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和遠方就在自己腳下——我讀《臺灣單車環島筆記》

2020-12-24 荊門一中任老師

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一直夢想可以仗劍走天涯,所以特別羨慕那些身體和靈魂在路上的人。這本書,單名字就十分吸引我,臺灣、單車、環島,哪一個都讓我激動。

讀完,我知道,詩和遠方其實就在自己腳下。只要你敢走出去,你就會得到,因為「旅程一旦開始就不會停下,除非到達終點」。作者說,「實現夢想,是需要志氣、勇氣和傻氣的」。

在環島第九天,也是最後一天,他要翻越北宜公路的北宜界,海拔落差535米。整個上坡途中,他全身心的力量都在和肌肉的乳酸做鬥爭。騎在最後,看著前面的人漸行漸遠,身邊的人越來越少,自己的力量慢慢耗盡,而終點似乎還是那麼遙遙無期,這種恐慌和絕望,是別人難以體會的。所以,能夠在絕望中堅持到底的人,是多麼的了不起。

這裡,我不由想起高中時讀過的一句詩: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你有勇氣開始,並堅持到底,你一定就在遠方領略平時看不到的風景。

跟隨著作者的騎行,純美的如詩風景映入眼底,我感動得一塌糊塗。

天空是明朗的瓦藍色,雲就像漂浮在湖面上的蒲公英。

叢林呈現出鮮活的蒼翠,起伏的山峰交錯,遠遠近近的綠,顯出豐富的層次。

足夠開闊的視野,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的群峰,公路兩側色彩斑斕的波斯菊,還有青色稻穗隨風攢動,將人視線引向遙遠的天際。

光線透過葉片跌碎在路面,斑駁跳動,挺拔的枝幹像琴弦,風猶如指尖,撥弄出天籟之音。

這些如畫美景,就是遠方給予勇士的饋贈。作者站在太平洋與寶島之間,背靠厚實的山,遠望遼闊的海,如我親臨一般。

單車環島、登玉山和泳渡日月潭,成為臺灣最富挑戰、最具理想情懷的新「鐵人三項」。其中,單車環島,以其獨有的壯遊浪漫,最為大眾所愛,變成臺灣人的一項成人儀式。「一次單車環島的旅行,意味著生命的一次勃發,夢想的一次衝撞,情感的一次瞭望,痛苦的一次涅槃,過往的一次追思,未來的一次試練。」

騎行路上,一次次地淬鍊,人變得純粹。同行的單車騎友,上至70歲的龍惠先生,下至9歲的彥君小朋友,有醫生、教師,有退休的公務員,有來自大陸的作者自己,還有來自德國的外國友人,他們都帶有一種對生命的追求,對遠方的探索,匯聚在環島路上,相互鼓勵,相互幫扶,最後到達終點。他們都是自己的勇士。

我知道了:

