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明明「閉關鎖國」,那葡萄牙人為何卻能夠居住在澳門?

2021-01-10 國史拾遺

大家知道,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在近代史中可謂是苦難重重,清政府籤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割地賠款,令人心痛。但有一個知識點,雖然中學的歷史課本就講到了,但極易被人忽略:列強在中國掠奪的第一塊土地到底是哪裡?

答案是:澳門。

澳門被葡萄牙人佔據的歷史非常久,早在1553年,葡萄牙人就以「借地晾曬水浸貨物」為藉口,賄賂當時明朝的廣東提刑按察司巡視海道副使汪柏,獲準在澳門半島暫時居住,至此佔據了澳門一大片地方。

我們一般並不說當時明朝是「喪權辱國」丟失了澳門,因為畢竟當時明朝是屬於「恩準」葡萄牙人住在澳門,而且葡萄牙人是需要給明朝政府進貢並向廣東地方政府納稅的,但是: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當時澳門在全國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位?明清更替後,清朝對澳門又是什麼個態度?

由於明朝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所以西方傳教士未能獲準進入中國傳教前,都停留在澳門。1557年葡萄牙人以每年500兩收買當地官員,買下澳門半島南部的居留區。

1571年,在廣州交易會,葡萄牙人按慣例賄賂海道副使500兩白銀之際,廣東布政使在場,陰謀敗露,翻譯只好稱該賄賂為付給明國政府的「地租銀」,受賄官吏也只得由布政使上交「地租銀」到國庫,從此,葡萄牙人的賄賂變成地租。後廣東地方官將這筆地租載入萬曆年間刊行的《廣東賦役全書》。也就是等於當時的廣東政府租了一片荒地給葡萄牙人,收取租金。

澳門的葡萄牙人

後經交涉,葡人每年上交地租白銀500兩(後增加至515兩),並設立海關對商船抽稅,明政府設立和議事亭向葡萄牙人頭目宣讀命令與雙方會商政務。香山知縣擁有最終司法處分權。葡人設立市政委員會(明稱夷目),每3年選舉,和小型警衛隊,建立稅關向停泊澳門的葡國船隻另行收稅,以維持澳葡政府經費。

1574年(明萬曆二年)廣東香山縣在葡萄牙居留區的北方邊界建關閘,派官兵駐,嚴格限制外國人入境。

就國權來說,澳門顯然沒有被出賣,明政府早期對葡萄牙人嚴格管治,葡萄牙人不能買賣土地、每年需繳付500兩白銀予明政府及其後的清政府為地租、房屋修建須經過明政府批准,甚至摧毀葡萄牙人自行修建的城牆,限定葡人只能居住在澳門南方。也就是說澳門主權屬於中國,而葡萄牙人只是有管理自己社區的治權。

隨後,葡萄牙人在自己的社區建立了政府,進行自治管理,當然,明政府對於這些「夷人」的內部事務沒有任何興趣,而對於葡萄牙人來說,其將葡萄牙歸於葡屬印度的一部分。

1608年,因為香山縣知縣蔡善繼發現在澳門的葡萄牙人多有不法行為,頒布《制澳十則》加強管理。條約規限葡萄牙人不得在澳門置物業、蓋房屋等活動,在頒布《制澳十則》後,蔡善繼行使法權對「夷目」施以笞刑,葡萄牙人亦不敢反抗。很顯然澳門最高權威屬於中國政府。

由於留居當地的葡人家庭不斷增長,更與當地居民通婚;加上再有歐洲人選擇此地落腳,展開與中國經濟、宗教及文化的交流,很快形成小型社區。澳門漸漸形成一個發達城市。16至17世紀澳門成為日本(長崎)、琉球、菲律賓、馬魯古群島等國的東南亞貿易中心。

土生葡人,如今有4萬多,不少家族已在澳門生活了超過300年

1557年葡萄牙人開始在澳門定居時,澳門的人口只有400人,到了1563年,澳門人口已達到5000人,其中華人4100人,葡萄牙人900人,1578年澳門人口增加至1萬人,到了1640年澳門人口已達4萬人。

