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中,遇到敵人攻城,守城士兵為何不直接推倒梯子?

2020-12-19 文蹤旅跡

從人類誕生之初,衝突和矛盾便伴隨在了我們祖先的身邊,當人類逐漸群居,形成一個個的部落,這些衝突也就慢慢擴大和激化。後來,人們逐漸用器物武裝自己,衝突造成的損失也就越來越大。

戰國時期,《吳子》一書中正式出現了"戰爭"一詞,來表示雙方為達到一定目的進行的武裝鬥爭。根據交戰場景的不同,戰爭還被細分為運動戰、陣地戰、攻堅戰等種類,我國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戰爭都算是攻堅戰。

所謂攻堅戰,就是戰爭一方佔據關隘、城池、要塞等防禦工事,而另一方則進行攻城的戰爭形勢。因為這種戰爭中守城方佔據優勢,所以攻方想要獲勝一般都需要投入更多兵力、承受更大損失,或者擁有足夠先進的攻城武器。

在如今的影視劇中,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那就是攻城方將長長的梯子架到城牆上,士兵們不斷往上爬,又不斷被守城士兵砍殺、射殺,或者用石頭砸到而掉下梯子。

看到這一場景,可能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面對攻城的敵人,守城士兵不直接將梯子推倒讓他們全部摔死,而是要一個個慢慢消滅呢?

其實,這個問題有一個非常直截了當的答案,那就是歷史上很少有直接用一個長梯進行攻城的例子。試想,一個足有城池高的直梯在製造、運輸、儲存方面都會存在巨大的問題,更不要說冒著槍林彈雨緩慢抬到敵方城下,再將其立起、搭建到城牆之上了。

不過,歷史上確實有著架梯攻城的事例,只是他們所使用的梯子不是常見的直梯,而是一種名為"雲梯"的特製攻城器械。

雲梯,可謂是古代戰爭中的攻城利器。所謂雲梯,顧名思義,就是能架設到很高地方的梯子,相傳它是由著名工匠魯班應楚惠王要求而製造。

在魯班之前,或許很多人已經想到了用梯子架設在敵方城牆上以攻入城中,但苦於直梯的笨重難以實現。作為著名工匠,魯班進行了一系列精巧的設計,如將雲梯底部設置成戰車狀,以方便移動;將梯的部分設置成靠滑輪升降,以節省人力等等。

根據出土的戰國水陸攻戰紋銅鑑我們可以大致看出,當時的雲梯在頂部還設置有鉤狀物,這是用來鉤住敵方城牆,以防止出現人們所說的"將梯子推倒"的情況。另一方面,雲梯自身本就堅硬厚重,用刀劍難以砍斷,用人力也難以將其直接推倒,畢竟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需要的人力在狹窄的城牆上根本就無法排列開。

當然,歷史上人們對付雲梯還是有著不少的辦法。舉例來說,太和二年(228),諸葛亮率數萬兵馬進攻守軍僅有千餘的陳倉。當時,陳倉的守將是郝昭,他雖然名氣不大,卻十分擅長守城,據《魏略》記載,諸葛亮派出雲梯、衝車等攻城器械來到陳倉城下,將梯首成功搭上了城牆,不過,郝昭"以火箭逆射其雲梯,梯然,梯上人皆燒死。"

不管雲梯多麼堅不可摧,它畢竟是木製品,當遇到燃著火焰的弓箭時,立刻就燃燒了起來。很快,沿著雲梯向上攀援的蜀漢士兵都被大火燒死,儘管諸葛亮士兵更多、武器更充足,但還是被郝昭阻攔了足足二十多天,隨著曹魏援軍的感到,前者只能無奈退軍。

可見,雲梯雖然難以直接被推倒,但是仍然有其弱點。

到了唐朝,隨著技術的改進,雲梯更加難以通過推倒的方式克制。經過改良的雲梯在原本的梯身之上又增加了一個"副梯",這種副梯的頂端安裝有軲轆,可以在城牆的表面上下滾動,所以又叫做"飛雲梯"。這之後,人們又對副梯進行了諸多改造,從而創造出了更多種類的雲梯,大大提高了登城的速度和方便程度。

宋朝時,雲梯進一步得到改進,兵書《武經總要》中就記載了新型的摺疊式主梯,這種主梯在便利性、防禦力上都遠超過去,體現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不過,隨著火器的越來越先進、越來越普及,雲梯這樣笨重和容易被炮火擊潰的攻城器就逐漸消失在了戰場上,成為了永遠的歷史。

總而言之,古代守城士兵之所以不直接推倒梯子,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當時被廣泛使用的雲梯非常堅固和穩定,連撼動都非常困難,更不要說推倒了。

