未來景區還會秉承大膽創新的設計理念,推動景區在環保、智慧、人文、休閒方面的持續發展。

「胸罩柵欄」自1999年起成為了備受爭議的旅遊景點(網頁截圖)

  紐西蘭另類景點胸罩柵欄「脫光」

  外媒報導,2014年11月,紐西蘭著名旅遊景點「胸罩柵欄」被再次「脫光」,數百個胸罩被當地政府人員清除。「胸罩柵欄」2014年已經3次被政府清除。但支持者則一如既往地表示,將重新用胸罩填滿柵欄。

  該景點位於紐西蘭奧塔哥中部地區卡德羅納谷一個靠近路邊的農場。它自1999年起成為了備受爭議的旅遊景點,吸引眾多旅客前往參觀。

  政府擔心,停下來和「胸罩柵欄」拍照的旅客會引發交通安全風險,曾在2006年清楚柵欄上的胸罩,但不久後又被支持者重新掛上。

臺灣新北市猴硐車站增設貓咪公廁。東南網

  臺灣猴硐貓咪公廁吸睛 遊客:可愛到讓人忘上廁所

  《東南網》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新北市猴硐「貓村」以貓咪走紅,侯硐火車站大廳的貓咪公廁內外貼滿由插畫家小P繪製的貓咪圖樣,可愛吸睛,遊客驚呼:「可愛到讓人忘了上廁所!」

  知名作家「貓夫人」將貓咪公廁拍照放上臉書,兩周吸引逾兩萬人按贊,網友紛紛留言「拍照拍到不想出來」;貓咪公廁成為另類「觀光景點」。

  貓夫人還推薦民眾夜間來訪,入夜打光後,貓咪公廁會呈現不同風貌,比白天更漂亮。

  站外另設一座自行車公廁,方便車友使用;車站二樓戶外陽臺打造景觀平臺,遊客可遠眺山城和選煤場遺蹟,還能親近躍上陽臺的貓咪,享受悠閒時光。

環球網

  奧地利另類景點「骷髏屋」:存放超千個骷髏頭

  《環球網》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奧地利哈爾斯塔特有一個另類的景點—建於15世紀的一座羅馬天主教大教堂的骷髏屋。該骷髏屋裡存放著超過1000個骷髏頭,其中610個已經被塗上彩繪,這使得令人生畏的骷髏顯得不那麼恐怖。

  骷髏屋的存在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因為當時的村莊沒有足夠的土地來埋葬逝者,其二是因為當時不允許火葬。所以,當人們去世後,他們的屍體會被埋在土裡一段時間,十幾年後再把屍體取出來,並把頭骨保存在教堂裡的一個房間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骷髏屋。

  美國一面牆粘百萬塊口香糖 還有幹掉的口水

  外媒報導,美國西雅圖派克市場的一面牆「光榮」上榜「全球最不衛生的景點」,因為這面牆上密密麻麻粘了上百萬塊嚼過的口香糖。

  報導稱,這面牆有15米長,從上到下遍布五顏六色的口香糖,以及無數幹掉的口水。

  這個景點的形成是因為很多人常在此排隊等待看演出,順手將硬幣或其他小東西用口香糖粘在牆上。起初劇院工作人員曾試圖刮掉這些口香糖,恢復牆面清潔,但人們粘口香糖的行為屢禁不止,清潔工作均以失敗告終。

  1999年,當地官員索性宣布這面牆成為正式的「旅遊景點」。如今這面牆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觀光地,受到了熱愛藝術的小青年們的熱烈追捧,吸引很多遊客前來拍照留念。

cul.sohu.com false 中國新聞網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5/08-12/7461698.shtml report 4689 這兩個被吹歪的郵筒「小紅」和「小綠」,位於臺北市南京龍江路口,現已成為拍照籤到新景點。臺灣「中央社」圖中新網北京8月11日電(唐云云)近日,南京江寧「愛情隧道」

