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永遠是一座城市最繁華的體現,蘊藏著這座城市的精華與價值所在。每一座城市的符號和地標,都矗立在最有價值的城市主城區,既是地理中心,又是資源中心,直觀體現城市完善的配套和高品質硬體。
珠海的「心臟」在哪裡?毫無疑問,是香洲。
全國第一大陸路口岸——拱北口岸廣場上人流如織。向東眺望,港珠澳大橋宛如一條巨龍橫跨伶仃洋。煥然一新的情侶路,如一條精緻細膩的銀絲帶,鑲嵌在珠海的海岸線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火如荼,珠海迎來了黃金髮展機遇期。
政策紅利輪番驅動,為珠海城市化進程、人居環境改善按下了加速鍵,作為珠海主城區的香洲,一馬當先。
城市品質穩步提升,宜居環境越來越好,交通網絡四通八達……主城區的悄然嬗變,釋放出更多的區域價值,一個全新的珠海主城區,正以更美麗的姿態呈現在大眾面前。
創新要素賦予主城區發展新動能
香洲區經濟一直佔據全市經濟的大頭。其GDP從1984年的1.2億元起步,2004年突破百億元大關,2015年突破千億大關。2018年香洲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24.33億元,同比增長7%。
在創新能力方面,2018年,香洲區全年投入扶持資金4.5億元支持產業發展。開展高企樹標提質工程,新增高企194家,高企總量達788家,佔全市的38.3%。入選2018年度市級高新技術企業稅收百強31家、成長性百強36家、綜合實力百強27家。
目前,香洲區已經形成了以格力電器為核心的智能家電產業,以傑理科技、東信和平、金邦達、紫翔電子等企業為代表的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納思達、艾派克、天威飛馬等企業為引領的列印耗材和辦公自動化產業,以格力智能裝備、泰坦新動力等企業為龍頭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集群。
城區品質日益優化
在珠海,每逢周末,位於情侶路沿線的香爐灣沙灘、海濱公園人流如織,家人、朋友三三兩兩結伴而行,男女老少怡然自得,成為珠海主城區宜居宜遊的現實寫照。
現在的香洲,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鮮花盛開,環境優美,形成了以「山-湖-海-城」為城市景觀帶,高顏值、高品質、兼具魅力與活力的都市生活圈,城區品質日益優化。
近年來,香洲區先後榮獲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區、全國科普示範區、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等稱號,被確定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社區體育公園建設項目、香爐灣沙灘修復項目等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新建成的香山湖公園、香山古驛道等城市景觀成為市民「打卡」勝地。
交通路網日益便利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指出,珠海是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香洲區與港澳陸橋相連,是港珠澳大橋在珠海的落腳點,到香港僅需半小時車程。
以香洲為半徑,百公裡內分布著珠海機場、廣州機場、深圳機場、澳門機場、香港機場等5個國際、國內機場,城軌、鐵路、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廣珠城軌讓香洲融入了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香洲港、洪灣港、西部沿海高速、京珠高速等為客流、物流運輸提供了極大便利。
為打通城市交通的「毛細血管」,近年來,主城區的路網建設不斷優化。香洲區投入8500萬元打通童心路、翠福路等8條斷頭路,投入7000萬元完成情侶路、南灣立交、前山立交等重要節點的改造提升,投入5500萬元完成創業路等9條四車道以下道路「白+黑」瀝青罩面工程,完成紅山路等35條市政道路「白+黑」改造,城區主幹道周邊環境明顯提升,群眾出行條件日益改善。
新機遇醞釀城市新格局
目前,香洲區認真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搶抓大灣區發展機遇,利用港珠澳大橋橋頭堡優勢,進一步深化與港澳、廣深等灣區城市的資源對接,支持香港、澳門企業在香洲發展,著力推動現代服務業質和量的提升。
消費升級是珠海主城區加快發展的新機遇。香洲區提出,要重點圍繞大眾多元化需求,提升消費供給端的質和量,打造灣區知名消費體驗區。要不斷強化行業管理服務,支持現有酒店、會展業發展壯大,做優做強。加快高端酒店群建設。加快在南屏前山河畔引進高端酒店項目落戶。灣仔希爾頓酒店、度假村酒店新主樓陸續投入運營。同時,加大土地整合力度,支持一批重點旅遊度假項目年內落地。
同時,香洲區將對接灣區客流資源,做旺主城區消費市場,引進港澳以及國內國際知名餐飲、文創、時尚品牌,打造情侶路沿線和前山河沿岸等特色街區,並加快對消費熱點區域實施環境提升和配套改善,引導本土餐飲等業態提質升級,鼓勵購物中心、百貨商店向體驗消費和商業服務綜合體轉型。
城市更新是實現香洲區經濟加快發展的關鍵一招,是推動舊城區脫胎換骨的根本手段。對於備受市民關心的城市更新,2019年香洲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切實把城市更新作為未來發展的突破口,破解空間要素瓶頸,進一步優化城市格局。老舊小區改造方面,香洲區將落實《關於開展新一輪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工作的指導意見》,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積極性,形成「小區提出申請、政府審核統籌、街道組織實施、物管及時跟上」的工作機制,每個鎮街年內動工改造1個試點小區。
(文章來源:珠海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