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超市看中國連鎖經營O2O的未來

2020-12-16 琢本電商

日本生活配套體系非常成熟。有隨處可見的便利店,每個生活區域都會有SKU豐富的生鮮商超、強大公共運輸充分滿足人民的生活。與中國不同,在網際網路來臨前,東京已形成高效的線下生活服務體系。在中國 「網際網路拯救效率」的呼聲中,日本卻用全新的方式給出了解決方案。

日本的經驗,生活服務類的O2O化,即是今天大家常談的新零售,具有自己的特色和沉澱。

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日、韓的社會狀態會是中國較理想的參考,日韓國家的在細分行業的發展,也會成為中國未來的方向。日本商業業態升級的路徑是另一個方向:極度標準化的SKU和圍繞用戶生活的場景化解決方案。

一個是線上倒逼線下改革,提高運營效率;一個是場景化的線下解決方案,通過精細化的供應鏈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日本的商業升級對網際網路的依賴較小,在中國隨著網際網路對產業的改造越來越深入,網際網路工具的作用會逐漸變弱,接下來就是以網際網路基礎深入行業細節的改造。

如果說以網際網路工具為主要驅動的新零售是商業升級進化的第一個形態,那麼生活類新零售下一個進化就是日本模式——從線下對產業效率進行整體改造。

中國前二年生活服務類O2O創新不太近人意的原因:走到網際網路工具無法觸及的地帶:2015年底中國O2O創業市場遭遇滑鐵盧,這場寒潮我也思考很多:線上打線下只有高頻才有可能可以改變用戶消費習慣;用戶消費決策中80%基於目標商品或服務,20%是路徑選擇,而大多數O2O都在改變路徑;綜合效率中企業經營效率重要性高於用戶端效率,先要活著才能服務你的用戶。

基於這些現狀和問題,我來到了東京開始了我的東京生鮮超市之旅。

為什麼選擇生鮮超市?因為這個品類非常特殊,除了高頻、高粘性、高毛利之外,極大的市場空間,和線下極不好的用戶體驗(菜場、超市)相比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日本現狀就很有借鑑作用。

我們調研了10家8個品牌的生鮮超市和兩家東京最大的魚市。這10家生鮮超市分別是:永旺、白金臺、成城石井、life、文化堂、三米多、丸越、eatly、築地市場、大田魚市。

我站在普通日本人的視角來看這些超市的體驗,並且從動線軌跡、店鋪選址、商品結構與陳列、人員配備、生鮮商品操作sop、商品價格等維度來說下自己的體驗。

1、用戶群體

首先,我們先大概了解一下日本的社會現狀,有助於我們分析用戶群體和消費場景。

日本是個自律性極強的國家,女性地位沒有中國高,在家做飯比率低,人工貴,老年人消費能力強。這些因素疊加就意味著在超市消費的主力人群有三類:家庭主婦、老年人、年輕單身白領。(日本老年人是當年經濟巔峰時期的黃金一代,購買力強)

2、店鋪地理位置

在店鋪的選址上,大部分生鮮超市基本輻射周邊1公裡,以生活區為主。商業區主要以羅森、全家等便利店業態為核心。

3、動線軌跡

每家超市的布局基本一致,外圍繞場一周即可完成全部生鮮的購買,入口處一般集中成品(便當、熟食和烘焙品),中間島櫃以冷藏凍品、調味品、果子、輕食為主。生鮮主力購買人群,家庭主婦與老年人不必穿梭在超市各個柜子中間,就可以很快完成一天餐食的採購。

4、商品結構與陳列

4.1、 全標品陳列:在這些有大有小的超市中竟然找不到任何一個非標品,我們日常常規的魚肉瓜果全部變成了標品,甚至於海鮮,貝殼類都進行了活體標品化。

嚴格標準化的商品,處理好的青蔥以及分量統一的貝殼。

4.2 、關聯品陳列:啤酒和炸雞、肉類與燒烤醬,便當與飲料等等。關聯購買:麵食周圍是烹飪麵食相關的品類。

4.3 、SKU品類非常齊全基本涵蓋生活所需全部環節。

4.4、 商品分類擺放非常細,很容易找到你需要的東西。

5、尖峰時間段

晚上6-8點,這是日本的下班時間,也是超市集中打折的時間段。特別是成品餐食這一塊,一般來說中央廚房供貨在上午,保質期會在晚上11點,意味著如果晚上11點前無法形成購買,所有餐食要全部要處理掉。

