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古鎮地處四川宜賓市境內,行政上歸屏山縣管轄。因明代在此建有龍華寺,所以此鎮以龍華為名。在龍華那裡聽得最多的兩座山是「八仙山」和「老君山」,從「老君山」流淌下來的兩條河大龍溪和小龍溪在一個山谷中匯流後向東流去,而龍華就建在這兩溪之中的V型中間匯合之處。
龍華鎮的地理位置在過去是相當的重要,在宋、明、清都曾經為軍事重鎮在這裡設守備駐軍。據傳這裡還是彝漢爭奪之地,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徵孟獲,在戎城一箭退彝於涼山之後漢族才漸漸遷居龍華,此傳聞不知真假有待考證。
在明代這裡設驛、清朝初年在龍華設守備,雍正年間改都司,在清朝年代這裡駐軍擴大規模築城牆和城門,現在仍可看到有城牆城門的遺蹟。
從小龍溪對岸過河到龍華古鎮有三條路,一是建在小龍溪的河上一座廊橋,二是從河裡幾塊大石頭跳過去,三是最近新修的一個橋,在遠處還有的就是公路大橋從大橋經過再穿過新鎮才能從後面進入古鎮。
這天霧很大,天漸晚,站在一高處看這古鎮霧蒙蒙的又添了幾分神秘。這座橋類似侗族的風雨橋不過又不那麼華麗,全長大約有40多米,聽當地人鄉親介紹這是後來翻建的,原來是一座百年木製廊橋六十年代被一場大水衝毀後重新建成了這座橋。
換一個角度看
順著河向下走去離那座廊橋也就不遠了,如果說這橋與別的橋不同之處就是橋下那幾個橋柱很特別,每一根橋柱向上遊方向寬出幾米後又立起了一根根立柱,這是為了保護橋墩,不同的是每根立柱上都有一精雕細刻的小石獅子蹲在上面,造型各異神態可愛,呵呵,這可真是個藝術品。
在橋上向右傾河水望去,清澈的溪流一望見底,這條河水也是古鎮鄉親洗衣洗菜的好去處,而另一條河由於各種原因本來清澈的河水變得渾濁了......
橋頭除了有一對四方塔外還有一對大石獅,我圍著它看了又看覺得奇怪,這橋頭怎麼會有兩座石獅子?「你再給它照相嗎?」回過頭來看時是一位鄉親望著我,「是呀,可這怎麼會有這麼一對大石獅子呀?原來就有嗎?」我笑嘻嘻地問道,「這是原來立在都衙門前的,後來才移到這裡」原來如此。
站在橋上涼風輕揚,所以當地人又叫「涼橋」每當逢雙趕場橋上都擺滿了當地小吃攤位,坐在橋上看著兩岸的風景,品嘗著當地的原味小吃,聽著河水流淌的聲響,望著清澈見底的河水和裡面遊動的小魚,呵呵,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古鎮的另一個入口是一個小城門,不大,所以也就沒有架橋而是用幾個大石墩當過河的橋梁,如今是用水泥修了幾個大的水泥跳臺...... 古鎮的鄉親多從這裡出入......
跳過河裡的水泥臺就回看到這個不大的老城門......
這是古鎮另一個入口,要過一個新修的人行橋後爬過一個坡進入古鎮西頭.......
從「涼橋 」(當地人叫涼橋)下來就進入了古鎮的正街,你會看到很多人在老城門那裡忙碌著,那天我見到一三十多歲的男人在從網上摘從河裡網到的小魚,嘿嘿,沒想到吧,「涼橋」右側那條還沒受到汙染的小清河裡還有自然生長的小魚,開始我也不信,後來細觀察果然見到河水裡有很多這樣的小魚。
當地鄉親對我說這樣的魚只能長這樣大,以前河裡有很多的大魚,品種也多,如今大魚都看不見了,有魚就說明水質還是好的,但以後哪?
一鄉親從家裡出來手上捧著一大碗熱騰騰的面來一邊將面挑起讓面冷卻一邊問我「你吃飯了嗎?」我笑著看看表是上午十點左右,問他這是吃的那頓飯他說早餐呀。
這是一個和我一樣是一個懶起的人,他妻子過世的早他一個人拉扯三個孩子長大,如今都放棄了讀書在外打工,這老哥一個人住在老屋裡,他對我說他靠養鴨養大三個孩子,河裡的鴨群都是他養的......
一邊走過的鄉親看他這個時間吃飯和聽他說過的話用這種眼光看了他一眼,嘿嘿,我也不明白這眼光的含義是什麼。
從古城門裡回頭看去才知道當時的城牆還是很厚的,過了古鎮門上你就會看到兩邊柵子門板木製結構的古老房屋,四柱全木、燈簍架子結構,大多是兩層,也有不多的三層木板樓,好像一下就把你帶入了時空隧道回到了過去。
沿河方向的叫順河街,轉過與其橫豎交接的是新街,沿著街道走你可轉一圈又回到原來的地方,古鎮內行人不多,屋簷下晾著被褥和衣服,不時的有老人從半開的柵子門裡向外張望著,走過幾家能見到古稀老人坐在門口乾著什麼叫不上名來的針線活。
城門石牆上能見證到有多少年歷史了嗎?只有石牆知道......
這上面能見到城門的軸孔......
兩邊柵子門板木製結構的古老房屋,四柱全木、燈簍架子結構,大多是兩層,也有不多的三層木板樓......
古鎮仍有住家,上學的孩子,老街一角,傍晚坐在街邊門前聊家常的古鎮鄉親。
從上向下看去,青瓦扳屋,連成了一片。
古鎮傳承幾代人的老豆腐作坊,到古鎮的第一頓酸菜魚就在這家小店吃的,不貴,老闆一見有人吃飯飛快地忙碌著。
我在吃飯,老闆跑到另一家去下棋去了
清清的河水流過龍華古鎮......
難得遇到一個好天氣,龍華以前曾有「九宮八廟」之說,後來在那動亂十年中遭到了毀滅性的毀壞,如今看不到古時留下的精美廟宇建築了,「九宮八廟」只剩下一宮正在修復,從倒塌在院落裡這些損壞的殘體上仍然能看出往日的精華。
我去的時候正在修復僅剩下的一廟宇宮殿,現在去一定會見到修復一新的寺院。
圍欄上仍有精美的石雕.,絕對是一藝術品。
看誰家的娃娃好看,這些年過去這娃也長大了吧。
高低兩座過河橋
夜晚的古鎮靜悄悄......
我去那年龍華古鎮基本上沒有開發成旅遊景點,大多數還保留著原貌,老屋裡還住著人家,有的是幾代人都住在這裡,不過當地政府已經認識到了古鎮的價值,古鎮內已經不準再建造新的住宅樓房,在古鎮裡還有一座破舊的寺廟和官府的衙門庭院說是要投資翻修,也許現在早就變成了旅遊的景點,到底變的什麼樣了?
一直忐忑地等待消息,當時一位年青的副鎮長曾說開發古鎮要在保留原有格局,建築特點上進行修建, 他們儘快的籌集資金修復古鎮,儘量還原古鎮的原貌,再來龍華古鎮就會看到一個不同的古鎮了......但願這一切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