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市場的需求一直比較大,香蕉、蘋果等常見的水果,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食用需求,不少人從國外引種水果,以滿足多樣化的需求,那些品質優、質量好、口感好的水果,迎來了利好的需求,其利潤比較可觀,果農們也將其當成首選,希望能從中賺取更高的收益。比如說榴槤,食用口感就十分獨特,吸引了不少人的喜歡,只是它的種植難度比較大,在我國也只是少部分地區栽種,果農只能遺憾。
不過那些適應性廣的水果,總會受到果農的青睞,而釋迦果就是其中的一種,它剛上市時就迎來了人們的喜歡,不過在5年前時,它的價格達到了60元一斤,大家根本就吃不起,只有少數人才能購買,因此不少人也十分羨慕,不知道這種果實到底什麼味道,總會花上高價去購買品嘗。
當時的釋迦果主要還是靠進口,看到它的口感不錯,市場口碑很好後,果農們也開始從國外引進果苗,儘管樹苗價格比較高,但為了能從釋迦果中牟利,果農依舊會大筆購買。而在兩廣、福建、雲南、浙江等地都有種植,它的外形上和荔枝比較相似,總能吸引不少人前來購買品嘗。
釋迦樹一般為3-5米高,每年的5-6月份則會開出青黃色的花瓣,到了6-11月份則會結出果子並陸續成熟,果實是由橢圓形的聚合漿果組成,呈現黃綠色,外部被白色的粉霜覆蓋。它在那些光照比較多的地方可以很好的生長,其葉片比較肥厚,增加日光可讓果實的品質更優質。其生長溫度在25-32℃,而最低為15-25℃,如果氣溫在13℃,那就會有生理性病害,疾病增加,成熟期延長,而溫度太高還會導致早熟,果實也會加劇腐爛。
當然釋迦果對水分也很敏感,水分多少都不會讓植株受影響,在這一期間缺水也會出現落花落果的現象,果實的長勢比較緩慢。對於那些首次種植釋迦果的農民來說,自然是嘗到甜頭,一畝地可獲利數萬元,他們也迎來了致富。
釋迦果在我國也很好的繼承優質特性,價格相比更便宜一些,長勢上比較不錯,價格便宜,如此一來釋迦果也深受好評。不過這之後更多人投入種植中,而在5年前,釋迦果的種植量比較少,物以稀為貴,因此產量不多,再加上果實很是奇特,賣價達到了60元。
不過如今它已跌落神壇,遭到了消費者的嫌棄,這是咋回事呢?是不好吃嗎?原來,隨著種植的人增加,產量加大,因此它的價格也在下滑,如今的產地收購價已跌到了5元,市場也就賣10多元一斤。對於果農而言,這個價格比起普通水果來看,依舊有很大的利潤,只是釋迦果看似便宜了,但市場上的銷量不是太多,很多人圖個新鮮購買,卻發現它的口感並不是太美味,甜度太高,吃起來發膩,因此吃貨們不願意吃,如今的釋迦果反而堆積賣不動,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