");}

相關焦點

  • 另類"景點":臺北郵筒被吹歪變萌 透明廁所人氣旺
    這兩個被吹歪的郵筒「小紅」和「小綠」,位於臺北市南京龍江路口,現已成為拍照籤到新景點。臺灣「中央社」圖  中新網北京8月11日電(唐云云)近日,南京江寧「愛情隧道」人氣頗旺,有網友建議將其打造成鐵路文化旅遊地。而在颱風中被吹歪的兩隻臺北郵筒,因為模樣太萌吸引眾人拍照,儼然成為當地拍照籤到新景點。其實,世界各地這種另類「景點」還有很多,紐西蘭的「胸罩柵欄」,美國的「口香糖檣」,奧地利的「骷髏屋」,桂林的「透明廁所」,個個充滿奇思妙想,令人腦洞大開。
  • 臺北兩郵筒被颱風吹歪 成市民拍照景點
    8月8日,臺北,颱風「蘇迪羅」將兩隻郵筒都吹歪,但這個意外造型卻被民眾大讚好萌,可能會維持「歪腰」模樣原地保留,成為臺北別類景點。 颱風「蘇迪羅」將兩隻郵筒都吹歪,但這個意外造型卻被民眾大讚好萌。
  • 臺北郵筒被颱風吹歪走紅 或原樣保留作紀念(圖)
    這兩個被吹歪的郵筒「小紅」和「小綠」,位於臺北市南京龍江路口,現已成為拍照籤到新景點。臺灣「中央社」圖  這兩個被吹歪的郵筒「小紅」和「小綠」,位於臺北市南京龍江路口,現已成為拍照籤到新景點。臺灣「中央社」圖  中新網8月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年第13號颱風「蘇迪羅」橫掃全臺灣,臺北有兩隻郵筒都被吹歪,但這個意外造型卻被民眾大讚好萌,可能會維持「歪腰」模樣原地保留。  據報導,這兩個被吹歪的郵筒「小紅」和「小綠」,位於臺北市南京龍江路口,現已成為拍照籤到新景點。
  • 歪郵筒奪臺灣網紅景點冠軍
    據新華社電 雅虎臺灣網站16日公布2015年臺灣「十大爆紅景點」。根據景點關鍵字搜索量上升指數,奪冠的是臺北市中心被颱風吹歪的歪腰郵筒。這兩個郵筒位於臺北市中山區,一紅一綠,今年8月中旬在颱風「蘇迪羅」襲擊中被齊齊吹歪,因為歪頭造型可愛,吸引許多民眾圍觀留影(如圖,新華社發)。居第二的是位於高雄旗津的彩虹教堂,七色建築搭配海景,成為臺灣島內新人拍婚紗的首選之地。
  • 郵筒也賣萌!圖看世界各地「萌萌噠」小郵筒
    &nbsp&nbsp&nbsp&nbsp2015年8月8日,臺北,颱風「蘇迪羅」將兩隻郵筒都吹歪,但這個意外造型卻被民眾大讚好萌,可能會維持「歪腰」模樣原地保留,成為臺北別類景點。
  • 臺灣的「郵筒熱潮」折射了什麼?
    圖:臺北有酒店推出「超萌郵筒專案」,住房就送限定明信片和郵筒造型杯子蛋糕/ 中央社  文|朱穗怡  颱風「蘇迪羅」上周橫掃臺灣,暴風豪雨給島內帶來嚴重災情,卻令兩個被颱風吹歪了的郵筒一夜爆紅,歪腰郵筒固然可愛,也充分反映了臺灣民眾的幽默感和想像力,但成為大眾追捧的「明星」,讓人始料不及。臺灣知名作家龍應臺一針見血地指出其中玄機。她說,近幾年臺灣充滿怨戾之氣,在怨戾瀰漫中,幽默是集體所需要的身心調養,是面紅耳赤時突然出現的會心一笑,「小紅小綠(兩個郵筒的顏色)就是我們集體的會心一笑。」原來歪腰郵筒成了洗滌和治癒臺灣民眾心靈的妙藥。
  • 明星郵筒變身「開心果」/朱穗怡
    圖:臺北有酒店推出「超萌郵筒專案」,住房就送限定明信片和郵筒造型杯子蛋糕/ 中央社  颱風「蘇迪羅」上周橫掃臺灣,暴風豪雨給島內帶來嚴重災情,卻令兩個被颱風吹歪了的郵筒一夜爆紅,成為連日來島內坊間的討論焦點
  • 臺灣十大爆紅景點 「歪腰郵筒」奪冠(圖)
    臺灣十大爆紅景點 「歪腰郵筒」奪冠(圖) 2015-12-16 16:06: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歪腰郵筒
  • 臺「歪腰郵筒」引發圍觀人潮 景點走紅屬「意外」
    原標題:臺「歪腰郵筒」引發圍觀人潮 景點走紅屬「意外」  視頻:臺北兩郵筒被颱風吹歪 意外走紅成景點 來源:央視網   無心插柳柳成蔭,臺灣有不少知名景點在成形最初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觀光,也沒有人能預料到它後續帶來的人氣。
  • 臺灣歪腰郵筒爆紅 「小紅」「小綠」將原貌保留
    臺北市龍江路口的郵筒,被蘇迪勒颱風刮下的招牌擊中,成了「歪腰郵筒」萌樣爆紅,大批民眾排隊與它們合照,郵局另派郵差維持秩序。(黃世麒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8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中臺蘇迪勒強勁風力吹倒許多路樹、招牌,臺北市龍江路上的2支郵筒,被重物砸歪,歪頭、歪腰模樣,吸引網友拍照轉貼。臺灣「中華郵政」表示,順應民情「小紅」、「小綠」郵筒不扶正、原貌保留,會派員固定郵筒底部、確保安全。