所以在晚上6-8點會有兩撥折扣第一波在6點基本上是七折處理,第二波在8點前,基本上是五折處理。因為剛好是下班時間,日本人沒有在家做飯的習慣,基本上家庭也以購買成品為主,消化速度很快。日常損耗這塊沒有詳細的數據,但是目測來看不會高於20%。

6、綜合體驗

電視大屏以及詳細標籤介紹,生鮮源頭介紹隨處可見。

除此之外,成品製作和半成品製作都是玻璃房,可以直接看到全部產品的製作過程。但是沒有現場烹飪,部分成品中央廚房直供 (烘焙商品除外) 。很多生鮮產品都有生產端個人的介紹。

7、人員與管理

一個3000㎡的超市全職員工一般少於20個,主要崗位有:前場巡場、後場補貨、收銀。前場巡場主要是針對各種SKU品類不同的保質期進行打折信息的確認和告示;收銀人員自助與人力結合,效率很高。

注重供應鏈管理和信息化:注意分析購買習慣,最大化降低庫存和周轉速度。

日本生鮮超市還有很多細節點值得我們學習,無論是整體超市的裝修、燈光,還是價格區間的設置、商品擺放的位置等,總的邏輯是圍繞用戶的生活進行一站式的體驗消費——強調一下,是圍繞用戶的生活,而非用戶。例如生鮮圍繞的是用戶的一餐飯,你可以非常輕鬆的選購到製作一餐飯的全部材料,或是立刻解決一餐飯的全部成品。

作為一個日本消費者的確非常方便因為商品的標準化使得無論在哪裡購買商品的品質都可以得到保證,這是一個前提。然後生鮮這塊現在體驗可以讓用戶明確食材的需求匹配度,更好提高交易決策。地理位置足夠近的前提下,線下消費理所當然。這也使得日本超市超高的坪效,其中某一家店達到8萬/平方米/年,這個數據放在國內估計只有2-3萬。

那麼,我們目前線下的生活配套類的創新突破點在哪裡?

1、店與倉的結合

店倉一體,同時又是店倉分離。一體是位置上、配貨上的一體,分離是SKU的差異化。

2、線上線下結合

擴張線下服務半徑,使得原先1公裡的半徑,變成3-5公裡,線下用戶轉化為線上用戶,高效配送提升單店坪效。

3、銷售與體驗結合

單純的食材銷售與菜場無異,通過深度體驗讓用戶更好的理解食材,體驗更多的需要在成品餐食上下功夫。

4、標準化

標準化生鮮SKU在中國中產階級的接受度越來越高,雖然對於老年人來說還是無法接受盒裝標準生鮮,但是當他們發現菜場中掄刀稱斤的生鮮未必就比標準化產品新鮮,而且保存環境惡劣,我想改變還是有機會的。

5、數據化的運營

如果還是堆人運營,即便坪效提升,人效也上不來,如何更好的匹配線上與線下,如何打通會員體系,如何建立效率更高的SOP,是爆款店的前提。同時通過信息化標準化的門店供應鏈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我相信未來生鮮這類的品類突破有可能在線上和線下完美結合,而且帶上網際網路基因的團隊更可能成為線下商業革新者。

生活配套類O2O沒死,只是形態發生變化,一部分由線上改革至線下用戶習慣,一部分會由線下改革用戶體驗。總之不要只盯著上門和C2C,注重體驗的創新會帶來真正的商業創新。

