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杉為河南黃河流域添新綠(園林綠化)

2020-12-21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本報記者 白兆會

  本報通訊員 何多豐 董金防

  中山杉、黃河流域,兩者在河南有了交集。

  河南的常綠樹種很少,而半常綠樹種中山杉為河南黃河流域增添了新綠。

  近幾年,耐水溼、耐鹽鹼的高大喬木中山杉「入駐」河南,種植成功並且表現出色,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水源涵養方面開始擔當重任。

  在河南,中山杉是國儲林「河南第一林」的主角,是引黃入冀補澱生態涵養帶綠化項目的第一樹種,是黃河大壩防護林的新生力量,是黃河溼地保護區和黃河溼地公園建設的優勢樹種。

  近日,記者來到濮陽縣、清豐縣、範縣等地,了解中山杉在河南黃河流域的種植情況。

  

  擔當「河南第一林」主角

  中山杉是河南國儲林的頭號種子選手。

  2016年3月,河南省被列為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首批試點省之一。同年11月,濮陽市被確定為河南省國儲林基地建設試點市。2017年,河南省首個國家儲備林基地項目在濮陽縣落地。

  到南京中山植物園和靖江市國家中山杉良種基地考察後,濮陽市把中山杉列為國儲林首選樹種。

  在濮陽縣渠村一片田地間,一塊巨石上「河南第一林」5個大字十分醒目,周邊是成片的中山杉。

  考察當天,天氣特別悶熱,大家下車後很快鑽進高大的中山杉林中乘涼。

  「看這片林子多好!樹幹筆直挺拔,高度基本一致,樹形也特別漂亮。我估計按市場價格,這些中山杉年畝產值一萬多元。」濮陽縣林業局副局長王洪武由衷贊道。

  這片中山杉共1500株,2017年3月種植,胸徑已由4釐米增至平均12釐米,最大15釐米。

  周圍還有一大片小苗,3萬株,2019年春天種植,胸徑6釐米。

  「這是河南省按照政府購買服務模式建設的第一片國儲林,所以命名為『河南第一林』。」王洪武說。

  濮陽市林業局辦公室主任吳紅臣介紹,濮陽市從2017年開始建設國儲林,計劃6年建設35萬畝,投資99億元。中山杉被列入主打樹種。

  目前,全市種植中山杉近20萬株。

  

  引黃入冀生態涵養主要樹種

  駛過省道S215,路邊一排排中山杉小苗從眼前掠過,十分顯眼。

  據靖江市國家中山杉良種基地銷售部經理孫峰介紹,這些中山杉今年3月種植,共9萬株,長度達10公裡。

  在另一側,是黃河引水渠沉沙池。

  在濮陽縣渠村有個「亞洲分洪第一閘」。在分洪閘旁邊,是渠村引黃入冀補澱渠首閘,黃河水由此引入,再經過沉沙池沉澱,流入河北白洋澱。

  在沉沙池旁種植中山杉,目的是保護生態、涵養水源。這也是國儲林的一部分。

  雖然在雜草中生長,土壤是厚厚的沙土,而且有些板結,中山杉依然長勢很好。「目前,已澆了5次水,成活率近100%。」王洪武說。

  引黃入冀補澱工程是雄安新區生態水源保障項目,工程在濮陽市全長84公裡,其中清豐縣境內全長24.5公裡,地處黃河故道沙區。

  清豐縣從2018年開始,規劃實施引黃入冀生態涵養帶綠化項目,在渠道單側綠化200米,新增造林1.2萬畝。

  綠化工程依託國儲林項目,主要栽植中山杉、銀杏、楸樹、金枝槐、白蠟、刺槐、椿樹、苦楝等樹種。中山杉被列為第一個可選樹種。

  在引黃入冀補澱工程巡護道路兩旁,有兩排胸徑8釐米的中山杉,挺拔聳立在厚厚的沙土地上。清豐縣林業局副局長何佔利介紹,這些中山杉2019年冬天種植,800多株,沿公路種了3公裡,全部成活。

  

