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最美的天津——五大道篇之睦南道(東段)

2020-09-18 法務小吳


用手中的相機,記錄天津最美的風景。

上一篇中,我們從民園廣場出發,沿著重慶道向東,記錄並欣賞了重慶道東段兩側精美的西洋建築,並了解了這些建築背後的故事,今天我會從睦南道的最東端向回走,記錄並向大家展示睦南道東段兩側的精美建築以及建築背後的歷史。

今日遊覽線路


在睦南道街口,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五大道的地標鍾。

五大道地標鍾


在地標鐘的對面,馬場道與睦南道交口處,我們今天的第一個要介紹的建築「香港大樓」就坐落於此。香港大樓建於1937年,是由之前的文章中經常出現的奧地利設計師蓋苓設計,在當時,多為社會名流和中產階級居住,現在也是居民的住房。建築整體平面呈L型,磚混結構五層樓房,各層單元平面布局緊湊,功能合理;立面構圖簡潔大方;韻律之中富於變化。清水與混水牆面相互比照,比例適中,形成立面獨特的肌理,在如今的很多的建築設計中都能找到對於這種獨特的立面結構設計手法。

香港大樓


介紹


香港大樓


香港大樓


香港大樓

咱們沿著睦南道繼續前進,下一座我們要介紹的下一座建築是一座英格蘭庭院式樓房,外面的介紹寫著許氏舊居。這裡的許氏,就是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三姨太許夫人。許夫人在上世紀20年代後期,以慶羯堂許的堂名替張家購置了這座私人住宅,供張家的親屬來往京津地區是居住。至1941年,張家後人將此宅出售他人。建築是一座三層磚木結構樓房,外簷採用外露式人字屋架,大坡度多層式屋頂,錯落有致,是一座典型的英國鄉村別墅式的高級住宅建築。

許氏舊居


介紹


許氏舊居


許氏舊居


許氏舊居


許氏舊居

許氏舊居的斜對面,我們可以看到一座非常宏偉的宮殿式建築。這座建築的主人就是那個用大炮轟開清東陵,將乾隆及慈禧太后陵墓盜掘一空的孫殿英。孫殿英,河南永城人,曾任國民黨第六軍團十二軍軍長。1928年,以軍事演習的名義,公然炮轟清東陵,將乾隆和慈禧陵墓盜掘一空。七七事變後,被任命為冀北民軍司令,後任西邊第五軍軍長,曾一度投敵。抗戰勝利後,所部被國民黨政府收編為第三縱隊,任司令。1947年,在河南湯陰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殲滅,孫殿英被俘,1948年病死於獄中。這座建築,孫殿英名義上是在1930年建給自己的三姨太的,但主要是充當孫殿英在天津的辦事處使用。孫殿英在這裡暗地裡銷售他從清東陵盜取的珍寶,後來又在此處行銷毒品、經營軍火、販賣假鈔。這是一座三層磚木結構樓房。建築整體高大舒展、富麗堂皇,錯落有致,拱卷窗、矩形窗、絞繩狀雙柱等諸多立面裝飾均體現了折衷主義建築特徵。

孫殿英舊居


介紹


孫殿英舊居


孫殿英舊居


建築裝飾細節


孫殿英舊居


東陵大盜孫殿英舊居的隔壁,我們有看到一座富麗堂皇的建築。這座建築有兩重身份。首先在建築建成的時候,這裡是愛國民主人士顏惠慶舊居;1943年,這裡又作為偽滿洲國領事館,見證了中華民族被侵佔的屈辱歷史。

顏惠慶舊居介紹

偽滿洲國領事館

顏惠慶,上海人,是中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畢業於上海同文館,在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留學。畢業回國後任聖約翰大學大學教授,商務印書館編輯,清朝駐美使館參贊。1909年任外交部部長。1910年兼清華大學總辦。1912年被委任為北洋政府外交次長。1913年後陸續任德國、丹麥、瑞典等國公使。1919年,以顧問身份隨中國代表團參加了巴黎和會。1920年任北京政府外交總長,1922年任內務總長。1926年任國務總理並攝行總統職務,短暫的稱為當時的國家元首。1927年下野,遷居天津,任天津大陸銀行董事長、自來水公司董事長。南京政府成立後,先後任駐英大使、駐蘇大使,出席國際聯盟大會首席代表。抗戰爆發之後,在上海從事慈善和教育事業。1949年,為了反對蔣介石繼續內戰,與章士釗、邵力子、江庸等以私人資格到北平、石家莊與中國共產黨商談和平。上海解放後,主持上海臨時救濟委員會及中蘇友好協會籌備等工作。同年,應邀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新中國成立之後,歷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員會委員等職。