相關焦點

  • 連鎖便利店是如何「擠掉」超市的!
    便利店連鎖加盟就是指差別於大中型超市、坐落於生活方式街道社區居多、經營規模相比較小、服務目標關鍵為周邊社區人民群眾或周邊流動性人員、銷售產品關鍵以大家日常生活用品居多的連鎖便利店。在超市連鎖加盟和大中型商場超市的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社區型連鎖便利店應學著主動進攻,把握本身的生存之路,獲得「以小博大」 的 「應戰」作用。
  • 盤點:華潤萬家、永輝等中國連鎖超市十強的O2O之路
    與此同時,今年不少企業都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比如華潤、家樂福中國、農工商、步步高等等。而這些零售商都在堅守線下實體店的同時,多種方式探索電商模式,走零售O2O之路。   本文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15年4月21日發布的《2014年中國快速消費品連鎖百強》前十名單,對這十家連鎖商超的O2O探索之路進行簡要梳理。
  • 華潤萬家、家樂福、物美等中國連鎖超市十強O2O之路
    與此同時,今年不少企業都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比如華潤、家樂福(需求面積:3000-15000平方米)中國、農工商、步步高等等。而這些零售商都在堅守線下實體店的同時,多種方式探索電商模式,走零售O2O之路。本文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15年4月21日發布的《2014年中國快速消費品連鎖百強》前十名單,對這十家連鎖商超的O2O探索之路進行簡要梳理。
  • 2020年中國連鎖超市百強經營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2020年11月12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連鎖超市經營情況報告(2020)》發布。參與調研的超市企業銷售規模合計達9792億元(2019年 超市百強),門店總數2.6萬個,覆蓋中國大陸除西藏以外的其他省級行政區域。
  • 日本中小連鎖超市如何對抗電商和大型連鎖企業?
    其實,小蒲對於河南的印象是非常淡薄的,除了知道這裡是中國人口第一大省以外,其他的印象並不突出。還好,去之前,正好看了【大敗局】當中對鄭州亞細亞的一段講述,內心對這片商業熱土多了一份期待。這次去河南,主要參觀了許昌市的胖東來和鞏義市的金好來超市。因為一直在海外留學生活,對於國內零售市場的了解甚少,讓小蒲曾經膚淺的認為,這些地方小城市的超市實在沒有什麼可以借鑑,發展也不會好哪去。
  • 棠楓文化連鎖酒店中國酒店O2O第一品牌
    2010年成立9家好到家連鎖快捷旅館,2012年成立棠公館主題酒店。        2012年開始研發公寓式酒店模式,9月瀋陽*家兼具公寓、主題、快捷3合為1的結合體棠楓藝術酒店正式啟動,專注與短租住宿服務的公寓式酒店。        2013年2家直營店正式開業,開業後第二月入住率高達96.7%。
  • 中國美容化妝品業連鎖經營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第一家開展特許連鎖的企業是美國「勝家」縫紉機公司,到1900年以後,這種通過合同契約,有償轉讓經營特許權的連鎖經銷網絡迅速在全美普及,並擴展到其他的零售、飲食、服務等領域,到20世紀80年代,特許連鎖的勢頭在西方許多發達國家相繼超過了其他兩種形式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02年度中國連鎖經營企業經營狀況分析報告」顯示:2002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中的加盟店有了很大的增長,銷售額達到244
  • 裴亮:從連鎖經營視角看中國水產品消費
    裴亮:從連鎖經營視角看中國水產品消費2020-12-23 11:3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品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裴亮會長從連鎖經營的視角分析中國水產品流通情況。裴亮會長以渠道為切入點,探討了時下最熱門的社區團購、直播和到家業務,以豐富的行業經驗為水產業同仁帶來啟發和思考。
  • 廣東連鎖藥店:醫藥零售連鎖經營的未來趨勢展望
    在中聯大藥房的帶動下,以及海王星辰的高起點規劃下,一致、萬澤等深圳連鎖藥店企業無論是連鎖發展速度,還是經營管理水平都笑傲同行,深圳無愧為中國連鎖藥店的發源地,給全國連鎖藥店帶來全新氣象。   2007年,海王星辰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中國第一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藥店連鎖企業,也是中國連鎖業「海外第一股」。
  • 廣東連鎖經營發展報告:便利店、社區超市成零售新寵
    近日,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發布了《2016年度廣東連鎖經營發展報告》,就2016年連鎖經營五十強的發展狀況和發展特點進行了剖析,對目前行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解讀分析。2016年,受電子商務的衝擊加上人力物業的成本上漲影響,大型綜合零售企業銷售出現下滑。