  黃河大壩邊的國儲林樹種

  範縣靠近黃河,辛莊鎮毛樓村就在黃河邊上。在毛樓村的黃河大壩內側,有一片2650畝的國儲林。其中,中山杉與眾不同。

  這片中山杉共210畝,分別於2018年底和2019年3月兩次栽種,栽時胸徑3釐米,現在基本都超過了5釐米。

  範縣森茂林業發展有限公司是為管理國儲林專門成立的企業。公司董事長劉建華很看好中山杉,認為中山杉成活率高,生長量大,樹形美觀,冬季葉色變紅,景觀價值高。

  範縣的農田都在黃河沿岸的灘區,水多,土壤偏鹼性,57萬畝農田中有30多萬畝是水田。中山杉耐鹽鹼、耐水溼,對於這樣的立地條件很適應。

  「濮陽可以作為中山杉的南北過渡帶。我們計劃以後引進更多中山杉,把小苗培養成大苗,向更北的地區銷售。」劉建華說。

  

  河南黃河流域的綠化樹種

  鶴壁市濬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9年,在古城一隅新建了一個萬字符長廊,長廊外種植了高大的中山杉。

  濬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建設委員會副主任趙文明說:「古城裡大多是樹冠渾圓的樹,我一直想找挺拔高聳的樹,為古城添彩。在鶴壁看到中山杉,我一眼就相中了。」

  趙文明的選擇非常正確。在古城另一個地方,原來種植的水杉、池杉不是死掉就是長勢很差。2019年10月種植的中山杉,雖然是大規格移栽,但適應性很好,全部成活,並且長勢旺盛。

  中山杉與河南其實早有緣分。

  2006年,洛陽在建設隋唐城遺址公園時就種植了中山杉,現在都已是參天大樹。

  2014年,在洛陽市南湖公園種植的中山杉,現在胸徑接近20釐米。

  2015年,在鶴壁市浚鶴快速通道兩旁、淇水樂園,也大量種植中山杉。

  2015年,在南陽市白河沿岸種了中山杉作為防護林帶,種在商丘市漢梁文化公園的中山杉始終長勢良好。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2018年,河南系統謀劃,在沿黃河南段711公裡兩岸新建溼地公園18個,形成溼地公園群。今年,河南啟動大運河沿河生態廊道建設,在有水段兩岸各1000米範圍內,集中連片植樹造林。

  吳紅臣介紹,濮陽市計劃將黃河防護林帶由100米增加到500米。在濮陽縣渠村周邊,將對現有4.9萬畝土地改造,建設黃河溼地保護區;在範縣毛樓村周邊,將規劃建設1.7萬畝的黃河溼地公園。

  重大規劃產生巨大的苗木需求。靖江市國家中山杉良種基地總經理施建中表示,中山杉在河南各地種植成功,表明在當地適應性強,河南黃河流域將成為中山杉「大展身手」的廣闊天地。

