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捷是宋朝著名的詞人,他的一生應當說也是極為鬱郁不得志,而且他始終也是顛沛流離,雖然詞人有著過人的才華,可是他始終也是沒有受到肯定,這也使得他一輩子都是痛苦不已,為此他寫過了很多極為悲傷的作品,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那便是他的《虞美人.聽雨》,這首詞還被收錄在了《宋詞三百首》裡,成為了裡面最後的一首壓卷之作。
那除了《虞美人.聽雨》之外,他的這首《虞美人·梳樓》,同樣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同為寫雨名篇,裡面更是句句經典,尤其是最後兩句美得令人心醉,所以這樣的作品,對於任何一個來說,那也是不容錯過。
《虞美人·梳樓》宋代:蔣捷絲絲楊柳絲絲雨。春在溟濛處。樓兒忒小不藏愁。幾度和雲飛去、覓歸舟。天憐客子鄉關遠。借與花消遣。海棠紅近綠闌幹。才卷朱簾卻又、晚風寒。
宋朝最不缺的那就是詞人,很多的詞人,他們都把詞描寫的極為生動,也非常的細膩,這也正是宋詞之所以能夠一直流傳下來,並且感動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原因。蔣捷作為其中一位了不起的詞人,他的作品比起很多的詞人顯然是要更加的唯美,也更加的有意境,特別是他的這首《虞美人·梳樓》,雖然在名氣上不如他的《虞美人.聽雨》,但也是寫雨中的名篇。
詞也是最能夠代表一種情緒,大部分的詩人都喜歡借景抒情,表面上看似在寫雨,但更多的還是表達了自己內心的一種感傷之懷,這也正是那個時期的詞人,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往往看上去一首很普通的作品,可是詞人由於描寫的極為細膩,也就使得這些作品有了更為獨特的生命力。
這首《虞美人·梳樓》也是描寫的很是唯美,詞的上片,便是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柳枝上垂下了一枝枝柳條,同時空中又飄下了一絲絲的細雨。春天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給人一種朦朦朧朧的感覺。儘管這小樓太小了,所以也藏不住無限的憂愁。內心的憂愁之感,此時正隨著雲飛去,其實對於我來說,只要想尋覓一隻小船,然後把我送回到故鄉去。短短的幾句,卻是描寫的活靈活現,讀來更是讓人感傷不已。
詞的下片,描寫的就更加的深情,也更加的憂愁,上天可憐我這個遊子,念我故鄉遙遠。只好是借一枝海棠花以此來撫慰我的心靈。海棠花淋過了雨之後,顯得更加的豔麗,好像有意要靠近這欄杆。正當我要捲起這珠簾,但是又遇到了這風寒。最後這幾句描寫的就更加的生動,讀來也更加的令人感傷,這也正是詞人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其實蔣捷寫過很多這種膾炙人口的代表了憂愁的名篇,並且他的很多作品那都是描寫的很是傷感,也非常的悲痛,那他的這首《虞美人·梳樓》,也是繼《虞美人.聽雨》之後,最為大家熟悉的一首作品,通篇描繪的活靈活現,把雨中的美景,以及自己當時內心的一種心境,描繪的淋漓盡致,所以讀這樣的作品,那也最能夠感受到宋詞所獨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