詩和遠方,只需要兩步,一步是開始,一步是堅持。

相關焦點

  • 《單車遇見臺灣:環島騎行筆記》
    一個小長假便可單車環臺,你不想試試嗎?  兩條經典線路詳解+最可行的租車環島計劃;帶上最簡單的行囊,遇見臺灣最美的風景;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推薦閱讀,攜程旅行網、天涯社區、中國臺灣網聯袂推薦。  內容簡介:  本書記錄了作者天天兩次環臺灣島騎行的經歷。
  • 單車遇見臺灣:環島騎行筆記 兩條經典線路詳解
    書名:單車遇見臺灣:環島騎行筆記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作者:天天  內容簡介他在當地租單車,兩次環島分別選擇了逆時針環島和翻越中央山脈環島兩條騎行線路,用自己的騎行經驗告訴你,環島騎行真的沒有那麼難。對於每天的騎行安排和沿途景點,天天也根據自己的經歷給出建議,以便給讀者提供參考。
  • 【新書書訊】環島最美遊記:《單車遇見臺灣:環島騎行筆記》
    ——攜程網聯合創始人梁建章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一顆遠行的心,一張微笑的臉,一輛喜歡的單車,一段值得回憶的旅程。旅行如此,人生亦如此。——同程旅遊創始人吳志祥下次騎行臺灣叫上我!他在當地租單車,兩次環島分別選擇了逆時針環島和翻越中央山脈環島兩條騎行線路,用自己的騎行經驗告訴你,環島騎行真的沒有那麼難。對於每天的騎行安排和沿途景點,天天也根據自己的經歷給出建議,以便給讀者提供參考。
  • 好書推薦 |《臺灣單車環島筆記》,九天八夜,單車青年全程環騎臺灣島之旅
    臺灣真情,環島筆記。《臺灣單車環島筆記》作者以單車為筆,汗水為墨,徜徉於城市的街巷肌理,飽嘗當地夜市的美味小吃,經過夢幻金色的鄉野縱谷,翻過巍峨壯闊的中央山脈,穿越黝黑狹窄的危險隧道,行過鑲嵌在海邊懸崖間的死亡公路,親見碧海藍天的壯麗之景,並在環島沿途領受到數不盡的善意幫助,感動於這片土地最真誠濃鬱的人情味。
  • 《臺灣單車環島筆記》 - 臨安新聞網-讀書時代
    「環島過程也許會痛,你可能會疼痛一分鐘,一個小時,甚至一天,但如果你放棄了,疼痛會一直在心裡。」    臺灣真情,環島筆記。他以單車為筆,汗水為墨,徜徉於城市的街巷肌理,飽嘗當地夜市的美味小吃,經過夢幻金色的鄉野縱谷,翻過巍峨壯闊的中央山脈,穿越黝黑狹窄的危險隧道,行過鑲嵌在海邊懸崖間的死亡公路,親見碧海藍天的壯麗之景,並在環島沿途領受到數不盡的善意幫助,感動於這片土地最真誠濃鬱的人情味。「這本書不僅寫了臺灣的風土人情,也寫了臺灣為什麼會成為臺灣。他騎車丈量的不僅是地理的距離,也是文明的距離。
  • 葛磊《臺灣單車環島筆記》出版
    【自序】 島嶼,單車和風(葛磊) 2010 年1 月末的一天,我步行到鐵馬家庭,寶哥(黃進寶)正在修理單車(臺灣人習慣將自行車叫作單車),所謂"鐵馬家庭",看起來更像是個簡陋的自行車修理鋪。我試著問寶哥:"你看,我可以麼?"
  • 鐵馬獨行——我的單車環島日誌(一)
    作為交換學生在臺灣的這兩個月來,我算是積極參加各種講座論壇,參加學生活動,聽音樂會和演唱會,進圖書館讀書,和臺灣同學一起聊天,或者在網上刷臉書和Youtube,帶著幾個學弟一起三國面殺……我經歷了很多,看到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但總感覺生活如一潭死水波瀾不驚,像是等待一些什麼。「單車環島」這個念頭已經在我心頭縈繞了兩個多月了,不,環島,已經某種程度上變成了我的夢想。
  • 有很感人的細節——《臺灣單車環島筆記》
    曾經很喜歡看臺灣的小清新電影,尤其鍾情於那片寧靜的沿海風光。最喜歡看的鏡頭便是騎著單車的穿著背心短褲的男孩子迎著風沿海騎過,背後是夕陽和望不到邊際的海。身邊的朋友們一直說要去臺灣玩,計劃也是要環島遊,倒是從未想過騎行。主要也是覺得騎行難度太大,好像大家的體力都不是那麼好,常年辦公室坐下來,稍微動一動都覺得骨頭要散架。然而看了作者寫的,一種堅持和一份成就感是無論如何無法比擬的。有自己的努力,看到的風景也必然是不一樣的。
  • 【047】十年臺灣夢:單車環島碎碎念
    陸陸續續又看了三毛、龍應臺、吳念真的書,都和這個海峽對岸的島嶼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自己的好友們,也一個接一個的去了臺灣或遊學或旅遊。甚是想與他們同行,卻也終未成行。而單車環臺灣島的計劃,除了和我那健壯的小腿有關外,還是十年前看完臺灣電影《練習曲》留下的夢想。念叨著劇中的臺詞「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沒機會再做了。」,就這樣終於開始了我的第一次臺灣行,也是我的臺灣單車環島行了。
  • 阿爾金雪山腳下,讓我領悟了詩和遠方
    她就好像我們的詩和遠方,如詩如畫,只是在遠方。如果你真的走進她,只是到山腳,你就能感受到那種清涼,尤其那雪水,有點兒刺骨。如果再往上走,萬萬不可冒然,不僅僅是越來越冷,更重要的是高原反應會越來越強烈,詩和遠方,也不是說去就能去的。
  • 人情味最難忘 大陸遊客單車環島愛上臺灣
