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840年英國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此後,郵票作為一種方便的郵資憑證逐漸在全世界推廣。小小的郵票,讓人在方寸之間暢遊古今、遍覽山河,成為很多人喜愛的藏品。而關於合肥的歷史故事、美麗傳說、自然山河、科技創新……也被搬上了這一枚枚小小的郵票,在方寸之間鋪展開來。
郵票上的巢湖山水
合肥市民繆先生,收集郵票已有27年光陰。就在前幾天,他剛剛預定了2020年所有郵政集團發行的郵票。繆先生還把所有的郵票進行「歸檔」,分成紅樓夢系列、三國演義系列……身為巢湖人的他,還收集了石濤的《巢湖圖》郵票。
中國郵政2009年3月22日發行了2009-6《石濤作品選》特種郵票1套6枚,第一枚為「巢湖圖」,這原本是清代畫家石濤創作的一幅中國畫,這套郵票十分雅致,立刻受到了收藏者的追捧。而「巢湖圖」也是現存最早的畫巢湖風景的傳世名作。
《石濤作品選》特種郵票1套6枚,第一枚為「巢湖圖」。
據考證,1695年,53歲的石濤應吏部尚書、英武殿大學士李天馥和廬州府太守張見易的邀請,從揚州來廬州遊覽,在從廬州返回揚州路過巢湖,巧遇巢湖那幾天下雨發大水,只能「十裡五裡一停船」,石濤飽覽了巢湖風光,又在中廟連住了3天,於是他就作了這麼一幅《巢湖圖》。其中的亮點是石濤對水的描繪,用「網巾紋」的畫法,顯示出風大浪急的觀感。
畫作的中部右岸畫出了中廟雄姿,廟基若隱若現。畫面近景是一片農田;左岸突出一個石墩,瓦、草屋各兩幢;右岸畫著兩壘巨石。沿著岸邊畫了柳樹、松樹,夾著池塘小船,是惡劣天氣避險的小灣。塢內停泊3條木船,5個水手有坐有立,中一頭陀盤膝打坐長者。整幅畫中湖面水光瀲灩,數隻小船停泊岸邊。岸上垂柳依依,樹木鬱郁,房屋村舍相映成趣。湖中小島,雲霧繚繞,閣樓工整秀麗。
石濤共在畫面上方
即興題詩4首
1
題詩跋文其一:
「百八巢湖百八愁,遊人至此不輕遊。無邊山色排青影,一派濤聲卷白頭。且蹈浮雲登鳳閣,慢尋濁酒可仙舟。人生去住皆由定,始信神將好客留。」該詩不僅寫了巢湖的風景,而且還寫了人事,石濤拒絕了李、張的挽留。
2
題詩跋文其二
「波中遙鳳崔嵬,鳳閣琳琅臺壯戰。樓在半空雲在野,櫓聲如過鶴聲來。巢湖地陷赤烏事,四邑水滿至今災。幾日東風泊沙渚,途窮對客強徘徊。」
3
題詩跋文其三
「東風阻我巢湖邊,十裡五裡一泊船。湖頭人家白鵝岸,晚風齊送荷花田。水清苔碧魚可數,金沙各地是何年。主人爰客高且賢,下水採蓮意頗堅。謂客有花以詩媚,吾只愛詩不受錢。採花偏採未開全,一枝菡萏最堪憐。始信壺中別有天,插荷相向情更顛。欲開不開日復日,記程好事花當前。」
4
題詩跋文其四
「且喜無家仗笠輕,別君回首片湖明。從來學道都非住,上處天然未可成」。
從這些詩文中
看得出石濤在停留巢湖期間
與當地村民交往的故事
看到的風景以及觸發的人生感悟
郵票上的三河古鎮
2016年,中國郵政發行了中國古鎮第二組郵票,選取了六座歷史悠久、風景秀美的歷史文化名鎮,其中就有合肥市肥西縣的三河古鎮。三河鎮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在此交匯而得名。古鎮尤以古河、古橋、古街巷等古蹟構成的「八古」景觀最為著名。
《中國古鎮(二)》郵票中的一枚正取景於肥西縣三河鎮。
《中國古鎮(二)》郵票中的一枚正取景於肥西縣三河鎮的三縣橋與望月閣。三縣橋(又稱石頭大橋)位於大南門口,橋身高大而雄偉,為三孔石橋,主橋長38米、寬7米,橫跨小南河已近百年。全橋沒有一根鋼筋,沒有一滴水泥,但堅固異常,堪稱一奇。古橋銜接肥西、舒城、廬江三縣,故名三縣橋。古橋與橋頭徽派建築融為一體,景色蔚為壯觀;望月閣位於風景秀麗的小南河畔,高37米,為7層古塔,旁邊相鄰的是望月橋。遊人經望月橋,登上望月閣,憑欄鳥瞰,古鎮美景盡收眼底,感受水鄉的靈氣、古鎮的滄桑。望月閣第一至四層為美食城,五至六層為展覽廳,展示的是1991年三河洪水的一些圖片。第七層為觀望臺,登高望遠,登上三河古鎮的最高處可以一覽古鎮全貌。
這套郵票的設計以實景為基礎,採用了鋼筆勾線配以淡彩的手法,並以雕刻線條,細膩刻畫古鎮的代表性建築,表現了古鎮厚重歷史、文化積澱以及秀美的景色。
郵票上的文藝創作
郵票上關於合肥的元素中,創作最多的應該是包拯。
