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定山清墓被盜,專家追回五個帶字的罐子,它們還破解了一個謎團

2020-12-16 歷史店

文物對於現代人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寶貝,即使某些文物在當時並不珍貴,但是它們仍然具備深厚的歷史價值。公安人員在一次追繳被盜文物過程中,他們追回了五個特殊的罐子,也正是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罐子,卻破解了一個古代的謎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2018年某一天,山西省盂縣公安地區的派出所民警,接到村民舉報,稱當地有盜墓賊在夜間挖掘古墓,並發出了很大的響聲,第二天的一早,他來到現場,發現了深深的盜洞,他懷疑其已經得手並逃之夭夭。山西省盂縣公安古墓早在1988年時就已經被發現,該處是一座清代時期的墓葬群,墓主人的身份大多都是平民百姓與鄉村士紳,故此墓葬規格較低,並沒有太大的挖掘意義。

可是話說回來,雖然考古專家們並未對該處古墓群有過太多的重視,但也不代表盜墓賊可以肆意掠取其中的文物。民警們迅速組成調查組,開始了一場針對古墓盜竊案的偵查活動。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民警們終於破獲了盜墓案,並且將所有的文物如數追回,為我國文化事業挽回了一定的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的文物中,考古專家們並沒有發現太多的有價值器物,可是其中有五個形狀較為特殊的陶罐子,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從整體來看,五件罐子的器型大小相近,上方呈圓唇狀,頸部通直,並且在肩部設有四個「把手」,明顯是用來繫繩子所用。器物中間呈深腹狀並微微隆起,下方稍向內部收斂並有一圈足。陶罐的顏色為黃白胎夾砂,高度分別為14㎝至10㎝不等,能夠看出其製造的粗糙程度。

除此之外,專家們還發現,無論是從製作的器型還是上釉的均勻程度來看,五件陶罐完全是民間的劣質品,只能算是實用器卻沒有任何觀賞的價值。

可是專家們為何要會對其另眼相待呢?其中的原因就在於陶罐背後的文字上。陶罐的背後究竟寫了什麼?我們可以一起來看一下:五件陶罐分別書寫著「黍罐」、「麥罐」、「菽罐」、「稻罐」、「粱罐」,以及「嘉慶元年」的字樣。

按照考古界的一貫作風,這樣的陶罐基本都會被考古專家們定義為金元時代的產物,並對其歷史價值大加忽視。可是這五件陶罐卻明確寫著「嘉慶元年」,為清代文物定代的意義非常清晰明確,這也就為後世考古界定義此類陶罐找到了實物根據,其參考價值極大。

此時一個問題出現了,所謂的「黍罐」、「麥罐」、「菽罐」、「稻罐」、以及「粱罐」,究竟代表著什麼呢?其實問題很簡單,以上組合正是我國傳統認知的「五穀」。「五穀」一詞出現較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周代。在眾多的歷史典籍中,我們都能找到「五穀」的身影。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對於五穀的定義存在著一定的分歧,《論語註疏》中記載:「按五穀之名,《周禮職方》雲黍、稷、菽、麥、稻」,而還有另一種說法認為,五穀就是黍、稷、否、麥、麻,甚至還有黍、粟、菽、麥、稻的說法。既然古書有以上記載,就說明「麻」其實也是五穀中的一種。不過從五件陶罐上的文字記述來看,似乎唯獨缺了一件「麻罐」,該種現象又說明了什麼問題呢?這正好解釋了清代時期沒人種麻,或者種麻量減少的現實狀況,這是時代變遷的證明,也是我國農業社會在不同發展時期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由此我們也能看出,文物的價值並不在於其本身的經濟價值,而是在於它背後的歷史價值。每一件文物其實都是一個時代的瞬間定格,反映出當時人類社會的真實情況。考古是一門了解歷史的重要學科,而文物卻是溝通古今文明的一把金鑰匙。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焦點

