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辦中醫診所有了新標準 執業醫師從業條件放寬

2020-12-26 健康一線視頻網

《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本月正式施行,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又發布《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作為中醫診所備案管理的配套文件,新標準明確了設立兩類中醫診所的條件,開辦純中醫診所的條件進一步放寬。

上述規定均為我國首部《中醫藥法》的配套制度。今年5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調研組曾來到惠州,對惠州市中醫院等3家醫院和2家中醫診所實地調研,圍繞這些配套制度開展專題調研座談會。

在惠州,中醫診所早已遍地開花,與之相對的是,對於中醫診所的開辦和配備尚無相對嚴格的規範。受限於原有《中醫坐堂醫診所管理辦法(試行)》,開辦純中醫診所的門檻較高。新標準頒布後,開辦中醫診所容易了嗎?

備案制下的中醫診所不得提供中醫微創類服務

以往,在惠州開辦一家中醫診所可能需要數月甚至半年,甚至兩三年的時間,自本月改行備案制後,只要材料齊全且符合備案要求的均予以備案,並當場發放《中醫診所備案證》,當日便可施診。

記者了解到,《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將中醫診所由許可管理改為備案管理,並從舉辦中醫診所的人員資質、診所標準、名稱、環保消防要求以及不得舉辦診所的情形等方面規定了舉辦備案中醫診所應當具備的條件。

不過,《暫行辦法》同時規定,備案制下的中醫診所不得提供中醫微創類技術、中藥注射劑、穴位注射等存在不可控的醫療安全隱患和風險的中醫藥服務。

記者走訪惠州市區部分中醫診所發現,目前中醫微創類技術等有風險的中醫藥服務並未在中醫診所開展,部分中醫診所負責人表示,備案制讓社會辦中醫診所的流程大大簡化。

在許可制管理辦法下,由於相應中醫診所基本標準中規定中醫治療率不低於85%,因此有相當數量的中醫診所因群眾需求而提供中西醫兩種服務。而新的備案制管理辦法則規定中醫診所只能提供中醫藥服務,中醫治療率須為100%。為做好銜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提出了「分類管理自主選擇」辦法。

具體來看,一是《暫行辦法》施行前已經設置的提供中西醫兩種服務的中醫診所,在《暫行辦法》頒布實施之後,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主選擇舉辦診所的管理方式;僅提供《暫行辦法》規定的中醫藥服務的,在《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有效期到期之前,可以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要求管理,也可以按照備案要求管理(註銷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後按本辦法規定進行備案)。其次,提供的服務不符合《暫行辦法》規定的服務範圍或者存在不可控的醫療安全隱患和風險的中醫診所,仍然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要求實行審批管理,實行審批管理的中醫診所更名為中醫(綜合)診所,設置應符合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

綜合診所仍可提供部分西醫服務

目前,惠州的中醫診所多為中醫綜合診所,以中醫藥服務為主,同時提供西醫服務,純中醫診所則比較罕見。以惠城區的南山堂中醫診所為例,該診所除了提供中醫診療服務以外,也兼賣一些非處方西藥。

在新標準發布以前,中國中醫診所管理主要遵照原衛生部印發的《中醫診所基本標準》以及原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的《中醫坐堂醫診所基本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原標準」)。原標準對申請設置中醫坐堂醫診所的藥品零售藥店的經營條件有詳細的規定——(一)具有《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認證證書》、《藥品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二)具有獨立的中藥飲片營業區,飲片區面積不得少於50平方米;(三)中藥飲片質量符合國家規定要求,品種齊全,數量不少於400種。

新標準對中醫診所給出了新的定義——「中醫診所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運用中藥和針灸、拔罐、推拿等非藥物療法開展診療服務,以及中藥調劑、湯劑煎煮等中藥藥事服務的診所,中醫藥治療率100%。」