另外,即使多個守城士兵加起來的力氣足以將其推倒,但狹窄的城牆上士兵們難以做到聚集在一起齊心協力,所以也就更加無法做到了。

相關焦點

  • 古代攻城戰中為何守城將士不直接推倒雲梯,而是阻礙爬梯子的人?
    這個時候我們通常都會疑惑,為什麼不直接對梯子進行毀壞呢?直接把對方的工具損毀,再高的城牆也難翻越,為什麼只是選擇用各種方法對爬梯子的士兵進行攻擊,而不是選擇簡單破壞工具的方式呢?為何簡單的不選擇,偏偏使用耗費力量與資源的?
  • 古代守城戰中,為何士兵寧可費力氣搬石頭砸,也不願推倒梯子?
    攻城戰是冷兵器戰爭時代最為殘酷的戰爭類型之一,因為從城池外面向城池裡面攻擊註定了會遭遇極為強硬的抵抗和極為恐怖的傷亡量。古代城池絕大部分都會為了準備防止敵人攻城,因此守城的一方都是有著極大的地利優勢的。
  • 古代戰爭中用雲梯攻城真的有效嗎?守城方為何不把雲梯推倒呢?
    看過古代戰爭片的朋友們,肯定知道在攻城戰爭中運用最廣泛的一種工具就是雲梯了,雲梯可以說是攻城戰爭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工具,正是由於雲梯的發明才使得高大的城牆不再變的高不可攀,從而給攻城方攻佔城池的機會,可以說是改變了幾千年來的戰爭史,那麼雲梯是由誰發明的呢?
  • 電視劇裡頻繁出現的雲梯攻城,為何守城士兵不把梯子推倒呢?
    而這些士兵的死法也是各種都有,有被守城的將士射箭射死的,有的就是被潑熱油燒死的,還有的就是被樓上的士兵搬石頭砸死的,那麼這時候就有人問了,為什麼他們不把這個梯子直接推倒,這多省事?其實古人並不傻,我們能想到的,別人自然也能想到,為什麼不把雲梯推倒,今天我來給大家解釋解釋。
  • 古戰場敵軍用雲梯攻城,守軍為什麼不推倒梯子?你想的太簡單了!
    在古代戰爭中,士兵不僅要在戰場上拼殺,最主要的還是攻城或者守城。作為攻城的一方,肯定派出的兵力是守方的數倍,其傷亡人數往往是最慘烈的,畢竟「易守難攻」。除了攻城人數多外,使用的攻城武器也要多,如投石器、弓弩車、雲梯都是必不可少的攻城武器。
  • 古代打仗用雲梯攻城,守城士兵寧願辛苦砸石頭,為何也不推倒雲梯
    導言云梯是古代屬於戰爭器械,用於攀越城牆攻城的用具。自古以來戰爭便是一個十分殘忍的詞語,比如常常看古裝電視劇的朋友,會見到這類的情景,大將一聲令下,兵士們喊著殺,就一起向前衝,但也許會有一些人備感疑惑,每一次戰鬥,只要是碰到攻城,兵士們便會搬著雲梯往城牆上面爬,為什麼守城的人不將梯子推倒,反倒任憑雲梯靠在牆頭上呢?沒有高端的武器裝備,全靠冷兵器的古代。
  • 守城士兵為何不把攻城雲梯推倒?原因很簡單,包含了古代人的智慧
    丨本文章由歷史愛好者于洋獨家發布,各位朋友敞開的去閱讀吧~守城士兵為何不把攻城雲梯推倒?守方直接把雲梯給推倒不就行了嗎?這樣的話攻的一方肯定就爬不上去了呀。其實雲梯不只是我們見到的只能夠爬的用途而已,也有其他很多強大的功能,比如說上面是攜帶著抓勾盾牌以及其他的很多東西,另外雲梯的高度也是可以自由的調節,跟我們現如今生活當中消防車上面的梯子是非常相似的,另外使用的過程當中,因為底端已經被牢牢的固定了,所以不管怎麼樣,城牆上的士兵是不可能把雲梯給推掉的。
  • 古代攻城戰爭,守城士兵為何不推雲梯?太小看古人的智慧了
    而每次改朝換代都離不開戰爭的洗禮。而我們都知道,我國古代處於冷兵器時代。所以打仗基本都是面對面拼殺,打的就是計謀、士氣和人數。在平原作戰,靠的是戰馬和弓箭。而如果是攻城戰,往往都很慘烈,攻城一方付出的代價是守城一方的好幾倍。我們今天要聊的就是中國古代的攻城戰。古代戰爭如何攻城?在古代缺少進攻手段的情況下,攻城戰一般都是靠內應,先讓一隻裝備精良的小隊混入城內。
  • 古人守城時,為何不直接把敵人的雲梯推倒?專家:想推,但不能推
    古時修建城牆就是為了防禦敵人,通常會修築的很高,敵軍不容易進攻,雲梯便是一種強攻的方式,速戰速決,爬到城牆上擊敗敵軍,奪得城池。 在影視劇中,攻城軍隊使用雲梯進攻,那個雲梯看起來輕飄飄的,讓人不禁疑惑,守城軍隊為何不直接把敵人云梯推倒?專家:想推,但不能推。
  • 守城士兵為何不推倒雲梯,往下砸石頭,你看雲梯構造就知道了
    在中外古代歷史中,戰爭是改朝換代永恆不變的主題。在不少的影視劇中,有不少展示古代軍事中攻城略地的場面,而在攻城戰中,攻方軍隊往往會在守方城牆上架起梯子,然後攻方的士兵便像潮水一般攀上梯子往城牆上攻,而守方軍隊就用滾木、石塊阻止他們的進攻,看到這裡,就有幾個疑問?
