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遺土樓福建華安景區引遊人「組圖」
張金川 攝張金川 攝9月23日,世遺土樓福建華安景區二宜樓吸引不少遊客前來參觀二宜樓座落於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清乾隆五年(1740年)始建,落成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前後建造30年,佔地面積9300平方米,直徑73.4米,是福建省內同類建築中單體最大的雙環圓形土樓,素有「神州第一樓」、「民居瑰寶」等諸多美譽。
-
福建華安開啟世遺土樓文化旅遊周
黃建和 攝中新網福建華安12月3日電(黃建和 陳秀妹)3日,2020中國·華安全域生態旅遊融合發展大會暨「全福遊嘉年華——世遺大地土樓文化旅遊周」系列活動在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仙都鎮大地土樓群二宜樓開幕。二宜樓內,本屆華安旅遊形象代言人湯沐海指揮廈門歌舞劇院交響樂團。
-
「6·13」世界文化遺產日,相約華安土樓景區,感受世遺的獨特魅力!
、南靖、永定三地土樓聯合起來以「福建土樓」的名義聯合申報世界遺產;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 世遺土樓、傳承文化 福建華安大地土樓群是福建土樓文化傳承的典範,也是福建土樓走向世界的源頭,於2008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主要包括二宜樓、南陽樓、東陽樓。
-
華安土樓,距離廈門最近的土樓,同時也是福建土樓的發源地
華安是福建土樓的發源地,現存土樓68幢,擁有「土樓之母」、「土樓之王」等最具代表性的土樓,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濃厚而特殊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與科學價值。圖片來自網絡(華安土樓)在這裡,遊人不但能領略到「公私兼顧,天地人和」的土樓居住文化,還能學習土樓人家世代相傳的防禦外敵經驗;既能欣賞世遺級別的精妙建築,又能觀看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山族舞蹈表演」。
-
華安土樓群公路全線通車
臺海網10月9日訊 據福建日報APP-新福建報導 山路蜿蜒,風景無限。 日前,總投資4.07億元的華安上坪土樓群至大地土樓群公路正式全線通車。歷時兩年施工建設的上坪土樓群至大地土樓群公路,是全縣第一條採用PPP模式建設的公路,2018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裡程29.4公裡,分三段實施,其中上坪土樓群至天宮段21.1公裡,新圩至流塘橋段
-
2019福建(華安)土樓國際馬拉松賽鳴槍開跑
12月1日上午,2019福建(華安)土樓國際馬拉松賽在世界文化遺產地華安大地土樓群鳴槍開跑。當天,共有來自肯亞、愛爾蘭等6個國家和全國16個省市的兩千餘名選手參賽。華安縣委書記朱百裡、縣長簡洪坤、漳州市體育局副局長朱偉賢等縣、市直有關部門領導出席了開幕式。
-
3D燈光秀,秀出華安土樓別樣美
2日,中國照明行業最高獎第十三屆「中照照明獎」公示評審結果,福建華安二宜樓燈光實景演繹工程獲照明工程獎一等獎。項目以世遺土樓二宜樓外立面為呈現載體,通過3D裸眼建築投影技術,輔以霧森、水噴、氣爆等手法,藝術再現「土樓之王」的故事與華安在地文化。 今年7月7日是福建土樓申遺成功十周年的日子。
-
聆聽世遺詩書 見證富美變遷|田螺坑土樓群|南靖土樓|雲水謠|福建...
田螺坑土樓群,俗稱「四菜一湯」人們在雲水謠古鎮古榕樹下乘涼雲水謠古鎮的石頭路年代久遠本報訊 「保護世遺之美,聚力鄉村振興」全國晚報社長總編南靖採風活動近日舉行,來自全國40多家媒體的社長總編齊聚南靖,聆聽世遺詩書,見證閩南鄉村的「百姓富、生態美」。
-
福建土樓的發源地,知名度卻是「最低的」華安土樓
華安土樓位於漳州市的華安縣沙建鎮,現存土樓68幢,擁有「土樓之母」、「土樓之王」等最具代表性的土樓。眾多土樓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濃厚而特殊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與科學價值。華安土樓大部分都是明清年代建造,屬於閩南土樓,與福建客家土樓相比,數量很少,但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藝術價值,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的二宜樓以及東洋樓、南陽樓等。土樓看起來很著實,牆體厚重,保存完整,土樓中心內院寬大,沒有附加的建築,每戶單元都有幾間住房,單獨的出入門,每個門罩上都有不同的木雕花飾。
-
福建華安:土樓+傳統農耕助推全域旅遊
為美化景區環境,增強景區吸引力,福建華安土樓景區以恢復、創新傳統農耕文化為抓手,開展水稻種植項目,助推華安土樓旅遊事業發展。二宜樓前的百畝稻田.jpg盛夏時節,漫步華安土樓景區內,環境優美,綠意盎然,小溪潺潺,鳥叫聲不絕於耳,街道乾淨整潔,規劃整齊有序。
-
福建永定:世遺土樓前上演音樂會
張金川 攝土樓音樂會活動現場。張金川 攝土樓音樂會活動現場。張金川 攝土樓音樂會活動現場。張金川 攝12月26日晚,在世遺土樓福建永定景區振成樓前上演一場音樂會,該音樂會作為2020福建永定土樓馬拉松配套活動,不少跑友和遊客前來土樓廣場前一起聽著音樂嗨起來,伴隨月光望土樓,感受土樓故裡,客家永定的文化魅力。
-
【今日代誌】「世遺」福建華安土樓蔣氏祭祖大典!
