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1 07:21 來源:魯網
魯網8月1日訊7月31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山東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2020-2025年)》。記者從會上獲悉,為開創文化旅遊強省新局面,我省將打造「好客山東」升級版,品牌體系進一步豐富,首次為16市量身打造二級品牌。
圖為煙臺蓬萊三仙山
打造「好客山東」二級品牌
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鯤表示,《規劃》貫徹「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理念,突出破解碎片化、低端化、封閉化等問題,將打造「好客山東」升級版,開創文化旅遊強省建設新局面。
據悉,我省將結合各地資源特色,打造「好客山東」品牌引領的文化旅遊品牌體系。其中,一級品牌為「十大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即東方聖地、仙境海岸、平安泰山、泉城濟南、齊國故都、魯風運河、水滸故裡、黃河入海、親情沂蒙、鳶都龍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規劃》首次為16市量身打造「好客山東」的二級品牌。
根據《規劃》,山東目標到2025年,5A級旅遊景區達到18家,接待遊客總量達到15億人次。山東還將突出溫泉度假、山嶽養生、漁家風情、文化創意、民俗風情、養生康體、體育運動、影視文化、國學研修、田園生態等主題,到2025年建成100個功能完善、主題突出、業態豐富的文旅小城鎮。
「兩極六帶」布局新優勢
《規劃》明確,我省將以建設紅色文化旅遊、優秀傳統文化旅遊兩大基地為引領,著力優化完善「兩極六帶」發展布局,串珠成線、連片成面,打造山東文化旅遊新優勢。
據了解,兩大基地分別為紅色文化旅遊基地和優秀傳統文化旅遊基地。其中,紅色文化旅遊基地以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重點,以沂蒙(魯中、濱海、魯南)、膠東、渤海、魯西(冀魯豫邊區)為重點區域,系統展示一百年來山東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勇於擔當和無私奉獻。
優秀傳統文化旅遊基地則以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先行示範區為目標,以濟南、泰安、曲阜、淄博文化走廊為核心軸帶,統籌推動儒家文化、泰山文化、齊文化、黃河文化、運河文化等融合發展,推進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齊文化傳承創新示範區、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建設,實施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泰山文化保護傳承、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濟南泉·城景觀」申遺等重點工程,辦好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重點發展國學經典遊、深度研學遊等高端產品,打造一批文化旅遊精品目的地,形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及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的重要基地。
山東還將打造濟南省會經濟圈文化旅遊發展極和青島膠東經濟圈文化旅遊發展極,以及山水聖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旅遊帶、仙境海岸文化旅遊帶、大運河(山東段)文化旅遊帶、黃河文化和綠色生態旅遊帶、齊長城文化旅遊帶、紅色文化旅遊帶等「六帶」。
讓遊客開心遊山東
在山東旅遊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陳國忠看來,「好客山東」深深根植於齊魯優秀傳統文化,高度凝練山東人崇禮尚賓、熱情好客、大情大義、淳樸厚道的人文品質,體現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君子情懷,塑造了山東「使遠者來而近者親」的文化旅遊形象。
「經過精心打造,目前『好客山東』品牌體系不斷完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成為馳名全國甚至世界的文化旅遊品牌。」陳國忠表示,要持續深化「好客山東」品牌建設,進一步提升這一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提升『好客山東』品牌內涵,將『好客山東』上升到全省精神文明建設、誠信山東建設、營商環境建設高度,推動品牌進家庭、進學校、進社區、進機關,著力打造誠信社會、服務型政府。」
陳國忠表示,硬體方面,要優化旅遊交通可進入性,加快推進機場、火車站、港口與景區之間的無縫對接,打通「最後一公裡」瓶頸,加快構建「綠道」網,完善旅遊風景道、騎行專線、慢行交通系統等。同時,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讓遊客放心開心遊山東。
《規劃》提出,打造「好客」服務品牌體系,將培育創建「十佳優質旅遊服務企業」「百個優質旅遊服務班組」「千名優質旅遊服務明星」,鼓勵旅遊企業開展個性化、親情化、細微化服務,培育企業服務品牌。倡導「微笑迎賓、有問必答、有求必應」好客準則,廣泛開展「好客大使」等文明旅遊評選活動,推動全民踐行好客文化。提升公共運輸、計程車行業和窗口單位服務人員外語能力和服務水平,打造「山東優質旅遊服務」品牌。(據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