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信條|碧桂園:成為國家扶貧攻堅範本

2020-12-20 經濟觀察報

久困於窮,冀以小康。隨著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美麗畫卷在中國大地徐徐展開,幸福殷實的小康夢想正在變得越來越真實可感。

決戰脫貧,是一部時代史詩。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成績令人欣喜。

英德市九龍鎮河頭村全貌改造後

2020年,是碧桂園成立28周年。也是其衝破疫情陰霾、參與國家扶貧攻堅戰略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截至2020年12月,碧桂園結對幫扶的9省14縣已全部實現脫貧。碧桂園集團及其創始人楊國強共為全社會扶貧公益事業累計捐款超過87億元,脫貧超49萬人次。

在長期的扶貧探索中,碧桂園集團逐漸形成了涵蓋黨建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和其他因地制宜扶貧舉措的「4+X」扶貧模式,形成了一套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精準扶貧長效機制,成為企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創新扶貧攻堅行動、取得決戰勝利的企業範本。

碧桂園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楊國強曾這樣描繪他夢想中的碧桂園,「這裡是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公司,這裡是社會效益、公司效益、員工效益三豐收的公司,這裡是被社會高度認可及讚譽的公司,這裡是為人類進步而不懈努力的公司」。

堅守扶貧初心 積澱扶貧攻堅的底氣

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房地產行業龍頭,碧桂園長期以「建設老百姓買得起的好房子」為己任,圍繞地產主業不斷挖掘新市場新動能,以高科技賦能,實現房地產、農業、機器人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的發展格局,致力於成為「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

根據企業公告,今年前11個月,碧桂園累計權益銷售額達5578.4億元,同比增長3.33%。2020年8月10日,《財富》世界500強發布,碧桂園最新排名升至147位,業績的穩健增長,積澱了扶貧攻堅的底氣。

把生意做成生活的意義,是碧桂園強者恆強的動力和底層邏輯。基於這樣的企業文化基因,碧桂園自成立之日起,一邊以產業報國為信念,不斷實現經濟效益的穩健提升;一邊長期堅持公益實踐,積極配合國家精準扶貧戰略,履行社會責任。

作為從田野裡走出來的民營企業家,楊國強坦陳,「我也窮過,知道貧困是怎麼一回事。響應國家號召、精準幫扶貧困縣、貧困戶,為精準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作更多工作,是碧桂園的責任。」在一次扶貧濟困日活動座談會上,楊國強這樣表態。

碧桂園積極投身扶貧公益事業23載。憑藉業績持續穩健發展以及良好的品牌形象,被惠譽、標普、穆迪等機構持續看好。秉持「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的信念,碧桂園堅持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駕齊驅,兼顧社會責任,將扶貧攻堅作為主業之一,成為民營企業創新扶貧實踐、成績卓著的範本。

英德市浛洸鎮魚咀村民宿改造後

扶貧攻堅實踐:

探索推進「4+X」扶貧模式

今年的國家扶貧日是第7個扶貧日、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同時正值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實現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

在長期扶貧實踐中,碧桂園明確「做黨和政府扶貧工作的有益補充」的定位,堅持精準方略,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探索出「4+X」扶貧模式。「4」是指黨建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等集團統一部署的規定動作,「X」是指結合幫扶地區實際拓展的自選動作。

連樟村碧鄉·鄉村振興學習實踐中心

在黨建扶貧實踐中,截至目前,碧桂園已成立14個一線扶貧黨支部,聘用140 名老村長,協助扶貧工作人員開展入戶、調研、宣講和慰問幫扶6.1萬人次;對口1400戶深度貧困戶,實現33.7萬貧困縣群眾思想教育全覆蓋。

產業是脫貧之本,也是致富的基石。碧桂園通過產業扶貧的模式探索,幫助多個貧困縣、貧困戶通過發展產業,促進貧困地區發展、增加貧困農戶收入,深度攻克了貧困難題。截至2019年統計,共有12個縣落地近2000畝苗木農場,帶動超15000名貧困戶增收;扶持10000多名返鄉紮根創業青年,間接帶動近4000名貧困戶增收;開發首批8地扶貧遊路線,組織超5000人次參加扶貧遊活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碧桂園聚焦教育扶貧,大力開展助學捐款、家教幫扶等,讓貧困學子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阻止貧困現象的代際傳遞。碧桂園自成立以來,楊國強家族相繼創辦國華紀念中學、國良職業培訓學校和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這是三所分別面向高中生、退伍軍人和大學生的純慈善全免費學校,設立總額5億元的各類獎助學金,幫助11萬名寒門學子逆轉人生。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為了更加精準幫扶貧困人口,提升工作技能,增加就業機會,碧桂園還有針對性地提供了多起就業培訓班、招聘會等活動,全力扶持貧困勞動力就業。自2012年起,就業扶貧共培訓了93093人,實現就業50426人。其中,9省14縣共開展了680期培訓班,開展就業招聘會137場,共有37500人參加培訓,其中貧困戶參加培訓人數14420人,共有20430人實現上崗就業,其中貧困戶就業人數9246人,保守估計覆蓋貧困戶32361人。

