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新化縣圳上鎮金爐村,一直流傳著一個「春姬釀酒留金爐」的故事。
在黃帝軒轅還沒有統一中原的時候,軒轅與炎帝、蚩尤三個部落之間長期發生戰爭,爭奪部落間的地盤。第一次軒轅與蚩尤的戰爭,蚩尤戰敗,他帶領自己的八十一個兄弟和部落成員過黃河、越長江來到南蠻之地。前面是荒蠻的原野,後是兇狠的軒轅勇士,逃亡中極其艱辛。蚩尤雖有勇猛之力和八十一個弟兄相助,他也只能節節敗退,並且被迫退到洞庭湖畔。跟隨逃亡的部落成員不少,為了讓他們尋求生存,蚩尤只好帶領他們進入洞庭湖的湖叉、河網,無意間走入了惡浪險灘的資水流域。
這個人際罕見的資水流域比周邊的湘水流域、沅水流域更加兇狠異常。雖然軒轅的兵勇不再追擊蚩尤部落,他們卻前途迷惘。他們面對的是白茫茫的瘴氣和喘急的河流,資水流域霧瘴無處不在,稍不留意就死於瘴氣之中;奇怪的是山中的走獸和鳥雀卻活得很好。蚩尤八十一弟兄中有習鳥雀和走獸的,在與鳥雀和走獸的傳音和呼喚中,告訴他們山中的菝草可以去瘴氣之毒,他們採集菝草為藥。
蚩尤深入到資水上遊,依熊山而居。這裡樹林茂密、群山環抱,還有野果、野稻為食。部落成員為了省事,把菝草放入食物中同食,既去毒又簡單,還有藿香味。他們吃剩的餘食放在一起,時間越久,就有汁水滲出,並有醉人的芳香味。有人食之,有甜味,食後神清氣爽,體力倍增。兵勇們覺得奇怪,把此神物獻給蚩尤。蚩尤嘗後,見其味甘甜、其香持久,力氣猛增,賞讚兵勇。賜名「酉」,因其有水汁,又加水流之形來區別其他物資,就命名為「酒」,成為部落上層物資。
蚩尤在資水流域的盛名和震懾力,讓許多土著部落歸附,並有土著獻女春為其婦。春雖年少,姿色絕佳,深得蚩尤眷顧。春善理家,協同蚩尤管理部落女眷,深得蚩尤信任。
蚩尤為了返回中原,奪取地盤,把酒作為戰略物資,分派給將士,作為勇士們衝鋒陷陣的神物。蚩尤開始大量造酒,命春負責釀造,又派各式人等協同春,其中主要人員有司火、司金、司水各數人。他們先找鐵石築灶,在熊山腳下一個低矮的山坡的半山腰找到了鐵石,儲量豐富,卻搬運不便。春把這個地方叫鐵石衝,把這山叫作半山。春為了減少運輸,就地築灶。
命司金者在山谷間築起一座大灶,因為以鐵石為灶基。鐵石當時為金,築灶者的子孫就此姓金,並把他們居住的地方命名金家谷、金家坳。灶基分十八凸,支撐灶上的金爐煮谷。遠看灶基就像十八個小山丘,似蓮花瓣般分布圍成一圈,蓮花中央有凸起的基點,為灶爐裡火焰的分火嶺,形似火焰噴吐之舌。千百年來,這個火焰之舌被金爐人喚為火焰山。旁邊那個矮點的山為金氏祖山,金氏祖先長眠於此。
司火者負責燒火,春釀酒的時候,負責燒火和釀酒煮谷的火候,他們日夜要守在鍋爐前,春說他們的職責為管爐,也賜予他們姓氏,他們就世代姓盧。在火焰山之上的這群司爐者,他們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稱為上盧前;在火焰山之下的這群司爐者,他們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稱為下盧前。
春釀酒時,還需要供應水。司水者曾是跟隨蚩尤在黃河裡擒抓蛟龍之人,他善水性。蚩尤曾命其姓龍,為蚩尤的親信。蚩尤吩咐春釀酒,就命其負責春釀酒時需要的水,控制造酒的水源。在上盧前的山坳裡,他開挖了三條水渠,收集山水,在龍灘橋匯集一條小溪。現在三條水渠已經成為三條小溪,經流不斷,清澈見底。
