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龍華古鎮就會看到一個不同的古鎮了

2020-12-25 迎風曼舞輕搖曳

龍華古鎮地處四川宜賓市境內,行政上歸屏山縣管轄。因明代在此建有龍華寺,所以此鎮以龍華為名。在龍華那裡聽得最多的兩座山是「八仙山」和「老君山」,從「老君山」流淌下來的兩條河大龍溪和小龍溪在一個山谷中匯流後向東流去,而龍華就建在這兩溪之中的V型中間匯合之處。

龍華鎮的地理位置在過去是相當的重要,在宋、明、清都曾經為軍事重鎮在這裡設守備駐軍。據傳這裡還是彝漢爭奪之地,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徵孟獲,在戎城一箭退彝於涼山之後漢族才漸漸遷居龍華,此傳聞不知真假有待考證。

在明代這裡設驛、清朝初年在龍華設守備,雍正年間改都司,在清朝年代這裡駐軍擴大規模築城牆和城門,現在仍可看到有城牆城門的遺蹟。

從小龍溪對岸過河到龍華古鎮有三條路,一是建在小龍溪的河上一座廊橋,二是從河裡幾塊大石頭跳過去,三是最近新修的一個橋,在遠處還有的就是公路大橋從大橋經過再穿過新鎮才能從後面進入古鎮。

這天霧很大,天漸晚,站在一高處看這古鎮霧蒙蒙的又添了幾分神秘。這座橋類似侗族的風雨橋不過又不那麼華麗,全長大約有40多米,聽當地人鄉親介紹這是後來翻建的,原來是一座百年木製廊橋六十年代被一場大水衝毀後重新建成了這座橋。

換一個角度看

順著河向下走去離那座廊橋也就不遠了,如果說這橋與別的橋不同之處就是橋下那幾個橋柱很特別,每一根橋柱向上遊方向寬出幾米後又立起了一根根立柱,這是為了保護橋墩,不同的是每根立柱上都有一精雕細刻的小石獅子蹲在上面,造型各異神態可愛,呵呵,這可真是個藝術品。

在橋上向右傾河水望去,清澈的溪流一望見底,這條河水也是古鎮鄉親洗衣洗菜的好去處,而另一條河由於各種原因本來清澈的河水變得渾濁了......

橋頭除了有一對四方塔外還有一對大石獅,我圍著它看了又看覺得奇怪,這橋頭怎麼會有兩座石獅子?「你再給它照相嗎?」回過頭來看時是一位鄉親望著我,「是呀,可這怎麼會有這麼一對大石獅子呀?原來就有嗎?」我笑嘻嘻地問道,「這是原來立在都衙門前的,後來才移到這裡」原來如此。

站在橋上涼風輕揚,所以當地人又叫「涼橋」每當逢雙趕場橋上都擺滿了當地小吃攤位,坐在橋上看著兩岸的風景,品嘗著當地的原味小吃,聽著河水流淌的聲響,望著清澈見底的河水和裡面遊動的小魚,呵呵,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古鎮的另一個入口是一個小城門,不大,所以也就沒有架橋而是用幾個大石墩當過河的橋梁,如今是用水泥修了幾個大的水泥跳臺...... 古鎮的鄉親多從這裡出入......

跳過河裡的水泥臺就回看到這個不大的老城門......

這是古鎮另一個入口,要過一個新修的人行橋後爬過一個坡進入古鎮西頭.......

從「涼橋 」(當地人叫涼橋)下來就進入了古鎮的正街,你會看到很多人在老城門那裡忙碌著,那天我見到一三十多歲的男人在從網上摘從河裡網到的小魚,嘿嘿,沒想到吧,「涼橋」右側那條還沒受到汙染的小清河裡還有自然生長的小魚,開始我也不信,後來細觀察果然見到河水裡有很多這樣的小魚。

當地鄉親對我說這樣的魚只能長這樣大,以前河裡有很多的大魚,品種也多,如今大魚都看不見了,有魚就說明水質還是好的,但以後哪?

一鄉親從家裡出來手上捧著一大碗熱騰騰的面來一邊將面挑起讓面冷卻一邊問我「你吃飯了嗎?」我笑著看看表是上午十點左右,問他這是吃的那頓飯他說早餐呀。

這是一個和我一樣是一個懶起的人,他妻子過世的早他一個人拉扯三個孩子長大,如今都放棄了讀書在外打工,這老哥一個人住在老屋裡,他對我說他靠養鴨養大三個孩子,河裡的鴨群都是他養的......