  • 鑑定山清墓被盜,專家追回五個帶字的罐子,它們還破解了一個謎團
    文物對於現代人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寶貝,即使某些文物在當時並不珍貴,但是它們仍然具備深厚的歷史價值。公安人員在一次追繳被盜文物過程中,他們追回了五個特殊的罐子,也正是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罐子,卻破解了一個古代的謎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秦始皇祖墳被盜,追回文物上的16字銘文,意外解開一歷史謎團
    2010年10月8日,國慶長假剛過,西安市臨潼區文物局工作人員在轄區例行巡查時,發現一號陵園M1號墓地有新填土的痕跡,這裡正位於一個盜洞回填處,現場還發現了鋸條和電池扣板,這些跡象表示,這裡可能被盜墓賊光顧了。臨潼區文物局的轄區就是秦東陵,它位於秦國都城鹹陽之東,所以稱為秦東陵。
  • 多名女子騎共享單車手機被盜 追回後還多了一個手機殼
    封面新聞 記者 田之路8月25日,成都市公安局龍泉驛區分局十陵派出所舉行被盜手機發還儀式,現場向7名群眾發還7部被盜手機。手機找回來了,更值得驚喜的是,民警還專門製作了手機殼一併還給失主。由於被盜手機需要專業機構進行估價鑑定,給失主帶了不便。為表達歉意並取得失主的理解和支持,在等待估價鑑定期間,十陵派出所特意為所有被盜手機專門製作了手機外殼。現場前來領取手機的群眾表示,很感謝派出所及時追回被盜手機,而且派出所非常用心、走心,製作了手機殼,讓我們感到比較暖心。警方提醒,該起案件中,嫌疑男子主要針對騎共享單車的年輕女子實施盜竊。
  • 唐恭陵被盜案——那些追回的國寶文物
    盜墓大案偵破始末  1998年春節期間,一群喪心病狂的盜墓賊趁夜深人靜之時闖入唐恭陵陵園,用炸藥將哀皇后陵寢墓道炸開,從一個壁龕中盜出珍貴文物60餘件。這就是震驚中外的「2·15」唐恭陵文物被盜大案。所幸案件很快破獲,文物悉數追回,主要案犯也在恭陵前被就地正法。
  • 男子偷偷帶醃雞蛋罐子去鑑寶,專家鑑定後:不敢估價,怕違法
    正因如此,鑑寶節目越來越火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上鑑寶節目,拿出自己家中珍藏多年的寶物去鑑定。這似乎有些聳人聽聞,畢竟得是有多麼珍貴的文物,才能夠讓專家有這番言論呢。其實,這原本就是一件看起來非常平常的罐子罷了,甚至將他帶到現場的嘉賓還表示過,這其實是家中用來醃雞蛋的罐子,但沒想到的是,這個男子偷偷帶醃雞蛋罐子去鑑寶。
  • 南安延平郡王祠珍貴文物被盜 警方追回文物
    被盜文物被追回  5月6日,南安市石井鎮延平郡王祠收藏的兩件石雕構件被盜。5月7日,民警蹲點守候近4個小時後,在石井某廢舊廠房內成功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  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www.mnw.cn)記者從南安市公安局了解到,5月6日凌晨,4名犯罪嫌疑人合乘一輛摩託車將兩件石構件盜走。4人落網後,偵查員得知文物被銷贓往漳州、晉江,連夜驅車趕往追蹤,分別在晉江市永和鎮、龍海市海澄鎮成功抓獲銷贓嫌疑人邵某飛、劉某強,並成功追回被盜的石牌和石獅兩件石構件。
  • 天津博物館藏有一對寶貝,它們非常珍貴,還破解了一個千古謎團
    在這些珍貴的文物中,有一對文物被稱為天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不僅非常難的,還破解了漢代的一個千古謎團。這是個什麼樣的寶貝,又破解了怎樣的謎團呢?接下來,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南安延平郡王祠珍貴文物被盜 警方追回文物
    今日,南安警方通報,該文物被盜案被破獲,文物被追回,犯罪嫌疑人被抓獲。被盜文物被追回5月6日,南安市石井鎮延平郡王祠收藏的兩件石雕構件被盜。其中一件是鄭鳴駿墓前牌坊石構件「恩榮」牌,另一件是萬衣嶺古道邊石牌坊構件「石獅」。兩件文物皆與民族英雄鄭成功相關,屬於泉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
  • 老人帶著家傳金簪鑑定,專家看到釵上五個字,忙問您母親是?
    老人帶著家傳金簪鑑定,專家看到釵上五個字,忙問您母親是?近些年來,國家以及很多的愛國人士紛紛將流落在外的文物買回國,讓它們落葉歸根。有些人可能不理解為什麼要花很大的價錢,甚至是天價也要將這些寶物買回來?為什麼會買回來呢?那是因為這些文物是有著很高的歷史價值的,它們見證了中國古代朝代的發展,見證歷史的改變與步伐。雖然我們很盡力的拯救它們,帶它們回家,但依舊有很多的文物流落在外,不能回來。
  • 被盜的五根「9999金條」經鑑定為銅鎳合金
