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的9月某一天,我們去了肅北縣南部的阿爾金山,遠遠地就又看到了阿爾金雪山。
與飛機上看到的感覺不一樣,飛機上看到的是那麼震撼,那麼賞心悅目,那麼不可言說。似乎,那種靜然之美,那種雄偉寬廣,那種潔白無瑕,那種山身雪衣,尤其是飛機傾斜時,感覺雪山在太陽的光輝裡,散發出無限光芒,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它的美。這一趟飛機是從西安飛向敦煌,下午,只要天氣好,就能看到綿延千裡的阿爾金雪山。
站在地上看,一樣壯觀。
遠處的白雲和雪山你能區分開嗎?如果不注意,很難分開。阿爾金山連綿千裡,但並不是所有的山頭都有雪,只有高一點兒的才有,那與我們相隔太遠,但山上融化的雪水卻是見到摸到,清澈見底,清涼如秋。這些都很美,只是我們不能靜靜地享受,因為還有工作要做,工作就在路邊的剖面,過個車揚起一次灰塵,躲無可躲。也許,這就是生活吧,有好的一方面,也有我們無法改變的一面。
也或者,美都在遠處吧,可遠觀不可近玩也。遠看雪山如霧裡看花,有一種朦朧的潔白之美。有人把雪山形容成冰清玉潔的女神,太形象。她就好像我們的詩和遠方,如詩如畫,只是在遠方。如果你真的走進她,只是到山腳,你就能感受到那種清涼,尤其那雪水,有點兒刺骨。如果再往上走,萬萬不可冒然,不僅僅是越來越冷,更重要的是高原反應會越來越強烈,詩和遠方,也不是說去就能去的。
雪山與藍天白雲是那麼純潔,我想到一個詞:深白,這是別人創造的詞,與這裡的環境略有不符。根據這個環境,我想了一個詞:藍白,純潔的藍,純潔的白,相映相成。好的,就用「藍白」來形容這種純潔。我們嚮往的詩和遠方,不正是這樣的藍白嗎?
這雪山是水的源頭,雪山融化的水乾淨無暇,無論多深,都清澈見底,如一個初生的嬰兒那樣純,如雨後彩虹那樣清新。在雪山腳下,就像進入到一塵不染的世外之地,乾淨,乾淨得什麼都透明著,乾淨的似乎什麼都不存在一樣。這種乾淨,不就是詩和遠方嗎?
這種稀有的純潔是那麼容易彈指即破。
可河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再純淨的水,經過山區、丘陵、荒漠,就變成了渾濁的泥水。就像一個漸漸長大,漸漸走進社會的人,最初的純潔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變得很社會,這一社會,就渾濁了。但這渾濁的水,確是這裡人民的飲用水源地,自然要經過過濾,變得又清澈。也像一個人一樣,雖然社會習氣很濃,但要面對人時,還是多少要過濾一下,保持原有的善意。這也許就是人與自然的相通之處吧。
這是一個無法清淨的世界了,交通和通訊的發達,讓大山溝裡也車來車往。人類還有什麼地方不能去?地球就這麼大,人類卻越來越先進……只能從內心尋找平靜,內心?要信佛嗎?小隱隱山林,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現在看來,在哪裡隱居,都是大隱啊。哈哈,還是得從內心來。心若不靜,哪裡都不會安寧。怎樣才能做到?我做不到,即使今天身處這麼安靜純潔的大山中,一樣煩躁和疲憊。
這裡除了美,還有危險。這裡有狼出沒,有很大的溫差,有荒涼和孤獨,有不可預知的風沙,有不知道的蛇蟲鳥蟻。如果你知道它的危險,你還覺得它是詩和遠方嗎?
如果連阿爾金山深處都不能算作詩和遠方,那什麼地方能是詩和遠方呢?
(全文完,完稿於20200814晚)
有趣有意義的文字在這裡,歡迎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