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7月2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據媒體報導,以前在春節前才出現的民工返鄉,此時在多地提前出現。近來從浙江、廣東、山東等沿海省份返鄉的民工,大部分從事建築行業、製造業等。是哪些因素導致這次「返鄉潮」的提前出現?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王天龍對此進行解析。
王天龍: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就是我國外貿形勢比較嚴峻,所以導致出口訂單減少,在外貿加工企業就業的農民工出現失業。目前。世界經濟形勢還是非常嚴峻的,在沒有走出08年金融危機的情況下,現在又疊加了一個歐債危機,使得我國的兩大出口市場美國和歐洲都面臨著很多的困境,所以外部市場需求下降對我國的外貿行業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第二我認為與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有關。房地產調控之所以導致建築工人失業,主要的原因還在開發商。我們調控了這麼長的時間,房價並沒有出現一個明顯的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開發商在捂盤,在與中央政府的調控博弈,不開工、也不降價,所以導致建築業的工人失業。
第三我認為與國內外的經濟結構調整有關。我們國內目前正在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會出現一些結構性的失業,而國外也在調整,比如美國和歐洲,都在反思過去的增長模式,出現了一些鼓勵製造業回流來解決國內就業的問題這樣一些新的現象,所以對我國的就業形勢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評論員簡介王天龍,遼寧桓仁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北京師範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博士。1999年至2003年,在遼寧大學經濟學院獲國民經濟學學士學位。2004年至2006年,在北京師範大學經濟學院攻讀碩士; 2006年10月起,在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Bielefeld University, Germany)經濟學院學習,為北京師範大學與比勒菲爾德大學聯合培養經濟學博士。2008年至2010年,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從事博士後科研工作。2009年6月至今,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
王天龍同志在遼寧大學就讀期間,曾創立學生社團青年政治研究會,任協會創始人和首任會長,在校事跡載入遼寧大學《學子風採》。在北京師範大學就讀期間,曾任北京師範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會主席、碩士第二黨支部書記。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期間,擔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聯誼會理事長,北京市博士後聯誼會副秘書長,清華大學博士後聯誼會常務理事,科技部副部長。曾獲北京師範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曾獲北京師範大學「京師校友金聲獎學金」。
王天龍同志主要從事國際經濟、宏觀經濟、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相關問題研究。個人著作1部:《總量的邏輯宏觀經濟學解讀》,於2010年在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個人譯著1部:《對稱的歷史》,於2011年在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出版,該書收入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開放人文」系列叢書。參與編著著作10餘部。2008年以來,在《經濟學動態》《宏觀經濟研究》《宏觀經濟管理》《經濟理論與經濟政策》《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企業經濟》《財經》《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第一財經》等核心期刊和重要報紙上發表文章五十餘篇。曾參與國務院研究室、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等單位課題三十餘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