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大教堂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南面的橙縣(Orange County)境內,一個叫"庭院樹叢"(Garden Grove)的地方。1968年開始興建,1980年竣工,歷時12年。
這座建築由美國著名的建築師、金牌優勝者菲利普詹森與他的夥伴約翰·布爾吉(Burgee)設計。教堂長122m,寬61m,高36m,體量超過著名的巴黎聖母院。外殼全部為銀色玻璃,晶瑩透亮,由此得名。
坐落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佳登格勒佛(GardenGrove)的水晶大教堂即是一個建築奇蹟,也是一個人間奇蹟。由二十世紀著名建築大師菲利普·詹森設計的這座教堂在宗教建築中開天闢地,巨大和明亮的空間使所有教堂望塵莫及。
1968年的春天,羅伯特·舒勒牧師決心在美國加州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曾長時期在露天布道,所以希望造一個看來似乎沒有屋頂和牆壁的教堂[1] ,他向著名的設計師 菲利普·詹森說出了自己的夢想: "我要建造的不是一座普通的大教堂,而是要建造一座人間的伊甸園。"
大教堂有10,000多盞柔和的銀色玻璃窗,他們被安裝在像蕾絲一樣的鋼體框架上。這些窗格是使用矽酮膠水粘在建築上。這些措施的目的是使建築物承受8.0級地震 ,及每小時100英裡的強風。
被稱為建築奇蹟及人間奇蹟,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橙縣境內的水晶大教堂羅馬教廷表示將要求當地天主教徒以新的跟基督相關的名字命名水晶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