對於純中醫診所而言,同以往的《中醫坐堂醫診所管理辦法(試行)》相比,新標準對診室不再作數量上的硬性規定,而是要求房屋相對獨立,並至少設置候診區、就診區,面積滿足功能需要;同時,新標準不再要求診所應由中藥飲片品種不少於400種的藥店設置、只允許提供中藥飲片處方服務,而是規定診所可以提供中醫藥診療服務和中藥藥事服務,要求中醫藥治療率100%。

對於提供中西兩法服務和不符合 《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服務範圍或者存在不可控的醫療安全風險的中醫(綜合)診所,新標準提出中醫藥治療率不低於85%,並設置診所建築面積不少於40平方米、衛生技術人員人均面積不少於10平方米、每室(含中藥存放、調劑區)不少於10平方米等具體條件,同時,規定診所內至少要設有診室、治療室。

值得注意的是,兩類新標準均增加了感染控制的內容,要求診所制定感染控制制度和流程,中醫藥技術操作符合中醫醫療技術相關性感染預防與控制等有關規定。

「我們都鬆了一口氣」,一位不願具名的中醫診所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早些時候眼看著《暫行辦法》即將實施,按照規定診所不能再提供西醫藥服務,這會大大影響收入,「西藥本身的利潤空間不大,但我們這裡很多病人是社區居民,對於西藥有需求,坦白說,感冒之類的小病還是西藥見效快。」

「本辦法對診所主要負責人的執業年限要求由5年調整為3年,對診所面積的硬性要求也大大降低,但事中事後的監管將大大加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考試」變「考核」,醫師來源拓寬

本月20日,《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註冊管理暫行辦法》將開始施行,對考核申請、考核發證、考核組織、執業註冊、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進行了詳細規定。

以往,中醫醫師資格認證須通過國家統一考試,根據《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辦法》(衛生部令第52號)規定,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取得《傳統醫學師承出師證書》和《傳統醫學醫術確有專長證書》,通過國家統一考試後可取得醫師資格。

由「考試」變「考核」,取消了學歷限制,拓寬了中醫醫師的來源渠道。根據新的辦法,符合條件的人員經兩名中醫醫師推薦,向其長期臨床實踐所在地縣級中醫藥主管部門提出考核申請,經各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審核確認後,參加考核並通過者,將取得由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頒發國務院中醫藥主管部門統一印製的《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新的考核辦法下,取得上述證書的人才可申請參加國家醫師資格考試,也可申請參加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其中,師承出師人員需繼續跟師學習滿2年。

此前,根據相關政策,不少中醫藥人才納入鄉村醫生管理。記者了解到,根據新的考核辦法,已納入鄉村醫生管理的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可以申請參加考核,也可繼續以鄉村醫生身份執業。

取得中醫醫師資格是在中醫診所執業的必要條件。原標準規定了中醫診所執業醫師的執業條件,「中醫坐堂醫診所聘用的醫師,應當是取得醫師資格後經註冊連續在醫療機構從事5年以上臨床工作的中醫類別中醫執業醫師。」同時,原標準要求只有中醫類別的中醫執業醫師可以在中醫坐堂醫診所執業,換言之,其他類別的執業醫師不得在中醫坐堂醫診所執業。

與之相對,新標準放寬了對執業醫師執業年限的要求。根據新標準,純中醫診所至少要有1名執業醫師,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具有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證書》並經註冊後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滿3年,身體健康;或具有《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經註冊依法執業,身體健康。同時,新標準規定,中醫綜合診所的執業醫師仍需有5年執業經驗才能上崗。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惠州大部分中醫診所已有至少一名執業醫師,且執業時間已滿5年。然而,受制於原標準,滿足條件的人才有限,造成了診所人力緊缺。不少中醫診所負責人認為,執業醫師從業條件的放寬,將有利於更多的中醫藥人才加入到中醫診所成為執業醫師。「支持社會資本創辦中醫機構,鼓勵有中醫特色優勢的人才開設中醫診所,這是未來中醫藥行業的發展利好」,一位中醫診所負責人對記者說。(記者 廖鈺嫻)