「X」作為自選動作,碧桂園針對貧困地區的經濟、社會、地理、生態、人文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推進健康扶貧、美麗鄉村建設等自選動作。比如通過開展健康扶貧,共捐贈1億元支持國家「光明扶貧行動·白內障復明」項目,在幫扶縣免費為患白內障的貧困戶提供治療;與1100餘家貧困地區定點醫院籤約,截至2020年8月底,該項目已完成22省1460多家定點醫院集中簽約工作。

碧桂園還推進「4+X」扶貧模式多管齊下精準幫扶深度貧困戶。住在湖南平江縣泊頭村的葉樹仁在2016年母親確診腎癌那年回到家鄉,2017年老父親又被確診為肺癌,他既要贍養年老多病的父母,還撫養兩個兒子,生活十分困難。碧桂園平江扶貧小組在入戶調研過程中了解到葉樹仁的情況,讓葉樹仁到泊頭村苗木基地進行分產到戶,並且在他家裡開展庭院經濟,免費提供了1450棵苗木給他們;針對他父母的情況,通過健康扶貧捐助了2萬元,支付兩位老人住院期間除能夠報銷之外的其他個人負擔費用;教育扶貧方面,將他的兩個小孩列入資助對象,提供助學金1000元和2000元,扶貧小組團隊成員也不定期去幫助家裡兩學生輔導功課,並送去書籍。

創新扶貧機制:

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

多年來,碧桂園將企業的創新文化應用於長期扶貧實踐,在探索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長效機制上下功夫,為社會力量、特別是民營企業直接參與扶貧提供具體樣本。

在碧桂園看來,要想徹底改變貧困落後的面貌,僅靠「輸血」扶貧、不觸及貧困根源,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碧桂園通過創新可造血的扶貧方式,將扶貧著力點放在「造血」上,緊緊圍繞「人」這個關鍵因素,開展「3個3」工作。

英德市九龍鎮河頭村民宿

通過實施三個尋找計劃,找到一批返鄉紮根創業青年、老村長和深度貧困戶,聚焦村支書、返鄉紮根創業青年、鄉賢三類人群,實現三個「一萬」目標,即幫助1萬名貧困大中專學生找工作、扶持1萬名返鄉青年紮根農村創業、資助1萬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歷經扶志扶智扶技扶業,激發造血活力,孕育涵養新時代鄉村人才大軍,為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作為世界500強企業,碧桂園還致力於打造可複製的扶貧模式,把公司化的規範管理引入扶貧工作,打造制度化的扶貧工作模式,推廣扶貧經驗。通過建檔立卡貧困戶資料庫、產業項目資源庫、就業崗位資源庫、專家智庫,為脫貧攻堅提供科學依據;通過實施「五個一」規範將「4+X」扶貧模式標準化,為有志於扶貧事業的企業、社會組織提供一套可操作的現成方案,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精準扶貧的事業中來。

英德市浛洸鎮魚咀村咖啡吧改造後

碧桂園還積極構建可持續的扶貧機制。按照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要求,今年要打贏脫貧攻堅戰,未來還要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目標。碧桂園除了積極做好精準扶貧工作,同時還深度參與鄉村振興戰略。

碧桂園設立了國強公益基金會,目前,國強公益基金會及碧桂園集團累計實際捐贈超過67億元,其中扶貧資金32億元、教育捐贈25億元。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聯合超70個成員發起「社會扶貧共同體」,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碧桂園將扶貧上升為集團主業之一,主動宣布結對幫扶甘肅東鄉、江西興國、陝西寧陝等9省區14個縣,並派出專職扶貧幹部常駐扶貧點。數百位扶貧幹部脫產奔赴山鄉,全身心投入到全國結對幫扶工作,抓黨建、興產業、促教育、扶就業。

2020年,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碧桂園主動支持結對幫扶甘肅東鄉縣、四川昭覺縣、廣西大化縣、新疆伽師縣4個國家掛牌督戰縣共涉及91個貧困村,為最後的攻堅衝刺出力。

在楊國強看來,國家提出2020年全面脫貧目標,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碧桂園得益於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機遇,獲得快速發展,並有機會做更多的事、幫更多的人。「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讓碧桂園能夠有機會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過往28年來,房地產行業享受了中國城鎮化的巨大紅利,碧桂園也從順德一家鄉鎮企業成長為行業龍頭。截至2020年6月底,碧桂園業務遍布中國內地31個省份1235個縣/鎮區,是行業內布局最廣泛的房企之一,已擁有超過450萬戶業主。「我們出生在這裡,祖國養育了我們,我希望社會可以因我們的存在變得更加美好。」楊國強表示。

