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中國和力》|作家阿來:年入三五百萬的知名作家為什麼不想要...

2020-12-10 網易科技

上世紀90年代寫五集電視劇一次性賺幾十萬,為何幹著幹著把錢給退了?

在寫作賺錢這件事上,「知名作家」的頭銜能帶來多少好處?

現在一年賺三五百萬,為什麼不想要一個億?

一個作家為什麼說「看圖」是後退?

面對楊瀾,自爆年收入「二三百萬到三五百萬」的作家阿來,在這個消費主義泛濫的時代,能讓自己和作品同資本與大數據能握手言「和」嗎?

12月5日,由網易新聞和毛鋪聯合打造的泛文化大咖深度訪談節目毛鋪和文化錄·中國和力》即將全網上線第三期,本期嘉賓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阿來。在本期節目中,他將和楊瀾分享自己對作品、收入和文學理念的堅持,以及他自己、他的純文學作品,如何同當下這個越來越走向快餐化、低思考的時代「講和」。

2020年是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獲得茅盾文學獎20周年,自1998年發表至今,阿來的這部作品至今已經賣出超過200萬冊,並被翻譯成20多國語言,成為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叫好又叫座的代表之一。如今,作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被看作國內當代文學界的一桿旗幟,但是作為一位「傳統」作家,他對多元文化在當今時代的發展並不排斥,他更傾向於用自己的方式,跟這個時代和這個世界保持溝通。

對於阿來來說,在工作中,「知名作家」的頭銜和過去的創作履歷,可以讓他在完成自己的作品時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和更高的自由度,創造精神世界中理想的作品;而在「作家」之外,他仍然會以雜誌主編、社長等不同的職務身份,用工作與生活繼續著自己與現實社會的溝通。

這樣一個在生活中不停地調和現實與理想的阿來,將在本期《毛鋪和文化錄·中國和力》中與知名主持人楊瀾暢聊自己對文學、對寫作、對資本介入、對大數據反饋甚至對「作家如何賺錢」的認識。在這個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無處不在的時代,身為一個「50後」作家,如何面對資本和「捷徑」的誘惑,一方面堅持本心,用最傳統質樸的方式與搜集素材並進行創作;另一方面又擁抱新技術、新平臺,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的便利武裝自己。

《毛鋪和文化錄·中國和力》是網易新聞與毛鋪共同打造的高端泛文化類訪談節目,由知名主持人楊瀾主持,對話文化、財經、科技、健康、教育等領域12位行業翹楚,一起探尋中國「和」文化思想。

網易傳媒隸屬於網易集團,旗下涵蓋行業領先的新聞門戶業務以及移動資訊平臺業務,集中運營網易門戶、網易新聞客戶端、網易公開課等核心內容產品,是「內容消費升級的引領者」。

本次節目聯合出品方毛鋪,正是「和而不同」的代表:毛鋪酒融濃、清、醬三香原酒,含多種活性成分,一口喝三香,更有草本漿;毛鋪酒兼容並蓄、品味獨具,蘊含著包容向上、守正創新的文化價值。