原標題:備案制簡化開辦流程 執業醫師從業條件放寬

相關焦點

  • 中醫診所新標準發布 開設純中醫診所更容易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田曉航)繼《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本月正式施行之後,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近日發布《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作為中醫診所備案管理的配套文件,新標準明確了設立兩類中醫診所的條件,開辦純中醫診所的條件進一步放寬。
  • 鄉村醫生開設診所,有新標準了!開辦鄉村診所都需要哪些條件
    對申請備案的診所進行審核,從重點審核設備設施等硬體調整為注重對醫師資質以及能力的審核,在診所(不含中醫診所)執業的醫師要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而今年年初,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剛剛下發了《關於印發診所改革試點地區中醫診所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2019年修訂版)》的通知。
  • 備案制的中醫診所,與審批制的中醫綜合診所,兩字之差區別有三點
    在中醫診所備案制的政策出臺之後,就在中醫屆引起廣泛熱議,而這也意味著傳統的中醫被群眾越發認可,體現出了中醫在衛生體系中的重要性。而在目前已經有人取得了《中醫診所備案證》,那麼備案制度下的中醫診所,與目前還是需審批才能開辦的中醫(綜合)診所,有什麼差別呢?橘香園學堂表示,雖然只有兩字之差,但在這三個方面卻有著明顯差別。
  • 國家衛健委:醫師可全職或兼職開辦診所,實行備案制
    目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取消規劃對設置診所的限制,將診所由執業許可改為備案制管理,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診所。
  • 辦理執業醫師證後,想自己開診所,需要什麼條件?
    執業醫師證是通過全國統一的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職業主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後,由國家衛健委統一發放的,我國從業醫師必須擁有的證書,屬於醫療技術方面的認可,證明持證人具有獨立從事醫療活動的技術和能力,證書永久有效(綠色封面的證書)。在取得了執業醫師資格證後,自己想開診所,需要什麼條件呢?今天中教公服就來告訴你!
  • 2020年開辦診所有哪些福利?這些新規你可能不知道!
    政策放開後,開辦中醫診所越來越簡單。但是在2020年開辦中醫診所,還有一些新規必須了解。 2.鼓勵社會辦醫,中醫診所不作布局限制 發展中醫診所鼓勵連鎖經營,對社會力量舉辦只提供中醫藥服務的中醫診所設置規劃和區域衛生發展規劃不作布局限制。此外,支持有資質的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開辦中醫診所。
  • 辦中醫診所,「門」寬了(聚焦·中醫好政策咋落地(上))
    根據《中醫藥法》規定,開辦中醫診所由許可改為備案,民間中醫經過考核就能拿證,這是中醫界的重大利好。隨著《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註冊管理暫行辦法》等配套法規相繼出臺,中醫藥事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從今日起,我們推出「中醫好政策咋落地」專題報導,希望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 2020開中醫診所,這些新規要了解
    舉辦中醫診所的,將診所的名稱、地址、診療範圍、人員配備情況等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中醫藥主管部門備案後即可開展執業活動。記住這些目前,不少中醫愛好者瞄準了這塊市場,那麼2020年開辦一家中醫診所需要符合哪些條件,準備哪些材料呢?基層醫師公社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最新發布的《診所改革試點地區中醫診所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2019年修訂版)》,一一為大家解答。1.哪些中醫診所可以申請備案制?
  • 深圳出臺診所設置新標準 開診所不再是醫生專屬
    和以往不同,在該《標準》中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均可申辦診所」,這與之前規定中要求「診所只能由執業五年以上的醫師舉辦」的要求相比,放寬了對診所舉辦人的要求,在全國首次突破診所只能由醫生本人申辦的規定,而伴隨著這一改變,也將為社會資源參與到舉辦診所中提供了政策支持。
  • 開中醫診所 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中醫診所基本標準》適用於備案管理的中醫診所,是舉辦備案中醫診所應當具備的條件之一,《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適用於提供中西兩法服務和不符合《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服務範圍或者存在不可控的醫療安全風險的中醫(綜合)診所,是中醫(綜合)診所執業必須達到的最低標準,是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中醫藥主管部門核發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和校驗的依據。
