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到大,我都沒有去過任何遠的地方的,那麼有一次去年2019年的八月中旬我踏上了遠方的半個月之旅。
此去1500百公裡㎞路程是非常遙遠的,此去之前一個月前,我心如膽戰心驚。為何我會這樣形容?因為我自小到大從來沒有出過遠方,我根本不知道遠方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幻想過去北京,我從我父親的口中講過的走南闖北,他說過的遠方就是一種平原,非常遼闊,無邊無際的感覺。有道是被父親在八十年代去過的大江南北,他說平原就是「一望無際,一片荒涼」
我說:「一片荒涼,那是不是沒有人住的地方?」
以前嘛都是懷疑父親講得不對,騙我,因為當我去過這樣的地方之後我才明白,原來小時候的我父親跟我講的一樣,真的沒有騙我。
去年八月中旬開始了我的出省之旅——一趟河南大中原的路。
因為我是第一次出省,大家不要見笑,難免心裡會緊張又是激動,因為我確實是想見識一下當年我父親說的大平原是什麼樣子。
我坐上了簡單的大巴車,當時本來想坐高鐵去河南的,可是誰知道朋友家高鐵轉車不方便,他們家縣城沒有直接到達的高鐵站,只能到鄭州呢,所以我還辛苦自己一下去坐硬座呢。
硬座旅途開始了,買好了票,一個人的票價大概是350塊錢。
此去路途非常遙遠的,我幻想當年我爸爸去鄭州坐的是火車然後他到了鄭州車站又轉車去了北京。
當時一路出發,大巴車是從深圳拐到廣州出韶關。當出韶關那一個關口的時候,有一家很大的河南人開的麵館,就是專門給坐車的人提供吃飯的地方。
此去路途,自己帶了吃的,就沒有吃麵館的東西。然後坐上車繼續上路了,當我看著窗外幻想遠方的樣子,我的記憶特別豐富多彩。我幻想著,像李健歌手那首歌《風吹麥浪》,然後我用耳機聽了這首歌。
窗外似乎沒有我想像的麥浪的感覺,那就是一片大山,我路過的省份就是這麼幾個。
我最終的目的地就是——周口。
我去的地方特別少,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個遠方,第一次所謂見識我當年小時候父親給我說的大平原的地方。
我途徑了湖北,看到了湖北站,看見了湖北的大山。此去一兩百公裡㎞後湖北也如此的平原,但是出了湖北那一段路程,我看見的水稻田地離河南還有三百裡路程,那邊的地方都還是和我們廣東一樣,種植水稻。
當時我以為我想像的「麥浪」可能實現不了了。
此去一路手機不敢多玩,也沒有帶充電寶。因為我想留點電拍車窗外的麥浪風景,我坐車坐了一天一夜加上第二天下午快三點才到的周口(*城)老車站。
下車了非常困,因為也沒有睡好覺,一路上停停走走的。大晚上,五點那一刻還限制出行,2個小時大巴車停在服務站,因為司機要睡覺。
來到大河南,我算是見識了所謂的大平原,確實是如此大,非常寬廣啊。但是一路上我沒有見到麥子被風吹的那種浪打浪的感覺。
路上隨便拍了幾處大平原的風景照片,因為我當時感覺也沒有什麼好拍的了,此去路途留下的風景照片特別少。
下面這個圖片還是剛出湖北的地段拍的。
這個是拍攝視頻截取的照片。就是那種大平原了,真的很少拍這樣的圖片。
還有這一張就是我看見路過那條胡泊特別好看,當夕陽西下的時候特別美,只怪我手機拍照不好看呢,也沒有單板相機。
然後下了車嘛,很想找個地方安排住宿了。想洗個澡,渾身酸汗味道十足。
剛下了車朋友執意要求先去看她婚紗照,我就沒有辦法伴隨著累意跟她去婚紗店看婚紗了。
因為此去只是去參加朋友婚禮,並不是旅遊,全然我當做一場一路觀光風景的旅遊。
未出過遠門,心裡也是有些慌張的。就像老爸說的,外省路大路寬的,特別是河南呀,它那的大路特別寬敞,堵車基本上沒有的事情。只有我廣東才會回個老家堵的天荒地老的。
我看見本地河南人都喜歡吃小米粥,手抓餅。朋友媽媽人好心好,我此去來的匆匆第一天沒有買什麼東西啊,第二天我買了一大拎水果去朋友家。
後來就去她家住了,因為她婚禮不差那幾天了。
