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
浩口苗族仡佬族鄉浩口村
浩口村田家寨是武隆唯一的仡佬族聚居點。
這裡地勢平坦,四面都被青山圍繞,50餘棟仡佬族風格的建築坐落在竹林間。
村民每年還保持著「吃新節」、 「餵樹節」等獨有的傳統節日。
武隆
石橋苗族土家族鄉八角村
石橋苗族土家族鄉因為清鹹豐時鄉裡板河溝上建有一座石橋得以命名。
這裡地處江口電站庫區腹心地帶,
電站蓄水後形成湖面4000多畝,
與世界自然遺產—國家5A級景區芙蓉洞相連。
雲陽
清水土家族鄉清水村
清水村處於國家5A級景區-龍缸國家地質公園核心景點村境內。
當地村民仍保留著奉祭白虎、住吊腳樓、喝油茶湯、唱土家山歌、跳擺手舞等古樸的民風民俗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奉節
雲霧土家族鄉碼頭村
巫山
鄧家土家族鄉池塘村
鄧家地理條件惡劣,平均海拔1550米,立體氣候明顯,
全年無霜期170天左右,
是一個典型的高山邊遠貧困鄉,
但獨特的吊腳樓風格很有一番特色。
石柱
金玲鄉銀杏村
金鈴鄉銀杏村入榜了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該村落因境內遍布的天然銀杏林而得名。
這裡保存了豐富的原生態土家吊腳樓,
土家民俗文化濃鬱,民風淳樸。
秀山
裡仁鎮南莊村
裡仁鎮南莊村的瓦廠溝古村落坐落在群山之間,
浸泡在一個天然的大型氧吧裡。
瓦廠有豐厚的土家族民俗文化資源,
被評為「土家山歌之鄉」。
秀山
梅江鎮民族村
民族村是重慶市唯一完整保存苗語的村寨,
該村擁有重慶市唯一採用苗、漢雙語教學的小學。
民族村有很多原始風貌,
比如仍保存著大量的傳統木質建築,
看起來古色古香,別有一番風韻。
秀山
清溪場鎮大寨村
走進秀山自治縣清溪場鎮大寨村,
你會看見一個綠樹掩映的原始村莊。
一幢幢保持完整的土家民居依山而建,
山環水繞,閒庭靜院古風猶存。
早晨和傍晚,炊煙嫋嫋,
田園氣息撲面而來,叫人樂不知返!
秀山
溪口鎮中和村
溪口鎮中和村茶園坪組,
坐落於700米海拔的半山腰上。
這裡少數民族本土文化興盛,
村寨盡顯古樸素雅,
宛如穿越時光而來的世外部落,
悠悠然如夢似幻。
秀山
鍾靈鎮凱堡村
凱堡村被譽為秀山生態旅遊第一村。
村裡現存多株百年古樹,
悠悠訴說著歲月沉浮。
以唱山歌、跳花燈、舞龍燈、
還願祈福等為主的土家文化、巫文化源遠流長。
酉陽
蒼嶺鎮大河口村
蒼嶺鎮大河口村的石泉古苗寨,
當地人又稱「火燒溪」。
此乃重慶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苗寨,
被譽為「最原生態的古苗寨,獨特苗家古民居活化石」。
酉陽
楠木鄉紅莊村
紅莊村是酉陽縣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村寨,
這裡的老屋、祠堂、狀元門等古建築保存完好。
古建築群逐水而居,錯落有致,
在碧水的映襯下更顯得嫵媚多姿。
彭水
梅子埡鎮佛山村
佛山村因佛山寨而聞名,
佛山寨由47棟獨立掩映在銀杏林中的三合院吊腳樓組成。
自然形成山頂雲霧繚繞,
山裡鳥語花香,
山邊炊煙嫋嫋,
山腳荷塘月色的鄉村畫卷。
黔江
小南海鎮板夾溪十三寨
板夾溪十三寨是由13個原始古樸的土家山寨組成。
這些寨子多為吊腳木樓,
山寨依山就勢、竹樹掩映。
終年都有錦雞、白鶴、山羊、猴群出入其間。
石柱
冷水鎮八龍山寨
八龍村是土家族集居的山寨,
這裡全是面貌一新的巴渝新居,吊腳樓、木格門窗,
家家戶戶懸簷下,
懸掛著一排排金黃色的玉米棒,
一串串火紅的紅辣椒,
在雪地山寨格外醒目。
漫步山寨,欣賞邊寨風情,
如同置身世外桃源。
彭水
鞍子鎮羅家坨苗寨
羅家坨苗寨因村民全都姓羅而得名,
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是目前重慶最大且保存較為完好的家族苗寨。
這裡青瓦、飛簷、紅門,
一間間苗家吊腳樓錯落有致,水泥路蜿蜒其中。
酉陽
酉水河鎮河灣山寨
河灣山寨被譽為中國最美土家山寨,
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
居住著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各少數民族,
充滿著濃鬱的民族風情。
秀山
海洋鄉巖院古寨
巖院村歷史悠久,
有錯落有致的土家民居、
幽靜清雅的古井、
古樸秀美的石橋。
古村落格局保存完整,
是200多年村落形成發展的歷史見證,
延續了百年的土家建築建造傳統,
是土家傳統建築的活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