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國家五部門聯合發文:診所實行備案制 醫師可兼職開診所

2020-12-23 健康界

來源:基層醫師公社據國家衛健委整理

最新消息!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聯合發文,診所行業迎來重大改變!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醫保局制定了《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並發布相關政策解讀。

決定在2019至2020年,在10個城市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根據試點經驗完善診所建設與管理政策,並在全國推廣。

開展試點工作的十大城市:

北京、上海、瀋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

目標

診所規範化、標準化水平全面提升,在為基層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形成更多高質量、高水平的診所,成為公立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補充。

去年6月,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曾透露,鼓勵診所發展的相關文件正在徵求意見,將鼓勵醫生全職或兼職開診所,簡化審批手續。現在,文件終於正式下發,一大波機會正在襲來。

主要措施有:

1

診所實行備案制管理

終於等到這一天!《意見》規定,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對診所不作限制。將診所設置審批改為備案制管理,舉辦診所的,報所在地縣(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備案,發放《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後,即可開展執業活動。

跨行政區域經營的連鎖化、集團化診所由上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一備案,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的由所在省份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分別備案。

在這之前,只有中醫診所享受備案制管理。在全科診所方面,也只有若干地區推行備案制。如去年7月份上海出臺的《關於推薦健康服務建設55條意見》,支持具備全科醫師資質的執業醫生開辦全科診所,並實行備案制。

如今,《意見》支持在十大試點城市實行診所備案制管理,不再只局限於中醫診所或全科診所等,專科診所一樣可以享受這項待遇。這可謂是我國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的又一重要舉措。

2

修訂《診所基本標準》,重點審核醫師資質和能力

《意見》要求調整《診所基本標準》。

《意見》提出診所是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醫療機構。

各試點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按照《診所基本標準》,對申請備案的診所進行審核,從重點審核設備設施等硬體調整為注重對醫師資質和能力的審核,在診所(不含中醫診所)執業的醫師要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國家衛生健康委修訂印發《診所基本標準》。

因此,根據《意見》要求,今後政府在對申請備案的診所進行審核時,審核重點將由「硬體」轉為「軟體」,更加注重醫師質量,從而在根本上提升診所服務質量。同時這也表明,今後在診所醫生資質方面監督力度會加大。

3

鼓勵醫師兼職開診所

允許醫師兼職開診所的政策終於上升到國家層面,專科診所和全科診所都可以實現。

《意見》指出,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診所。

鼓勵符合條件的全科醫師,或加注全科醫師執業範圍的專科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全科診所。

兼職開辦診所的醫師要按照多點執業有關要求,與主要執業醫療機構通過籤訂協議等形式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對其在主要執業醫療機構的工作時間、任務量、服務質量和薪酬績效分配等提出具體要求,確保兼職開辦診所的醫師能夠完成主要執業醫療機構的工作。

在此之前,2017年,《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被修訂,其中刪除了「醫療機構在職、因病退職或者停薪留職的醫務人員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自此,國家釋放出在職醫生可以開辦診所的信號。

後來,一些地方開始允許在職醫師或退休醫師到基層開診所,以補充基層醫療資源。這次《意見》不再只停留於基層兼職開診所,而是只要符合條件要求,就可以兼職開診所,確實是邁出飛躍性的一步。

4

支持診所規模化集團化發展

醫生集團時代來了。《意見》鼓勵不同專科醫師成立適宜規模的合夥制醫生集團,舉辦專科醫師聯合診所。

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連鎖化、集團化診所,形成規範化、標準化的管理和服務模式。

連鎖診所具有良好的「品牌信任感」,其發展蘊藏著巨大潛力,如今國家積極提供政策支持,是連鎖診所發展的絕佳時機。

5

鼓勵將診所納入醫聯體,實現醫療資源共享

各試點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在組建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過程中,可以根據診所意願,將其納入醫聯體建設,在診所和其他醫療機構之間建立雙向轉診制度。

各試點地方在建立專科聯盟和遠程醫療協作網時,將診所納入成員單位範圍,幫助其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鼓勵醫聯體內二級以上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中心、醫學影像中心、消毒供應中心、病理中心等機構,與診所建立協作關係,實現醫療資源共享。

