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蕭
前言
時光猶如白駒過隙,很多人的記憶可能還沉浸在2020年在家"閉關"的那段歲月裡,但時間卻悄然進入了新的一年。伴隨著2021年的到來,意味著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也快要到來了。眾所周知,每年春節前後,我國都會形成一種堪稱"全球罕見的人口流動"現象,即我們常說的"春運"。數據顯示,從1990年至今,春運人數已經從1億人次增長到2019年的30億人次。這說明,當下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
事實上,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一件事情,畢竟我國目前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還不太一致。作為勞動者,肯定都想去那些經濟更加發達的地區工作,因為薪資報酬更豐厚一些。而在外面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不少人最想的一件事情,就是回家過年。因此,每年的春節前夕,都會出現一場"返鄉潮"。不過,因為種種原因的影響,今年的"返鄉潮"已經提前到來了。
目前,構成"返鄉潮"的群體主要有兩個,一類人是農民工,另一主要群體就是學生。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19年,我國農民工總人數為28836萬人。因此,這部分在外地打工的農民工,是"返鄉潮"的主力大軍。現在的問題在於,因為一些原因的影響,這些農民工不得不提前返鄉。
首先,是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帶來的影響。所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停工令"。之所以這樣叫,是因為隨著監管加強,不少工廠和企業都會停工停產,因此稱之為"停工令"。而且和往年不同,今年的停工令堪稱史上最強,涉及多達85個地區和39個行業,持續時間長達半年。要知道,往年停工令也就是涉及30多個地區和20多個行業。
毋庸置疑,企業和工廠停工以後,很多農民工就只好提前返鄉了。畢竟沒有了收入來源,呆在外面肯定沒有回家好。除了停工令的影響外,外貿工廠訂單不景氣、電力原因等等,都將導致很多農民工提前返鄉。簡單點來說,就是大環境不好,農民工繼續留在城市裡也賺不到什麼錢了,還不如提前回家。況且,今年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提前回家呆著也挺好。
其次,是學生這個群體。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002萬人,這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臨近春節,學生們肯定是要放寒假的。放假以後,也必然要回家過年。不過,和農民工這個群體一樣,今年很多學生的"返鄉潮"也提前來臨了。由於"黑天鵝事件"的影響,為了避免集中返鄉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已經有很多學校選擇了提前放假,這樣就可以錯峰返程。總而言之,現在無論是農民工還是學生,亦或者其他一些群體,基本都在收拾行李,準備回鄉過年了。
不過,和往年不一樣,今年的高鐵車票可能要比往年貴一些。這意味著,不少人的返鄉成本也要增加了。根據京滬高鐵發布的相關公告,從2020年12月23日開始,京滬高鐵將對時速300-350公裡動車組列車二等座票價進行優化調整。具體調整方式,就是以現行執行票價為基準價,實行上下浮動。據了解,浮動票價的新規下,京滬高鐵各區間的票價,會根據客流的具體情況,並且按照季節、時段等因素,來對票價建立相對靈活的定價機制。
眾所周知,春節期間的車票,基本上全部靠搶。特別是網際網路售票開通後,車票發售幾十秒,可能就被搶光了。因此,在"返鄉潮"這個高峰期,車票價格大概率是要向上浮動的。也就是說,車票價格要上漲一部分。不過,大家也不要有太強的牴觸心理,既然是浮動票價,那麼自然是有升有降。等到淡季的時候,大家坐車肯定也會便宜一些。
結語
不過,目前為止,只有京滬高鐵實行票價浮動機制。但是前不久,國鐵集團表示,2021年的主要工作目標,就包括"逐步推廣高鐵票價差異化的浮動定價機制"。也就是說,未來除了京滬高鐵之外,大部分高鐵線路都會實行"浮動票價"的機制了。對此,不少旅客都表示,希望浮動票價也不要一味漲價,不要增加老百姓的返鄉成本。那麼對於這件事情,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系網尚財富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