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深夜外賣單王」勾金寶:幹騎手一個月成了臺東「活地圖」

2020-12-15 半島網官網

半島記者 婁花

中國人的深夜味蕾,半數靠外賣滋養。而那些在酷暑寒冬中,為「解救」飢腸轆轆的人們而披星戴月的外賣小哥,又何嘗不是我們平凡生活中的超人。8月26日,記者採訪獲悉,來自哈爾濱的「青漂」勾金寶今年3月份正式加入外賣騎手隊伍,儘管從業時間不長,但憑藉一股百折不撓的韌勁,日接單五六十件,好評率高達95%,成為青島地區的「深夜外賣單王」。

一分鐘內爬七八層樓

勾金寶已經在青島工作了五六年,今年3月份成為一名餓了麼騎手,為臺東商圈三公裡範圍內的市民送餐。

要成為「單王」,除了保證工作時間,還要有很多「硬技能」。臺東商圈地處老城區,道路狹窄,交通經常擁堵。幹騎手一個月後,勾金寶就成為了這裡的「活地圖」,不管大街小巷都瞭然於胸。

記者跟隨採訪時發現,為了躲避擁堵路段,勾金寶總能找到車輛較少的小路,不管出入任何小區,他都不需要地圖導航。臺東附近老舊居民樓院眾多,而勾金寶可以在一分鐘內爬上七八層樓。「一般訂單在七八層以下的,我都是爬樓,因為等電梯都不如自己的腿腳快。」他說。

看到勾金寶如此之拼,許多同事也勸說他要注意身體。

「我才三十多歲,身體素質很好,儘管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但感覺還行。而且我從小幹事情就很執著,如果認準了,就會把它做到最好。」勾金寶說。

深夜裡,能幫到急需幫助的人很有成就感

在餓了麼平臺上,深夜配送的訂單有額外的獎勵。「晚上跑單掙的更多,這是我晚上跑單最大的動力。」勾金寶說的很實在。

深夜點外賣的,往往是更需要幫助的人。有人勞累一天,回到冷冷清清的出租屋想吃上一口熱飯;獨住的人深夜身體不舒服,掙扎著起來點單請騎手送藥;還有人結束了一天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點上幾瓶酒幾串燒烤,就想一個人靜靜地待一會……。

「深夜裡,每一個外賣訂單都有不同的溫度。」能幫到他們,也讓勾金寶很有成就感。而他能做的,就是高效地把帶著溫度的食物完好地送到用戶手中。

為了避免湯水撒漏,勾金寶的配送箱內懸掛了掛鈎、準備了杯託。雨衣、手機防水套、移動充電寶也是每天出門的必備裝備。

為了保證車輛運行,他在場站裡準備了一塊備用電瓶,普通人上下班或許幾天才需要為電動車充一次電,但勾金寶一天就得充四五回。

客人一句「感謝」就足夠了

惡劣的天氣,也沒能阻擋勾金寶的腳步。8月份颱風利奇馬影響青島的那兩天,勾金寶自願堅持在崗。

「刮颱風的時候,很多人都待在家裡,外賣的訂單一點都不少,我們不送,他們就沒得吃。」他介紹,那兩天很多人點外賣時會在平臺上額外留言「天氣不好,請注意安全」「訂單不急,可以提前點送達」,這些簡單的話語會讓騎手們覺得十分溫暖。

「前幾天晚上,我接了一個冰激凌的訂單,送完之後,我發現顧客給了我一個超級好評,並且評價說我送得十分及時,冰激凌一點都沒化。」這是勾金寶從業以來收到的第一個超級好評,雖然沒有金錢上的額外獎勵,但他仍然非常開心。

月入過萬,想攢錢開飯店讓父母過好日子

「前幾年一直在飯店、洗浴中心打工,都是服務性行業,不過當騎手更自由一些,還多勞多得,所以我很喜歡這份工作。」勾金寶說,為了多掙些錢,他從早上9:30一直幹到凌晨2:00,每天送五六十單,月收入過萬,是此前工作收入的兩倍。

「越是飯點的時候我們越忙,所以我們午飯一般是在下午兩點之後吃,晚飯則得等到晚上九點之後。」勾金寶每個月只會休息一兩天,休息時,他可以從頭一天晚上九點半一直睡到第二天下午四五點鐘,「因為實在太累了」勾金寶說。

「父母和妹妹會定期給我打電話,以前的工作對時間要求比較寬鬆,我一般會和他們嘮挺多話,但是外賣員不一樣,對時間的要求很嚴格,所以有時候他們給我打電話,我可能說不了兩句就掛了。」勾金寶說。