和而不同,匠心毛鋪。以和,見自我,見時代,見世界。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頻道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網易《中國和力》|藏族作家阿來:別把西藏當成現代文明的反義詞
    12月12日,由網易新聞和毛鋪聯合打造的泛文化IP節目《毛鋪和文化錄·中國和力》第一季第三期下集開播,本期節目中,楊瀾繼續對話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阿來。對於一位作家來說,什麼才是有意義的思考?「因為文學最根本的使命,藝術最根本的使命,還是要建立起不同人群之間,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關係,是為了使大家彼此了解。」
  • 《中國和力》|藏族作家阿來:別把西藏當成現代文明的反義詞
    (原標題:《中國和力》|藏族作家阿來:別把西藏當成現代文明的反義詞)
  • 作家阿來:拉美文學不只是《百年孤獨》
    早在20年前作家阿來就讀過《百年孤獨》,他清楚記得坐船過長江三峽,霧氣吞沒了整本書,連字都看不清。昨天,阿來出現在十月文學院「名家講經典」第三期活動現場,他帶來了「馬爾克斯與《百年孤獨》」講座。  今年是馬爾克斯代表作《百年孤獨》出版五十周年,但阿來直言,在談到拉美爆炸文學或者魔幻現實主義的時候,人們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 阿來終結《空山》 獲「年度傑出作家」
    昨天在中山大學舉行的第七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頒獎典禮上,組委會宣布作家畢飛宇因個人原因放棄年度小說家獎,小說家獎因此空缺,這也是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歷史上首次出現這一尷尬情況。而作家阿來憑藉《空山》第六卷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分量最重的年度傑出作家獎。
  • 作家阿來成都講述「攀登者」的故事
    首屆天府書展將於2019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舉辦。此次天府書展將主會場設在了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分會場則遍及四川全省200餘處書店和閱讀場館,全國29家出版集團、近300家將為大家帶來500餘場精彩的閱讀活動。
  • 當代作家阿來及其名作《塵埃落定》
    當代著名作家阿來阿來,1959年生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當代著名作家、編劇,茅盾文學獎史上最年輕獲獎者,現任四川省作協主席、中國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身著民族服裝的阿來阿來出生在四川西北高原峽谷區一個藏族家庭,1977年恢復高考後,只有初中學歷的他考上了馬爾康師範學校,畢業後一直在家鄉小學、初中和高中當老師。
  • 中拉文學交流拉近心靈距離——中國作家阿來文學講座在拉美兩國...
    人民網墨西哥城6月24日電 應中國孔子學院拉美中心「中國作家講壇」項目的邀請,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協主席、茅盾文學獎歷史上最年輕獲得者阿來近日在智利孔子學院拉美中心和智利、秘魯兩地4所孔子學院舉辦文學講座,與當地文學愛好者深入交流,廣受好評。 14日,阿來「聶魯達召喚我來到拉丁美洲」文學講座在拉美中心舉行,近百名文學愛好者參加。
  • 跟著作家阿來走進馬爾康,你所不知道的馬爾康到底有多美
    提起馬爾康就會想起作家阿來筆下的《塵埃落定》卓克基土司官寨麥其土司的故鄉在這裡精彩上演......或會想起松崗的柯盤天街,行走於光影斑駁的古道,看一看充滿歷史感的古碉。2000年,其第一部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為該獎項有史以來最年輕得獎者及首位得獎藏族作家。
  • 著名作家阿來:與郎酒的緣分不淺,多次到訪
    不久前的2020「川酒全國行」廣州站現場,美酒齊聚之際,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國著名作家阿來以詩為線、以人為珠、以酒為光,將千年川酒的華彩,蘊藉在如珠玉般閃爍的一個個掌故中,動情地向廣州的白酒愛好者們推介川酒。
  • 麗江作家阿來:他的如花世界,在塵埃與雲朵之間,如此絢麗!
    ——摘自2016年03月07日人民網《作家阿來不談文學談生態 三年議案皆關環保》人類的生存,繁榮要依賴於大自然,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如何,直接關係到一個族群、世族、村寨和個人的生死存亡。納西族的東巴文化就是一種比較突出地反應古代納西先民生態觀和自然觀的宗教文化。
