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這可能不是神話,而是真實的歷史事件,你相信嗎

2020-12-13 城市船夫起

本文要講解的內容,會超乎我們平時對先古神話的認知。嫦娥奔月與后羿射日是大家都熟悉的「神話故事」,但是這兩個神話,可能是真實的「歷史事件」。這個歷史事件涉及到堯帝的「華夏統一」。后羿射日,是爭奪「部落首領」的行為;嫦娥奔月是二人分開,歸附不同陣營的事情。不僅如此,其他神話故事都有可能是真實歷史事件,只是披上了神話的外衣。如「夸父逐日」就是部落遷徙史。

嫦娥劇照

我們先來看這兩個神話的具體細節。后羿射日,是說在帝堯時期,天上有十個太陽,導致莊稼乾枯,百姓遭受酷暑炎熱。堯帝就派出自己的射師羿(應為大羿,與夏朝的后羿區分,但兩者也有關係,一會就講到),後來大羿射掉了九個太陽,氣候恢復,萬物得以生長,百姓得以安寧。嫦娥奔月,這個神話更簡單,就是羿從王母娘娘那裡得到了不死仙丹,自己偷吃,飛升到了月宮,成為了月宮仙子。

后羿射日

這兩個神話故事,要記住時間點「三皇五帝的帝堯時期」;大羿是接受帝堯命令而「射日」。嫦娥,是「奔月」。既然是把神話歸結為歷史事件,那麼這個「射日」和「奔月」就和兩個部落聯繫了起來,一個是「羲和部落」,另一個是「常羲部落」。《山海經》記載「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羲和浴日

羲和生十日,常羲生十二月,他們都是帝俊的妻子。《山海經·大荒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虛,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國,帝俊」。這個事情就是:帝俊是中容國的首領,娶了羲和部落與常羲部落的首領。羲和生了十個兒子,常羲生了十二個女兒。到這裡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事件就出現了清晰的眉目。這裡要強調一下,羲和部落和常羲部落應該還是母系社會;而中容國的帝俊已經是父系社會,且統一了周圍諸多部落,這就是後來所謂的「東夷」。

后羿相關圖片

華夏民族的統一,其實包括了炎帝部落、黃帝部落、東夷部落。早期軒轅黃帝統一的是炎黃部落,到了帝堯時期才真正實現了華夏統一。如果要實現統一,必然炎黃部落和東夷部落要相遇被結合;這個時期帝堯有一統的雄心,帝俊有從海上及海岸遷移中原的計劃,衝突一觸即發。而恰在這個時候,帝俊的十個兒子作亂,帝俊就命令大羿處理此事了。《山海經·大荒西經》裡記載「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帝堯圖片

十子作亂,大羿扶持了一位帝子,最後消滅了其他九子。而大羿之所以取勝,是因為它與炎黃部落的首領帝堯私下聯絡,暗通款曲,由此得到了支持。至此大羿的權勢在中容國變得很大,帶領部落歸順了帝堯,從而實現了華夏大一統。據說大羿被封在今河南商丘的地方(《括地誌》記載),跟隨他的族人結合成了「有容國」(帝俊中容國)。到了夏朝,其首領是后羿,篡奪夏國後位,共在位八年。

嫦娥奔月

而嫦娥奔月,他是大羿的妻子。大羿被封在商丘一帶,緊鄰洛水黃河。這裡還有一個神話故事,說在黃河裡生活著「河伯」,在洛水裡有「洛神宓妃」。洛水屬於黃河支流,河伯在巡查黃河時被宓妃吸引,把洛神霸佔了。按照我們說的神話即「真實歷史」,大概河伯是當時黃河一帶的部落首領,霸佔了部落裡聚集在洛水邊小氏族裡的女性首領。但是宓妃是個「美麗無禮,淫樂無度」的人,與大羿發生了「媾和之事」。這個事件導致妻子嫦娥棄他而去,到了原來的常羲部落。常羲部落、羲和部落,本屬東夷部落,帝堯統一後,按照《尚書·堯典》的說法:「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也就是說司天授時,自古是由羲和部落與常羲部落掌管。按照古代的神話人物名稱,其實都是部落名稱,神話就可以確定是「真實歷史事件加入神話色彩」。