福建華安土樓蔣氏祭祖大典今日,世界文化遺產福建(華安)土樓迎來眾多遊客,眼見土樓正門前懸掛著一副這樣的紅綢對聯,不遠處蔣氏宗祠,彩旗招展、拱門群立、迎賓氣球飄揚,一派喜慶的氣氛洋溢,不由紛感詫異!
-
福建華安:土樓+傳統農耕助推全域旅遊
為美化景區環境,增強景區吸引力,福建華安土樓景區以恢復、創新傳統農耕文化為抓手,開展水稻種植項目,助推華安土樓旅遊事業發展。二宜樓前的百畝稻田.jpg盛夏時節,漫步華安土樓景區內,環境優美,綠意盎然,小溪潺潺,鳥叫聲不絕於耳,街道乾淨整潔,規劃整齊有序。「我們針對土樓前的田地做了統一規劃,目的是為了美化景區環境,從美化然後儘量做到優化。」
-
福建土樓華安大地土樓群景區新路標
在華安縣仙都鎮先鋒村村口,通往世界文化遺產地福建(華安)大地土樓景區的必經之路邊,新建了一座精巧別致的仙亭休閒文化主題公園。每當遊客途經此地,都能欣賞到這一免費的新景觀。 「一看到公園,就會感覺已經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地的景區了。這座公園現已成為這裡的新坐標。」仙都鎮下派到先鋒村黨支部任第一書記的林裕明說。
-
福建華安土樓,我們來了!
我們要去的福建華安土樓,是我國著名的古老文化建築群,2006年正式申請了「世界文化遺產」。據查,福建土樓粗略統計總共有三千多幢,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龍巖永定縣、福建省漳州南靖縣和華安縣。土樓的興建高潮是在中國動亂與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遷移之際,這些時期包含唐末黃巢之亂、南宋政權南移與明末清初。
-
「黃金周」福建土樓迎客流高峰
各景區舉辦豐富多彩的假日旅遊活動,吸引八方遊客前來領略世遺之美。溫學元攝中新網漳州10月8日電 今年"十一"黃金周,正值中秋、國慶喜相逢,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各景區舉辦豐富多彩的假日旅遊活動,吸引八方遊客前來領略世遺之美。
-
近萬遊客齊聚華安土樓景區慶「雙節」
今年「雙節」同慶,華安土樓景區結合土樓文化特色,精心策劃了豐富多彩的假日旅遊活動,喜迎八方遊人。截至10月8日,華安土樓景區累計接待遊客近萬人次,圓滿完成「雙節」工作。 10月8日,福建華安土樓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在「雙節」期間給遊客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華安土樓景區組織了諸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遊客們除了可以一睹世界文化遺產「大地土樓群」的風採,以及參與中秋博餅贏大獎外,景區舉辦的導遊講解大賽、漢服秀、茶藝表演等精彩活動,也讓遊客朋友們近距離感受到華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澱
-
華安土樓景區對全國醫護工作者免門票!
為感謝全國醫護人員的堅守奉獻,華安土樓景區面向全國醫護人員實行免票政策。願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早日歸來,平安凱旋! 一、免票時間: 自恢復景區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二、免票對象:
-
「世界遺產復工觀察」福建土樓:抗「疫」英雄再戰「疫」(上)
而此時,距迄今尚能見到的最古老土樓馥馨樓的建成,已1200年。福建土樓世界文化遺產本體「六群四樓」共46座土樓,分布在龍巖市永定區和漳州市南靖縣、華安縣三處,分屬三個獨立景區,永定景區和南靖景區為國家5A景區,華安景區為國家4A景區。目前。永定與南靖景區已先後開放,其中永定景區開放了23座世遺本體土樓中的19座,南靖景區開放了20座世遺本體土樓中的7座。
-
文旅中國:「世界遺產復工觀察」福建土樓|抗「疫」英雄再戰「疫...
福建土樓世界文化遺產本體「六群四樓」共46座土樓,分布在龍巖市永定區和漳州市南靖縣、華安縣三處,分屬三個獨立景區,永定景區和南靖景區為國家5A景區,華安景區為國家4A景區。目前。永定與南靖景區已先後開放,其中永定景區開放了23座世遺本體土樓中的19座,南靖景區開放了20座世遺本體土樓中的7座。華安景區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隨時迎接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