    令人驚訝的是,「中國黃金」報案時稱被盜金器價值73萬元,贓物被警方追回後經權威部門鑑定,其中5根金條均為銅鎳合金,涉案金額從73萬餘元降至15萬餘元。  迷上電玩遊戲,動了搶金店的念頭  事發6月27日凌晨1點多,被盜的「中國黃金」是轉塘某超市裡的專賣店。  支某1983年出生。
  • 千年古墓被盜,一尊「石刻」在美國2億起拍賣,專家:必須追回來
    但是由於上個世紀盜墓風的盛行,大量的盜墓賊開始偷盜古墓,許多的墓葬都被盜竊過,為此自然是有許多的文物還是流失了出去,想一想真的是讓人痛心!本文中我們要來介紹的這件文物是唐朝時期的珍貴文物,其價值非常的高,絕對的國寶級文物,但是卻在上個世紀90年代慘遭盜墓賊盜竊,而後更是流入到了美國,當時差點在美國被拍賣,好在我們的專家及時的去阻止了,而且直言必須要追回來,那最後結果是怎麼樣呢?
  • 大都會博物館有一件青銅「四立人」,它身上藏有五個難解謎團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有一件文物,這件文物叫「南朝青銅四立人構件」,曾經吸引了不少海內外專家的目光。雖然研究它的專家不少,可它背後的五個難解謎團,至今也沒有任何人能揭開其中一個,到底是哪些謎團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
  • 寺院無人管理 被追回文物面臨二次被盜
    文物具有不可複製性,即便此次抓獲犯罪嫌疑人,也無法挽回文物被盜損的命運。更讓人心寒的是,藻井石石刻至今丟棄在地上,文物部門既不修復也不收藏保管,還把這種行為冠以「原址保護」來粉飾,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 專家破解「南海一號」11大謎團(圖)
    多數專家認定,「南海一號」是一艘中國製造的從中國運載貨物出口國外的遠航貨船,主要依據是:船上發現的「錨」,是麻石制的長方形條板,已經被考古專家鑑定為中國宋代的通用船錨;前期探摸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些古船身上的碎木塊,這些木塊的材質大部分是馬尾松木,馬尾松多見於福建、廣東等地。因此,「南海一號」極有可能是在南中國地區製造的。
  • 兒子擺地攤收到一個罐子,拿去讓專家鑑定:康熙時期粥罐的真品
    大哥在擺地攤的時候,一個老奶奶顫顫巍巍拿了一個罐子,老奶奶要5000元,大哥看老奶奶可憐,於是給了老奶奶6000元,大哥也真是一個好心人,希望這個罐子是真的。於是父母逼兒子收古董,去鑑寶節目露露臉,6000元收一罐子鑑定,結果?
  • 秦東陵特大文物盜竊案開庭,揭開「雞鳴狗盜」的歷史謎團
    被盜的國家一級文物漆木高足豆,印證了「雞鳴狗盜」的故事。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副院長、秦漢史專家張仲立和商周秦漢專家張天恩兩位研究員認為,最為珍貴的是,在漆木高足豆上,刻有19個字的銘文。這19個字一下子破解了諸多的歷史謎團。在漆木高足豆上,刻有「八年相邦薛君造」。那麼薛君是誰呢?通過專家解讀得知,薛君即齊國人孟嘗君,「戰國四君子」之一。「八年」則指年號,為秦昭王八年。
  • 唐建陵兩石獅被盜十年仍未追回,百萬懸賞背後……
    十年前,東門那對石獅被盜時,這裡還沒有修築柏油路,交通並不便利。 東門那對石獅之所以被盜,是因為它們並不處在這個保護閉環內。在深溝的東側,有一條更深的深溝,那對石獅就處在那條深溝的東側。從那條深溝的西側前往其東側巡查被盜石獅時,王建庫說,至少要走上兩個多小時的山溝間的小路。記者開車走大路,繞了20多公裡才到達那裡。
  • 阿斯塔那古墓發現寫有字跡的麻布,專家鑑定,說:它們是難得文物
    無論在現代,還是在古代,麻布都是一種很常見的東西,它們是由麻類植物纖維製成的一種布料,正因如此,它製作成本低廉,應用範圍比較廣。1968年,阿斯塔那古墓發現一些麻布,但為何經過鑑定後,專家卻認為它們都是難得的文物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這些麻布到底有什麼珍貴之處。
  • 唐建陵兩石獅被盜十年仍未追回,百萬懸賞背後……
    ,至今仍未追回。十年前,東門那對石獅被盜時,這裡還沒有修築柏油路,交通並不便利。 東門那對石獅之所以被盜,是因為它們並不處在這個保護閉環內。在深溝的東側,有一條更深的深溝,那對石獅就處在那條深溝的東側。從那條深溝的西側前往其東側巡查被盜石獅時,王建庫說,至少要走上兩個多小時的山溝間的小路。記者開車走大路,繞了20多公裡才到達那裡。
  • 大爺帶來祖傳醃牛肉的罐子,專家:這個罐子估計值人民幣一個億
    大爺帶來祖傳醃牛肉的罐子,專家:這個罐子估計值人民幣一個億!今天,鑑寶節目來了一位大爺,這位大爺帶來的是一個罐子,是大爺家裡祖傳醃牛肉的罐子,為什麼拿來鑑定呢?因為大爺的媽媽很寶貝這件東西,這個罐子一直被鎖在家裡的一個箱子裡面,代代相傳,裡面裝的是醃牛肉的秘方,輕易是不打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