  • 眼視光診所開設有什麼要求及人員資質要求!
    」2019年內陸許多地區開始開設眼科診所、視光診所,而沿海地區則早幾年大量開設視光診所、眼科診所及眼科門診,不同地區辦理條件以及具體政策優勢上有些差異,大體上開設辦理條件其實比較接近,主要和地區審核查理方式有差異。開設眼科診所、視光診所也和當地消費水平以及 人們的理念等有關係。接下來將和大家一起分享診所辦理需要的條件!
  • 兩類中醫診所新標準發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1日發布文件,我國將放寬開設中醫診所的標準。該類診所採用備案制管理,適用《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另一類是提供中西兩法服務和不符合 《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服務範圍或者存在不可控的醫療安全風險的中醫(綜合)診所(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適用《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
  • 純中醫診所不能洋為中用 ?專家:限制中醫用西醫方法是下策
    「新標準明確了設立兩類中醫診所的條件,開辦純中醫診所的條件進一步放寬。目前看來對中醫診所的標準不放不行,放了下面接不住更不行。」史宗明說,鑑於中醫診療服務的專業性、內容廣泛性,目前基層衛生監管隊伍的知識庫存和能力還遠遠不夠。現在每年都會有新聞曝光醫藥相關機構和人員違法經營,虛假廣告等問題,現在放開中醫診所管理,很多人擔心中醫問題會不會更多?
  • 五部門聯合發文鼓勵醫師開辦診所 西安等10城市試點
    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日前聯合發文提出,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或全科診所。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日前發布了《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簡稱《意見》)。
  • 診所的「執業醫師證」,竟是花錢租的!
    在今晚(3月15日)播出的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3·15晚會上,曝光了醫療行業的「怪現象」,診所藥店的「執業醫師證」,竟是花錢租的!記者走訪了二十多家藥店,均發現類似奇怪的現象。有的藥店雖然掛出了該店的執業藥師證,但是藥師實際都不在崗。
  • 官方發文:中醫診所徹底放開
    NO.1 政策徹底放開,讓基層中醫藥服務更有價值一系列政策讓中醫藥服務變得更有價值,讓中醫藥人信心倍增。比如允許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的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在鄉鎮和村開辦中醫診所,且開辦流程更簡單……具體還有哪些對基層醫療機構利好的政策,我們一起來看。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扶持更多有資質人員開辦中醫診所
    王國強表示,中醫藥的「源頭活水」在基層,首先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下一步,還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據王國強介紹,現在全國9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能夠提供中醫藥的服務,80%以上的社區服務站和60%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的服務。
  • 國家五部門聯合發文:診所實行備案制 醫師可兼職開診所
    跨行政區域經營的連鎖化、集團化診所由上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一備案,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的由所在省份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分別備案。在這之前,只有中醫診所享受備案制管理。在全科診所方面,也只有若干地區推行備案制。如去年7月份上海出臺的《關於推薦健康服務建設55條意見》,支持具備全科醫師資質的執業醫生開辦全科診所,並實行備案制。
  • 北京新方案9月實施 醫生可兼職或全職開辦診所
    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可以開辦專科診所或全科診所,共同為基層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 執業醫師須有中級以上職稱 今明兩年,北京市將在朝陽區、海澱區、昌平區、大興區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吸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促進診所健康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需求。
  • 中醫診所並非都是備案制 千萬別弄錯
    來源:基層醫師公社 於小漁最近關於診所備案制的新聞刷遍整個醫療圈,但中醫朋友們要注意,中醫診所並非全部實行備案制,「備案」和「許可」的中醫診所是有很大區別的。那麼,到底哪種中醫診所實行備案制,哪種中醫診所依舊要實行許可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