一邊走過的鄉親看他這個時間吃飯和聽他說過的話用這種眼光看了他一眼,嘿嘿,我也不明白這眼光的含義是什麼。

從古城門裡回頭看去才知道當時的城牆還是很厚的,過了古鎮門上你就會看到兩邊柵子門板木製結構的古老房屋,四柱全木、燈簍架子結構,大多是兩層,也有不多的三層木板樓,好像一下就把你帶入了時空隧道回到了過去。

沿河方向的叫順河街,轉過與其橫豎交接的是新街,沿著街道走你可轉一圈又回到原來的地方,古鎮內行人不多,屋簷下晾著被褥和衣服,不時的有老人從半開的柵子門裡向外張望著,走過幾家能見到古稀老人坐在門口乾著什麼叫不上名來的針線活。

城門石牆上能見證到有多少年歷史了嗎?只有石牆知道......

這上面能見到城門的軸孔......

兩邊柵子門板木製結構的古老房屋,四柱全木、燈簍架子結構,大多是兩層,也有不多的三層木板樓......

古鎮仍有住家,上學的孩子,老街一角,傍晚坐在街邊門前聊家常的古鎮鄉親。

從上向下看去,青瓦扳屋,連成了一片。

古鎮傳承幾代人的老豆腐作坊,到古鎮的第一頓酸菜魚就在這家小店吃的,不貴,老闆一見有人吃飯飛快地忙碌著。

我在吃飯,老闆跑到另一家去下棋去了

清清的河水流過龍華古鎮......

難得遇到一個好天氣,龍華以前曾有「九宮八廟」之說,後來在那動亂十年中遭到了毀滅性的毀壞,如今看不到古時留下的精美廟宇建築了,「九宮八廟」只剩下一宮正在修復,從倒塌在院落裡這些損壞的殘體上仍然能看出往日的精華。

我去的時候正在修復僅剩下的一廟宇宮殿,現在去一定會見到修復一新的寺院。

圍欄上仍有精美的石雕.,絕對是一藝術品。

看誰家的娃娃好看,這些年過去這娃也長大了吧。

高低兩座過河橋

夜晚的古鎮靜悄悄......

我去那年龍華古鎮基本上沒有開發成旅遊景點,大多數還保留著原貌,老屋裡還住著人家,有的是幾代人都住在這裡,不過當地政府已經認識到了古鎮的價值,古鎮內已經不準再建造新的住宅樓房,在古鎮裡還有一座破舊的寺廟和官府的衙門庭院說是要投資翻修,也許現在早就變成了旅遊的景點,到底變的什麼樣了?

一直忐忑地等待消息,當時一位年青的副鎮長曾說開發古鎮要在保留原有格局,建築特點上進行修建, 他們儘快的籌集資金修復古鎮,儘量還原古鎮的原貌,再來龍華古鎮就會看到一個不同的古鎮了......但願這一切都是真的。