龐麗靜/文

相關焦點

  • 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碧桂園扶貧基地」結「碩果
    旱藕,是大化雅龍鄉勝利村一大特色產業,這兩年的豐收景象,離不開碧桂園集團的大力幫扶。而大化,只是碧桂園集團定點扶貧的其中一個縣。  廣西是廣東省對口幫扶省區,為響應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號召,碧桂園集團與廣東省扶貧辦、廣西扶貧辦等單位積極溝通,立足大化、田東、巴馬等桂北貧困縣,開展「黨建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等幫扶舉措,探索出一條「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4+X」扶貧模式,助力廣西脫貧攻堅取得豐碩成果。
  • 碧桂園:駐村第一書記獲評興國縣最美扶貧幹部
    10月17日,興國縣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會暨全國第七個扶貧日表彰大會在興國賓館會堂召開,會議隆重表彰一批脫貧攻堅的先進典型。
  • 碧桂園紮根扶貧英德十年 6對扶貧人集體婚禮
    他完全沒想過自己會因為扶貧認識陳春玲。由於家庭問題,2015年易德育面臨輟學困境,好在當時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向貧困家庭高中畢業生提供全免費職業教育,他抓住了機會。從老家清遠佛岡縣一路到英德,易德育自己是苦過來的,他不想再看著別人苦。2018年年初,他毅然決然應聘到碧桂園在英德全縣開展的扶貧項目。
  • 脫貧攻堅 | 野人谷鎮股泉村扶貧工作隊何瑞的扶貧故事
    2017-2019年連續三年獲得縣委政府「扶貧先進個人」。二是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省、市、縣、鎮黨委政府脫貧攻堅安排部署,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長期堅守脫貧攻堅一線,服從大局、履職盡責,經常加班加點,舍小家顧大家,在工作遇到困難時,始終以「我能做得更好」鞭策鼓勵自己,傾心用力真扶貧、扶真貧,出色完成扶貧任務。
  • 「振興鄉村文化 助力消費扶貧」廣東省文化扶貧消費扶貧公益活動...
    由此,「振興鄉村文化,助力消費扶貧」廣東省文化扶貧消費扶貧公益活動正式拉開了帷幕。這場大規模的扶貧公益系列活動是在廣東省扶貧辦、廣東省扶貧基金會和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活動推廣委員會的指導下,由碧桂園集團和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主辦,面向已經實現脫貧的省定貧困村,以公益為社會責任擔當、以群眾文藝為活動載體、以消費扶貧為具體舉措,鞏固扶貧成果,夯實廣大鄉村全面建設小康的前進之路。
  • 廣東省文化扶貧消費扶貧公益活動正式啟動
    這場大規模的扶貧公益系列活動是在廣東省扶貧辦、廣東省扶貧基金會和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活動推廣委員會的指導下,由碧桂園集團和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主辦,面向已經實現脫貧的省定貧困村,以公益為社會責任擔當、以群眾文藝為活動載體、以消費扶貧為具體舉措,鞏固扶貧成果,夯實廣大鄉村全面建設小康的前進之路。
  • 廣東省文化扶貧消費扶貧公益活動啟動
    該活動是在廣東省扶貧辦、廣東省扶貧基金會和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活動推廣委員會的指導下,由碧桂園集團和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主辦,面向已經實現脫貧的省定貧困村,以公益為社會責任擔當、以群眾文藝為活動載體、以消費扶貧為具體舉措,鞏固扶貧成果,夯實廣大鄉村全面建設小康的前進之路。
  • 【扶貧攻堅我們在行動】新疆于田縣凝心聚力脫貧攻堅
    原標題:【扶貧攻堅我們在行動】新疆于田縣凝心聚力脫貧攻堅□亞心網記者駱曉華根據自治區脫貧攻堅時間表,今年于田縣要完成5148戶19175人脫貧,25個貧困村退出。時間緊、任務重,如何完成今年的脫貧任務?于田縣以補齊短板為突破口、立足點,舉多方之力確保如期脫貧。
  • 頂呱呱好播開設832消費扶貧專區,決戰決勝扶貧攻堅
    2020年黨的生日來臨之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際,頂呱呱好播開設了832消費扶貧專區,招聘10000名主播來為832個貧困縣代言, 把經省、市、縣扶貧辦推薦,國務院扶貧辦認定的扶貧產品通過直播帶貨銷售到祖國各地。
  • 國家層面的扶貧立法缺乏 脫貧攻堅經驗應形成法治成果
    中央政策和地方條例保障打贏脫貧攻堅戰 專家認為  脫貧攻堅經驗應形成法治成果  ● 我國已有多部法律涉及扶貧開發相關內容,可作為地方扶貧立法的上位法參考,但因缺乏國家層面的扶貧立法,導致地方立法工作受到局限  ● 目前已有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頒布了扶貧領域的地方性法規,均對扶貧對象、扶貧措施、資金和項目、監督與考核、法律責任作出了規定
  • 鄉村旅遊業日益成為產業扶貧重要方式和脫貧攻堅重要渠道