顏惠慶於1926年至1931年期間居住於此,後顏惠慶應南京政府的徵召南下,並被任命為中國駐國聯代表團首席代表,將這座建築轉給了大連永源輪船公司經理李學孟。1943年,李學孟將該建築租給偽滿洲國,作為偽滿洲國駐天津領事館使用至1945年日本投降。後來這裡也曾短暫成為蘇聯領事館。

這座建築是一座具有歐洲中世紀古典風格和古羅馬風格特點的建築。紅瓦坡頂、硫缸磚清水牆面,牆體採用疙瘩磚和天津傳統的硫缸磚砌築,建築立面呈對稱布局,端正規整,古典主義建築風格明顯。


顏惠慶舊居


請回請舊居


顏惠慶舊居


顏惠慶舊居


顏惠慶舊居

走過顏惠慶舊居,可繼續往前走,隔壁又是一座精美壯觀的三層樓房,就是天津近代八大家之一大鹽商「李善人」之後李叔福的舊居。李叔福不僅是富商之後,也是北洋政府總統曹錕的侄女婿。該建築為李叔福1937年建造的私人住宅,磚木結構,混水牆面,一樓正立面有三個拱形大門,二樓設有大型露臺,有四棵六角形立柱,柱頭為科林新式雕花。整座樓風格簡潔、古樸。

李叔福舊居


介紹


李叔福舊居


四棵科林新式雕花六角立柱


三扇拱形大門


李叔福舊居


繼續前行,我們來到睦南道與河北路交口處,這裡還有兩座我們要介紹的建築。首先,我們要說的是北側的建築,是愛國民主人士張學銘的舊居。張學銘,張作霖次子,張學良二弟,畢業於東北講武堂、日本步兵專門學校,曾任駐日使館見習武官。1931年,任天津市市長兼警察局局長,任內兩次粉碎日本操縱的天津便衣隊騷亂,後在日本方面的抗一下,被迫辭職。1949年,拒絕前往臺灣,留在天津等待解放。新中國建立後,歷任天津人民公園主任天津建設局副局長、天津市市政工程局副局長、顧問,民革天津市委員會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員等職,1973年後任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政協常委。張學銘舊居主樓是一座庭院式二層住宅,建於1925年。主樓外牆採用紫紅色機磚砌築,多坡筒瓦屋頂,建築立面穩重、和諧。

張學銘舊居


介紹


張學銘舊居


張學銘舊居


張學銘舊居

張學銘舊居的對面的建築就是著名的天津疙瘩樓,也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最後一座建築。天津疙瘩樓為英商先農公司於1937年投資建造的聯排式住宅,由義大利設計師鮑乃弟設計。因選用了「疙瘩」狀硫缸磚砌築,形成凸出外牆面的點綴,故稱為「疙瘩樓」。當時多位中產階級居住,著名的京劇大師馬連良就曾居住於此。建築為裝木結構三層樓房,平面採用聯排獨戶住宅的布局,依街角設計,與地形結合的很好。同時在建築的正立面採用半圓拱劵、花紋、水紋等裝飾手法,使建築整體簡潔大方、細部浪漫和諧。