6

鼓勵診所提供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鼓勵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符合條件的診所納入可以提供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醫療機構範圍,通過提供個性化籤約服務,進一步滿足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

加強對診所提供籤約服務質量的評估,將服務對象健康狀況、滿意度等納入評估,確保籤約服務質量。

7

鼓勵診所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鼓勵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導診所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對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診所,在人才培養等方面執行與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同等補助政策,有條件的地方對其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等發展建設支出,可以給予適當支持。

看來,診所和公立基層醫療機構一樣,也將逐步參與到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當中來,通過競爭與合作,實現基層醫療資源優質化發展。

8

對全職診所醫師實行單獨分組,定向評審

《意見》對全職在診所執業的醫師職稱評審做了調整。

全職在診所執業的醫師申報高級職稱時,按照改革完善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有關政策規定,可以實行單獨分組,定向評審,外語成績不作為申報條件,對論文、科研等不作硬性規定,側重評價臨床工作能力和服務質量。

定向評審取得的職稱,原則上應當限定在診所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使用,向上級醫療衛生機構流動時,應當取得全省(區、市)統一的衛生高級職稱。

9

診所實行自主定價

診所提供醫療服務的價格實行自主定價。對主動執行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政策並符合條件的診所,支持按照規定納入醫保定點範圍,所提供的醫療服務費用可按規定支付。簡化診所的環評、消防等審批手續。

10

對診所開展信息化監管

明確要求診所建立信息系統記錄診療信息,並將診療信息上傳至醫療服務監管信息系統。將診所納入當地醫療質量控制體系,依託信息監管平臺,加強對診所運營和醫療服務監管,實現實時監管,確保醫療質量安全。

鼓勵試點城市將診所開辦狀況作為診所主要負責人個人誠信記錄納入個人誠信體系,建立聯合懲戒長效機制。

11

2019年9月底前啟動試點工作

《意見》要求2019年6月底前,各試點城市所在地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醫保部門,根據本地工作實際出臺具體實施方案,各相關部門要同步出臺相應配套政策。

2019年9月底前,各試點城市要啟動試點工作。

鼓勵非試點省份和非試點城市開展診所改革與發展試點工作。

這份《意見》可謂誠意十足,經過近幾年來的探索和實踐,診所備案制、醫師兼職開診所等措施終於要大範圍推行了,試點階段結束後,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將全國推廣,診所業和診所人都將踏上一個新臺階,基層醫療行業迎來新一輪蛻變。

附全文:

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

促進診所健康發展,是深化醫療領域「放管服」改革,完善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對於吸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需求具有重要意義。現就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新形勢下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作用,改革完善診所政策,提升診所醫療服務質量,形成多元辦醫格局,推動建立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二)工作目標。

診所規範化、標準化水平全面提升,在為基層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形成更多高質量、高水平的診所,成為公立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補充。

(三)試點安排。

2019—2020年,在北京、上海、瀋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個城市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根據試點經驗完善診所建設與管理政策,並在全國推廣。

二、優化診所執業許可政策

(四)簡化準入程序。

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對診所不作限制。將診所設置審批改為備案制管理,舉辦診所的,報所在地縣(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備案,發放《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後,即可開展執業活動。跨行政區域經營的連鎖化、集團化診所由上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一備案,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的由所在省份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分別備案。

(五)調整診所基本標準。

診所是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醫療機構。各試點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按照《診所基本標準》,對申請備案的診所進行審核,從重點審核設備設施等硬體調整為注重對醫師資質和能力的審核,在診所(不含中醫診所)執業的醫師要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國家衛生健康委修訂印發《診所基本標準》。

(六)鼓勵醫師舉辦診所。

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診所。

鼓勵符合條件的全科醫師,或加注全科醫師執業範圍的專科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全科診所。

兼職開辦診所的醫師要按照多點執業有關要求,與主要執業醫療機構通過籤訂協議等形式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對其在主要執業醫療機構的工作時間、任務量、服務質量和薪酬績效分配等提出具體要求,確保兼職開辦診所的醫師能夠完成主要執業醫療機構的工作。