我是有一種不習慣,當我坐在她家大門口的時候呀,特別想念我媽媽哦,所謂的遠方,只有我。我就覺得非常陌生,我還打電話給媽媽我好想她,真的第一次會這樣表達我對媽媽的想念,要是在家裡我不會這樣表達的。
我看見了他們小縣城農村的風土民情,就是他們老家的人都有一輛三輪大車,專門載幹麥子的杆。或者載玉米,他們農村一年兩熟,就是第一次種麥子,第二次到了八月份就是玉米雹子。
河南比我想像還要大呀,領土非常廣一樣,就是玉米杆都比人高。但是這邊旱的要命,基本上不怎麼下雨。
但是今年呀就是雨多,不管省外廣東都是下雨下到雨災了。
大晚上的時候我走在了他們農村的地裡,那條十字路口正是去小zhang莊的路,我看見一條上了年齡的老牛。
很遺憾我都沒有拍這樣的照片,去年的我也不懂去寫文章記錄一下我的旅程。
這次我一邊記錄一邊回憶,多麼不易的一次旅程呀。
這是我第一次去的遠方離我家鄉一共1500公裡㎞,這時候是我特別想念媽媽的時候。
我在朋友家,朋友媽媽看出我是廣東來的客人,特意煮了西紅柿炒雞蛋加金針菇這道菜給我吃。
啊姨說「給你炒個菜吃,不然老是吃饅頭,小米粥你膩了」
河南人吃的都是饃饃饅頭,胡辣湯,然後是小米粥。饅頭是最典型的「飯」就是主食。
我去參加朋友婚禮的時候,看見他們把還剩下的盛宴的菜品都是用塑膠袋裝起來,大包回去吃的。
很多人都喜歡大包饅頭,看來饅頭確實是他們的最愛呀。
我足足呆了有半個月樣子,去的路上的時間+我回去的時間就大概十三四天。
最讓我感覺懷念的地方就是人民公園了,那裡的百姓都是喜歡跳廣場舞呢。
此去時間匆匆呢,並沒有拍攝那麼多周邊風景照片,因為附近也不是旅遊區。
大廣場的逗留留下了點回憶,那就是一條大馬兒被人拍照的典故。我並沒有花那所謂的十塊錢拍這樣牽著馬兒,騎著馬兒拍照片的憧憬,如果換做是現在的我一定要留念,因為當時我想像不到。
其實遠方就是路途的距離,我看著一樣的天空,星星,打電話給媽媽就感覺我未曾離開過本土。
去朋友家,看見她家大院,就好似我回到了我老家一般,有點我像是回我外婆家一樣。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遠方的感覺就是特別熟悉於一種村落,一種人情事故。
最讓我感受頗深的就是,本地的服務,一次四五天沒有洗頭的感覺,特別難受,然後在美團網上預訂了12塊錢,洗剪吹的服務,我讓朋友騎摩託車帶我到縣城去洗了個頭。走進三樓,非常大的一家沙龍洗髮店,我坐好位置,等待洗髮師傅給我五天都沒有洗的頭趕緊來一次大掃除吧。
因為去到別人家,洗衣服洗頭又吹頭髮,我感覺會影響到別人,所以我還是去外邊洗頭了。
其實他們外地的服務不是很貴,就那洗個頭來說,才12塊錢,洗剪吹,真的不貴了而且人家給你足足洗了四遍加一遍吹頭髮,花了一個小時。
然後就是數碼產品那一塊比較貴,我跟朋友去選她出嫁的嫁妝來看。南上北調的電器產品類比較貴貴多兩千塊錢呀,不得了。
選電視那一塊,加上洗衣機我不得不說真的是老貴了。
後來差不多行程結束了,我就在這個地方買了一個小米充電寶,花了我99塊錢。後來網上查了一下,七八十就可以買到了,反正數碼,電器類,外省比較貴的,因為人家要物流運到那麼遠的地方去啊,誰叫我們廣東深圳都是電器生產大國。
而外省澤是重工業發展地區多呢,我看7哥河邊那一代跟河南一樣的都是發展車一塊,鄭州日產車等。
此去之前一直在【詩遠詩記】一個在微信小程序裡打開就可以看到的詩歌創作平臺,我利用第一篇詩的創作在那發表了我此去遠方的第一首詩。
我很喜歡業餘時間創作詩歌,因為這是我的愛好,我也喜歡寫作的。
告別了,一場友誼就這樣告別了,最後我還寫了一首關於朋友之間友誼告別的詩:
和這個朋友認識已經五年了,其實我跟她的友誼就是這樣跟好姐妹一樣吧
此去遠方之旅就這樣結束了,我相信我的下一個遠方之旅一定會慢慢開始。
詩和遠方並不是不可能,關鍵是你本身是不是詩和遠方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