1958年6月28日,中國郵政發行《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年》紀念郵票一套3枚,第一枚為「蝴蝶夢」,圖案是包拯午睡時夢見蝴蝶的情景,包公緊閉雙目,伏在桌上,樹根邊飛舞著一隻大蝴蝶和3隻小蝴蝶,桌子上放著筆墨紙硯,兩位僕從在旁侍立,不敢驚擾了包公的夢。
這幅圖講述的就是關漢卿創作的元雜劇《蝴蝶夢》的情景。皇親葛彪無故打死王老漢,王氏兄弟3人為報父仇也打死葛彪,因而被捕入獄。王妻自願認罪,三子也爭相認罪。包拯只想判一人,想判老大或者老二,王妻堅持讓幼子領罪。原來老大和老二為前妻所生,王妻甘願犧牲親生子,包拯大受感動。包拯夢見3隻蝴蝶墜入蜘蛛網,另外一隻蝴蝶飛來營救,包拯受到啟發,最終釋放三子。
《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年》紀念郵票一套3枚,第一枚「蝴蝶夢」描繪包拯午睡夢見蝴蝶的情景。
2008年2月23日,中國郵政發行《京劇淨角》特種郵票一套6枚,第二枚為「包拯」,2015年8月8日,發行《包公》特種郵票一套2枚及小型張1枚,圖案分別為擲端硯、鍘美案和包公像。講述的是包公在生產貢硯的端州擔任3年多的父母官,清廉不持一硯。端州硯工為了表達敬仰,託人送來端硯,被包公拋到江中。在包公投擲硯臺的地方起了一塊陸洲,民間流傳包公擲硯成洲的故事。鍘美案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包公鐵面無私鍘負心漢陳世美的故事。這些文學藝術的創作,讓包公清廉的精神得以流傳千年。
郵票上的歷史之戰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中國大陸《三國演義》系列郵票從1988年開始發行第一組到1998年發行完畢,共發行了5組20枚郵票3枚小型張,從第一枚「桃園三結義」開始,至「三分歸晉」結束,通過這5套郵票把整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大家面前,內容基本包羅了三國時期的主要戰役和重大事件。
1994年11月24日,中國郵政發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第四組)》特種郵票一套4枚,第三枚為「威震逍遙津」。這也是歷史上的合肥最著名的戰爭,也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選自《三國演義》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漢中地,張遼威震逍遙津」。公元215年,曹魏和孫吳在合肥爆發了一場著名的戰役:孫權率軍十萬圍攻曹操方駐守的合肥城,結果卻被張遼、李典等人率數千兵力擊退,在合肥逍遙津之戰中差點擒獲孫權。這也是「張遼威震逍遙津」的故事原型,「八百破十萬,嚇得東吳小兒不敢夜啼」的傳說顯示了張遼的神勇。
郵票上的科技之城
合肥是一個被科技影響改變的城市,這自然離不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對合肥發展的貢獻。從安徽省郵政集郵與文化部門獲悉,新中國成立後,有一大批科學家,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民族科技振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因此,發行了《中國現代科學家》紀念郵票。而在「國家名片」上,中國現代科學家紀念郵票就先後出現過中科大至少8位科學家的身影。
1958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郭沫若擔任校長。中國郵政1982年11月16日發行J87《郭沫若誕生90周年》紀念郵票一套2枚,這是中科大人物首次亮相「國家名片」。
中國郵政1988年4月28日發行J149《中國現代科學家(一)》紀念郵票一套4枚,其中有兩枚與中科大有關。一位為中國物理學奠基人之一的吳有訓教授,時任中科院副院長,是中科大的創建人之一;一位是中國數學領域的學術泰鬥華羅庚教授,時任中科院數學所所長。