蚩尤再次組織部落大軍進攻中原時,他做霧瘴大敗軒轅部落。軒轅只好聯合久居南方的部落首領炎帝,打敗蚩尤,蚩尤死於逐鹿。軒轅統一中原之後,他特意南巡,進入資水上遊,登臨蚩尤居地熊山,覓得春的酒麴而去,傳播於中原,中原始有造酒一說。
此後,資水流域的梅山區域就在正史裡淹沒,不再被中央集權的朝廷所關注,成為中原世族逃亡、避難的場所。直至唐代末年,方有中原漢人以駐軍的形式進入梅山區域,才有朝廷想開發梅山的計劃。才有方氏、陳氏兩姓姻親移居到圳上鎮金爐村附近,與春釀酒之臣工的後裔同居一地,並且相互幫助、互通婚親,學習春的釀酒之法。
陳氏、方氏先學習糯谷的種植,在荒山野嶺開闢出梯田儲水。在水田裡種上石子糯,為了減省勞動力,就在稻田裡養魚除害和吃掉那些多餘的稻花;他們在旱田裡種植紅稻、紫稻,補充水田的糧食之不足。再學習製作酒麴,先取菝草、谷牙、碎米等十三種物質,做成釀酒的發酵劑,讓糯米飯可以糖化成酒釀,也可以加水後繼續發酵成酒,還可以把剩餘的酒糟發酵成酒水。
陳氏、方式再學習春姬的造酒之法,把糯米釀造酒的酒分為春酒和秋酒。
春酒是蚩尤之姬春造的酒,也稱為母酒。多在春天萬物發動的季節來釀造,主要是在龍抬頭、桃花盛開的那幾天釀造,又稱為桃花酒,多為生女十八年女兒紅、結婚合巹、女人生產之用,也叫女兒紅、合巹酒、結婚酒、月子酒等。現在成了紀念春姬釀酒的酒。
秋酒為糯谷豐收之後造的酒。是當時春姬為了等待蚩尤及部落家眷等待在外戰鬥的男人歸來的慶功酒,也是女人們慰勞家父(蚩尤)及男人們的酒,又稱為父酒,也是梅山人的團圓酒。梅山人有中秋之日即團圓的習俗,男人們在過完中秋節就開始休養生息,不再外去奔波,只收帳和購買物資過年。傳統的春姬造秋酒,是按每年十二個月來釀造的,她為每個月釀造一壇,一家一戶一年就釀十二壇酒。加上桃花節釀造的那一壇酒,一家人也就十三壇酒。
陳氏和方氏兩姓是中原來的外來戶,他們有文化有思想,常給金姓、盧姓、龍姓三氏包攬訴訟,爭奪資產。時間越久,他們之間就有了間隙,陳方兩姓也不再和睦。金姓、盧姓、龍姓是當地巨族,盧姓為了控制自己的地盤,他們以火焰山為界,分為上盧前和下盧前兩個村,加強治理和管轄。方氏為盧姓打了一場大官司,盧姓贏得了這場官司,盧姓為了感激方氏的幫助,把上盧前的地盤全部贈送給方氏,方氏始有固定的棲身之地。陳氏為了自己的生存,他們買下了龍姓的祖屋,開始了家族的發展。金姓為了與朱姓打官司,不惜挖掘自己的祖山,尋找祖先埋在地底下的餘財。他們挖了不少財產,但是一對金鴨子卻飛走了,之後,金姓開始慢慢轉向衰敗。
到民國時期和建國初期,金爐村的金姓、盧姓、龍姓三大巨族全部遷離了祖地,只剩下上盧前、下盧前、金家谷、金家坳、龍灘橋、火焰山等地名及十八座山峰圍成的金爐及火焰山和一棵千年慄籽樹一棵千年老楓樹。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方姓族人根據「春姬釀酒留金爐」的傳說,乾脆把上盧前、下盧前兩個村合併,改為金爐村。
金爐村金家坳金氏祖山附近出生的陳文軍,他從小就喝著按春姬傳統方法釀造的春酒和秋酒長大,他一直想發揚春姬釀酒的傳統方法,實現梅山古酒的釀造,弘揚新化水酒的精神。在二十一世紀之初,陳文軍在祖傳釀酒的基礎上創辦了湖南省金爐酒業有限公司,並註冊了春姬、春姬釀等品牌,成為新化水酒的代表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