三、提高診所醫療服務質量

(七)鼓勵將診所納入醫聯體建設。

各試點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在組建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過程中,可以根據診所意願,將其納入醫聯體建設,在診所和其他醫療機構之間建立雙向轉診制度。各試點地方在建立專科聯盟和遠程醫療協作網時,將診所納入成員單位範圍,幫助其提升醫療服務水平。鼓勵醫聯體內二級以上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中心、醫學影像中心、消毒供應中心、病理中心等機構,與診所建立協作關係,實現醫療資源共享。

(八)支持診所規模化集團化發展。

鼓勵不同專科醫師成立適宜規模的合夥制醫生集團,舉辦專科醫師聯合診所。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連鎖化、集團化診所,形成規範化、標準化的管理和服務模式。

(九)鼓勵診所提供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鼓勵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符合條件的診所納入可以提供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醫療機構範圍,通過提供個性化籤約服務,進一步滿足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加強對診所提供籤約服務質量的評估,將服務對象健康狀況、滿意度等納入評估,確保籤約服務質量。

(十)鼓勵診所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鼓勵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導診所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對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診所,在人才培養等方面執行與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同等補助政策,有條件的地方對其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等發展建設支出,可以給予適當支持。

(十一)促進診所全職醫師職業發展。

全職在診所執業的醫師申報高級職稱時,按照改革完善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有關政策規定,可以實行單獨分組,定向評審,外語成績不作為申報條件,對論文、科研等不作硬性規定,側重評價臨床工作能力和服務質量。定向評審取得的職稱,原則上應當限定在診所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使用,向上級醫療衛生機構流動時,應當取得全省(區、市)統一的衛生高級職稱。

(十二)完善有利於診所發展的相關政策。

診所提供醫療服務的價格實行自主定價。對主動執行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政策並符合條件的診所,支持按照規定納入醫保定點範圍,所提供的醫療服務費用可按規定支付。簡化診所的環評、消防等審批手續。

四、加強行業監管

(十三)創新行業監管手段。

診所要建立信息系統記錄診療信息,並按照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規定及標準要求,將診療信息上傳至醫療服務監管信息系統。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將診所納入醫療質量控制體系,依託信息監管平臺,加強對診所運營和醫療服務監管,實現實時監管,確保醫療質量安全;要定期組織對診所進行培訓,提高診所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意識,形成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的常態運行機制;要加強對診所的監督管理,發現問題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不落實的,註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療保障部門要加強對納入醫保定點診所的監督管理,對虛構醫療服務等惡意騙取醫保基金的,應當終止醫保協議。鼓勵試點城市創新思路,將診所開辦狀況作為診所主要負責人個人誠信記錄納入個人誠信體系,建立聯合懲戒長效機制,探索有效監管的具體辦法。

(十四)保障醫療質量安全。

診所要嚴格依法執業,醫務人員要具備相應的資質和任職資格,嚴格落實《醫療質量管理辦法》《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要點》等規章制度,加強醫療技術和醫院感染管理,嚴格落實診療與護理規範和指南,合理使用藥物,保證醫療質量安全。要加強醫患溝通,尊重患者知情權,保護患者隱私。要建立電子病歷系統,規範醫療文書書寫和管理,做好就診患者登記,落實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及時準確完整上傳診療信息。鼓勵診所或醫務人員購買醫療責任保險。

五、保障組織實施

(十五)加強組織領導。

各試點地方要充分認識推進診所發展的重要意義,將其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醫改和發展社會辦醫的重要內容統籌推進,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協作,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發揮牽頭部門作用,改革完善診所管理有關政策措施,制定政府購買服務的具體細則,加強對診所的監管。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保部門要按照規定落實相關支持政策,鼓勵診所可持續發展。2019年6月底前,各試點城市所在地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醫保部門,根據本地工作實際出臺具體實施方案,各相關部門要同步出臺相應配套政策。2019年9月底前,各試點城市要啟動試點工作。鼓勵非試點省份和非試點城市開展診所改革與發展試點工作。