那相對於明朝更保守的清朝是怎麼對待澳門的呢?說實話,澳門當時對中國政權沒有任何威脅,而且由於葡萄牙人佔了澳門100多年了,每年都上貢,實在沒必要把他們也趕走,所以清朝除廢除守澳官外,大致沿襲明朝對澳措施。

那有沒有衝突呢?當然也是有的,1743年發生澳門發現葡萄牙人殺害中國商人事件,1748年又有另一名中國人遇害。於是次年(1749年)清政府制定了治澳法令《澳夷善後事宜條議》十二條,這個條約葡文石碑豎立於澳門議事會的所在地議事亭,中文石碑則立於望廈村的香山縣丞衙署。

這個條約在明朝的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尤其是重申了清政府在澳門的行政司法權,加強了清政府對澳門的全面管治,約束了在澳居住的外國人。其後發生在澳外國人與華人之糾紛便有據所依,可以依法辦理。

其實長期以來,明清政府看待澳門的葡萄牙人社區就有點像看待邊境一些少數民族羈縻衛所一樣,葡萄牙人也深知中國政府不可得罪,對於中國的各級政府也是相當的謙恭,中方政府要進行什麼活動的時候(比如清查戶口,打擊海盜,火器購買等),葡萄牙人也相當配合。明清政府大多都是滿意的。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權威一落千丈,葡萄牙人發難:1849年,葡萄牙停止向清朝交地租並佔領關閘,當年3月13日,第79任澳門總督亞馬留派兵搗毀清朝海關和香山縣丞衙署,並將豎立在議事亭的《澳夷善後事宜條議》石碑拆毀。這等於是銷毀清政府在澳門顯示主權的證據,也標誌著澳門已從葡萄牙租地,成為葡萄牙的佔領地。

鴉片戰爭後,澳門才成為「殖民地」

之後葡萄牙人開始擴張,1851年,佔領氹仔;1863年,佔領塔石、沙岡、新橋、沙梨頭等地;1864年,佔領路環;1879年,佔領龍田村;1883年,佔領望廈村(望廈)、荔枝灣 、石澳及青洲等地;1887年,葡萄牙迫使清政府籤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規定中國同意葡國「永居管理澳門」,但未經中國同意葡萄牙永不得轉讓澳門予他國。清朝末年(1908年),葡萄牙要求擴展邊界,並劃定澳門的界址,今天的澳門才形成。