不錯的收入也讓勾金寶對未來有了新的暢想。「希望掙幾年錢之後,我能開一家屬於自己的飯店,讓自己和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勾金寶對記者說。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青島人|「深夜外賣單王」勾金寶:幹騎手一個月成就臺東「活地圖」
    來自哈爾濱的「青漂」勾金寶今年3月份正式加入餓了麼外賣騎手隊伍,儘管從業時間不長,但憑藉一股百折不撓的韌勁,日接單五六十件,好評率高達95%,成為青島地區的「深夜外賣單王」。  幹騎手一個月就成了臺東「活地圖」  勾金寶已經在青島工作了五六年,今年3月份成為一名餓了麼騎手,為臺東商圈三公裡範圍內的市民送餐。  要成為「單王」,除了保證工作時間,還要有很多「硬技能」。臺東商圈地處老城區,道路狹窄,交通經常擁堵。幹騎手一個月後,勾金寶就成為了這裡的「活地圖」,不管大街小巷都瞭然於胸。
  • 月入過萬好評率95% 青島這位餓了麼外賣小哥不一般
    齊魯網青島8月26日訊中國人的深夜味蕾,半數靠外賣滋養。而那些在酷暑寒冬中,為「解救」飢腸轆轆的人們而披星戴月的外賣小哥,又何嘗不是我們平凡生活中的超人。
  • 哈爾濱外賣夜宵「單王」出爐 半年點451單夜宵平均每晚吃 3 次
    ZAKER 哈爾濱記者 李佳琪寧靜的夜晚,來一單外賣作為夜宵,才不負這夜晚的好時光。近日,美團外賣發布上半年(1-6 月,21 時至次日 4 時)黑龍江外賣夜宵訂單大數據,數據顯示,哈爾濱市宵夜訂單量位列全省第一名,位列東北區域第二,僅次於遼寧省瀋陽市。外賣夜宵都點了啥?數據顯示,黑龍江人宵夜最愛的還是以燒烤為主的食物,尤其是夏季到來後,依然 " 無串不歡 "。
  • 外賣「單王」:月入兩萬,能熟記三萬家門牌號 真相讓人很吃驚!
    夏天的室外讓許多人都受不了,所以外賣單也就多了起來,所以有許多的外賣小哥依然堅守在崗位,一般的外賣小哥送個三十來單就已經很累了。但是有這樣的一個「單王」,依然堅持送外賣,月送單達到倆千多,月收入將近兩萬元。
  • 青島聾啞外賣小哥成「單王」:兩年沒和顧客說過一句話,服務全滿分
    隨著外賣行業的迅速發展,尤其是新冠疫情對消費行為的影響,外賣已經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不管是點外賣的用戶還是送外賣的藍騎士中,都有殘障人士,他們能夠同步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便捷嗎?餓了麼發布的數據顯示,殘障藍騎士平均送單量高出行業均值10%,很多成為「單王」,好評率也更高。而針對這部分用戶和藍騎士,餓了麼產品技術團隊也在不斷優化無障礙版本,滿足他們的特殊需求。
  • 攻略青島美食地圖之臺東篇
    青島人最愛去臺東,因為那裡是一個小商圈,是時尚的聚集地。來到這裡,除了到處逛逛,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
  • 青島老臺東這次又上頭條了
    在最新一期的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中,開啟了夜市之王爭霸賽,咱青島的臺東夜市皮皮蝦和嶽陽小龍蝦狹路相逢,不少網友看了都垂涎不已。  1994年5月,「臺東區」撤銷併入市北區。  因為東南-西北和西南-東北走向的街道,順應了青島的主導風向,便於空氣流通,還能確保太陽屋前都能照到每條街道、房屋正面。現在你從地圖上看,臺東的街道依然是45度。
  • 大潤發成了外賣單王!單店月進700萬,超市內專設300平米外賣倉
    黃曙偉是大潤發楊浦店的外賣揀貨員,做這行已經有一年了。這一年,他日行4萬步,從160多斤瘦到120多斤,但他卻說比原來做程式設計師輕鬆。因為工作帶來的運動鍛鍊,他身上原本亞健康的毛病悄悄自愈了。外賣揀貨員是超市新零售過程中誕生的新職業。
  • 青島市北區臺東六路上的摸錯門牛肚王
    位於市北區臺東六路上的摸錯門牛肚王是一家經營了近20年的平民火鍋店。摸錯門,這家店的名字起得不錯,有一個很好聽的美麗故事,但真假不知道,不過進這家店吃飯不會摸錯門。菜品首推牛肚王,鮮嫩厚實,吃起來很過癮,火鍋底料並不突出,所以食材是比較關鍵的。醜魚的點擊率也挺好,有一次我問服務員,醜魚是什麼魚,她說醜魚就是醜魚,愣是沒問出來。不過據我觀察醜魚就是烤的鯰魚,雖然把魚身割得挺花哨,料撒得挺多,通體黑乎乎的,還是能看出來就是鯰魚。
  • 青島臺東一路憶舊