    28歲的吳昊兩度赴臺騎自行車環島,並且出版《單車遇見臺灣——環島騎行筆記來源:臺灣《聯合晚報》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電影「練習曲」掀起自行車環島風潮,吸引不少島外旅客赴臺體驗,曾在大陸擔任財經記者的吳昊兩度赴臺環島
  • 來過臺灣?那你單車環島了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我和很多大陸朋友聊我單車環島的經驗,他們都很羨慕,說來臺灣也要環一下,所以我在此講一下我的經驗。臺灣有一個廣告界名人叫孫大偉的,他就是一個單車狂人,已經50多歲了,還有心臟病,但是他還是毅然搏命上場,花了一個月,騎完全程。我呢,花了10天騎完。不過這也沒啥,因為我完全是「公子哥兒式」的騎法。我代表我當時主編的雜誌《FHM男人幫》去做報導,親身體驗一下「環島」的滋味。
  • 詩和遠方|偶爾苟且,平常讀詩,時常遠方 敢問路在何方
    不同的人,會譜寫不同的詩,會渴望不同的遠方。1.現狀如果能喝茶養花談詩書,誰會願意上班帶娃洗衣服?如果不是被生活摁在地上無情的摩擦,誰不想花時間去思考詩和遠方的田野?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說出來輕鬆,做出來需要多大的勇氣。誰的生活不是經常苟且呢?
  • 單車電影單車環島:臺灣年輕人的成人禮
    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部電影除創下2006年臺灣電影最多戲院播放、最長放映日期等多項紀錄外,竟在全臺灣掀起一股單車環島熱潮,如今已然成為寶島上的一道亮麗風景。作為一種新的生活風尚和主張,在臺灣隨時隨處都能看到騎行者的身影,這些來自寶島內外的騎行者們不斷挑戰自我,用心感受著路上的風景與濃厚人情。
  • 單車環島:臺灣年輕人的成人禮
    《環球時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大多數臺灣年輕人把騎單車環島當做是非常寶貴的人生歷練,在畢業旅行或者成人典禮時,常會選擇環島騎行。  臺灣中華單車文化理事長陳守忠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剛剛帶桃園市高原小學的8個畢業生進行了一次環島旅行。
  • 聽蟲鳴嘗美食 大陸遊客單車環島愛上臺灣那一味
    28歲的吳昊兩度赴臺騎自行車環島,並且出版《單車遇見臺灣——環島騎行筆記》一書。來源:臺灣《聯合晚報》  中新網5月31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電影「練習曲」掀起自行車環島風潮,吸引不少島外旅客赴臺體驗,曾在大陸擔任財經記者的吳昊兩度赴臺環島,在颱風來臨期間,奮力騎上武嶺,也碰過被車子尾隨,以為遇到搶匪,沒想到是一名女士擔心他的安全一路緊跟,還送上手電筒,叮嚀夜騎要開燈。他說,臺灣的風景美不勝收,但更值得回憶的是人情味。
  • 單車環島│臺灣單車環島11天曆險記(一)
    當我得知2014年暑假自己有機會赴臺,卻由於上次來臺交換已經把臺灣幾乎走遍而這次不知該幹什麼的時候,忽然靈光一現,要不就去單車環島吧! 小學同窗K君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聽說了我單車環島的設想後也十分心動,當即許諾要跟我同行,雖然當時我也沒有對真能成行抱很大的希望,但同夥的加入至少讓我離這個遙遠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 單車環島,臺灣新風尚(行走臺灣)
    10年前,臺灣電影《單車環島日誌》掀起了單車環島風潮。如今作為一種生活風尚,在臺灣隨時隨處都能看到騎行者身影,這些來自寶島內外的騎行者們不斷挑戰自我,用心感受著路上的風景與濃厚人情。   單車騎行在臺灣到底有多火爆?臺灣中華單車文化理事長陳守忠告訴記者,大多數臺灣年輕人把騎單車環島當作是非常寶貴的人生歷練,在畢業旅行或者成人典禮時,常會選擇環島騎行。
  • 80歲環遊中國——「單車爺爺」的詩和遠方
    在海南修整了一段時間後,明天,「單車爺爺」又要出發了,這一次,他將單騎從海南出發,計劃再用5個月時間,縱貫西部省份,終點是首都北京,完成他的環遊中國之旅。 踏平坎坷成大道 鬥罷艱險又出發 為了這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老孟給自己添置了一個「大件兒」:一輛大28飛鴿自行車。為什麼不選擇更加輕便的山地車,老人有自己的想法,主要是自己能簡單修理,在路上能省卻很多麻煩;而選擇「飛鴿」,則不僅因為她是新中國第一個自行車民族品牌,更因為她與自己同齡,都是1936年的。
  • 看見臺灣|一個人的單車環島【乾貨篇】
    1、臺北市:臺灣省會,沒有不去的理由。推薦饒河夜市和師大夜市,千萬別去士林夜市!標誌性建築的話有臺灣101、臺北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等等,因為時間不夠,我就去了這幾個地方掃了一眼,一直想去的誠品書店也沒去成。因為那天是臺灣的一個大哥開車帶我玩的,而我只在臺北停留了一天兩晚,所以沒有細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