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國水產市場上的魚類品種越來越多了,為我們的水產養殖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花鰱魚就是其中一種。花鰱魚俗稱胖頭魚,因為魚頭又大又圓,身上還有很多規則的花紋,所以被稱為花鰱魚。花鰱魚生活在淡水水域中,對於環境溫度的變化適應性較強,而且飼養起來也沒有太大的難度對於北方溫度較低的水產養殖戶來說,也可以進行選擇,是目前常見的魚類品種之一。那麼如何對花鰱魚科學進行養殖呢?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一、魚塘的搭建
搭建魚塘之前選址、布局、魚塘面積、規模的選擇十分重要,魚塘的選址一定要保證環境,要遠離人群聚聚和工廠、醫院等嘈雜地帶,避免受到影響和汙染。另一方面,魚塘的布局較為簡單並不複雜,但是規模面積上一定要依據投資大小養殖密度進行選擇,一般來說我們的魚塘規模最大不會超過八畝,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對花鰱魚進行人工管理和養殖,魚塘的深度要高於兩米。
二、魚苗的放養
魚塘建立好之後就是放養魚苗的工作了,花鰱魚的放養可以選擇單養和混養。混養就是將花鰱魚和其他類型的魚進行混合飼養,這樣的好處就是能夠維持更加平衡的生態系統,實現順利生長發育的目的,而且混養能夠實現不同類型魚種的養殖,增加經濟收益,相比單獨飼養來說,花鰱魚更適合混合養殖。
三、飼養管理方法
花鰱魚作為一種水生生物,常與水中的小型魚類和浮遊動物為食,在人工飼養之前一定要先增加魚塘中的富有動物密度,為花鰱魚提供天然的飼料,保證花鰱魚的營養攝入,同時還要做好換水工作,保證水質的乾淨清潔無汙染,飼料投餵時也要儘量做到定時定量,增加飼料的多元化,避免過分單一。要經常觀察花鰱魚的生長狀態,方便對不同生長程度的花鰱魚進行調整。
四、越冬管理
花鰱魚的養殖雖然沒有太複雜的步驟,但是它是一種那樣耐氧性很差的魚類,所以水中的氧氣密度一旦過低,就會產生各種健康問題,對於氣溫降低、水面結冰、晝夜溫差較大的冬季來說,更會影響花鰱魚的身體活性。所以在冬季來臨之前,養殖戶一定要做好越冬的準備工作,比如說搭建池塘內的供氧系統,增加養殖密度能夠起到保暖的作用,等到順利度過冬,天到第二年便可以順利進行售賣。
花鰱魚的養殖方法基本上跟大家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進行花鰱魚養殖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花鰱魚的生長習性、市場前景和銷售渠道等等,其次對於花蓮魚的養殖技巧和手法還要做到充分的準備和學習才能夠靈活應對在養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麻煩。另外養殖花鰱魚的過程中,一定不能缺乏供氧系統,花鰱魚一旦出現呼吸困難,數小時之內便會出現死亡情況,所以這一點一定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