相關焦點

  • 宜賓龍華古鎮在哪?宜賓龍華古鎮遊玩攻略!
    宜賓有四大古鎮,李莊古鎮、橫江古鎮、南廣古鎮、龍華古鎮。論名氣,李莊古鎮最為出名,依次排之,因此鮮少有人知道龍華古鎮。其實,龍華古鎮並不遜色於宜賓其它三大古鎮,其歷史文化悠久,自然資源豐富,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 世外桃源 龍華古鎮
    文/劉級心「一定要去一次龍華古鎮!」宜賓人常這樣向外地遊客推薦,而且還會告訴你:「龍華是真正的古鎮。」龍華古鎮,位於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距離宜賓城區約4個小時車程,正是這份與城市和繁華的疏離,讓它如世外桃源,完整地保留了天真、古樸與原始。
  • 屏山龍華古鎮介紹
    龍華古鎮介紹:我國有多處以「龍華」為名的地方,這裡指的是四川宜賓市屏山縣的龍華古鎮,其位於屏山縣屏山鎮南37公裡處。因有明代所建龍華寺而得名。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 屏山縣龍華古鎮打造特色休閒旅遊鎮
    在宜賓市屏山縣,就有這麼一個神秘的小鎮,古色古香、神秘傳奇。一杯屏山炒青、一陣清風習習,一灣小河流水,一身閒情逸緻。  坐落在屏山縣西北部的龍華古鎮,素有「小承德避暑山莊」和「魄力小山城」等美譽,被列為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省級風景旅遊名勝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四川最具保護價值村落、其民俗「女子踩橋」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藏在深山人未識——龍華古鎮
    和那些熱門古鎮不一樣,長江第一城四川宜賓周邊有這樣一個古鎮,它地處窮鄉僻壤,沒有公館,沒有大戶人家,沒有什麼商鋪,沒有叫賣和兜售,也沒有燈籠點綴,一切順其自然,可謂是藏在深山人未識,這就是龍華古鎮。從宜賓市沿金沙江西行七十餘公裡,經過屏山縣城再沿著曲折盤旋的山區公路北行三十七公裡,便到了龍華古鎮。
  • 川南自駕:古樸滄桑的屏山龍華古鎮
    在雷波補完汽車輪胎,繼續最後的行程----屏山龍華古鎮。龍華古鎮位於屏山縣屏山鎮南37公裡,因有明代所建龍華寺而得名。該鎮始建於宋,明清時期已形成古鎮現存規模,此地歷為川邊駐兵重鎮。下午抵達古鎮,安排好住宿後,就在古鎮閒逛。古街清靜,似乎沒有看見來旅遊的人,基本是當地的居民,質樸自然,毫無一絲絲商業氣息。漫步龍華古鎮,龍華的特色撲面而來,古橋、古街、古巷、古風濃鬱。古鎮不大,原汁原味,連地上的石板都是過去的,較之那些打造的古鎮,這裡顯得孤獨和蒼老得多。
  • 原生態旅遊小鎮-龍華古鎮
    龍華古鎮隨著時光的流逝,歲月的變遷許多古鎮與我們漸行漸遠沒有了昔日寧靜到處是一派繁華景象現在想尋一處靜謐之地也是越來越難遇到水秀山清眉遠長,歸來閒倚小閣窗這樣的閒情逸緻,並非江南獨有在宜賓有這麼一座小鎮它有「小承德避暑山莊」美譽被當地人稱為「
  • 長江之城 | 藏在深山人未識——龍華古鎮
    長江航運和那些熱門古鎮不一樣,長江第一城四川宜賓周邊有這樣一個古鎮,它地處窮鄉僻壤,沒有公館,沒有大戶人家,沒有什麼商鋪,沒有叫賣和兜售,也沒有燈籠點綴,一切順其自然,可謂是藏在深山人未識,這就是龍華古鎮。從宜賓市沿金沙江西行七十餘公裡,經過屏山縣城再沿著曲折盤旋的山區公路北行三十七公裡,便到了龍華古鎮。
  • 2018年屏山縣第二屆龍華古鎮文化節開幕
    四川新聞網宜賓9月29日訊(胡先映 攝影報導)八仙佛韻 秘境龍華。9月28日,由中共屏山縣委屏山縣人民政府主辦的2018年屏山縣第二屆龍華古鎮文化節在屏山縣龍華鎮開幕。開幕式在鼓上舞《鼓動龍華》中拉開序幕,魔術、小提琴演奏、舞蹈等節目相繼展開。
  • 四川屏山縣龍華古鎮 巨佛側畔炊煙起深山
    遺憾的是,這個禹王宮現在已經是另有所用,而且大門緊閉,我們只是看到了它的巍峨的大門和滄桑的容貌。在一條小街的盡頭,穿過一個古樸有型的城門,一座頗具特色的風雨橋——「龍華涼橋「如長虹臥波,橫跨在小龍溪上。步上涼橋,廊頂密密地穿鬥梁架,梁上懸掛著匾額「虹貫霞蔚」、「舊貌新顏」、「物華天寶」、「赤虹貫日」、「清風明月」,這也許是人們一直努力追求著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對生活寄予的良好祝願。
  • 四川「最古樸」的古鎮:生活方式千年未變,如今更是悠閒自得
    龍華古鎮並沒有特別精緻的大門,一直走能夠看到青石板,然後就可以看到遺留下來的一些古屋。走進古鎮老街之後,給我們的印象,就仿若古鎮千年以來似乎都未曾有所改變,它還保持著原始最初的模樣,在長街的兩側房屋旁邊,甚至看到一串串紮好的新鮮玉米,而百姓經常在門前悠閒的休息閒聊。