    (今臺東一路一角)1900年6月14日《德屬之境分為內外兩界章程》規定:青島附近作為市區內界,分為青島、大鮑島、小泥窪、孟家溝、小鮑島,楊家村、臺東鎮、掃帚村、會前(德佔青島 網絡資料)臺東鎮那時打工的比較多,有小商小販、闖碼頭、跑江湖的……。著名作家王統照1934年,在他的散文《青島素描》中曾這樣描述:"東鎮原是一個小小的村莊,現在成了工人小販的居住區。
  • 網上點單和地圖定位 快餐外賣無「網」不勝
    杭州知名外賣品牌「家樂送」就是一家喜歡談談大數據、有IT範兒的快餐店。負責人曾東財告訴記者,2009年,家樂送品牌外賣網站上線,一天最多能接8單;2010年,在淘寶上開店,每天能夠接到226單;2012年,這個數字變成了338單;2013年,進駐淘點點外賣業務,平均每天送外賣的訂單筆數變成了792單;今年以來,平均每天的接單量已經達到了1605單。
  • 臺東與青島人的故事:那些年,逛東鎮成時尚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文豔 東鎮原是一個小小的村莊,現在成了工人、小販的居住區。自然馬路、電話、汽車哪樣都有,可是舊時的黑板門,小店鋪的陳設,冷攤的叫賣聲,仿佛到了中國較大的鄉村一樣。這裡很少摩登的式樣。有不少的短衣破鞋的男子,與亂攏著髫子仍然穿著舊式衣褲的女人。小孩子光著屁股在街上打架。
  • 深夜跑單王!哪裡夜宵好吃他最清楚,每天給同一個客人送同樣外賣
    單程一次送了18單 江湖傳言,杭州是美食沙漠,點夜宵的杭州人頭一個表示不服。在餓了麼,杭州的夜晚訂單在全國排名第四,僅次於上海、深圳和北京。半年時間點夜宵最多的杭州人已經點了308單,平均每天深夜點2單。彭潔的工作量也可以佐證一二。
  • 青島:復甦的臺東商圈,五一假日人氣旺
    作為青島著名的商圈之一,青島臺東步行商業街和老臺東商業小吃文化街,五一假日,再現客流高峰。疫情過後的臺東商圈,昔日的繁華看來正在回歸。下圖為2020年5月4日晚十九時拍攝。臺東商業街東起延安三路,西至威海路,全長1080米。
  • 這裡有份「海口外賣小哥深夜送餐圖鑑」
    南國都市報見習記者 陳棟 吳興 文/圖  外賣小哥小楊深夜送餐  「單王」煉成記  蹲點夜宵店,最多一次接12單  夜幕降臨,匆匆在家吃了幾口飯的小楊又騎車外出接單了。小楊是一家外賣平臺大英站的外賣小哥,7月26日是他當外賣騎手的第163天。他戴著頭盔,脖子上掛著手機,因為長時間送外賣,皮膚被曬得黝黑,跟他微信朋友圈相冊裡細皮嫩肉的自拍判若兩人。  7月26日20時許,小楊將車停放在五指山路一家夜宵店的門口,等待平臺派單。「這個地方是我的福地,曾經有一次接過12單。」
  • 青島最初的樣子,臺東商業街
    青島最初的樣子,臺東商業街就像上海繞不過南京路,北京繞不過西單王府井,說起青島的商業街,自然繞不過臺東。臺冬季是一個外地人來青島必去打卡的地標,也是老青島人充滿回憶的地方,臺東步行街,說這裡是青島人氣最旺的商圈一點也不為過,不管什麼時候去臺東,這裡永遠是熱熱鬧鬧摩肩接踵。臺東到底擁有怎樣的魅力,能讓他在青島新興商圈如此發達的今天仍然佔有一席之地在青島,老人們習慣把臺東叫東鎮,這是因為早在德佔時期,臺東被德國當局規劃為臺東鎮。
  • 【探尋】舌尖上的臺東:加冕「美食之王」
    「朝觀壁畫夜賞燈,購物休閒在臺東」,一句順口溜勾勒出很多島城市民心中對島城五大商圈的「首選」情結。「臺東」是臺東商圈的簡稱,是島城最早的商業發祥地。近日,一條名為「臺東排隊小館子」的帖子在網際網路和微信上大熱,仿佛在接棒近年來一直熱傳的「手繪臺東美食地圖」、「2014最強版臺東小吃」、「臺東人氣美食排行榜」,這些由網友自發口碑相傳的「指南」,恰如譜寫了一部活色生香的飲食風物誌,無形中為臺東加冕了「青島小吃中心」的桂冠。 自發形成「約會地標」
  • 青島美食地圖之追隨「大臺東」的人氣美味!(中)
    話說上回,我們走到了大臺東臺東雖然沒有很多華麗的餐廳卻有很多美味的小館尤其是那些有名的小吃簡直可以連吃一周不重樣所以我們今天繼續吃遍大臺東快快上車讓我們一起逛吃逛吃逛吃……上周的傳送門(青島美食地圖之追隨「大臺東」的人氣美味!
  • 打造臺東新「IP」市北區臺東街道召開「多彩臺東」媒體座談會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4月27日訊(記者 丁學燕 通訊員 夏素素)翻開青島的歷史,商業見證了青島百年的滄桑與變遷,作為青島商業文化的起源地之一,臺東從1899年成立以來歷經了從小商小販小集鎮到繁華熱鬧臺東商圈的整體變遷。
  • 成都大學生「點餐王」1年點445單外賣 吃飯月花千元
    成都大學生「點餐王」1年點445單外賣 吃飯月花千元 2016-01-28 10:11:06製圖 王雪  成都人最愛點的外賣是什麼?哪個區域的人最愛點外賣?每次點外賣花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