    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劉佳)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情況舉行發布會,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負責人單鋼新指出,鄉村旅遊業日益成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方式和脫貧攻堅的重要渠道。  單鋼新表示,主要從五個方面開展工作,第一,堅持規劃先行,做好頂層設計。
  • 省市場監管局扶貧考察組到大埔西河鎮漳北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8月7日,省市場監管局扶貧考察組、省扶貧基金會和碧桂園集團考察組一行到大埔縣西河鎮漳北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省市場監管局巡視員翁永衛,省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徐駿輝,碧桂園助理總裁、集團扶貧辦常務副主任羅勁榮一行在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宏,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紅梅,副縣長饒凌雲陪同下先後到西河鎮漳北村漳北新橋、禾肚裡▪漳北田園綜合體
  • 別讓「背債扶貧」消磨幹部攻堅鬥志
    「俺村的扶貧真奇怪,扶貧幹部背上債;扶貧資金捆得死,壘了豬圈不讓買豬食」。這段順口溜反映的是山西沂州市的一名第一書記為村裡謀劃的養豬項目,因扶貧資金遲遲到不了帳而背債的事。(4月13日 新華每日電訊) 出現扶貧幹部「背債扶貧」的現象,並不是說脫貧攻堅沒有錢,而是因為錢被卡在了「半空中」,讓扶貧幹部看得見、摸不著,干著急、沒辦法。
  • 民企扶貧:打響另一個金字品牌
    這些,都是山東魯花集團精準扶貧的基地之一。轉眼間,「精準扶貧」的口號已經提出4年。大國扶貧,成效凸顯。此時,作為中國農業最為直接的終端產業,以魯花集團為代表的各大企業已經成為了產業扶貧的排頭兵。產業扶貧路新階段扶貧攻堅,產業扶貧成為了重頭戲。
  • ...扶貧攻堅戰——2019年國家扶貧日系列活動之健康扶貧論壇在京舉辦
    中國日報10月14日電(記者 李磊)10月14日,國家扶貧日系列活動之健康扶貧論壇在京舉辦。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會長李金華出席論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夏更生出席論壇並致辭。
  • 消費扶貧 助力攻堅 滑縣消費扶貧麵粉上市活動舉行
    小麥種植和麵粉加工成為滑縣產業扶貧和農戶增收的主要產業抓手。2019年,中國民生銀行、中國扶貧基金會滑縣麵粉產業扶貧和消費扶貧項目在滑縣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落地滑縣胡營村,採取「政府+社會組織+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以社區合作社為組織基礎、善品公社為統一品牌,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並整合各類資源,助推滑縣麵粉產業轉型升級,帶動農戶穩定脫貧增收。
  • 探索實施「4+X」扶貧模式 獨樹一幟參與脫貧攻堅戰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社會力量也是脫貧攻堅不可或缺的生力軍。碧桂園自 1992 年成立以來,始終秉承「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的企業使命,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孜孜不倦投身公益及扶貧事業。
  • 蝶變脫貧攻堅收官之年 看恆昌生態扶貧的進化之道
    「精準扶貧+慈善公益」兩輪驅動,恆昌將為更多農戶提供資金、技術、渠道等的支持,進一步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扶貧澆灌下的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鬼斧神工的花田梯田,沉甸甸的稻穀壓著秧梗,在微風中此起彼伏。9月22日,國家貧困縣之一的酉陽迎來了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也迎來專屬於這裡的「花田喜事」。
  • 2020年度 「脫貧攻堅文旅行 精準扶貧獻愛心」 新鄉文旅行業扶貧...
    1月7日,2020年度「脫貧攻堅文旅行 精準扶貧獻愛心」新鄉文旅行業扶貧品牌總結大會在市九州賓館舉辦。新鄉市文旅局局長劉威出席會議,鴻雁國際旅行社、康輝國際旅行社等10家文旅扶貧先進單位參加會議並獲頒獎牌證書。
  • 五湖四海連理人,扶貧攻堅玉蘭香
    目標:走訪周邊貧困鄉鎮探尋扶貧脫困之道十三人身在四方心向前方網絡牽線為實踐,為扶貧萬般準備就緒靜待開拔之時——————分割線——————走訪2020是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校學生為更好、更深入地了解脫貧攻堅工作,決定採取以實地走訪調查為核心的實踐活動形式,調研貧困村與脫貧村,走入有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