  • 一個優秀作家如何煉成?阿來為文學「新兵」上課講王陽明「知行合一」
    但優秀作家的經驗裡卻藏著值得學習的一些規律。12月1日下午,在四川省作家協會2019-2020年新會員培訓班上,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阿來做了一場文學講座。阿來從他個人文學創作經驗出發,充分發揮他強大的文史哲知識儲備,為在座的新入會的作家們,上了一趟耐人琢磨、給人啟發的文學課。
  • 獻禮電影《攀登者》舉行發布會 作家阿來長沙分享幕後編劇故事
    6月8日,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得主,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攜新書《雲中記》做客長沙噹噹梅溪書店。他在接受星辰全媒體記者專訪時,分享了自己為電影《攀登者》當幕後編劇的經歷。  阿來成長於四川藏區,對雪山素來有著特殊的天然情感。他喜歡登山,也崇尚登山英雄,他在拉薩體驗登山英雄的幕後真實經歷。
  • 「藏族作家」阿來:為參加高考騎行一夜,喜歡徒步旅行、文學創作
    在火苗最旺盛的地方,靜下心來,你能聽到千百年商旅馬鈴的叮噹響,你能嗅到宗廟誦經的縷縷佛香。馬爾康,藏族的紅色熱土,宗教的自然殿堂。阿來,藏族作家。從馬爾康走出,他像一個信徒,把馬爾康的歷史文化、宗教風情向我們娓娓道來。苦出身,卻不泯對文字的追求。窮苦家的孩子,從小就會被告知世界上的美好並不屬於你,阿來的童年便是如此。
  • 中國實力派男作家,有這10位!
    同年12月,憑藉作品《天下太平》,獲「2017汪曾祺華語小說獎」中的短篇小說獎。莫言因一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複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 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種語言。
  • 傳統作家收入為何低於網絡作家,中國作家收入為何遠低於英美作家
    曾經網上流傳著一張「第13屆作家榜」,劉慈欣以1800萬版稅榮登榜首。筆者前日以微頭條的形式對此榜單進行了轉發,並且評論道「大劉登頂榜首並不奇怪,下一屆應該也是大劉」。但筆者很快意識到了幾個問題:年入過億的唐家三少和天蠶土豆怎麼不見了?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去哪裡了?西方作家前幾名往往有幾千萬美元的收入,中國作家為何這麼低?
  • 阿來作品國際研討會舉辦 國內外大咖帶你認識不一樣的阿來
    ——《塵埃落定》  創造史詩的  中國作家  我們可以借阿來的作品重新認識那個生機勃勃的中國,也可以由此討論種種重要而有趣的話題……  一個 「博物學家」  對於阿來對草木蟲魚的認知儲備量,在中國作家隊伍裡,沒有人敢跟他抗爭  最傑出的  作家之一  以一種他獨有的方式構建了一個名字叫「阿來的世界
  • 本報專訪日本作家池井戶潤:作家入行難,入行後更難
    半澤直樹教你職場老司機的自救方法,面對著越來越多的辦公室鬥爭和人心險惡,不放棄夢想,不屈從於權力,不讓步原則。《北京晚報》編輯通過電子郵件採訪了池井戶潤。池井戶潤暢談了創作靈感的由來和對中國古典文學《三國志》《西遊記》的喜愛。
  • 《中國和力》即將開播,故宮「最貴」的寶物竟然是它!
    ……由網易新聞和毛鋪聯合打造的泛文化IP節目《毛鋪·和文化錄》第一季《中國和力》將在10月10日正式開播,首期嘉賓是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單院長將在節目中向楊瀾講述故宮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還有他對和文化的理解、跟故宮第七任院長王旭東
  • 中國知名作家採風團走進八爾湖
    8月29日,全國各地的知名作家、文學家來到八爾湖,開展「名家有約·走進八爾湖」採風創作活動。中國作協會員、巴金文學院原副院長張人士,省作協原副主席、省文作會會長何開四,中國作協會員、省文促會常務副會長徐建成,以及來自四川各地的知名作家駱駝、賈璋珉、何永康、金指尖、唐銘、黃錦平、袁勇等30餘人參加採風創作活動。感受八爾湖的八仙文化、道家文化,體驗鄉村振興風採。作家們對景區各個景點進行遊覽,感受八爾湖美麗山水、歷史文化以及脫貧攻堅歷程。
  • 阿來領銜十多位作家走上川西壩子 為岷江村記事出書《我想在那香跡...
    2019年歲末,一部集合了阿來等作家散文的《我想在那香跡處沉醉——岷江村記事》就是散花書院最新策劃製作出版的作品。岷江村位於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是當地一個鄉村振興的示範村,該村栽種了上萬畝桂花樹,成為川西壩子上一道富起來、美起來、香起來的風景,也成為建設發展成為四川新農村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