中國郵政2006年5月13日發行2006-16《中國現代科學家(四)》紀念郵票一套4枚,其中一枚展現的是嚴濟慈教授的風採。嚴濟慈教授是我國最著名的物理學大師之一,早年留學法國,回國後,歷任北平研究院物理所所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新中國建立後,歷任中科院應用物理研究所所長、技術科學部主任、中科院副院長,並擔任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大成立後,兼任應用物理系主任,講授普通物理等課程,後接替郭沫若先生出任中科大第二任校長。
中國郵政2011年5月25日發行2011-14《中國現代科學家(五)》紀念郵票一套4枚,其中2枚郵票上的科學大師貝時璋和錢學森都是中科大的建校元勳。貝時璋教授是我國生物物理學奠基人,曾任中科院實驗生物研究所和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動物學會和生物物理學會理事長,他主持創辦了中科大生物物理系,為首任系主任,主講生物物理等課程。錢學森教授是國際航空航天領域的著名科學家,為我國「兩彈一星」的發展居功至偉。中科大建校後,擔任近代力學系首任系主任,親自講授物理力學、火箭技術導論等課程,為學校教學科研貢獻卓著。
中國郵政2014年10月16日發行2014-25《中國現代科學家(六)》紀念郵票一套4枚,其中又有兩位科學大師與中科大有關,他們分別是趙九章和郭永懷。趙九章教授是我國地球物理學和空間物質學的開拓者,曾任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和應用地球物理所所長,衛星設計院院長,中國氣象學會和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1999年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他是中科大應用地球物理系創立者,為首任系主任,講授宇宙電動力學等課程。郭永懷教授也是國際著名的空氣動力學專家,曾任中科院力學所副所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1999年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中科大成立後,任化學物理系首任系主任,主講邊界層理論等課程。這兩位大師都為中科大的創建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8年,中科大建校50周年,中國郵政為此發行一套郵票。要在方寸之地表現她50年的輝煌歷史和顯著成就,難度的確很大。當時還在合肥開這套郵票選題的專家研討會時,各路專家都有這樣的感覺:在郵票圖案中,好像有很多東西可以表現,但真正能夠立得住、得到大家普遍認可的設計元素卻幾乎沒有。
作為這套紀念郵票的設計者史淵曾經在採訪中講述,在設計這套郵票時首先碰到的問題就是在圖案中表現什麼,一直努力尋找一種能被大家普遍認可的科學技術符號。思來想去,選用了「原子圍繞原子核旋轉」這個人們熟識的設計元素,從而使設計出來的郵票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這套郵票在整體上強調現代科技的感覺,以充分表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作為中國科學院所屬的唯一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以科技為背景的管理與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著名大學的特點。郵票主圖為中科大校徽,把校徽比作原子核,周圍繞以金色原子運行軌跡,以進一步強調學校特徵。圖案背景採用純白色,並襯託金屬灰色的「50」字樣,中間隱含原子和分子結構、電腦晶片編碼等反映現代高科技文明的符號,進一步強調了科大的學校性質和建校50年來的光輝歷程。
一枚枚郵票
把合肥的山與水、詩與畫
過去與現在、科技與創新連接起來
藉助「國家名片」得到完美展示
讓人寄情於方寸之間
暢遊合肥歷史古今、錦繡山河
江淮晨報全媒體發布中心出品
記者/李文靖(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孟慶超
在右下角戳一個小花花
你就是最好看的人
你送一個
晨小妹工資漲5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