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魚魚小編看到外國人提出了一個大家平時都在談的話題:Why is Japanese so polite?——為什麼日本人如此禮貌?多數人的觀點是禮貌只是日本人的一種習慣,基於整個日本社會的生存方式。也有人認為深層次的原因是日本這個國家經濟基礎不弱,生活便利,福利也不錯,日本人基本上不需要爭搶社會資源,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逐漸會表現得比較禮貌謙卑。
▲為什麼日本人表現得如此禮貌?外國網民說出了根本原因
對此,外國網民也說出了根本原因,下面的觀點小編認為比較能解釋禮貌的問題了:
1、日本的明顯禮貌源於兩個方面。第一、基於個人角色的道德規範。第二、日本社會的基本規則是儘量避免打擾他人。第一點的由來是人們希望自己看起來很好,並希望被視為良好的人。日本的孩子們從小就受到尊重。但這並不是我理解它的方式,或者我懷疑大多數西方人都沒有理解它的方式。兒童被培養成高度分化的情境角色,他們知道在與人相處時應該扮演的角色。日本學童非常善於公開演講(至少在同學面前),但這些演講的內容卻高度正式化。他們學會了什麼時候知道該說什麼,以及何時說出來。
也就是說,這些在日本人成熟早期就已經形成了行為模式。然後演變成「我會根據預定義的角色來行動或說話,對方也會做同樣的事情」。只要這些習慣得以維持,就會產生和諧。但這並不是基於「我認為你是一個好人,並且我會盡我所能地尊重你或幫助你。」日本的黃金法則是儘可能地保持規定的角色關係,以避免打擾他人。
這一點的實際結果是,日本人在追求成為好人(以減少自己的麻煩)的過程中,已經定義好 「在任何特定情況下都要做得最好」。所以,他們工作太辛苦,沒有帶薪假期(因為這會讓其他人陷入困境),屈服於個人和個人的需求,只能有利於集體(導致一系列自我價值無法實現的問題和相關行業的低效運行)等等。
在大街上,沒有任何日本人可用的角色(走路超過行人A或行人B)。因此路人之間相互碰撞,忽略其他人,走路時吸菸,以及其他反社會的行為,這其實是日本人的常態。(當然我不是說每個人都如此)當需要與陌生人發生互動時,無論是日本人還是非日本人,當然都有規定的角色和相關的良好的表現參考。
因此,對於日本人,我們要知道禮貌只是一種模式。例如,微笑並不是善意的表現。這是一種維持距離不受威脅的機制。例如在火車站,日本人願意禮貌的給外國人提供幫助,這可能是基於某種原因,這個人可能希望學習真正的英語,這個人可能會認為自己代表了日本的形象,為了向外國人表明日本是個好國家。但實際上,絕大多數害怕說英語的日本人會害怕與外國人接觸,他們不會去察覺到火車站的任何角色情況,會完全不理你。
2、與歐洲國家不同,日本仍然是一個相對孤立的國家,並且設法保持某些禮貌儀式和適當尊重的習俗。在使用嚴格的交換名片和禮物的行為談業務時,必須保持層級關係。當日本人到其他國家旅行時,他們會更放鬆,更隨意,更開放。但在日本這個國家,尊重他們的立場和遵守協議至關重要。你不能脫離群體。比如:去卡拉OK,重要的是你要到場,表現出勇敢而不在於你的歌唱能力如何,是必須的。
而西方經歷了很多變化。他們失去了很多騎士風格和禮儀。另一方面,日本一直保持這一點。他們也非常重視年齡,並尊重它所帶來的智慧。它絕不是一個完美的社會。雖然犯罪很少甚至沒有犯罪,但幸運的是,很少有西方人會經歷這種情況。在日本,通常你會被阻止進入某些區域,因為他們不想讓你意識到自己的恥辱。比如:東西再難吃也會吃上幾口,以免讓主人覺得你不喜歡它。(全文完。歡迎大家對本文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