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對不起,讓廈門昆明有壓力了,一不小心把鄉鎮搞成了新一線!相信許多人第一次見到東莞的時候都會驚呆:無邊無際的高聳雜亂的排列緊密,又毫無秩序感的農民自建房,無邊無際的各種以村命名的工業區,水泥的街道,雜亂的人行道,粗陋破敗的市政設施,基本沒什麼有規劃的綠化。
它和我們見過的任何一種城市都截然不同,它真的是橫向豎向拉長拉大的普通中國鄉鎮的魔幻生長版。只有市府的駐地莞城能看到一些和普通中國城市類似的地方,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強烈的東莞風格。
一種觀點認為,這種魔幻現實的背後,是赤裸裸的金錢原教旨主義,是廣大南方內陸打工族的血汗與卑微,是「特種人力資源」們的混沌青春,是生而幸運者對生而貧窮者的歧視與壓榨,是不勞而獲者的沾沾自喜與無力擺脫命運者的艱難求生,這樣的城市,如何標榜新一線?
對此類觀點我一概嗤之以鼻,如果沒有東莞,那些排斥低端人口的所謂高雅城市,能給普通的打工仔帶來什麼改變?知道在這個野蠻生長的城市裡,有多少勤勞勇敢的人們,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在三四線城市隨意買房?
資本壓榨勞力的問題在其它城市就輕微了?在這個最親近普通打工者的城市裡,老百姓靠血汗完成原始積累,慢慢翻身不可以嗎?要人模狗樣的有尊嚴的生活誰不希望,但從哪裡來?除了東莞這種野蠻的城市,誰還會給這麼多機會讓他們挑選?
事情要一分為二地看,東莞的房東,內陸的工人,實際上最早都是普通農民而已,在改開中,他們多少都上升了自己的階層,雖然是極其不平等的。但如果沒有改開,他們都將時時深陷在小農經濟裡,沒有那麼快改變的可能。
工業化,總要犧牲一群人。前三十年犧牲全國農民,後三十年犧牲內陸農民,關鍵是看後續將會走什麼樣的路。東莞模式遲早也會轉型,變革。其實08年開始,那個屬於東南沿海的激蕩後三十年就結束了。
今天的重點很大程度在於南方內陸中心城市的發展,以給內陸人口提供更多改變命運的機會。東莞無法延續傳統模式,也不應該延續,它應該也必然會在新的時代找到新的道路。擠落廈門昆明等老牌城市,把鄉鎮搞成新一線,東莞這樣的城市,理應得到尊重。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