作者:雲帆

相關焦點

  • 澳門的葡萄牙人,吃住在我國還有國籍證,為何卻不認為是中國人?
    澳門位於東南沿海,地理位置優越,所以在明清時期才被葡萄牙人盯上,最後還以「租借」的名義取得了居住權,讓我們的澳門成為了葡萄牙人的殖民地。隨著我國的實力壯大,在上世紀末期澳門被我國收復,這才重新回到祖國母親懷抱。
  • 澳門究竟是如何被葡萄牙人一步步強佔成功的?
    16世紀是地理大發現時期,也是南歐小國葡萄牙的黃金年代。葡萄牙人打算在中國建立一個殖民據點,以「佛朗機」(Frank)之名,經過多次對中國的調查,選定了屯門,並在1517年入侵屯門,佔領了一段時間後於屯門海戰戰敗,被中國取回。葡萄牙人又欲在漳州建立據點失敗而回,轉回廣東珠江口外活動,後來退至澳門。
  • 明朝歷史:葡萄牙賴在澳門
    葡萄牙殖民者意氣風發地來了,結果被現實打臉,因為以大明王朝水師的強大,足以分分鐘教葡萄牙人如何做人。一、中西貿易的認知衝突中國明清時期的對外貿易,相對於從貿易中獲得經濟利益而言,更希望通過貿易來獲得周邊國家對中國的政治認可。比如朝貢貿易,中國周邊的小國家向中國朝貢的目的是從中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
  • 澳門在明朝時期為什麼會被葡萄牙侵佔?
    到了近代,葡萄牙已在列強爭霸中被踢出了強國的隊伍。那麼問題來了,葡萄牙當年究竟是用什麼方法將澳門奪走的呢?要追憶這段歷史,還得從明朝時期開始說起。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年)8月,葡萄牙艦長安德拉德率領一支由8艘戰船組成的艦隊,護送葡萄牙使者皮雷斯抵達中國。這也是葡萄牙官方代表與中國的第一次接觸。
  • 揭開明清海禁和閉關鎖國的秘密,為何說這一切都是西方人的謊言
    其三,為何說是西方人給我們灌輸的錯誤歷史概念,並過分醜化了明清兩朝的海禁政策?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為何至今很多國人還停留在歷史的表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一揭開答案!·為何明清兩朝要開啟幾百年的海禁海禁,也是禁,是禁都有利有弊,但有些東西是禁不住的。
  • 二戰時期,日本都敢和英國搶佔香港,為何卻不敢攻佔澳門?
    二戰時期,日本在亞洲可以說是橫行霸道了,近代以來日本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日本天皇曾經誇下海口,三個月滅亡中國,但是在現實中,我國人民面對兇殘的日本人,同仇敵愾一下子打了8年,最後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在日本侵略的過程中,甚至都佔領了香港,但是為何日本從不敢對澳門動手呢?
  • 原來「閉關鎖國」是這樣的,並不是我們之前認為的這麼簡單
    我們學習歷史的時候,講到明清兩朝的時候,書上會說因為「閉關鎖國」導致與世隔絕,導致落後於西方國家,最後導致清朝後期的挨打。我們腦海中一直形成的印象就是明清兩朝不與外界交流導致落後於世界,事實上,這只是一部分,閉關鎖國並不是書上寫的四個字這麼簡單。閉關鎖國是兩個概念,閉關和鎖國。
  • 澳門問題:500兩白銀的租金,葡萄牙的狡猾奸詐,清朝的軟弱無能
    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有中國大陸原始居民留下來的痕跡。 從秦朝開始,澳門便正式成為中國領土,當時隸屬於南海郡。在南宋末年,面對蒙古鐵騎肆虐的狀況下,幾十萬南宋軍民乘船來到澳門一帶,名將張世傑更是率領軍隊在澳門駐紮過。
  • 1976年,葡萄牙提出願意歸還澳門,我國為何沒有絲毫猶豫就拒絕?
    其中最出名的一首就是《七子之歌·澳門》,很多人聽了這首歌都不由得潸然淚下,迫切希望澳門早日回歸。因而在1999年,澳門正式回歸祖國的當天,舉國歡慶,全國人民無不沉浸於喜悅之中。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在1976年的時候,葡萄牙就曾主動提出要把澳門還給我國,卻最終被我國給拒絕了,這是為什麼呢?
  • 清朝歷經12代皇帝,為何沒有一個皇帝想過收復澳門地區?
    在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時期,葡萄牙人以貨物晾曬為理由登上了澳門,而且賴著不走。後來,葡萄牙人表示可以向中央政權上繳豐厚的租金。由於明朝內部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因此默許了葡萄牙人居住澳門的行為。請注意,此時的葡萄牙人僅僅是租住在澳門,每年都提供租金,和清朝末期的情況完全不一樣。清朝入關以後,繼承了明朝的宗藩體系,並且繼續鞏固宗藩體系。與此同時,也繼承了中央政權和葡萄牙人的特殊關係。
