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吃過上校雞塊,但是怎麼看起來都跟一般的炸雞塊沒啥區別。但是如果你在家裡只是將雞肉簡單地切成塊,然後丟到油鍋裡去炸,肯定不是我們在快餐店裡吃到的味道。既然叫做上校雞塊,就說明其肯定是有點特殊意思的。傳言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美國人哈蘭·山德士因為潛心研製快餐工藝的炸雞方法,最終利用是多種香料,外加個人潛心研製的秘方,成功實現了對美味炸雞的科學研發。當地政府為了表揚其對家鄉發展(弘揚特產)所做出的貢獻,竟授予其上校的榮譽,而這也就是上校雞塊的由來。
其實上校雞塊雖然具備一定的品牌因素,但是我覺得其製作技巧和難點並不多,換言之也是一種我們在自己家中就可以操作的美食。製作上校雞塊需要準備的材料包括適量的雞胸肉、三個雞蛋,適量的麵包渣、青豆、玉米、胡蘿蔔、鹽、黑胡椒和橄欖油。炸好的雞塊搭配各種醬汁食用,味道鮮美有感覺。
首先,將雞胸肉剁碎、加入一定量的薑末混合在一起,繼續剁成肉泥。薑末可以去除肌肉本身的肉腥味,吃起來會更有質感。然後取來一隻碗,將胡蘿蔔丁、雞胸肉、鹽、兩個蛋清以及黑胡椒、橄欖油等一起攪拌均勻,等到其質地粘稠即可。
其次,準備一個方形的容器,現在裡面鋪上一層保鮮膜,然後將剁好的雞肉倒入裡面,用手摁住,促使其肉質堅實,不至於出現空隙。然後將容器放到冰箱當中進行冷凍,大約四個小時之後取出,抓住外面的保鮮膜一提,就可以將雞肉給拿出來。
再次,將冷凍好的雞肉切成塊;打散一隻雞蛋,然後準備好麵包糠,將切好的冷凍雞肉塊,先裹上一層蛋液、然後再均勻地裹上一層麵包糠,包裹住、但是不要太厚。因為太厚有可能一時半會兒炸不透,而且有可能包裹的雞蛋和麵包糠導致我們吃雞肉的時候口感會受影響,仿佛一口咬下去根本吃不到雞肉、吃到一嘴麵包糠和雞蛋似的。
最後,在鍋內燒熱油,等燒到四五成熱的時候,將雞塊丟進去炸,等炸到微黃色的時候全部撈出來、控掉油,然後入水再深炸一次即可。炸好的雞塊可以搭配各種醬汁吃,番茄醬、芝麻沙拉醬,各種甜辣醬等都可以。
除此之外,製作上校雞塊還有幾個細微的點需要把握。比如製作冷凍的雞肉泥時,我們可以多準備一些肉泥,反正想吃的時候隨時拿出來炸都可以,所以可以多製作一點冷凍存儲;之所以要在雞肉裡拌入橄欖油,是希望雞肉的質感更加細膩,吃起來不幹、油炸之後更加細嫩;而之所以要將雞肉炸兩次,第一次是為了炸出雞肉本身的油,第二次的目的是為了讓雞塊的外表更加的酥脆。這樣我們所吃到的上校雞塊,才能達到所謂外酥裡嫩的效果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