相關焦點

  • 河湖生態治理緣何偏愛中山杉
    ,為淨化滇池水質發揮了作用。同時,耐淹中山杉的品種選育、耐淹機理、生態效益評估以及木材加工等研究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展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山杉將在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中發揮重要作用,為長江經濟帶的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 壯美中山杉在河南闖出了名堂
    中山杉為洛陽南湖公園添了美景在雲南昆明滇池沿岸,中山杉在近水、溼水之處生長旺盛、鬱鬱蔥蔥;在上海崇明島、湖北荊州,中山杉在鹽鹼度較高、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生機勃勃,長勢突出;在山東臨沂、濟南、日照、青島等多個中部城市和沿海城市,中山杉成為優質的景觀綠化樹種、道路防護生態林帶樹種。        相對於山東,河南的氣候要乾旱一些,降水要少一些。
  • 新一代耐水溼樹種———中山杉
    中山杉在上海市桂林路的應用中國園林網4月16日消息:市場上能應用的耐水溼喬木不多,過去常用的柳樹、水杉等又存在生產方式不科學、病蟲害嚴重、景觀效果不佳等問題,新一代耐水溼樹種中山杉的推出,極大地改變了這一現狀
  • 抗逆性卓越的樹種--中山杉(圖)
    上海市延中綠地親子廣場上的中山杉     浙江園林網11月23日消息: 中山杉為半常綠高大喬木,樹幹挺拔、樹型優美,是原產北美落羽杉屬落羽杉該樹種具有生長迅速、耐澇、耐鹽鹼、適應性廣、抗風力強、病蟲害少等特點,是一種抗逆性卓越的新型生態綠化樹種。     根據多年試驗表明,中山杉在我國淮河流域以南的平原、江湖灘涂、低丘崗地等均能保持良好長勢,並逐步顯示出其各種優良性狀。     第一,它耐鹽鹼、耐澇性較強,是灘涂造林和低洼溼地造林的優勢樹種。
  • 中山杉特點及生長特性
    2、抗風性強中山杉無性系根系發達,樹幹強韌,有較強的抗風力。例如在1997年11號颱風登陸時,如東沿海遭受10級以上的大風襲擊,大量淺根性的楊樹、水杉等倒伏,但灘涂試驗基地的中山杉無風倒、風折現象。3、生長速度快,木材產量高種植對比表明,11年生中山杉單株材積量為池杉的3倍,單位面積蓄積與楊樹相當。
  • 靖江中山杉出圃量佔全國市場八成以上
    2000年以後,中山杉大量上市,很快就受到各地林業和園林部門的認可,在上海、重慶、浙江、安徽、天津、石家莊、昆明、大連等地大量種植,助力當地生態建設。中山杉的不俗表現引發媒體關注。2018年4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直播節目《直播長江》,對重慶市萬州區三峽庫區消落帶治理進行了長達6分多鐘的報導,報導中提到消落帶治理「功臣」——中山杉,並譽之為「淹不死的樹堅強」。今年5月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播出的《長江經濟帶:守護一江碧水實現高質量發展》,以及6月長江流域十二省市聯合大直播節目播出的《治理長江消落帶,水上森林初現》,都提及耐旱耐水溼的「兩棲植物」——中山杉。
  • (華商會傳真)金陵古城添新綠
    (華商會傳真)金陵古城添新綠     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9月18日電(陸文茵)向來享有「綠城」美譽的古都南京,「點、線、面」三管齊下,又添新綠。近幾年南京已先後建成了30多個大型市民廣場,今年又興建了清涼門、三汊河、朝天宮、大行宮市民廣場以及武定門、神策門公園等十幾個重點綠化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城市中心綠地不足的局面,為市民提供了休閒、鍛鍊的好去處。片片綠地,猶如顆顆翡翠,鑲嵌出六朝古都的迷人魅力。        公路、行道路的綠化美化工作是「線」。
  • 淮河公園「青年林」為美麗淮南添新綠
    中安在線訊 據淮南網報導,3月11日上午,由團市委、市園林管理局、市青聯、市少工委等共同倡議的淮河公園「青年林」認捐植樹活動在淮河公園舉行,活動吸引了個人、家庭和單位認種認捐,植下三角楓200餘株。
  • 傳承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河南洛陽著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昨日,《光明日報》頭條刊發《傳承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河南洛陽著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一文。文章稱:作為黃河流域重要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當前,河南洛陽正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全面深化文化傳承創新體系,堅持生態保護為先、確保安瀾為底、統籌治理為要、傳承文化為魂、高質量發展為本,把黃河建成水清岸綠景美惠民的生態河幸福河、傳承歷史的文脈河,著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今日全文轉發,敬請關注。
  • 興化【中山杉苗】多少錢_靖江中山杉苗圃