(十六)做好評估總結。

各試點城市要對試點情況及時評估,每年形成年度評估報告。對於試點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研究解決,試點經驗要及時總結上報。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政策培訓,按照任務分工,強化工作指導和檢查評估,適時推廣試點地區先進經驗,總結出臺促進全國診所發展的政策舉措。

【活動來啦】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指導下,健康界搭平臺展示全國護士的技能,推出有趣有料的「我有一套」徵集活動。快把你的出彩告訴健康界全平臺240萬用戶吧~人氣護士和團隊還將獲得精美好禮和榮譽證書哦!活動連結: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190510/content-518884.html 

相關焦點

  • 五部門聯合發文鼓勵醫師開辦診所 西安等10城市試點
    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日前聯合發文提出,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或全科診所。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日前發布了《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簡稱《意見》)。
  • 國家衛健委:醫師可全職或兼職開辦診所,實行備案制
    目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取消規劃對設置診所的限制,將診所由執業許可改為備案制管理,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診所。
  • 中醫診所並非都是備案制 千萬別弄錯
    來源:基層醫師公社 於小漁最近關於診所備案制的新聞刷遍整個醫療圈,但中醫朋友們要注意,中醫診所並非全部實行備案制,「備案」和「許可」的中醫診所是有很大區別的。那麼,到底哪種中醫診所實行備案制,哪種中醫診所依舊要實行許可制呢?
  • 北京新方案9月實施 醫生可兼職或全職開辦診所
    原標題:醫生可兼職或全職開辦診所 北京市將鼓勵醫生兼職或者全職開辦診所。由北京市衛健委、北京市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制定的《北京市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實施方案》,將於9月底前啟動實施。
  • 小診所跨入備案時代
    這一天,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其他四部門印發《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在十大城市試點,將診所設置審批改為備案制管理。按照文件要求,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診所。這項被張強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視為「中國醫改進程中的裡程碑式事件」,放諸醫療行業後,醫院、醫生、社會資本也都相應迎來一次抉擇。
  • 備案制的中醫診所,與審批制的中醫綜合診所,兩字之差區別有三點
    在中醫診所備案制的政策出臺之後,就在中醫屆引起廣泛熱議,而這也意味著傳統的中醫被群眾越發認可,體現出了中醫在衛生體系中的重要性。而在目前已經有人取得了《中醫診所備案證》,那麼備案制度下的中醫診所,與目前還是需審批才能開辦的中醫(綜合)診所,有什麼差別呢?橘香園學堂表示,雖然只有兩字之差,但在這三個方面卻有著明顯差別。
  • 開辦中醫診所有了新標準 執業醫師從業條件放寬
    備案制下的中醫診所不得提供中醫微創類服務以往,在惠州開辦一家中醫診所可能需要數月甚至半年,甚至兩三年的時間,自本月改行備案制後,只要材料齊全且符合備案要求的均予以備案,並當場發放《中醫診所備案證》,當日便可施診。
  • 廣州:鼓勵醫生兼職開診所、護士兼職辦護理機構
    《方案》明確:推進醫師多點執業,全面實行醫護人員區域註冊制度。鼓勵公立醫療機構在職醫師和退休醫師到基層設立個人診所。允許兼職執業醫師開辦診所(含中醫),並鼓勵兼職執業護士開辦護理機構。來源:廣州市人民政府官網一大波利好政策紛紛出臺,都在全面鼓勵醫生開診所。而此番廣州市的文件,從政策層面明確體制內醫生可以兼職開診所,則將醫師兼職提上了制度層面。
  • 備案就可開中醫診所,45萬中醫人「解放」了
    這一次,中醫診所的春天來了。只需備案就可以開中醫診所,開診所要有醫師資格證,沒有的話,有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也可以。上述信息來自國家衛生計生委6月20日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的《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暫行辦法》)和《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註冊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
  • 中醫診所備案制後,會有怎樣的變化?
    6月20日,國務院法制辦發出了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和《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註冊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7月1日,《中醫藥法》正式實施,明確提出了中醫診所備案制的要求。
  • 2020開中醫診所,這些新規要了解