  • 2020年中國連鎖超市百強經營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運營質量有所提升
    2020年11月12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連鎖超市經營情況報告(2020)》發布。參與調研的超市企業銷售規模合計達9792億元(2019年超市百強),門店總數2.6萬個,覆蓋中國大陸除西藏以外的其他省級行政區域。
  • 連鎖便利店比小超市經營得更要好?
    現在投資開一家便利店成為不少創業者一種趨勢,因為零售行業未來發展十分有前景!一時間的各種便利店、超市品牌如不斷湧現連綿起伏,哪些上千平米的大型超市更是層出不窮,便利店會成為零售行業中增速最快的業態,而且在實際經營的過程中,便利店為什麼可以比一些中小超市經營得更強?妙招來了!
  • 高端連鎖超市Dean&Deluca 美食概念店將是未來趨勢
    Dean & Deluca是一家國際高端連鎖食品店,供應來自世界各地頂級精美的優質食材,是美食愛好者和遊客不容錯過的美食天堂。如今,DEAN & DELUCA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多渠道的食品、葡萄酒、廚具等高端食品零售商,旗下除了食品超市,還有咖啡店和烘培店。
  • 我在日本看企業,有一種看到中國商業未來的感覺
    對於同樣老齡少子化的背景下的中國,日本是中國零售企業借鑑的不二之選。   日本自 90 年代以來,在老齡和少子化市場,都帶來了哪些商業機會,產生了哪些熱門賽道,那些在競爭中存活下來且能一直保持增長的企業是如何經營的。
  • 探店日本最大的汽車用品連鎖超市
    其實呢,亞洲最大的汽車連鎖品牌澳德巴克斯Autobacs十多年前就進入過中國市場,開過汽車用品連鎖商超,但由於當時的汽車行業不成熟及其它因素導致關閉了實體店,轉戰為渠道及電商銷售。實體店在日本、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還有歐洲法國等地都有實體店。Autobacs在全球已經開了600多家店鋪,除了傳統的一站式綜合購物專門店「澳德巴克斯」外,還積極開展更加注重娛樂性能的「超級澳德巴克斯」,並經營二手和汽車用品的「澳德巴克斯二手汽車用品交易市場」等各種各樣業態的店鋪,是日本最大的汽車用品連鎖品牌。
  • 永輝超市斬獲2020年全國連鎖經營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一等獎
    歷經10餘個小時的激烈角逐,重慶永輝超市從168支決賽代表隊中脫穎而出,斬獲連鎖經營管理師賽項(職工組)團體一等獎,是唯一一家摘得一等獎的零售商超企業。據介紹,本次大賽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中國財貿輕紡菸草工會全國委員會聯合主辦,旨在滿足連鎖行業專業技能型人才發展需求,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院校師生和企業職工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 MBA財經:多家中國連鎖超市下架日本進口食品
    【MBA中國網訊】「315晚會」指控無印良品銷售來自日本核輻射地區的食品後,無印良品作出了澄清。但中國多家超市依然全面停售日本進口食品。 在中國一檔知名電視節目錯誤地宣稱一家日本企業銷入中國市場的食品受到2011年福島核災難輻射汙染後,多家中國超市已下架日本食品。 這一錯誤的說法來自上周三的「315晚會」,它是官方的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製作的一檔年度消費者權益保護節目。自六年前福島核電站發生三次反應堆熔毀以來,中國一直禁止從日本部分地區進口食品。
  • 世界大型連鎖超市
    法國家樂福(carrefour)成立於1959年,是大賣場業態的首創者,是歐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國際化零售連鎖集團。現擁有11,000多家營運零售單位,業務範圍遍及世界30個國家和地區。集團以三種主要經營業態引領市場:大型超市,超市以及折扣店。此外,家樂福還在一些國家發展了便利店和會員制量販店。2004年集團稅後銷售額增至726.68億歐元,員工總數超過43萬人。
  • 日本最大體育用品連鎖超市愛蓬落戶上海虹口
    日本運動品牌業年度銷售額排名第一的愛蓬(Alpen)會社在中國開啟門店銷售計劃,首家旗艦店已於6月8日在上海虹口區中信廣場正式開業。作為愛蓬中國「一號店」,虹口愛蓬直營連鎖店佔地5000平方米,商品點數規模達13萬點,通過將綜合體育用品店和高爾夫用品專賣店「二合一」的方式,打造「體驗式營銷」特色的大型體育用品專賣店。
  • 西安市大型連鎖超市運行「出店經營」臨時售賣模式
    西安新聞網訊 鼓勵支持蔬菜、水果及副食品商戶出店經營是西安市在疫情防控期間保民生、防控疫情蔓延的重大舉措。2月16日,在西安市太華北路華潤萬家超市門口,政府儲備菜的標語高大醒目,居民有序購物!據西安市新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介紹,為迅速落實便民舉措,該局指派專人上門動員「人人樂超市」、「華潤萬家超市」、「盒馬鮮生超市」等大型連鎖企業,傳達講解市上關於支持企業商戶出店經營的各項政策,鼓勵企業發揮經營優勢服務群眾,防止交叉感染、減少人員密切接觸、保障群眾日常生活所需,在店外設置臨時售賣點,以出店經營的運營方式方便群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