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扶持更多有資質人員開辦中醫診所

2020-12-24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陳旭

隨著中醫藥「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目前中醫藥已經傳播到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但只有在充分滿足「牆內開花」這個前提,才能保證中醫藥事業的「牆外香」。

3月3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2018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表示,中醫藥的源頭活水在基層,中醫藥工作的重點在基層,但是中醫藥的短板、弱項也在基層。「中醫藥要走出去,如果中國老百姓不能享受很好的中醫藥服務,那怎麼能走得出去呢?」

對此王國強表示,我國正在實施「百千萬」人才工程,要培養一萬名以上的基層中醫藥的提供的骨幹,來加強人才培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九成衛生院可提供中醫藥服務

為了推進中醫藥發展,近年來我國先後出臺《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醫藥法》等法規文件。

王國強表示,中醫藥的「源頭活水」在基層,首先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下一步,還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據王國強介紹,現在全國9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能夠提供中醫藥的服務,80%以上的社區服務站和60%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的服務。

王國強指出,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都有中醫館、國醫堂,中醫特色非常濃厚,老百姓能夠在這裡接受中醫的診療。

這與地方加快中醫館、國醫堂的建設有關。例如,2017年, 河南省焦作市衛生計生委從全市遴選出50家基層單位重點建設,建成了50個標準化「國醫堂」。到「國醫堂」看中醫時,坐診的中醫醫師實行全科一站式接診方式,既能開中醫處方,又能根據患者病情需要,開展針灸、推拿、火罐、敷貼、刮痧、燻洗、穴位注射、熱熨等多種中醫藥服務。

這也使得老百姓看病更加方便。「特別是對於那些老年病,慢性病,還有需要康復的老年人,都非常喜歡在家門口得到中醫的治療。」王國強說,這些老年病和慢性病,如果去大醫院的話,又要排隊又要治療,既耗費時間,又累且不方便。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治療,是中醫藥在基層得到實實在在的落實。

對於下一步的工作部署,王國強表示,要建立醫聯體,把城市裡醫院的優質資源能夠下沉到基層。「我在基層看到,我們很多知名的大夫都在基層坐診服務,受到群眾歡迎。」

培養近萬名中青年骨幹人才

儘管中醫藥在基層發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王國強強調說,中醫藥工作的重點在基層,但是中醫藥的短板弱項也在基層。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中醫藥大學科技成果推廣中心主任司富春表示,實際工作中,如何更好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目前仍面臨著一些難題,包括專業人才缺失、基層醫療機構尤其是鄉鎮醫院中醫藥人才數量不足且學歷偏低等,加之基層中醫收入不高、人員編制不足,領軍人才和後備人才依然偏少。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數為48.16萬人,比2012年增長34.98%;每萬人口衛生機構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3.48人,比2012年增長32.32%。

在業內看來,儘管近年來,我國中醫藥人才規模和素質得到較快提升,但高層次人才短缺仍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最大短板。

為此,2017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了《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選拔造就百名中醫藥領軍人才,遴選培養近千名中醫藥優秀人才,培養培訓近萬名中青年中醫藥骨幹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深入實施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已被列入今年2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2018年中醫藥工作要點》中。這也意味著,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作為今年中醫藥工作的重點將被大力推進。

為提升中醫吸引力,司富春建議,抓緊完善和落實基層中醫藥人員職稱評聘傾斜、提高收入分配和拓展發展空間等政策措施,吸引優秀中醫藥人才紮根基層;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根據自身基礎、本地人口結構和常見病特點,發展中醫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的專科,形成一鎮一特色的重點專科;放開中醫藥傳統技術如針灸、推拿等服務價格,探索建立符合中醫藥服務運行特點的中醫醫院補償機制。