疙瘩樓


介紹


疙瘩樓


疙瘩樓


疙瘩樓


疙瘩樓


疙瘩樓裝飾細節


疙瘩樓的疙瘩牆面


特別提示,這裡不是瓷房子


睦南道沿街還有很多各種風格的西洋建築,我在最後為大家分享其中部分的圖片,供大家欣賞。


睦南道沿街建築


睦南道沿街建築


睦南道沿街建築


睦南道沿街建築


睦南道沿街建築細節


睦南道沿街建築


睦南道沿街建築


睦南道沿街建築


睦南道沿街建築

睦南道沿街建築

相關焦點

  • 記錄最美的天津——五大道篇之睦南道(西段)
    用手中的相機,記錄天津最美的風景。上一篇中,我們遊覽了號稱五大道之肺的睦南公園和周邊的建築,今天我們離開睦南公園,來到睦南道。今天,我要記錄並向大家展示的是睦南道自雲南路向東到河北路一段的睦南道沿街的歷史名人舊居建築以及各式各樣的小洋樓。
  • 記錄最美的天津——五大道篇至重慶道(東段)
    用手中的相機,記錄天津最美的風景。上一篇中,我為大家介紹並展示了五大道中最為著名的洋樓建築之一慶王府,今次我們走出慶王府,還從民園廣場出發,向東,記錄並欣賞一下重慶道東段上的精美建築和這些建築背後的故事。
  • 記錄最美的天津—五大道篇之民園廣場(1)
    用手中的相機,記錄天津最美的風景。五大道結束了海河橋梁的觀賞之旅,我們下一個遊覽的風景區,來到了迄今為止全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西洋建築群,天津,而五條大道一般是指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慶道五條道路。
  • 記錄最美的天津——五大道篇之大理道(東段)
    用手中的相機,記錄天津最美的風景。上一篇中,我為大家介紹並展示了天津市五大道風景區中睦南道沿街的歷史文化建築以及建築背後隱藏著的故事。今天我們繼續遊覽五大道風景區,我們從沿著河北路向北,來到大理道上,參觀並介紹一下大理道東段上沿街的歷史文化建築和建築中的故事。
  • 記錄最美的天津——五大道篇之馬場道(東段)
    用手中的相機,記錄天津最美的風景。上一篇中,我帶著大家遊覽並了解了天津五大道風景區中,大理道東段沿街的風景、建築以及建築背後隱藏的故事。這一篇,我從五大道風景區東側天津地鐵一號線小白樓站B口出發,沿著馬場道向西南進發,為大家介紹馬場道從東側起點到與河北路交口一段沿街兩側的精美建築以及建築背後的故事。
  • 記錄最美的天津——五大道篇之民園廣場(2)
    用手中的相機,記錄天津最美的風景。到2012年,為了提升五大道地區整體進行了改建。改建後的民園廣場,總建築面積達到了7.2萬平方米,遠大於原來的民園體育場。)、中心綠地、400米標準跑道、休閒演藝平臺、民園劇場(建設中)、地下民園市集以及地下停車場組成。
  • 記錄最美的天津——五大道篇之睦南公園
    用手中的相機,記錄天津最美的風景。昨天,我們漫步參觀了五大道風景區中大理道西段兩側的風景和各種各樣的小洋樓建築。今天,我們走到大理道的一端,來到了我今天要記錄並向大家展示的睦南公園,以及睦南公園周圍的小洋樓建築。
  • 記錄最美的天津——五大道篇之馬場道(西段)
    用手中的相機記錄,天津最美的風景。在上一篇中,我沿著睦南道自西向東為大家介紹了這一路段中的歷史名人故居並展示了其他一些各式各樣的沿街建築。今天,我帶著大家從河北路向右轉,進入五大道的最後一條主要道路馬場道上,從河北路向西前進,記錄並向大家展示一下馬場道上的美麗建築和建築背後的故事。
  • 記錄最美的天津——五大道篇之大理道(西段)
    用手中的相機,記錄天津最美的風景。上一篇中,我們簡單參觀和了解了一下常德道以及沿街的歷史名人舊居和各式各樣的西洋建築。這一篇,我越過民園廣場,從河北路右轉,進入大理道,記錄並向大家展示大理道西端沿街美麗的建築。
  • 浮光掠影:百年滄桑天津「五大道」(多圖)
    」景區佔地100多萬平米,有不同國家建築風格的花園式洋樓2000多所,是迄今為止天津乃至全國保留最為完整的小洋樓建築群。「五大道」顧名思義,是由五條道路為主框架的地區,這五條道路分別是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和重慶道,五條道路由南向北依次排列。
  • 再說一些關於「五大道」的冷知識,老天津人也未必知道
    為了改變天津的市容市貌,李瑞環提出了修整成都道、南京路、馬場道、西康路、貴州路再到成都道,這五條道路合圍的區域內的房屋——小洋樓修整工程開始後,大家就用「五大道」的簡稱來代指整修區域,從此後,這裡就被稱為「五大道」。
  • 浮光掠影:百年滄桑「五大道」(多圖)