  • 古代雲梯攻城,守城士兵寧費力扔石頭卻不推雲梯,這是傻嗎?
    古代雲梯攻城,守城士兵寧費力扔石頭卻不推雲梯,這是傻嗎?中國可是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每個朝代都會經過無數次的戰爭錘鍊,就算建立自己的朝代,也要面臨各種不同的戰爭。害怕有內部有不穩定因素,也害怕外敵入侵引發各種戰爭。
  • 古時候攻城作戰時,守城的士兵為何不把雲梯推翻?魯班:能推動算我輸!
    在古代冷兵器時代,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最終想要的就是武器完備,並且每場戰爭的目的都是攻略城池,然後進而開疆擴土,不過在一些影視劇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古代的士兵攻城的時候,總是死傷慘重,敵方攀登雲梯攻入城池的時候,守方竟然不退到雲梯,實在是有點納悶,那麼為什麼古代士兵不推翻雲梯呢?
  • 古代守城士兵為啥寧可用石頭砸,也不去推倒雲梯?只因有3大理由
    那麼在這裡大家可能就要問一個常識性問題了:為什麼古代守城士兵不乾脆直接將雲梯掀翻,而是要用石頭去砸那些爬在雲梯上的攻城士兵呢? 事實上,守城士兵這樣做主要有以下3大理由: 1.守城方有居高臨下的優勢,直接使用石塊攻擊攻城士兵可以有效殺傷敵方的有生力量。
  • 古代戰爭中,守城的將士為何不直接把雲梯推倒呢?魯班:能推動算我輸!
    守方直接把雲梯給推倒不就行了嗎?這樣的話攻的一方肯定就爬不上去了呀。 其實不是他們犯傻而是逼不得已,攻城用的梯子叫雲梯,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歷代的能工巧匠不斷的對它升級。
  • 為何守城士兵寧願費力用石頭砸,也不推倒梯子?士兵:我可不傻
    在我國古代發生過很多戰爭,尤其是春秋時期。在春秋戰國時期,發生過的戰亂數不勝數。在我國舊社會封建制度下,一般都是地位高的國家說了算,所以才會發生如此多的戰爭。這也告訴了很多人弱肉強食的道理,如果想要自己的國家發展起來,首先第1步便是打仗、爭奪城池。
  • 古代攻城時,攻城方不怕雲梯被推倒嗎?魯班:當我的發明是玩的嗎
    記得小時候,每次在電視中看到有攻城的場景時,都會忍不住吐槽:這些城牆上的士兵真笨,把梯子推到敵人不就上不來了嗎?相信很多人都會和小編有一樣的疑問。那麼這種用來攻城的雲梯,到底可以被推倒嗎?
  • 古代攻城,真實的「雲梯」長什麼樣?守城將士為何不把它推倒?
    在各種古裝片裡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幕,「將軍下令攻擊某城,於是身後的士兵抬著梯子就衝了,緊接著就是攻城方爬梯子,然後守城方扔石頭,攻城方死傷慘重……」。每當看到這裡都不免生疑:「攻城方抬著梯子去攻城能爬上去嗎?」
  • 敵軍梯子都搭上城門口了,守城士兵為什麼還不敢推?他們在等什麼?
    古人如何攻城 古代人帶兵打仗很多時候都是秘密進行的,真正揮旗喊開始的很少。 古代的戰爭分為很多種,有的是運動戰,有的是陣地戰,而有的是攻堅戰,歷史的戰爭大多數都是攻堅戰。 什麼是攻堅戰呢?
  • 古代攻城用雲梯,守城人為何不推到雲梯?原因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在一些古裝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那些攻城戰中,攻城的一方使用雲梯來攻城,這樣可以使士兵能夠更好地佔領敵方的城牆,但是在這些影視劇中,那些守城一方卻很少能夠推倒雲梯,這是為何呢?
  • 古代到底怎麼攻城與守城?
    古代到底怎麼攻城與守城?文:我是三甲第四名城池的構築在中國歷史上是淵遠流長的。周人以城立國,武裝殖民,統一了中國。東周時代列國相互交徵,攻城往往成為戰爭的關鍵時刻,田單復國的故事就是發生在攻城的情節裡,討論到攻守城技術最早的文獻《墨子》也出現在此一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