  • 大公報:臺灣「明星郵筒」因颱風變身「開心果」
    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8月13日電 香港大公報13日評論稱,颱風「蘇迪羅」上周橫掃臺灣,暴風豪雨給島內帶來嚴重災情,卻令兩個被颱風吹歪了的郵筒一夜爆紅
  • 【颱風「蘇迪羅」太猛】臺灣觀音像被吹倒,福州成了「湖州」
    摩託車吹到空中,路人被嚇呆颱風吹歪一對郵筒模樣萌翻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颱風「蘇迪羅」帶來強風豪雨,臺北市中山區有兩個郵筒居然也被吹歪,不過「歪腰」郵筒模樣太可愛,不禁吸引部分路過民眾拍照,許多網友也笑稱是「惡意賣萌」、「阿帕奇郵筒」。
  • 中正紀念堂連續五年位列臺北市人氣最旺景點
    中國臺灣網6月6日消息 去年臺北市哪個景點人氣最旺?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答案是中正紀念堂共有733萬5778人次遊覽,平均每月有61萬人次參觀,中正紀念堂已連續5年蟬聯此項評比的冠軍,排名二三的則是孫中山紀念館、臺北市動物園。
  • 郵筒很萌很吸睛,連鹿晗都喜歡.不只是臺灣,全球郵筒都撩人...
    要說網絡上最紅的臺灣郵筒,當數2015年由雅虎臺灣網站評選出的臺灣十大網紅景點之冠軍的臺北「歪腰」郵筒。倆郵筒,一紅一綠,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去年8月因颱風「蘇迪羅」襲擊而被吹歪,因為造型可愛,吸引人潮,各路粉絲前往拍照留念,連「大黑牛」李晨遊臺時,也特地去合影下。
  • 太火爆致道路堵塞 臺灣「歪腰郵筒」即將搬家
    小紅小綠暴紅,成為熱門景點,遊客將道路擠得水洩不通海外網8月11日電 據臺灣媒體報導,蘇迪羅「吹歪」的「歪腰郵筒」最近爆紅,吸引大批遊客合影拍照,但卻因影響交通颱風蘇迪羅過後,南京龍江路口的歪腰郵筒小紅小綠暴紅,成為熱門景點,遊客將道路擠得水洩不通,當地郵政甚至出動郵差輪值,以維持現場秩序。郵政說,朝聖人潮已經擠得南京龍江路口水洩不通,為維持交通和安全,宣布要幫歪腰郵筒搬家,周四起就會出現在臺北博愛路北門郵局。聽聞消息的民眾加緊腳步搶拍第一現場。
  • 臺灣歪腰郵筒 另一棵金城武樹
    歪腰郵筒「小紅小綠」搬家的命運,在前文化局長龍應臺臉書文發酵下,將原地原址深植在此地的感官生活中。    地表最強烈蘇迪勒颱風所形成的超級風速,造成滿處樹倒與招牌散落景象,風沙滾滾,也讓績優翡翠水庫灰頭土臉,臺北市居民掃到颱風尾的用了3天黃水,這些因颱風所涵化種種災害記憶,歪腰郵筒恰好是災害黑暗面的「正面投射」,龍應臺所描繪歪腰郵筒「意外地凝聚所有臺灣人對於颱風的感受」,是一種對災害文化的生活反思。
  • 臺灣島內信件銳減1/4 郵筒轉型變網紅景點
    圖為臺北市中山區復華裡的「彎腰郵筒」。柴逸扉攝圖為臺灣中華郵政推出的「O2O郵購站」。例如臺南郵局表示,有的郵筒經常一個月只有兩三封信,甚至有時候沒有信,因此當地將裁撤133個使用率低的郵筒;基隆郵局管轄的偏鄉地區郵筒經常收不到信件,今年7月當地已裁撤23個郵筒;花蓮縣前不久也在21個郵筒前貼出公告,告知民眾這些郵筒今年8月1日起被裁撤……看到這些即將消失的郵筒,許多年長者都表達了傷感之意。
  • 郵筒變身更可愛
    日前,一條「給海牛郵筒打扮」的小視頻成為微博熱門話題。一位國外友人將自家郵筒設計成海牛造型,下雨天給它穿雨衣,過節了為它盛裝打扮。看過視頻後的網友被集體萌化:「這也太可愛了吧?」「路過之後心情都變好了!」「激發了合影的衝動!」     在筆者的印象中,這是繼鹿晗與郵筒合影事件之後,郵筒第二次登上微博熱門話題。
  • 過年臺北商場人氣旺 禮盒玩具賣的最好
    過年臺北商場人氣旺 禮盒玩具賣的最好     人民網香港1月26日電臺灣消息:今年過年天氣太冷,百貨商場顯然成為人氣最旺的「旅遊景點」,臺北除了信義商圈外,包括京華城、SOGO與中興百貨等,家家都是買賣興隆,人氣大旺。
  • 「僕街少女」走紅 以另類方式介紹景點關注社會
    兩人因以「僕街」方式介紹景點、關注社會而成名。  「僕街」在粵語裡原是粗話,但近來卻用以翻譯英文planking一詞,是一種行動藝術,指腹部著地、平躺在奇特甚至危險的地方,拍下認證照片,然後透過社交網站「曬」與他人分享。「僕街」最初興起於澳大利亞,在歐洲、日本等地已流行多時。「僕街」愛好者則被稱為「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