相關焦點

  • 都知道嫦娥奔月的傳說,那你知道嫦娥是在哪裡飛升成仙的嗎
    都知道嫦娥奔月的傳說,那你知道嫦娥是在哪裡飛升成仙的嗎馬上就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自從這樣的習俗形成之後,中秋就和月亮結下了不解之緣,除了寄託對家鄉和團圓的期盼之外,各種傳說故事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嫦娥奔月」。
  • 《山海經》不是神話,而是消失的真實世界?專家:可能是真的!
    《山海經》不是神話世界,而是消失的真實世界?專家:可能是真的!相信很多人對《山海經》這本古籍並不陌生,其中記載了大量的情義荒誕之事。裡面有很多非常玄幻的故事。其中一部分以神話的形式記錄了下來,另一部分記載了大量的地理位置,而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這些地理位置竟然與現實是十分吻合的,那麼當時寫這本書的人究竟是誰呢?他為何會如此的有先見之明,難道真的有人穿越了嗎?科學家們在對《山海經》的分析指中指出,它其實並不是一本神話書,也不是古時的人隨意編撰的,裡面很記載的很多事情都是有科學依據的。書中記載的內容包括當時的地理人文醫學等。
  • 嫦娥奔月史:嫦娥不叫嫦娥叫什麼?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並「挖土」帶回地球。標誌著中國人距離九天攬月的夢想更近一步。我們的先輩很早就對神秘宇宙充滿探知欲,羽人飛天,嫦娥奔月,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今天我們就講講嫦娥奔月史。這說明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商代已經流傳。而嫦娥的丈夫后羿,又是夏代諸侯,曾從太康手中篡奪政權,「後」就是「王」的意思,「羿」是指善射者,后羿射日,大概是影射了這次政變。後來后羿又被逢蒙或寒浞所殺,廣寒宮據說乃是寒浞的宮殿。到了戰國,嫦娥有了一隻寵物。屈原《天問》首次提到了月兔,「夜光何德,死而又育?
  • 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介紹 這個故事和中秋有著莫大淵源
    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在我國民間流傳甚廣,這個故事也給中秋佳節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這個故事一直流傳到現在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連小孩子都知道。   中秋佳節與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緊密關聯,這一美麗的民間傳說,在中華大地上流傳千百年,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 嫦娥奔月在什麼地方 廣為流傳的地點在山東
    嫦娥奔月是我國古代一個廣為流傳的神話故事,這個故事也和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有關,很多人對於這則神話都是心馳神往,但是大家清不清楚嫦娥奔月的地點在哪裡呢?   現在廣為流傳的嫦娥奔月的奔月地點,是在今山東濰坊寒亭區的奔月臺。
  • 江西這座浪漫的山,是嫦娥奔月故事起源地,山上還有火車站
    對於古代那些傳統神話,相信無論你現在是大人還是小朋友肯定都有聽過。特別是對於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這兩個故事,更是爛熟於心。不過我們也知道,這些只是神話故事,現實中也無從考究。但是,今天筆者要和朋友們介紹我國江西這座山,是嫦娥奔月這個故事的發源地,一起來看看吧。
  • 嫦娥奔月是哪個節日 家喻戶曉的中秋佳節
    嫦娥奔月的傳說故事現在已經是家喻戶曉了,這個節日和中秋節有著很大的關係,一般提起中秋大家就會想起嫦娥奔月的傳說,在中秋夜裡一起賞月聽故事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就是指的中秋節。
  • 傳說:嫦娥奔月 - 河北新聞網
    南北朝時期的謝莊在《月賦》裡說:「《淮南子》曰: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常娥竊而奔月。」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也摘了《淮南子》裡的這句話。很顯然,公認的說法是嫦娥最早出現在《淮南子》中。對《淮南子·覽冥訓》上所說的「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句,東漢時期高誘作的註解云:「姮娥,羿妻。
  • 合肥海洋世界中秋節將上演「嫦娥海底奔月」(圖)
    去海洋世界看「嫦娥海底奔月」每到中秋節,人們都會想起「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不過,「嫦娥」在海底「奔月」您見過嗎?中秋小長假期間,合肥海洋世界精心策劃了一場「嫦娥海底奔月」秀:在海底世界的美人魚表演區,自由自在遨遊的魚群中間有塊特製的直徑達2米的「月亮」,穿著飄逸白紗裙的「嫦娥」在水中翩翩起舞,「后羿」則背著弓做射日英雄……這是「海洋館裡的奇妙夜」。據悉,「嫦娥海底奔月」秀在節日期間的每天上午9:30和下午1:30分別有一場。