  • 宜賓這個千年古鎮!藏著世界第一立佛,藏著野生大熊貓!
    >每次看到古鎮,就會回憶起童年,古鎮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風景,還有年少時的無憂無慮——小鷹想去龍華古鎮已經是好久好久的事情了在七縣三區裡面最少涉足的領域就是屏山他在宜賓的最西面>金沙江流經的最後一縣這裡擁有著川南第一峰的老君山獨特丹霞地貌的八仙山千年歷史文化古鎮煙雨龍華都讓人深深的嚮往想去這神秘之境還有一個原因
  • 龍華古鎮:深藏宜賓屏山,很多人沒去過,喜歡它的老舊味道
    稅可以:男,作家,旅行者從雲南的綏江縣城出發,稅可以驅車沿國道213北上,在臨近四川沐川縣永福鎮的時候,右轉進入縣道163,直行就可到達龍華古鎮。龍華古鎮位於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始建於宋代,歷來是川邊駐/兵重鎮,被評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龍華鎮地名因明代所建的龍華寺而得名,早在明、清時期,龍華已經形成了古鎮規模。龍華古鎮處地較偏,目前只有當地縣道經過,所以平常外地遊客不是很多,除了自駕,可在縣城搭乘直達或路過龍華鎮的公交車。
  • 屏山龍華古鎮民俗「女子踩橋」穿越時空的歌謠
    浩浩蕩蕩的踩橋隊伍穿行在古鎮的街巷   央廣網屏山5月16日消息(陳長春 曾忠 曹鵬 記者隆敏)  一條奔騰不息的大江,一卷方興未艾的春潮,一個千年的古鎮,一座不倒的廊橋,一群飽經滄桑的女子,一闋穿越時空的歌謠……「女子踩橋」是產生並流傳於宜賓屏山縣龍華鎮轄境的一種民俗活動,源於宋元,盛行於明清及1950年以前,龍華解放後停止,改革開放後逐漸恢復。
  • 江蘇八大古鎮,每個古鎮都讓人心曠神怡,來了就不想再走
    提起江蘇我們腦中就會想起恬靜悠然的意境,感覺只要一出門就能看到河流從門前流過,您可以駕船在街道中心的河流中遊行,觀看最美的古鎮。並且這裡時常下雨,我們可以在微微細雨中攜伴同行,品味雨中古鎮的魅力。我們都知道江蘇的姑娘和江南的古鎮,她們構成了一個詩意盎然的畫面,成就了江蘇特色。下面小編我就來給你們介紹一下江蘇十大最美古鎮,這些古鎮一個比一個美,只要你去過你就肯定是不想再走的。
  • 藏在深山未人識的古鎮,位於宜賓,也有著古鎮活化石的稱號
    人們都說「少不入蜀,老不出川」,短短八個字,表明天府之國實乃溫柔之鄉其實,成都能玩的地方何其之多,作為一個地地道道地道的四川崽兒,一直覺得成都旅遊的精髓,不僅僅在於玉林路的盡頭和小酒館的門口,遠離喧囂嘈雜的市中心,更有著一片清淨、錦繡之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今日小便帶你打卡宜賓龍華古鎮。
  • 四川又一古鎮走紅,被稱為巴蜀「最後的古鎮」,景色不輸江南水鄉
    ,很多人對這裡都是比較陌生的,但是每年到了炎熱的夏季,這裡像是一處避暑勝地,當地很多人都會選擇在此避暑,而且龍華古鎮保存著很多古老的建築,也吸引著不少攝影愛好者前往。來到龍華古鎮,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這裡的古色古香,不管是建築還是街道都流露著古代的氣息,讓人會產生一種回到古代的錯覺。
  • 四川龍華古鎮真不簡單!有世界第一大立佛,高32米,已400年歷史
    四川省屏山縣龍華古鎮裡有古民居建築群落,具有鮮明的明清時期,嶺南傳統建築特色。既有客家圍屋建築文化的特點,又有華商建築文化的獨特風格,建築格局蘊含玄妙的風水理念。古建築均為「麻石半牆,青磚到棟」,村中裡弄小道麻石鋪就。古鎮依山傍水,建在老君山下的大龍溪與小龍溪交匯處。
  • 最後一個傣族古鎮——娜允古鎮
    七彩雲南有8個藏在深閨的純美古鎮,每個古鎮都有自己不同的人文風採,古韻悠揚。最後就是中國至今還保存的最後一個傣族古鎮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娜允古鎮。織布的阿婆再深入就能看到傣家阿婆正在手工紡線織作各種彩色的傣族挎包,她將事先搭配好顏色的線整理好,放在織布機上,熟練且有條不紊地紡織著各種精美的傣族特色小挎包。
  • 2020看中國大好河山之四川古鎮:郪江古鎮,恩陽古鎮,羅城鎮
    >距成都210km,羅城古鎮,位於犍為縣東北部,距樂山市 60公裡。古鎮主街涼廳街俗稱「船形街」,始建於明代崇楨元年( 1628年)。時至今日,這條倖存下來的老街仍保留著部分明清時代老四川文化的人文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