    」景區佔地100多萬平米,有不同國家建築風格的花園式洋樓2000多所,是迄今為止天津乃至全國保留最為完整的小洋樓建築群。「五大道」顧名思義,是由五條道路為主框架的地區,這五條道路分別是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和重慶道,五條道路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建築風格涵蓋了英國、義大利、法國、德國、西班牙等不同種類,很多庭院建築風格和裝飾風格中西合璧,歐式的建築,中式的庭院布置,夏末秋初,凌霄花、爬山虎次第盤桓,蘋果樹、石榴樹交相輝映,碩果纍纍,鱗次櫛比。
  • 天津五大道最有故事的街道丨睦南道
    這一座美麗的現代化都市,在這裡除了地道的風味小吃、經典的遊玩線路,美麗的海河風光,別忘了到「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的五大道轉一轉。睦南道是整個五大道裡,我最愛的一條,建於20世紀初。全長1968米,民人故居非常多。最早被叫做香港道,還被叫過鎮南道等名稱。
  • 記錄最美的天津——五大道篇之天津市體育博物館
    用手中的相機,記錄天津最美的風景。上一篇,我和大家一起參觀了坐落在民園廣場中的和平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今天,我要記錄並向大家展示的是民園廣場中另一座博物館,天津體育博物館。天津市體育博物館落戶民園廣場這個曾經的天津體育聖地,可算是與民園廣場相得益彰,讓到訪的遊客,在休閒之餘,能夠了解更多體育歷史的相關知識。博物館就位於民園廣場南側地上建築的第三層中,也就是曾經的民園體育場主看臺的位置。
  • 記錄最美的天津——海河橋梁篇之永樂橋(天津之眼)
    用手中的相機,記錄天津最美的風景。永樂橋(天津之眼)昨天和大家分享了海河上的從金鋼橋向上遊看去,三岔河口的右側,也就是子牙河上,美麗的天津之眼映入眼帘。而這個摩天輪下面,就是我今天要記錄並展示給大家的橋梁永樂橋。
  • 五大道-睦南道之故事
    睦南道原名香港道,解放初期叫做鎮南道,後改名為睦南道。"五大道"上,能穿越時空去品味厚重的歷史。,而她們在天津居住的地點,都在睦南道上。,1932年,李勉之繼承父業,先後在華新紡織。,天津警察局特務科科長,配合日特機關及憲兵隊,在天津鎮壓抗日愛國人士,任意敲詐商民,為虎作倀,無惡不做,為天津人所憤恨。
  • 透析東方鹽湖城,反觀句容旅遊發展(之一)
    最美的五大道還是在春夏時節,所以在春末夏初,我們決定去天津赴一場月季之約,兩年前的一次出差偶然來到位於天津的五大道,走了一條之前沒有做過的路,邂逅了一大片月季與薔薇花海,這裡的小洋樓與開爆棚的月季花牆相稱,成為五大道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微風拂過,香氣襲人。
  • 天津的「萬國建築博覽苑」——五大道
    花點心思遊津城【天津的「萬國建築博覽苑」——五大道】 五大道並不是一條街道的名稱,而是由南向北並列的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慶道這5條街道所組成的一個街區的統稱。由於特殊歷史原因,五大道地區遺留了眾多英式、意式、法式、德式、西班牙式等經典建築300餘棟,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苑」。
  • 「五大道」其實有六條道路……
    天津最有名的景點就是「五大道」了——「19世紀末,「五大道」是天津城南一片坑窪塘澱,一些簡陋的民居散落在這裡……1919年,這兒成了英租界後,「五大道」漸漸有了22條道路——道路兩旁是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國各式各樣的小洋樓230多幢,這讓五大道成為名副其實的「萬國建築博覽會」。
  • 來天津,看疙瘩樓,了解「五大道」
    天津,是一個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對大部分遊人來說,來天津,五大道已成為必去的地方。五大道在天津市中心城區,是一個以由南向北並列著的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慶道這五條道路為主的一個街區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