  • 中葡交鋒明軍打了勝仗,但葡萄牙人賴在澳門不走了,明朝如何處理
    葡萄牙殖民者意氣風發地來了,結果被現實打臉,因為以大明王朝水師的強大,足以分分鐘教葡萄牙人如何做人。 一、中西貿易的認知衝突 中國明清時期的對外貿易,相對於從貿易中獲得經濟利益而言,更希望通過貿易來獲得周邊國家對中國的政治認可。比如朝貢貿易,中國周邊的小國家向中國朝貢的目的是從中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
  • 中國的澳門地區,博彩行業,為何成為了最大的經濟支柱?
    但是在澳門特別行政區除外,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內,主要通過正規的審核和註冊,就能夠進行博彩行業。澳門的各種稅收中,博彩行業的稅收屬於第一支柱產業。那麼,博彩行業為何會成為澳門的支柱產業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我國古代對於賭博行業的打擊。很多人認為在古代社會,賭博行業屬於合法的。認真的說,這是非常錯誤的。
  • 葡萄牙為何乖乖將澳門奉還我國?看看這些你就會明白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其中的澳門,在明朝時期,葡萄牙人的足跡踏進了亞洲地區,看到我國社會的繁榮鼎盛後,當即產生了垂涎三尺的想法,有了窺測明鏡的思想,不久後,就派遣了一支艦隊進攻明朝,想以此得到澳門,結果可想而知,明軍不費吹灰之力,就贏得了最終的勝利,打得葡萄牙人慌忙撤離。
  • 1976年葡萄牙提出歸還澳門,卻遭我國拒絕,為何23年後才收回?
    回望歷史,瘡痍滿目隨著清朝閉關鎖國的實施,整個國家陷入了一個停滯不前的時期,各行各業都沒有向前發展。而此時,海外列強正在進行著工業革命。直到列強闖進了我國,我國才突然覺醒到,準備抗敵,但落後的武器裝備和敵方相距太大,多次反抗都以失敗告終,而為此付出的代價就是一條又一條的不平等條約。
  • 葡萄牙當年為何會心甘情願地歸還澳門?答案其實很簡單!
    葡萄牙當年為何會心甘情願地歸還澳門?答案其實很簡單!文|博博看歷史在明朝萬曆年間,葡萄牙人遠渡亞洲。他們見識到了明王朝的繁榮昌盛,禁不住生出窺探之心。懷著這樣的心思,葡萄牙人派出一艘戰艦與大名海軍展開了一場海上戰鬥。
  • 葡萄牙佔領澳門多年,之後為何又主動談判歸還?原因很簡單
    葡萄牙佔領澳門多年,之後為何又主動談判歸還?原因很簡單大家都知道在過去我國有一段非常屈辱的歷史,國家的很多領土都無法收復,國家也充滿著侵略和戰亂,很多地方被國外的列強所佔領,其中大家都熟知的就是當時的香港和澳門,這兩個地方都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但是卻被侵佔,這兩個國家分別是英國和葡萄牙。今天要說的就是其中之一的澳門,那麼當時澳門是如何被葡萄牙所侵佔的呢?
  • 二戰時期,日軍為何不敢進攻澳門?
    葡萄牙統治時期的澳門 時間到了19世紀末的時候,巴西曾派使者出使清朝,去幹嘛呢?目的很明確,就是請求當時人口眾多的大清朝,同意向巴西移民一部分人,來補充當地稀缺的人口資源。
  • 當年葡萄牙為何乖乖地歸還澳門了?說了你可能不信
    當年葡萄牙為何乖乖地歸還澳門了?香港、澳門、臺灣,原本是中國的國土,但是隨著八國聯軍侵華,這三處國土都被外國佔領了,其中香港被英國佔領,澳門被葡萄牙佔領,而臺灣現在還沒有回歸。我們今天講的不是香港也不是臺灣,而是澳門,當初葡萄牙乖乖歸還澳門的原因,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
  • 葡萄牙人只用五百銀子就租到澳門,其中的手段是什麼?
    當時的中國非常黑暗,而且澳門還是個大型的貿易港口,魚龍混雜,什麼樣的人都有,那時候的人為了能夠更好的生活,什麼事情都幹。大批外來的人抵達澳門,這給了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可以利用的機會,他們開始大肆地做起了販賣人口的生意,這些沒錢沒勢人生地不熟的人都被賣到各種地方當苦力,這些人本想著來這兒能夠有更好的生活,卻沒想到這裡是另一個泥沼。這裡還販賣鴉片,大興賭博。
  • 當年葡萄牙主動要歸還澳門,我國為何拒絕,23年後才收回?
    忍痛割愛澳門其實最初只是一個小漁村,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往上追溯的話,在先秦時期屬於百越。而後秦始皇一統天下,正式制定了中國版圖的界限,澳門也就歸屬於南海郡下。不過此時依然沒有成立為港口,是直到南宋末期,由於戰亂,幾十萬南宋的難民以及部分軍隊就從福建逃到了澳門一帶,並在這裡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