此外,王國強強調說,要讓更多有資質的中醫人員能夠開辦中醫診所,目前,設立中醫診所已經從審批制變成備案制,更多的執業醫師舉辦中醫診所,使得群眾獲得中醫服務多元化、多樣化,來滿足群眾需求。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理事陳雲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審批改備案後,開辦中醫診所確實比過去方便,未來在一些配圖之多或措施上,比如消防、衛生許可的辦理等,還應進一步完善相應制度建設,進一步提高開設中醫診所的便利度與積極性。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開辦中醫診所有了新標準 執業醫師從業條件放寬
    《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本月正式施行,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又發布《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作為中醫診所備案管理的配套文件,新標準明確了設立兩類中醫診所的條件,開辦純中醫診所的條件進一步放寬。上述規定均為我國首部《中醫藥法》的配套制度。
  • 2020年開辦診所有哪些福利?這些新規你可能不知道!
    現階段,各省中醫藥條例在這前後紛紛出臺,已有湖北、四川、江西、陝西、安徽等多省份制定了省內中醫藥條例,可以說中醫藥前景非常可觀。政策放開後,開辦中醫診所越來越簡單。但是在2020年開辦中醫診所,還有一些新規必須了解。
  • 官方發文:中醫診所徹底放開
    NO.1 政策徹底放開,讓基層中醫藥服務更有價值一系列政策讓中醫藥服務變得更有價值,讓中醫藥人信心倍增。比如允許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的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在鄉鎮和村開辦中醫診所,且開辦流程更簡單……具體還有哪些對基層醫療機構利好的政策,我們一起來看。
  • 辦中醫診所,「門」寬了(聚焦·中醫好政策咋落地(上))
    張 暢攝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根據《中醫藥法》規定,開辦中醫診所由許可改為備案,民間中醫經過考核就能拿證,這是中醫界的重大利好。隨著《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註冊管理暫行辦法》等配套法規相繼出臺,中醫藥事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
  • 中醫診所新標準發布 開設純中醫診所更容易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田曉航)繼《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本月正式施行之後,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近日發布《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作為中醫診所備案管理的配套文件,新標準明確了設立兩類中醫診所的條件,開辦純中醫診所的條件進一步放寬。
  • 衛計委發布中醫診所基本標準:中醫藥治療率需達到100%
    據國家衛計委網站12月4日消息,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制定了《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並予以印發。 國衛醫發﹝2017﹞ 55號 關於印發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促進中醫診所建設和發展,組織實施好中醫診所備案工作,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制定了《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
  • 2020開中醫診所,這些新規要了解
    舉辦中醫診所的,將診所的名稱、地址、診療範圍、人員配備情況等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中醫藥主管部門備案後即可開展執業活動。記住這些目前,不少中醫愛好者瞄準了這塊市場,那麼2020年開辦一家中醫診所需要符合哪些條件,準備哪些材料呢?基層醫師公社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最新發布的《診所改革試點地區中醫診所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2019年修訂版)》,一一為大家解答。1.哪些中醫診所可以申請備案制?
  • 沒患者、缺醫生、資質低,中醫診所困境叢生
    自2017年7月,《中國中醫藥法案》開始實施以來,中醫發展如火如荼。然而,健康時報記者調查多家中醫診所發現,由於患者認可度低、醫生資源缺、診所資質低,眾多中醫診所在堅持中困境叢生,絢爛和落寞並存。據2008—2014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鑑》的統計數據,儘管近年來中醫類診所機構數和診療量都呈大幅度增長,但平均一個中醫診所2個衛生人員,全年按300個工作日計算,平均1天接診量約為10人次左右。2017年7月1日起,我國已經開始實施中醫藥法,民間中醫診所開辦只需備案即可。
  • 中醫診所遍地開花 看中醫的年輕人多了
    2017年7月1日,我國首部《中醫藥法》實施。隨後,這一年的12月1日,《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開始實施,這意味著中醫診所從審批制邁入備案制。為配合這一變化,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還發布了《中醫診所基本標準》等文件。來自重慶市衛計委的數據顯示,《暫行辦法》實施以來,全市備案中醫診所125家(截至2018年7月底)。
  • 中醫藥法草案個人可通過考核獲中醫醫師資格並開診所
    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草案)》。草案明確,鼓勵社會力量開辦中醫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有專長的個人可以通過實踐和效果考核獲得中醫醫師資格,並可以開中醫診所。中醫藥立法經多部門齊努力終成現實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國醫藥衛生體系的特色和優勢。
  • 中醫藥法草案:個人可通過考核獲中醫醫師資格並開診所
    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草案)》。草案明確,鼓勵社會力量開辦中醫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有專長的個人可以通過實踐和效果考核獲得中醫醫師資格,並可以開中醫診所。中醫藥立法經多部門齊努力終成現實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國醫藥衛生體系的特色和優勢。
  • 兩類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出臺
    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繼上月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並於本月1日起施行傳統純中醫診所備案管理後,開設中醫診所的標準進一步明晰。根據上述標準,今後開設傳統純中醫診所,將在房間設置等方面取消許多「硬槓槓」。
  • 鄉村醫生開設診所,有新標準了!開辦鄉村診所都需要哪些條件
    對申請備案的診所進行審核,從重點審核設備設施等硬體調整為注重對醫師資質以及能力的審核,在診所(不含中醫診所)執業的醫師要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而今年年初,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剛剛下發了《關於印發診所改革試點地區中醫診所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2019年修訂版)》的通知。
  • 純中醫診所不能洋為中用 ?專家:限制中醫用西醫方法是下策
    「中醫診所中醫藥治療率100%……」日前,國家衛計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於印發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的通知》(簡稱《通知》),對中醫診所和中醫綜合診所做出詳細規定。 「中醫要振興、要發展無可厚非,但限制中醫用西醫的方法確實是下策。」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肖相如說。
  • 開中醫診所 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出臺中醫診所基本標準  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  近日,為促進中醫診所建設和發展,組織實施好中醫診所備案工作,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制定了《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
  • 今後個人也能開中醫診所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於12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草案)》。   該草案明確指出,今後鼓勵社會力量開辦中醫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有專長的個人可以通過實踐和效果考核獲得中醫醫師資格,並可以開中醫診所。
  • 兩類中醫診所新標準發布
    繼《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本月正式施行之後,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近日發布《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1日發布文件,我國將放寬開設中醫診所的標準。
  • 官方發文:國家中醫診所大檢查來了!診所人速來自查
    7月24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了《中醫藥服務監督工作指南(試行)》,對於中醫藥醫療機構、中醫藥醫療技術人員、中藥藥事、中醫技術、涉嫌非法行醫5方面開展監督檢查。並分別從檢查依據、檢查內容、檢查方法及取證、法律適用等角度做了具體說明。
  • 衛計委:中醫診所不得提供西醫西藥服務
    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了《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國家衛生計生委令第14號,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指出規定中醫診所不得提供西醫西藥服務,並非所有的中醫藥服務都可以開展,對所開展的技術存在不可控的醫療安全隱患和風險的不得在中醫診所開展,如中醫微創類技術、中藥注射劑、穴位注射等。
  • 幹了11年的村醫後離開體制,只用40天開了自己的中醫診所!
    在基層醫院工作的8年,李同強醫生發現自己的資歷尚淺、臨床經驗少、學習機會也少,他不滿足這樣的成長速度,認為自己需要更多的歷練,於是2008年的時候,他做了人生中一個重大的決定,離開醫院去當一名村醫,李同強表示「在農村有獨立的空間可以施展,有更多的學習和實踐的機會」。 開辦診所僅用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