  •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發生在哪裡嗎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發生在哪裡嗎愛她就帶她去明月山吧!明月山風景區位於贛西中部的宜春,融山、石、林、泉、瀑、湖、竹海為一體,集雄、奇、幽、險、秀於一身。明月山以月亮文化貫穿整個景區,帶有「月」字的景點、景觀隨處可見,故有「明月之都」之美稱。
  • 中秋團圓莫忘賞月,嫦娥奔月的故事其實來源《周易》
    嫦娥奔月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的故事,小學生都知道,流傳最廣的版本就是。古代時候,天上突然十個太陽一起出現,把大地曬得乾裂,河水也都幹了。后羿回家尋妻不得,於是仰望月亮呼喚嫦娥。後來他的呼喚驚動了上天,一道月圓之夜,月亮上就出現了嫦娥的身影。后羿於是每到月圓之夜便遙祭在月宮裡的嫦娥。而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事情後,也紛紛在月下擺香案祭嫦娥。
  • 嫦娥五號剛踏上回家的路,就有家5A級景區宣稱是嫦娥奔月出發地
    通俗地說,嫦娥五號已經踏上了回家的路。「嫦娥五號」的命名淵源於我國古代神話傳說「嫦娥奔月」,不僅弘揚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還很好地表達了中華民族「奔月」的決心,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浪漫的名字了,可是,你知道嗎?在我國,有一家5A級景區,一直在宣稱自己就是嫦娥奔月的出發地呢。
  • 水下「嫦娥奔月」迎中秋
    2020年9月30日,武漢海昌極地海洋公園舉辦「海底嫦娥奔月」的水下表演,翩翩白衣的嫦娥在海底與魚群共舞后,奔向一輪「圓月」,再現經典神話傳說,為遊客獻上了一場精彩演藝。
  • 三維動畫電影《山海奇譚之嫦娥奔月》項目啟動
    三維動畫電影《山海奇譚之嫦娥奔月》項目於12月28日在杭州市濱江區白馬湖動漫國際會展中心正式啟動。據悉,該片計劃總投資8000萬元以上,預計在2021年中秋節上映。  「她克服『成長』的煩惱、衝破生活的艱難,跨越山海、穿越時空找回自己、贏得自信,她是一位能撐起『半邊天』的現代獨立女性。」
  • 神話不是聊以消遣的故事,而是遠古人類的歷史觀
    字面背後還有一層意思:神話是信仰者崇拜的神靈的故事。他們相信神話講述的是遠古時代真實發生的事實。真正的神話是一種基於信仰的神聖故事。神話裡有遠古人類的歷史觀,目的是證明當時社會文化制度的合理性,從而使之得以維持和傳承。敘述人類文化的起源,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
  • 神話還是現實?山海經描述的內容不斷被證實!神話傳說都是假的?
    山海經《山海經》是中國先秦重要古籍,裡面記述了許多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比如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等。不僅如此,《山海經》中還記錄了很多神獸動物。一開始,人們認為《山海經》所記載的故事及神獸都是杜撰的,畢竟是神話傳說。但今天,隨著《山海經》中所記述的動物被發現,人們才發現這本中國最古老的神話古籍遠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 盤點上古神話:七大神話,你知道他們的聯繫嗎?
    盤點上古神話:七大神話,你知道他們的聯繫嗎?文|小柳說歷史盤古開天闢地之前,混沌無光,鴻蒙不出,整個世間空無一物,唯有盤古大神被孕育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這個就是上古七大神話之一的《盤古開天》。我們小時候的課本裡還有關於共工觸天和女媧的故事,其實這兩個也分別是上古七大神話之一。我們都知道共工觸天是因為遠古時期眾神大戰,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在天的盡頭大戰,最後共工打敗,便怒觸不周山天柱,把天都捅了個窟窿;女媧則是,女媧補天是女媧造人之後,有一天,天上突然裂了個大口子,女媧用五彩天仙石外加三昧真火,最終把天補好了。
  • 嫦娥變形記
    嫦娥奔月。視覺中國 供圖嫦娥奔月的故事家喻戶曉,深深鐫刻在華夏民族的宇宙觀念中,但這一神話的原初面貌與後世傳說存在很大差異。從先秦古簡的原始記錄,到兩漢唐宋的豐富充實,再到明清小說的大膽演繹,嫦娥的故事和形象經歷了無數次「變形」。
  • 想看實景真人版嫦娥奔月秀嗎?瀋陽這個地方「十一」期間免費看
    是不是都想知道瀋陽這地方在哪?其實就是之前瀋陽渾南網紅必打卡的去處「渾南之夏」。噴泉表演配上真人版嫦娥奔月,想看嗎?或許你之前可能已經去過「渾南之夏」打卡,也看過噴泉表演,覺得沒有必要再去了。這裡我要著重強調下,這次「十一」期間,舞臺和音樂噴泉已經雙升級。再去一次絕對會看到新的噴泉和舞臺表演,保證你會不虛此行。
  • 嫦娥奔月 築夢蒼穹
    這將是我國航天計劃的 一項重大進展 並為載人登月飛行任務中 帶回樣品鋪平道路 這也是 中國「嫦娥」無人探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