    興化【中山杉苗】多少錢,靖江中山杉苗圃,靖江市中山杉基地是全國最大的優質中山杉培育基地。興化中山杉多少錢, 是蘇北大主要從事綠化苗木培育。第:我們在與江蘇省中山植物研究所陳永輝授合作指導下,中山杉扦插苗全部採採穗圃枝條。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中山杉品種純正。這也是挑選中山杉為關鍵一步!
  • 中山杉造景手法的應用
    中山杉高大挺拔,樹形呈圓錐狀或塔狀,聳立壯美,在園林造景表現方式上宜作孤植、叢植、片植;還可採用夾景手法,用於突出其他主題景點;同樣與地被、彩色灌木或小喬木等植物一起配置能形成優美秀麗的植物群落;中山杉還可以與園林建築小品配置在一起,兩者搭配可起到有機的結合成一個整體
  • 重慶中山杉苗生產基地
    重慶中山杉苗生產基地,我們將繼續以務實進取的精神謁誠為社會各界提供優質苗木和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服務,歡迎您前來指導,洽談業務。重慶中山杉苗生產基地, 是蘇北大主要從事綠化苗木培育。第:我們在與江蘇省中山植物研究所陳永輝授合作指導下,中山杉扦插苗全部採採穗圃枝條。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中山杉品種純正。
  • 浙江:中山杉亮相苗木良種推介會
    中國園林網6月17日消息:新優樹種中山杉於2003年在我縣紮根後,苗圃基地規模已列居全省首位。日前,縣園林管理局與寧波市風景園林協會聯合舉辦中山杉苗木良種推介會,配合城市園林綠化「一路一品」、「一街一景」建設,促進苗木產銷對接。
  • 為龍江大地再添一道新綠
    攜手綠化美化漳州共建生態宜居家園邵玉龍劉遠陳漢夫張禎錦等市領導參加義務植樹活動人勤春來早,植綠正當時。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就在防疫條件下做好今年春季造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3月26日,市委書記邵玉龍、市長劉遠、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漢夫、市政協主席張禎錦等市各套班子領導來到駐漳某部,與部隊官兵、機關幹部等共同參加主題為「攜手綠化美化漳州,共建生態宜居家園」的義務植樹活動,為龍江大地再添一道新綠。
  • 作為黃河流域重要節點城市洛陽備受《直播黃河》的關注
    和高質量發展中的生動實踐織布、拓印、造紙……央視新聞頻道的直播,以新安縣石井鎮黃河神仙灣溝域經濟示範區內特色旅遊項目為切入點,充分展現了當地以黃河神仙灣溝域經濟示範區為龍頭「溝域支撐著流域,把溝域生態環境保護好了,其實就是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好了。近年,洛陽市共打造了53個像神仙灣這樣的溝域經濟示範帶,走出了一條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於一體的發展道路。」央視外景記者向觀眾介紹了洛陽的溝域經濟發展情況。
  • 中山杉良種選育
    我國東部及東南沿海地區有大片鹼性低洼湖灘地,利用率低,為更好地利用這類土地資源,促進園林綠化建設的發展,根據墨西哥落羽杉較耐鹽鹼(pH8.0左右)的特點,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從1973年起,先後開展了落羽杉屬樹種種間雜交試驗和速生耐鹽鹼類品種的選育,並通過區域性試驗證實了雜交後代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和耐鹽鹼特性。
  • 中山杉顯示出的優良特性
    中山杉經種植試驗和示範推廣顯示出的優良特性,主要表現在:     1、耐鹽鹼、生長速度快、木材蓄積量高種植試驗表現,中山杉比落羽杉、池杉具有較強的耐鹽鹼特性(pH<9.0)和速生性,在相同的立地條件下,中山杉302材積生長量為水杉
  • 連雲港中山杉容器苗
    連雲港中山杉容器苗,我們真誠期待在更廣泛的領域裡與全國各地客戶真誠合作,互通有無,共同促進環境綠化事業的大發展。連雲港中山杉容器苗, 【容器苗中山杉】-湖南中山杉容器苗地徑價格本苗圃隨著各地城市化建設的發展,以市場需求為嚮導,定位於實業型的苗木種植企業,提升苗木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價值和景觀效果。本苗圃不斷苗木品種結構,擴大種植規模,為各地的綠化建設提供了大量的工程和經濟苗木,以品種多、規格全、質優價廉等特點,得到了合作夥伴的一致好評。
  • 中山杉培育技術與造林質量的研究
    中國園林網1月31日消息: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針對低洼鹼地、灘涂鹽鹼地資源豐富而缺樹適種林木品種的實際,於20世紀80年代初開展了落羽杉屬的速生、耐溼、耐鹽鹼品種的雜交選育,並選育出中山杉302(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和中山杉401(池杉×墨西哥落羽杉)兩雜種無性系,經多年多點區域試驗
  • 都說新品種推廣難 中山杉為何在昆明如此暢銷
    隨後幾年又陸續購進,總計約10萬株苗,有的用在綠化工程上,有的繼續培養,起了一定示範作用。2005年,雲南利魯環境建設有限公司、今業集團等幾家綠化工程企業了解到中山杉,開始在自己承攬的工程中使用,特別是在溼地工程上。利魯公司董事長蘇一江介紹,他們2006年開始在滇池溼地中使用中山杉,從滇池草海的西岸一直到滇池外海的晉寧縣,都種植有中山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