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樂」樂藏家
——脫貧攻堅天祝行系列報導之四
在藍天白雲下放飛心情,在潔白的帳篷中體驗遊牧民族生產生活,在別致的木屋中感受藏家兒女的熱情淳樸,在原始與現代相融中陶冶情操……9月,天氣已經轉涼,在天祝縣抓喜秀龍草原上的「藏家樂」裡遊人如織,旅遊熱度依然不減。
處於馬牙雪山腳下的抓喜秀龍草原,是高原生態與草原風光完美結合的一塊瑰寶。去年以來,天祝縣抓喜秀龍鎮著力打造「觀生態景、吃農家飯、體牧民情、品藏文化」的生態旅遊特色小鎮,不僅讓都市裡的人們尋找到了鄉愁記憶,也使鄉村旅遊業成為了促農增收的又一主導產業。
走進抓喜秀龍,以土黃色、藏紅色和緗色為主的藏式木質房屋有序排列,與藍天白雲遙相呼應。遊客或在帳篷前三五成群圍在一起自助燒烤,或悠閒地騎著馬漫步在青青草原上欣賞藏鄉風光,天地人共同構成一幅靜謐、和諧、閒適的鄉村旅遊美麗畫卷。
收拾院落、擺放盤子、檢查食材……「 格桑花藏家樂」的經營者玄巴才讓一家人抓住即將過去的鄉村旅遊旺季做最後的打拼。
玄巴才讓是這家「藏家樂」的老闆,原本從事蟲草生意的他受市場環境的影響,放棄了老本行回家創業。在政府的政策補貼和家人的支持下,玄巴才讓購置了帳篷、餐具等設備,在抓喜秀龍草原上開了一家「藏家樂」。
經過幾年的經營,玄巴才讓的「藏家樂」也成為了抓喜秀龍的一處「網紅打卡地」,吸引了許多外地遊客慕名前來遊玩。
來自蘭州的遊客王文鳳說:「我們以前就來過,去年7月底來的時候,當時蒙古包沒有這麼多,只有零零碎碎的幾個,今年來了發現這裡擴寬了不少,蒙古包也一下多了很多,這次來的感覺比上次還要好,回去以後,我一定要向周圍的親朋好友好好『安利』一下這個地方,讓更多人知道這個好地方。」
鄉村旅遊「藏家樂」的發展,也有效地提高了當地村民的收入。金腦仁草是紅疙瘩村的村民,剛高中畢業的她從7月份開始就來這裡打工,平常負責上菜、結帳,有時還會帶領遊客跳鍋莊舞,僅一個半月,就掙到了5000多元。
「我高中畢業就來這裡當服務員,幹了一個半月,學費差不多已經掙出來了。」金腦仁草說。
時尚、接地氣的遊客接待方式,使玄巴才讓的「藏家樂」一年一個新臺階。玄巴才讓心中有了下一步的打算:「明年想著把『藏家樂』再好好收拾一下,讓遊客能更進一步地感受濃厚的藏家風情。」
自從「藏家樂」建立起來,把群眾從傳統農牧業引向旅遊業,村裡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也解決了,最重要的是村民們的環保意識也增強了,生態環境得到了恢復和保護。
「草原養育我們,也是我們的命根子,我們的發展離不開草原,草原的保護同樣有我們的一份責任。」玄巴才讓說。
圖片來源:甘肅·天祝
臨近日落,草原上人聲鼎沸,已成為一片歡樂海洋,身著盛裝的卓瑪踏著節奏明快、曲調悠揚的藏族歌曲,向遠方來的客人演繹著屬於草原的豪邁與熱情。近年來,天祝縣圍繞「區位優勢明顯、自然風光秀麗、發展生態旅遊潛力巨大」等特點,通過舉辦草原風情旅遊節、電商節、滑雪節等文旅活動,「以節造勢、以節興旅」,積極打造旅遊節會品牌,全方位宣傳推介,提高旅遊知名度和吸引力,為推動生態旅遊發展提供了穩定客源,為群眾脫貧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打草原牌、唱特色戲,集旅遊觀光、娛樂休閒、特色餐飲住宿為一體的旅遊方式已在草原萌芽,這裡有酥油糌粑溫暖果腹,有雪山藏寨的詩和遠方……
全媒體記者張尚梅 韓筱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