    舉辦中醫診所的,將診所的名稱、地址、診療範圍、人員配備情況等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中醫藥主管部門備案後即可開展執業活動。「中醫診所備案制」要追溯到2017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此辦法於當年12月1日起施行。兩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中醫診所備案制的實施效果如何呢?在今年年初舉行的2020年全國中醫藥局長會議上,新華社記者了解到,2019年我國新增備案中醫診所6000多個,可以看出我國中醫藥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 深圳出臺診所設置新標準 開診所不再是醫生專屬
    根據《標準》規定,診所診療科目可設置1至4個,在科目設置上,更具有彈性。以往,在國家《診所基本標準》規定診所只能設置1個診療科目,而達到5個或者5個以上診療科目,則屬於「門診部」概念。不過,在實際操作中,不是「1」,就是「5」的指標,也導致了一些診所實際工作中遇到兩難的情況。
  •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夏術階:醫生開診所沒那麼容易
    01鼓勵政策接連出臺自2013年開始,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等部門發文,提出支持和鼓勵非公立醫療發展,允許在職醫生多點行醫的政策;2015年,國務院提出醫保、土地和稅收等政策要向非公立醫療機構傾斜;2017年,國務院又發布了確保社會辦醫、非公立醫療機構穩定發展的政策;2019年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五部門聯合發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武漢等10個城市開展診所備案管理試點,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或以上職稱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或全科診所,同時也鼓勵不同專科醫師組成合夥制醫生集團
  • 官方發文:國家中醫診所大檢查來了!診所人速來自查
    ▎ 執業資質檢查中醫診所開展執業活動,是否將診所的名稱、地址、診療範圍、人員配備情況等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中醫藥主管部門備案,取得《中醫診所備案證》。備案人是否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反映真實情況。中醫診所備案時應提交以下材料:(1)《中醫診所備案信息表》;(2)中醫診所主要負責人有效身份證明、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3)其他衛生技術人員名錄、有效身份證明、執業資格證件;(4)中醫診所管理規章制度;(5)醫療廢物處理方案、診所周邊環境情況說明
  • 中醫診所備案指南發布
    中醫診所備案指南發布,命名要求、注意事項、牌匾樣式等都明確了。近日,江西省中醫藥管理局發布《江西省中醫診所備案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中醫診所備案要求和具體細節明確。想要備案中醫診所的朋友,可以參考江西省這份《指南》進行備案。
  • 江西中醫診所備案指南發布
    中 醫 館 行 業 的 良 心 和 大 腦 ■來源 |江西省中醫藥管理局 近日,江西省中醫藥管理局發布《江西省中醫診所備案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中醫診所備案要求和具體細節明確
  • 辦中醫診所,「門」寬了(聚焦·中醫好政策咋落地(上))
    去年12月1日,《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江傅國前去了解辦理中醫診所備案需要遞交的材料與手續。他一次性交齊材料後,填寫「中醫診所備案信息表」,環保、消防達到要求,人員具有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證並工作滿3年,材料齊全且符合備案要求,窗口當場受理並通過備案審核,當天領到中醫診所備案證,就可開展執業活動。
  • 一批醫生不能開診所了!
    近日,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發布一則消息:太原啟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診所迎來規範化變革。 去年,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印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意見的通知》,提出在北京、上海、瀋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個城市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
  • 助理醫師可以開個人診所嗎?
    原文如下:對於經考試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考慮到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全國40個地市和甘肅全省開展的鼓勵社會辦中醫的試點工作中,已允許將執業年限由5年調整為3年,結合國家「放管服」的改革精神,因此在本辦法中規定「具有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證書》並經註冊後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滿3年」。
  • 中醫診所備案制,特色專科掀熱潮
    2016年1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以下簡稱《中醫藥法》)由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並將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第十四條明確規定:「舉辦中醫診所的,將診所的名稱、地址、診療範圍、人員配備情況等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中醫藥主管部門備案後即可開展執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